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649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医药、食品、化工等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灌装 的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灌装机被普遍运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中。现有技术中的灌装机,其 结构包括连接于烘干装置一端的机架、设于机架上且罩设于玻璃罩内的进瓶机构和灌装机 构。根据国际洁净度划分标准,玻璃罩的相对两侧分别朝向D级区域和B级区域,D级区域 的洁净度低于B级区域。其中,为避免D级区域内的空气污染玻璃罩内的灌装环境,仅于 朝向B级区域的一侧设有玻璃门,进瓶机构设于靠近玻璃门的一侧以便于观察。灌装机构 设于远离玻璃门的一侧,即靠近朝向D级区域的一侧,其包括泵体、灌针和连接两者的硅胶 管。工作时,通过泵体将液体在硅胶管的引流下送至灌针,直至注入进瓶机构上的瓶体中。 为保证灌装品质,灌装机构中的泵体需定期拆下来清洗。然而,因泵体设于远离玻璃门的一 侧,拆下时,一是操作员需跨过进瓶机构,给拆卸工作带来不便。再者,操作员需侧身较多才 能完成拆卸,增加了操作员的工作难度和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 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泵体拆装方便、可减少操作员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的灌装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灌装机,包括隔离罩以及罩设于隔离罩内的进瓶机构和灌装机构,所述灌装 机构包括灌装动力组件和灌装组件,所述隔离罩上朝向洁净度高的一侧设有第一隔离门, 顺着进瓶机构的进瓶方向,所述灌装动力组件和灌装组件分别装设于进瓶机构的两侧,所 述灌装动力组件位于靠近第一隔离门的一侧。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罩包括主罩体和分罩体,所述分罩体 由沿所述主罩体上设有第一隔离门的一侧向外延伸而成,所述进瓶机构和灌装组件设于所 述主罩体内,所述灌装动力组件位于分罩体中。所述分罩体上设有第二隔离门。所述第一隔离门正对所述灌装组件。所述灌装组件包括灌针,所述灌装动力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灌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结构简单紧凑、布局合理、实用性好,在隔离罩上靠近洁净 度较高的一侧设有第一隔离门,灌装动力组件与灌装组件以进瓶机构为中心线沿两侧布 置,将灌装动力组件设于靠近第一隔离门的一侧,将灌装组件设于进瓶机构的另一侧,这样 开启第一隔离门即可方便地将灌装动力组件取下进行清洗,拆装十分方便、可减少操作员 的工作难度及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不会与洁净度较差的一端发生交叉污染。本实用新型
3中隔离罩由成一整体的主罩体和分罩体构成,并进一步在分罩体上设有第二隔离门,将灌 装动力组件设于分罩体内,操作员开启第二隔离门即可方便快捷地将泵体取下进行清洗, 且不会影响对进瓶机构的观测,其部件布局更为合理、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用于最终灭菌产品生产操作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用于非最终灭菌产品的无菌操作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清洗和烘干装置;2、隔离罩;21、第一隔离门;22、第二隔离门;23、主罩体;25、 分罩体;3、进瓶机构;4、灌装机构;41、灌装动力组件;42、灌装组件;421、灌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嵌设于清洗和烘干装置1中,包括隔离罩2以 及罩设于隔离罩2内的进瓶机构3和灌装机构4,灌装机构4包括灌装动力组件41以及灌 装组件42,所述隔离罩2上朝向洁净度高的一侧设有第一隔离门21,顺着进瓶机构3的进 瓶方向,灌装动力组件41和灌装组件42分设于进瓶机构3的两侧,灌装动力组件41位于 靠近第一隔离门21的一侧。将灌装动力组件41设于靠近第一隔离门21的一侧,操作员开 启第一隔离门21即可方便地将其取下进行清洗,其结构合理、拆装方便、可减少操作员的 工作难度及劳动强度。在最终灭菌产品的生产操作实施例中,隔离罩2的相对两侧分别朝向D级区域和 C级区域(C级区域的洁净度高于D级区域的洁净度),第一隔离门21开设于朝向C级区域 的一侧,可避免D级区域内的空气污染隔离罩2内的灌装环境。本实施例中,隔离罩2包括主罩体23和分罩体25,分罩体25由沿主罩体23设有 第一隔离门21的一侧向外延伸而成,分罩体25上设有第二隔离门22,灌装动力组件41设 于分罩体25内,进瓶机构3和灌装组件42设于主罩体23内。灌装动力组件41包括泵体, 泵体和灌装组件42于进瓶机构3进瓶方向上错开设置。灌装组件42包括灌针421,泵体通 过管道与灌针421连接,待灌装料由泵体驱动经灌针421注入瓶体中。将泵体设于分罩体 25内,操作员开启第二隔离门22后即可方便快捷地将泵体取下进行清洗,且不会影响对进 瓶机构3的观测,其部件布局更为方便。如图2所示,在非最终灭菌产品的无菌操作实施例中,其结构与最终灭菌产品的 生产操作实施例中一样,区别仅在于隔离罩2的相对两侧分别朝向D级区域和B级区域(B 级区域的洁净度高于D级区域的洁净度)。隔离罩2包括主罩体23和分罩体25,分罩体25 由沿主罩体23设有第一隔离门21的一侧向外延伸而成,分罩体25上设有第二隔离门22, 灌装动力组件41设于分罩体25内,进瓶机构3和灌装组件42设于主罩体23内。灌装动力 组件41包括泵体,泵体和灌装组件42于进瓶机构3进瓶方向上错开设置,灌装组件42包 括灌针421,泵体通过管道与灌针421连接,待灌装料由泵体驱动经灌针421注入瓶体中。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灌装机,包括隔离罩(2)以及罩设于隔离罩(2)内的进瓶机构(3)和灌装机构(4),所述灌装机构(4)包括灌装动力组件(41)和灌装组件(42),所述隔离罩(2)上朝向洁净度高的一侧设有第一隔离门(21),其特征在于顺着进瓶机构(3)的进瓶方向,所述灌装动力组件(41)和灌装组件(42)分别装设于进瓶机构(3)的两侧,所述灌装动力组件(41)位于靠近第一隔离门(2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2)包括主罩体(23)和分 罩体(25),所述分罩体(25)由沿所述主罩体(23)上设有第一隔离门(21)的一侧向外延伸 而成,所述进瓶机构(3)和灌装组件(42)设于所述主罩体(23)内,所述灌装动力组件(41) 位于分罩体(25)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罩体(25)上设有第二隔离门 (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门(21)正对所述灌装组 件(4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组件(42)包括 灌针(421),所述灌装动力组件(41)通过管道与所述灌针(421)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装机,包括隔离罩以及罩设于隔离罩内的进瓶机构和灌装机构,灌装机构包括灌装动力组件和灌装组件,隔离罩上朝向洁净度高的一侧设有第一隔离门,顺着进瓶机构的进瓶方向,灌装动力组件和灌装组件分别装设于进瓶机构的两侧,灌装动力组件位于靠近第一隔离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具有结构合理、泵体拆装方便、可减少操作员的工作难度及劳动强度的优点。
文档编号B67C3/02GK201770462SQ20102027711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刘振, 唐岳, 姜晓明, 李鹏程 申请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