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分类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213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材分类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适用于打印机、复印机、以及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分类装置以及具备该片材分类(sheet sorter)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片材分类装置,公知有通过使输送记录用纸等片材的片材输送部朝沿着与该片材的输送方向正交的片材面的移位(shift)方向进行移位移动,来从该片材输送部分类载置于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3-4M60号公报)。在这样的片材分类装置中,存在下述不良在多种多样的片材被使用的过程中,根据片材的种类不同,因片材的特性而引起卷曲等片材的状态,从而导致向片材排出托盘排出的片材的堆叠性恶化,故在片材排出托盘中片材散乱,不能可靠地区别并分类该片材堆 (偏移分类)。另外,从提高向片材排出托盘排出的片材的堆叠性的观点来看,以往公知有设置片材按压引导部件的结构,该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与载置于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而按压该片材(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8-11952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7733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11814号公报)。详细来说,在日本特开平8-119520号公报中公开有下述结构将与用纸按压部件的排纸托盘主体抵接的接地部位置作为仅按压所排出的大尺寸用纸的位置。另外,在日本特开平9-77339号公报中公开有下述结构在用纸收纳辅助机构中, 利用第一摆动部件抵接所排出的用纸的前端而对该用纸进行引导,利用一端可摆动地配设于该第一摆动部件的另一端的第二摆动部件压靠积载于排出托盘上的用纸。另外,在日本特开2002-211814号公报中公开有下述结构在上下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一对引导部件,以一方的引导部件的前端垂悬于比另一方的引导部件更靠原稿排出源侧的方式设置,两引导部件能够在不同的位置按压原稿排出部上的原稿。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在通过使输送片材的片材输送部朝移位方向进行移位移动来从该片材输送部分类载置于排出托盘的片材的片材分类装置中,在设置用于与载置于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而按压该片材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那样的不良。在这样的片材分类装置中,片材按压引导部件设为伴随着片材输送部朝移位方向的移动而与该片材输送部一起移动的结构(具体而言,片材按压引导部件设置于片材输送部的结构),当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与载置于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时,担心导致下述情况片材输送部朝移位方向进行移位移动时,积载于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堆在移位方向错开,该片材堆的偏移分类变乱。
图15A 图15C是从移位方向X观察在以往的片材分类装置中,片材按压引导部件Cl被设置于片材输送部C2,并与载置于片材排出托盘C3的片材P的上表面1 接触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15A表示在片材排出托盘C3未载置片材P的状态。图15B表示在片材排出托盘C3积载B5尺寸的片材P的状态。图15C表示在片材排出托盘C3积载A4尺寸的片材P的状态。另外,图I6A 图16C是从输送方向Yl观察在以往的片材分类装置中,片材按压弓ι导部件Cl被设置于片材输送部C2,并与载置于片材排出托盘C3的片材P的上表面1 接触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16A表示在片材排出托盘C3未载置片材P的状态。图16B表示在片材排出托盘C3积载片材P的状态。图16C表示片材输送部C2朝移位方向X移动,积载于片材排出托盘C3的片材P堆在移位方向X错开,该片材P堆的偏移分类散乱的状态。在图15A 图15C以及图16A 图16C所示的以往的片材分类装置中,片材按压引导部件Cl被设置于在片材输送部C2的排出口 C2a(参照图15A以及图16A)的上部中移位方向X的输送部C2的中央部。由此,片材按压引导部件Cl伴随着片材输送部C2朝移位方向X的移动而与片材输送部C2 —起移动。具体而言,片材按压引导部件Cl设置成相对于片材输送部C2绕沿着移位方向X的轴线转动自如,其前端侧因自重而朝片材排出托盘C3 侧下垂。并且,片材按压引导部件Cl与载置于片材排出托盘C3的片材P的上表面1 接触而按压片材P。因此,如图16C所示,当片材按压引导部件Cl伴随着片材输送部C2朝移位方向X 的移动而与片材输送部C2—起移动时,导致下述事态片材按压引导部件Cl通过与载置于片材排出托盘C3的片材P的上表面1 接触,积载于片材排出托盘C3的片材P堆在移位方向X错开,该片材P堆的偏移分类散乱(disturb)。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便在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伴随着片材输送部朝移位方向的移动而与片材输送部一起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积载于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堆朝该移位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防止对于该片材堆的偏移分类的散乱的片材分类装置以及具备该片材分类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基于下述的本发明者的知识和见识而完成当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伴随着片材输送部朝移位方向的移动而与该片材输送部一起移动时,该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与载置于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小,则越能够抑制该片材堆朝该移位方向的移动,为了尽可能减小该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与该片材的接触面积,而将该按压引导部件的与该片材的接触位置仅设定成该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前端)部分。S卩,本发明的片材分类装置,通过使输送片材的片材输送部朝沿着与该片材的输送方向交叉的片材面的移位方向进行移位移动,从该片材输送部对载置于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进行分类。该片材分类装置具备片材按压引导部件,该片材按压引导部件用于与载置于上述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接触而按压该片材。该片材按压引导部件构成为伴随着上述片材输送部朝上述移位方向的移动而与该片材输送部一起移动,且构成为仅在该片材的上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与载置于上述片材排出托盘的最上部的片材接触,由此具有特征。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上述片材按压引导部件构成为仅在该片材的上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与载置于上述片材排出托盘的最上部的片材接触,故能够尽可能地减小上述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与载置于上述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之间的接触面积。另外,即便在上述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伴随着上述片材输送部朝上述移位方向的移动而与该片材输送部一起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积载于上述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堆朝该移位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防止相对于该片材堆的偏移分类的散乱。在上述结构中,上述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也可以构成为,基端侧以相对于上述片材输送部能够沿上下方向摆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片材输送部,前端侧因自重而朝上述片材排出托盘侧下垂。根据该特定事项,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上述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与载置于上述片材排出托盘的最上部的片材的上述下游侧端(具体而言是积载于上述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堆的角部)之间的接触。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在上述片材排出托盘设置有进入部,该进入部容许上述片材按压部件的前端侧向比该片材排出托盘的载置片材的载置面更靠下方进入。根据该特定事项,能够使上述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与在上述输送方向较长尺寸的片材的上述下游侧端接触。进而,在上述输送方向较短尺寸的片材的前端侧在上述进入部中进入到比上述载置面更靠下方,由此即便是在该输送方向较短尺寸的片材也能够与上述下游侧端接触。由此,在使用多个种类的尺寸的片材的情况下,即便片材的尺寸改变,也能使上述片材按压部件与该片材的上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接触。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上述进入部是设置于上述片材排出托盘的载置面且沿上述输送方向延伸的槽或贯通孔。在该特定事项中,能够以将沿上述输送方向延伸的上述槽或上述贯通孔设置于上述片材排出托盘的载置面的简单的结构,来实现使上述片材按压部件的前端侧向比上述载置面更靠下方进入的结构。在上述结构中,上述槽或贯通孔的上述移位方向的宽度优选被设定成,在上述片材按压引导部件的前端侧的上述移位方向的宽度的基础上,比上述片材输送部所移位移动的移位量大。根据该特定事项,即便上述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伴随着上述片材输送部朝上述移位方向的移动而与该片材输送部一起移动,也能够使该片材按压引导部件的前端侧在上述槽或上述贯通孔内无障碍地朝上述移位方向移动。在上述结构中,能够例示上述片材按压部件被设定成前端侧伸缩自如的结构的形态。根据该特定事项,能够使前端侧较短的上述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与在上述输送方向较短尺寸的片材的上述下游侧端接触。进而,能够在上述输送方向较长的尺寸的片材中使前端侧较长的上述片材按压引导部件的前端位于比该片材的上述下游侧更靠上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由此,在使用多个种类的尺寸的片材的情况下,即便片材的尺寸改变,也能够使上述片材按压部件与该片材的上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接触。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上述片材按压部件也可以被设定成,能够根据向上述片材排出托盘排出的片材的尺寸对前端侧进行调整。根据该特定事项,能够根据片材的尺寸对上述片材按压部件的前端侧进行调整,由此,在使用多个种类的尺寸的片材的情况下,用户只要能够把握在片材为何种尺寸时,上述片材按压部件的伸缩状态为何种程度即可,仅此就能够提高便利性。在上述结构中,上述片材按压部件也可以构成为具备该摆动部以相对于上述片材输送部能够沿上下方向摆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片材输送部;以及延长部,该延长部以相对于该摆动部滑动自如且能够变更上下方向的角度的方式设置于该摆动部。根据该特定事项,在使用多个种类的尺寸的片材的情况下,即便片材的尺寸改变, 也能够使上述片材按压部件与该片材的上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接触,而且,即便该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与该片材所成的角度变小,用户变更相对于上述摆动部的上述上下方向的角度,由此能够可靠地使该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与在上述输送方向较长的尺寸的片材的上述下游侧端接触。在上述结构中,上述片材按压部件也可以构成为,当上述延长部伸长时上述上下方向的角度被自动地变更。根据该特定事项,能够省略当上述延长部伸长时通过用户进行的上述上下方向的角度的调整。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具备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片材分类装置而具有特征。


图1是从正面观察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类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类装置的排出辊及其周边部分的概略剖视图。图3是从用纸的排出方向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类装置的分类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4A 图4D是用于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类装置的分类动作的说明图,图4A是表示用纸在移位方向的一侧的移位端(移动端)被排出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图4B表示用纸P在移位方向的另一侧的移位端(移动端)被排出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图4C是从移位方向观察排出辊移位单元在到达移位方向的一侧的移位端或者另一侧的移位端的时刻的用纸的排出状态的排出辊移位单元的概略剖视图,图4D表示排出到排出托盘的用纸的分类宽度以及与排出辊移位单元的位置关系的概略俯视图。图5A 图5C是从移位方向观察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类装置中设置于排出辊移位单元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及其周边部分的概略侧视图,图5A是表示在排出托盘未载置用纸的状态的图,图5B是表示在排出托盘积载有B5尺寸的用纸的状态的图, 图5C是表示在排出托盘积载有A4尺寸的用纸的状态的图。图6A 图6C是从输送方向观察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类装置中设置于排出辊移位单元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及其周边部分的概略侧视图,图6A是表示在排出托盘未载置用纸的状态的图,图6B是表示在排出托盘积载有用纸的状态的图,图6C是表示即便排出辊移位单元朝移位方向移动,也能抑制积载于排出托盘的用纸堆朝移位方向的错位的状态的图。
图7A、图7B是表示至少与用纸的前端接触的部分被设为曲面形状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的一例的概略立体图,图7A以及图7B分别是表示椭圆形状以及圆形状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与用纸的前端接触的状态的图。图8A 图8C是表示至少与用纸的前端接触的部分被设为角形状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的一例的概略立体图,图8A、图8B以及图8C分别是表示锐角形状、钝角形状以及直角形状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与用纸的前端接触的状态的图。图9A 图9C是从移位方向观察在图5A 图5C所示的结构中,在排出托盘设置有进入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9A是表示在排出托盘未载置用纸的状态的图,图9B是表示在排出托盘积载有B5尺寸的用纸的状态的图,图9C是表示在排出托盘积载有A4尺寸的用纸的状态的图。图IOA 图IOC是从移位方向观察在图6A 图6C所示的结构中,在排出托盘设置有进入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6A是表示在排出托盘未载置用纸的状态的图,图6B是表示在排出托盘积载有用纸的状态的图,图6C是表示即便排出辊移位单元朝移位方向移动,也能抑制积载于排出托盘的用纸堆朝移位方向的错位的状态的图。图IlA 图IlC是从移位方向观察片材按压部件的前端侧伸缩自如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IlA是表示在排出托盘未载置用纸的状态的图,图IlB是表示在排出托盘积载有B5尺寸的用纸的状态的图,图IlC是表示在排出托盘积载有B4尺寸的用纸的状态的图。图12是表示图IlA 图IlC所示的片材按压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3A 图13C是从移位方向观察在片材按压部件的前端侧伸缩自如的结构中, 在排出托盘设置有进入部的结构的片材分类装置的概略侧视图,图13A是表示在排出托盘未载置用纸的状态的图,图13B是表示在排出托盘积载有B5尺寸的用纸的状态的图,图13C 是表示在排出托盘积载有A3尺寸的用纸的状态的图。图14A 图14C是用于说明片材按压部件的延长部相对于摆动部沿伸缩方向滑动自如且可变更上下方向的角度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图14A是从移位方向观察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14B是表示图14A所示的片材按压部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4C是表示将图14B所示的角度变更部设置于摆动部的中途的结构的摆动部的立体图。图15A 图15C是从移位方向观察在以往的片材分类装置中,片材按压引导部件被设置于片材输送部,与载置于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15A是表示在排出托盘未载置用纸的状态的图,图15B是表示在排出托盘积载有B5尺寸的用纸的状态的图,图15C是表示在排出托盘积载有A4尺寸的用纸的状态的图。图16A 图16C是从输送方向观察在以往的片材分类装置中,片材按压引导部件被设置于片材输送部,与载置于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的上表面接触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16A是表示在排出托盘未载置用纸的状态的图,图16B是表示在排出托盘积载有用纸的状态的图,图16C是表示即便排出辊移位单元朝移位方向移动,也能抑制积载于排出托盘的用纸堆朝移位方向的错位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特性。<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1是从正面观察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类装置120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概略剖视图。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与从外部传递的图像数据对应,在记录用纸等片材(以下称为用纸)p形成多色或单色的图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原稿读取装置108、以及装置主体110,在装置主体110设置有图像形成部102和片材输送系统103。图像形成部102具备曝光单元1、多个显像单元2........多个感光体鼓
3........多个清洁部4........多个带电器5........中间转印带单元6、多个调色剂盒
单元21........以及定影单元7。另外,片材输送系统103具备供纸托盘81、手动供纸托盘82以及片材排出托盘 (以下简称为排出托盘)91。在装置主体110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载置原稿(片材)且由透明玻璃构成的原稿载置台92,在原稿载置台92的下部设置有用于读取原稿的光学单元90。另外,在原稿载置台 92的上侧设置有原稿读取装置108。原稿读取装置108在原稿载置台92之上自动地输送原稿。另外,原稿读取装置108形成为,前侧开口且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装置主体110,通过打开原稿载置台92的上部,能够手动载置原稿。原稿读取装置108能够读取自动地输送的原稿或者载置于原稿载置台92上的原稿。利用原稿读取装置108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整体,作为图像数据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110输送,在装置主体110中基于图像数据而形成的图像被记录于用纸P。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被处理的图像数据与使用多种颜色(此处为黑色⑷、青绿
色(C)、品红色(M)、以及黄色(Y)的各种颜色)的彩色图像对应。因此,显像单元2,.......
感光体鼓3........清洁部4........带电器5........调色剂盒单元21,......分别被
设定有多个(此处各设置有四个,分别为黑色、青绿色、品红色以及黄色),以便形成与各种颜色对应的多个种类(此处为四种)的图像,由此构成多个(此处为四个)的图像位置。带电器5.......是用于使感光体鼓3.......的表面均勻地带上规定的电位的电
的带电单元,除了图1所示的充电器型之外,能够使用接触型亦即辊型、刷型的带电器。曝光单元1作为具备激光射出部以及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LSU)而被构成。在曝光单元1设置有扫描激光束的多面反射镜、以及用于将由该反射镜反射的激光引导至感
光体鼓3.......的透镜、镜子等光学元件。另外,作为曝光单元1,除此之外,也能够采用
使用将EL(场致发光)、LED (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排列为阵列状的写入头的方式。曝光单元1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对应,通过分别曝光带电的感光体鼓3,......来
将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形成于各自的感光体鼓3,......的表面。调色剂盒单元21,......是用于收纳调色剂的单元,形成为向显像单元
2,......的显像槽供给调色剂。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110中,从调色剂盒单元
21,......向显像单元2,......的显像槽供给的调色剂被控制为,该显像槽中的显像剂的
9调色剂浓度形成为恒定。显像单元2.......利用四色(Y、M、C、K)的调色剂使形成于各自的感光体鼓
3.......上的静电潜像显像化。另外,清洁部4,......用于将显像以及图像转印后残留
在感光体鼓3,......上的表面的调色剂除去、回收。配置于感光体鼓3.......的上方的中间转印带单元6具备作为中间转印体而进
行作用的中间转印带61、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中间转印带从动辊63、多个中间转印辊64 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中间转印辊64.......与Y、M、C、K的各种颜色对应被设置有四根。通过中间转
印带驱动辊62与中间转印从动辊63以及中间转印辊64.......—起张紧架设中间转印带
61、并驱动其旋转,中间转印带61朝移动方向(图1中为箭头M方向)旋转移动,伴随于此, 从动辊63以及中间转印辊64从动旋转。各中间转印辊64.......被施加用于将形成于感光体鼓3.......上的调色剂像
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的转印偏压。中间转印带61被设置为与各感光体鼓3.......接触。通过中间转印带61依次
重叠转印形成于感光体鼓3.......的各色的调色剂像,在表面上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像(多
色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带61被设定成,例如使用厚度为IOOym 150μπι左右的薄膜的无端状。通过与中间转印带61的里侧接触的中间转印辊64.......来进行从感光体鼓
3.......向中间转印带61的调色剂像的转印。对中间转印辊64.......施加用于转印调
色剂像的高电压的转印偏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㈠相反极性⑴的高电压)。中间转
印辊64.......是以直径为8mm IO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为基础,其表面由具有导
电性的弹性材料(例如,EPDM(三元乙丙橡胶)、发泡聚氨酯等树脂材料)覆盖的辊。中间
转印辊64.......被作成利用该具有导电性的弹性材料对中间转印带61均勻地施加高电
压的转印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转印电极虽然使用辊形状的转印电极,但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刷等转印电极。如上所述,在各感光体鼓3.......上与各色相对应地被显像化的调色剂像在中
间转印带61上层叠。在中间转印带61上层叠的调色剂像,通过中间转印带61的旋转移动, 利用配置在用纸P与中间转印带61之间的接触位置的构成二次转印机构部的转印辊10转印到用纸P上。然而,作为二次转印机构部的结构,并不局限于转印辊,也可使用电晕充电器、转印带等转印结构。此时,在转印辊10与中间转印带31之间形成有转印压印部的状态下,对转印辊10 施加用于使调色剂转印到用纸P的电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㈠相反的极性(+)的高电压)。转印辊10以及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相互压接,由此在转印辊10与中间转印带31之间形成转印压印部。为了稳定地得到转印压印部,转印辊10以及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中的任意一方被作成由硬质材料(金属等)构成的硬质辊,另一方被作成由软质材料(弹性橡胶、发泡性树脂等树脂材料)构成的弹性辊。当通过转印辊10从中间转印带61上向用纸P上转印调色剂像时,存在调色剂未转印到用纸P上而残留于中间转印带61上的情况。残留于中间转印带61上的调色剂成为在下一工序中产生调色剂的混色的原因。因此,残留于中间转印带61上的调色剂由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除去、回收。具体而言,在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65配置有与中间转印带61 接触的清洁部件(例如清洁刮板cleaning blade)。从动辊63从内侧(里侧)支承中间转印带61,清洁部件与中间转印带61接触,以从外侧向从动辊63进行推压。供纸托盘81是预先收纳被图像形成(印刷)的用纸P的托盘,被设置于装置主体 110的曝光单元1的下方。另外,在手动供纸托盘82载置有被图像形成(印刷)的用纸P。 排出托盘91设置于装置主体110的图像形成部102的上方,以面朝下的方式积蓄被图像形成(印刷)的用纸P。排出托盘91被设定成,在输送方向(图1中的箭头Yl方向)上,载置用纸P的载置面91a的上游侧比下游侧低。另外,在装置主体110设置有片材输送路S,该片材输送路S用于将从供纸托盘81 以及手动供纸托盘82输送来的用纸P经由转印辊10以及定影单元7送到排出托盘91。在片材输送路S的附近配置有搓纸辊lla、llb、多个(此处为第一到第四)输送辊12a 12d、定位辊13、转印辊10、定影单元7的加热辊71以及加压辊72、以及排出辊31。第一到第四输送辊1 12d是用于促进、辅助用纸P的输送的小型辊,沿着片材输送路S设置。另外,搓纸辊Ila设置于供纸托盘81的用纸供给侧的附近,从供纸托盘81 将用纸P —张一张地搓起并向片材输送路S供给。同样地,搓纸辊lib设置于手动供纸托盘82的用纸供给侧的附近,从手动供纸托盘82将用纸P —张一张地搓起并向片材输送路 S供给。另外,定位辊13用于暂时保持在片材输送路S被输送的用纸P。并且,定位辊13
在使感光体鼓3.......上的调色剂像的前端与用纸P的输送方向Yl的下游侧端(以下称
为前端)Pl —致的时刻,将用纸P朝转印辊10输送。定影单元7将未定影调色剂像定影于用纸P,具备作为定影辊发挥作用的加热辊 71以及加压辊72。加热辊71形成为,通过被旋转驱动而与从动旋转的加压辊72 —起夹持用纸P并输送用纸P。另外,加热辊71形成为,由设置于内侧的加热器71a加热,基于来自温度检测器71b的信号来维持规定的定影温度。由加热器71a加热的加热辊71,通过与加压辊72 —起将转印到用纸P的多色调色剂像热压接于用纸P,熔融、混合、压接多色调色剂像,对用纸P进行热定影。另外,在定影单元7设置有用于从外部加热加热辊71的外部加热带73。在这样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当对用纸P要求单面印刷时,从各供纸托盘 81,82供给的用纸P由沿着片材输送路S设置的第一输送辊1 输送至定位辊13,在使用纸P的前端Pl与中间转印带61上的调色剂像的前端对齐的时刻,利用转印辊10输送,调色剂像被转印到用纸P上。之后,用纸P通过定影单元7,由此用纸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因热而被熔融、定影,经由第二输送辊12b以及排出辊31向排出托盘91上排出。另外,当对用纸P要求双面印刷时,在上述单面印刷结束而通过了定影单元7的用纸P的输送方向Yl的上游侧端(以下称为后端)P2位于排出辊31与片材输送路S的分支部&之间的状态下,通过排出辊31反转,将用纸P引导至第三以及第四输送辊12c、12d。然后,经过定位辊13而被输送到转印压印部的用纸P在背面被印刷后,向排出托盘91排出。(关于片材分类装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片材分类装置120,该片材分类装置 120通过使排出辊31沿着排出辊31的轴线方向移位移动,对由排出辊31排出的用纸P进行分类。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类装置120的排出辊31及其周边部分的概略剖视图。图3是从用纸P的输送方向Yl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类装置120的分类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如图2以及图3所示,片材分类装置120具备具有排出辊31的排出辊移位单元 30 (片材输送部的一例);旋转驱动部40 ;移位驱动部50 ;以及排出托盘91。排出辊移位单元30被设置成相对于装置主体110沿着排出辊31的轴线方向(图 3中的箭头X方向,以下称为移位方向X)往复移动自如。即,移位方向X是沿着与用纸P的输送方向Yl正交的用纸面的方向。排出辊移位单元30经由被设定成沿着移位方向X往复移动自如的滑动部件(具体而言是滑轨)30b (参照图2)被支承于装置主体110。此外,滑动部件30b能够采用以往公知的结构,在此省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排出辊移位单元30的主体框架30a设置有位置检测开关SWp所检测的检测片30c。此外,位置检测开关SWp是检测排出辊移位单元30是否位于基准位置(具体而言是移位方向X的中央位置(不进行分类的标准位置)),此处是检测设置于排出辊移位单元30的主体框架30a的检测片30c (参照图2及图幻的透过型光传感器。排出辊31用于将用纸P向排出托盘91排出,此处,该排出辊31具备由排出驱动辊32以及排出从动辊33构成的排出辊对;34。详细来说,驱动排出辊32具备驱动辊轴32a、以及与驱动辊轴32a固定配置在同轴上的多个(此处为四个)驱动辊部32b。排出从动辊33具备从动辊轴33a、以及以与驱动从动辊部32b对置的方式与从动辊轴33a固定配置在同轴上的多个从动辊部33b。另外,排出辊31还具备施力部件35 (此处为螺旋弹簧),该施力部件35朝向驱动辊部32b对从动辊部3 进行施力。排出辊对34以及施力部件35设置于排出辊移位单元30的主体框架30a,排出驱动辊32的一个端部从排出辊移位单元30的主体框架30a朝移位方向X的外侧突出设置。排出驱动辊32的驱动辊轴3 此处被设成单一的驱动辊轴,相对于排出辊移位单元30的主体框架30a绕轴线旋转自如地设置。排出从动辊33的从动辊轴33a此处沿着移位方向X并列设置多个(此处为两个), 在多个从动辊轴33a分别固定配置有多个(此处为两个)从动辊部33b。并且,从动辊轴 33a,以与从动辊部33所对应的驱动辊部32b对置的方式,相对于排出辊移位单元30的主体框架30a绕轴线旋转自如、且沿着上下方向(图中为箭头Z方向)往复移动自如地设置。 并且,排出辊31形成为,在排出驱动辊32与排出从动辊33之间的压印部部N中,用纸P在由排出从动辊33推压的状态下被夹持且被输送。具体而言,施力部件35对排出从动辊33朝排出驱动辊32施力,此处,施力部件35 配置在从动辊轴33a、和排出辊移位单元30的主体框架30a的与排出驱动辊32相反一侧的位置之间。此外,基于施力部件35的排出从动辊33向排出驱动辊32的推压力,成为适当地输送用纸P的程度的压力。旋转驱动部40用于旋转驱动排出辊31,具备输送驱动马达41 (此处为步进马达)、以及将来自输送驱动马达41的旋转驱动传递到排出辊31的驱动传递机构42。输送驱动马达41以旋转轴41a沿着移位方向X的方式设置于装置主体110。
12
驱动传递机构42此处由并列设置多个齿轮的齿轮列构成,此处,具备驱动齿轮 42a、辊齿轮42b以及中间齿轮42c。驱动齿轮42a与输送驱动马达41的旋转轴41a连结。辊齿轮42b与驱动侧辊轴 32a的从排出辊移位单元30的主体框架30a朝移位方向X的外侧突出的端部连结。中间齿轮42c由固定于在装置主体110的旋转轴IlOa支承为旋转自如,与驱动齿轮42a以及辊齿轮42b啮合。此处,驱动齿轮42a、辊齿轮42b以及中间齿轮42c形成于沿移位方向X延伸的凹凸条,在辊齿轮42b与中间齿轮42c啮合的状态下能够向移位方向X滑动。并且,中间齿轮42c的移位方向X的长度被设为容许排出辊移位单元30朝移位方向X的移动幅度的长度(将与移位量相当的长度加上齿轮的啮合长度而得的长度),且被设为即便排出辊移位单元30沿移位方向X往复移动,辊齿轮42b也不会从中间齿轮42c脱离的长度。移位驱动部50对排出辊31 (此处为排出辊移位单元30)进行移位驱动而使排出辊31移位移动,具备移位驱动马达51 (此处为步进马达)、以及使排出辊移位单元30移位移动的移位机构52。移位驱动马达51以旋转轴51a沿着与移位方向X正交的方向(此处为上下方向 Z)的方式设置于装置主体110。移位机构52此处由将旋转方向的驱动转换成直线方向的驱动的齿条小齿轮 (rack and pinion)的齿轮构成,且具备沿着移位方向X延伸的齿条齿轮52a、以及圆柱状的小齿轮52b。齿条齿轮5 的移位方向X的端部与排出辊移位单元30的端部连结。小齿轮52b 与移位驱动马达51的旋转轴51a连结,且与齿条齿轮5 啮合。由此,移位驱动马达51的旋转轴51a朝一方向或者另一方向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使排出辊移位单元30沿移位方向X 往复移动。输送驱动马达41与控制部的输出系统电连接,以得到来自该控制部(省略图示) 的驱动信号(ON信号)或者驱动停止信号(OFF信号),通过将指示旋转方向的旋转指示信号向输送驱动马达41发送而驱动输送驱动马达41,能够朝一方向(输送方向Yl)或者另一
方向(与输送方向Yl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第一排出辊3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
中,在双面印刷时,也对驱动马达41发出朝与一方向Al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旋转指示,但由于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分类结构的控制无直接关系,故省略说明。移位驱动马达51与控制部的输出系统电连接,以得到来自该控制部(省略图示) 的驱动信号(ON信号)或者驱动停止信号(OFF信号),通过将指示使排出辊移位单元30朝移位方向X的一侧(图3的左侧的方向XI)移动的旋转、以及使排出辊移位单元30朝移位方向X的另一侧(图3的右侧的方向X2)移动的旋转的移动指示信号向移位驱动马达51 发送,并以基准位置为基准脉冲驱动移位驱动马达51,能够朝一侧的方向Xl以及另一侧的方向X2对排出辊移位单元30进行移位驱动。在以上说明的片材分类装置120中,通过根据来自上述控制部的旋转指示信号对输送驱动马达41进行驱动,来自输送驱动马达41的驱动力被传递到驱动传递机构42,由此,排出辊31朝一方向Al旋转驱动。另外,通过根据来自上述控制部的移动指示信号对移位驱动马达51进行驱动,来自移位驱动马达51的驱动力被传递到移位机构52,由此,排出辊移位单元30朝一侧的方向Xl或者另一侧的方向X2移位移动。
图4A 图4D是用于说明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类装置120进行的分类动作的说明图。图4A是表示用纸P在移位方向X的一侧的移位端(移动端)被排出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图4B是表示用纸P在移位方向X的另一侧的移位端(移动端)被排出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图4C是从移位方向X观察在排出辊移位单元30到达移位方向 X的一侧的移位端α或者另一侧的移位端β的时刻的用纸P的排出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图4D是表示排出到排出托盘91的用纸P的分类宽度Sb以及与排出辊移位单元3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概略俯视图。如图4Α 图4D所示,当将用纸P朝移位方向X的一侧(图中的左侧)或者另一侧(图中的右侧)分类时,在从第一检测开关SWl (参照图2)输入用纸通过信号、并识别排出辊31夹持用纸P之后(参照图4C),排出辊移位单元30开始朝移位方向X的一侧的移位端(参照图4Α的α )或者另一侧的移位端β (参照图4Β的β )的移动,排出辊移位单元 30在到移位方向X的一侧的移位端α或者另一侧的移位端β为止的移位移动结束(停止)后排出用纸P。此外,第一检测开关SWl检测用纸P是否通过排出辊31,此处,在排出方向Yl上被配置在排出辊31的上游侧附近。这样,在基于图3所示的分类结构的分类动作中,排出到排出托盘91的用纸P的分类幅度Sb (参照图4D,具体而言是30mm)与排出辊移位单元30朝移位方向X的移位量 L(参照图4D,具体而言是30mm)相等。此外,排出辊移位单元30从移位方向X的中央位置 (不进行分类的标准位置)在一侧移动L/2的量,以一侧的移位量L/2以及另一侧的移位量 L/2作为整体,移位量成为L。(关于片材按压引导部件)如图5A 图5C以及图6A 图6C所示,片材分类装置120具备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此外,在从上述的图1至图4A 图4D中,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省略图示。图5A 图5C以及图6A 图6C分别是从移位方向X以及输送方向Yl观察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类装置120中,设置于排出辊移位单元30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及其周边部分的概略侧视图。图5A表示在排出托盘91未载置用纸P的状态。图 5B表示在排出托盘91积载有B5尺寸的用纸P的状态。图5C表示在排出托盘91积载有 A4尺寸的用纸P的状态。图6A表示在排出托盘91未载置用纸P的状态。图6B表示在排出托盘91积载有用纸P的状态。图6C表示即便排出辊移位单元30朝移位方向X移动也能抑制积载于排出托盘91的用纸P堆朝移位方向X的错位。此外,在图6A 图6C中,排出从动辊33等省略图示。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与载置于排出托盘91的用纸P接触而按压用纸P。另外, 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也具有使从排出辊移位单元30飞出的用纸P朝下方稳定地落下的功能。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在排出辊移位单元30的排出口 30c的上部被设置于移位方向X的中央部。由此,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伴随着排出辊移位单元30朝移位方向X的移动而与排出辊移位单元30 —起移动。并且,片材分类装置120构成为,仅在载置于排出托盘91的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Pi (具体而言,在输送方向Yi对准为相同尺寸的用纸P堆的角部)接触片材按压引导部件 300。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构成为相对于排出托盘91的最上部的用纸PO仅在前端Pl 接触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能够尽可能地减小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与载置于排出托盘 91的用纸P之间的接触面积,即便在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伴随着排出辊移位单元30朝移位方向X的移动而与排出辊移位单元30 —起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积载于排出托盘 91的用纸P堆朝移位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防止对用纸P堆的偏移分类的散乱。此外,图 5B、图5C、图6B以及图6C虽表示B5尺寸、A4尺寸的用纸P的状态,但当然也能够适用于任意尺寸的用纸P。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以基端侧相对于排出辊移位单元30能够沿上下方向Z摆动的方式设置于该排出辊移位单元30。此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被设置成绕沿着移位方向X的轴线转动自如(具体而言,相对于沿着移位方向X设置于排出辊移位单元30的转动轴Ql转动自如)。并且,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构成为,前端侧因自重而朝排出托盘91 侧下垂,在无用纸P的情况下(参照图5A以及图6A)与排出托盘91接触。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与载置于排出托盘91的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具体而言是用纸P堆的角部)Pl之间的接触。详细来说,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为细长的板状或者棒状的部件(在图示例中为板状的部件),长度D(参照图5B以及图5C)形成为比从基端部(具体而言是基端侧的转动轴Ql)到载置于排出托盘91的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Pl的距离Dl (参照图5B以及图 5C)长。此外,距离Dl有时在结构上根据载置于排出托盘91的用纸P的积载量而变化,但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长度D比能够根据用纸P的积载量而变化的距离Dl的最大距离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细长的板状部件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以平面状的下表面301与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Pl接触。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7A、图 7B以及图8A 图8C所示,至少与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Pl接触的部分也可以被设为曲面形状或者角形状。图7A以及图7B是表示至少与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Pl接触的部分为曲面形状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一例的概略立体图。图7A以及图7B分别表示椭圆形状以及圆形状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a、300b与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Pl接触的状态。图7A所示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a(300)形成为长轴以朝上下方向Z的截面观察呈椭圆形状的圆柱部件,图7B所示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b (300)形成为截面观察呈圆形状的圆柱部件。图8A 图8C表示至少与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Pl接触的部分为角形状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一例的概略立体图。图8A 图8C分别表示具有锐角形状、钝角形状以及直角形状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c 300e与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Pl接触的状态。图8A所示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c (300)的与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Pl接触的角部形成为锐角形状,图8B所示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d(300)的与最上部的用纸PO 的前端Pl接触的角部形成为钝角形状,图8C所示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e (300)的与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Pl接触的角部形成为直角形状。在图7A、图7B以及图8A 图8C所示的结构中,能够将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与载置于排出托盘91的最上部的用纸PO点接触,由此,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与用纸PO之间的接触面积。然而,在使用B5、A4、以及B4这样的多个种类的尺寸的用纸P的情况下,即便能够使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在输送方向Yl较长尺寸的用纸P(例如,A4尺寸)中与前端Pl 接触,在输送方向Yl较短尺寸(例如,B5尺寸)的用纸P中,前端Pl侧也与排出托盘91 的载置面91a抵接,不能进一步朝下方下降,由此无法完全地与在输送方向Yl较短尺寸的用纸P接触。另一方面,即便能够使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在输送方向Yl较短尺寸的用纸 P(例如,B5尺寸)中与前端Pl接触,在输送方向Yl较长尺寸(例如,A4尺寸)的用纸P 中,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前端与用纸P的上表面接触,无法使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底面301在输送方向Yl较长尺寸(例如,A4尺寸)的用纸P中与前端Pl接触。从这种观点来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类装置120能够采用以下的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第一实施方式)S卩,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9A 图9C以及图IOA 图IOC所示,在排出托盘91 设置有进入部91b,该进入部91b容许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前端侧向比载置面91a更靠下方的位置进入。图9A 图9C以及图IOA 图IOC分别表示在图5A 图5C以及图6A 图6C所示的结构中在排出托盘91设置进入部91b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这样,在排出托盘91设置有进入部91b,该进入部91b容许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 的前端侧向比载置面91a更靠下方的位置进入,由此能够使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在输送方向Yl较长尺寸(例如,A4尺寸)的用纸P中与前端Pl接触(参照图9C),在此基础上, 在输送方向Yl较短尺寸(例如,B5尺寸)的用纸P中,前端Pl侧在进入部91b中进入到比载置面91a更靠下方(参照图9B),由此在输送方向Yl较短尺寸(例如,B5尺寸)的用纸P中也能够与前端Pl接触。由此,在使用多个种类的尺寸的用纸P的情况下,即便用纸 P的尺寸改变,也能够仅在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Pl接触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详细来说,进入部91b被作成设置于排出托盘91的载置面91a且沿输送方向Yl 延伸的槽或贯通孔(图例中为槽)。由此,能够将使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前端侧进入到比载置面91a更靠下方的结构,以将沿输送方向Yl延伸的槽或贯通孔设置于排出托盘91的载置面91a这样的简单的结构来实现。此外,进入部91b也可以穿透至排出托盘91的输送方向Yl的下游侧端而设置,进入部91b也可以设置于在输送方向Yl收纳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范围内。此处, 进入部91b设置于在输送方向Yl收纳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范围内。并且,被作成槽或贯通孔的进入部91b的移位方向X的宽度W(参照图10A)被设定成,在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前端侧的移位方向X的宽度Wl (参照图10A)的基础上, 比排出辊移位单元30所移位移动的移位量L(参照图4D)大。由此,即便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伴随着排出辊移位单元30朝移位方向X的移动而与排出辊移位单元30 —起移动, 也能够使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借助被作成槽或贯通孔的进入部91b无阻碍地沿移位方向 X移动。(第二实施方式)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被设定成前端侧伸缩自如的结
图1IA 图1IC是从移位方向X观察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前端侧伸缩自如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图IlA表示在排出托盘91未载置用纸P的状态。图IlB表示在排出托盘91积载有B5尺寸的用纸P的状态。图IlC表示在排出托盘91积载有B4尺寸的用纸P的状态。另外,图12表示图11所示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立体图。通过像这样作成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前端侧伸缩自如的结构,能够使前端侧较短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在输送方向Yl较短尺寸(在该例中为B5尺寸)的用纸P中与前端Pl接触(参照图11B),在此基础上,能够在输送方向Yl较长尺寸(在该例中为B4 尺寸)的用纸P中,使前端侧变长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底面301在输送方向Yl较长尺寸(在该例中为B4尺寸)的用纸P中与前端Pl接触(参照图11C)。由此,在使用多个种类的尺寸的用纸P的情况下,即便用纸P的尺寸改变,也能够使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与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Pl接触。详细来说,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构成为具备摆动部310,该摆动部310以相对于排出辊移位单元30能够沿上下方向Z摆动的方式设置,此处,以能够绕沿着移位方向X 的轴线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以及延长部320,该延长部320以相对于摆动部310沿伸缩方向(图IlA 图IlC的箭头E方向)滑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如图12所示,摆动部310具备支承部311以及引导部312、312。支承部311以基端部311a相对于沿着移位方向X设置于排出辊移位单元30的转动轴Q2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引导部312、312由支承部311支承,且在伸缩方向E引导延长部320,使得该延长部 320往复移动自如。摆动部310以及延长部320在此由树脂材料构成。支承部311以及引导部312、312被一体地形成。具体而言,支承部311具有上板部311b,该上板部311b沿着引导部312、312的上部而形成,且覆盖引导部312、312的上部。引导部312、312被设为一对,在上板部311b的移位方向X的两端部被立设于下表面。延长部320具备在伸缩方向E较长的延长部主体 321、以及设置于延长部主体321的突出部322、322。突出部322、322在延长部主体321的基端侧端部321a从移位方向X的两外侧朝外方突出设置。在引导部312、312设置有引导槽或引导贯通孔(在图例中为引导贯通孔)313,该引导槽或引导贯通孔313供延长部320 的突出部322插通,且用于在伸缩方向E引导突出部322。详细来说,引导槽或引导贯通孔313具有滑动接触面313a、313a,该滑动接触面 313a、313a沿着伸缩方向E设置于厚度方向(图12的箭头H方向)的两内侧。另外,突出部322具有滑动面32^i、322a,该滑动面32h、322a以与滑动接触面313a、313a滑动接触的方式沿着伸缩方向E设置于厚度方向H的两外侧。并且,通过使突出部322的滑动面32加、 32 在引导部312、312中的引导槽或引导贯通孔313的滑动接触面313a、313a上滑动,能够使延长部320相对于摆动部310在维持延长部320的伸缩方向E的姿势的状态下沿伸缩方向E滑动。在该例中,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在摆动部310的下表面与延长部320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阶梯差。因此,从使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与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Pl可靠地接触的观点来看,此处,引导部312、312的前端部31 的下表面312b随着朝向前端侧而
17向厚度方向H的内侧(上侧)倾斜。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也可以被设定成,能够根据与向排出托盘91排出的用纸P 的尺寸对前端侧进行调整。具体而言,能够在摆动部310以及延长部320中的任意一方标注每尺寸的A4、B5这样的刻度(省略图示),在另一方设置指向刻度的箭头等标记(省略图示)。由此,能够根据用纸P的尺寸对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前端侧进行调整,由此,在使用多个种类的尺寸的用纸P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把握在用纸P为何种尺寸时、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伸缩状态最好设为何种程度,凭此就能够提高便利性。(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组合)也可以组合在排出托盘91设置进入部91b的图9A 图9C以及图IOA 图IOC 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前端侧伸缩自如的图IlA 图IlC 以及图12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图13A 图13C是从移位方向X观察在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前端侧伸缩自如的结构中,在排出托盘91设置进入部91b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13A表示在排出托盘91 未载置用纸P的状态。图13B表示在排出托盘91积载有B5尺寸的用纸P的状态。图13C 表示在排出托盘91积载有A3尺寸的用纸P的状态。在图13A 图13C所示的例中,进入部91c穿透至排出托盘91的输送方向Yl的下游侧端而设置。如图13A 图13C所示,在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前端侧伸缩自如的结构中,通过在排出托盘91设置进入部91c,能够进一步应对广范围的尺寸(例如从B5尺寸到A3尺寸的广范围的尺寸)。然而,在使用多个种类的尺寸的用纸P的情况下,用纸P在输送方向Yl越长、或者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基端部(具体而言是基端侧的转动轴Ql)越接近用纸P,则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与用纸P所成的角度θ (参照图13C)越小,因此,根据在最上部的用纸PO 的前端Pl的状态不同,导致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易于与用纸PO的前端Pl附近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从这种观点出发,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分类装置120能够采用以下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S卩,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具备摆动部330,该摆动部300以绕沿着移位方向X的轴线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排出辊移位单元30 ;以及延长部320,该延长部320以相对于摆动部330沿伸缩方向E滑动自如且能够变更上下方向Z的角度φ 的方式设置于该摆动部330。图14Α 图14C是用于说明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延长部320相对于摆动部 330沿伸缩方向E滑动自如且能够变更上下方向Z的角度φ 的方式设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图14Α是从移位方向X观察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14Β是表示图14Α所示的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4C是表示将图 14Β所示的角度变更部334设置于摆动部330的中途的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在图14Α 图 14C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与图IlA 图IlC以及图12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的部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
如图14A 图14C所示,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延长部320以相对于摆动部330 沿伸缩方向E滑动自如且能够变更上下方向Z的角度φ 的方式设置,由此,在使用多个种类的尺寸的用纸P的情况下,即便用纸P的尺寸改变,能够使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与最上部的用纸PO的前端Pl接触,而且,即便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与用纸P所成的角度θ (参照图13C)变小,用户变更(变大)相对于摆动部330的上下方向Z的角度θ (参照图14Α), 由此在输送方向Yl较长尺寸(例如A3尺寸)的用纸P中也能够可靠地与前端Pl接触。详细来说,摆动部330具备支承部331以及具有角度变更部334的引导部332、 332。支承部331以基端部331a相对于沿着移位方向X设置于排出辊移位单元30的转动轴Q2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引导部332、332由支承部331支承,且沿伸缩方向E引导延长部320,以使延长部320往复移动自如,进而,利用角度变更部(此处为设置于前端部的角度变更部)334沿与伸缩方向E交叉的方向且与移位方向X正交的方向往复移动自如地引导。 摆动部330以及延长部320在此由树脂材料构成。支承部331以及引导部332、332被一体地形成。具体而言,支承部331具有上板部331a,该上板部331a沿着具有角度变更部334 的引导部332、332的上部而形成,且覆盖引导部332、332的上部。引导部332、332被设为一对,在上板部331b的移位方向X的两端部被立设于下表面。在引导部332、332设置有引导槽或引导贯通孔(在图例中为引导贯通孔)333,该引导槽或引导贯通孔333供延长部320 的突出部322插通,用于沿伸缩方向E引导突出部322,并且利用角度变更部334沿与伸缩方向E交叉的方向且与移位方向X正交的方向引导该突出部322。详细来说,引导槽或引导贯通孔333具有第一滑动接触面333a、333a,该第一滑动接触面333a、333a沿着伸缩方向E设置于厚度方向H的两内侧;以及第二滑动接触面 333b,333b,该第二滑动接触面33!3b、333b以沿与伸缩方向E交叉的方向且与移位方向X正交的方向设置。另外,突出部322具有第一滑动面32h、322a,该第一滑动面32h、322a 以与第一滑动接触面333a、333a滑动接触的方式沿着伸缩方向E设置于厚度方向H的两外侧;以及第二滑动面322b、322b,该第二滑动面322b、322b以与第二滑动接触面333b、333b 滑动接触的方式沿着厚度方向H设置在伸缩方向E的两外侧。并且,通过使突出部322的第一滑动面32加、32加在引导部312、312中的引导槽或引导贯通孔313的第一滑动接触面 333a、333a上滑动,使延长部320相对于摆动部310在维持延长部320的伸缩方向E的姿势的状态下沿伸缩方向E滑动,并且使第二滑动面322b、322b在第二滑动接触面33!3b、333b 上滑动,由此能够在利用角度变更部334变更延长部320相对于摆动部330的上下方向Z 的角度φ (参照图14Α)的状态下沿与伸缩方向E交叉的方向且与移位方向X正交的方向滑动。此外,由于摆动部330因自重而下垂,因此在角度变更部334中,作为延长部320的支点的突出部322、322在角度变更部334内绕沿着移位方向X的轴线朝上方转动,因此,能够在角度变更部;344内保持突出部322、322。由此,能够防止突出部322、322在角度变更部 334内下降。在这种结构中,通过设定第一滑动接触面333a与第二滑动接触面33 所成的角度φ2 (参照图14Β),能够设定延长部320相对于摆动部330的上下方向Z的角度φ (参照图14Α)、进而能够设定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与用纸P所成的角度θ (参照图14Α)。此处,从使延长部320的突出部322、322在第一以及第二滑动接触面333a、333b上顺畅地滑动的观点来看,在第一滑动接触面333a与第二滑动接触面33 之间的拐角部分333c设置有R(曲面)。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14A以及图14B所示,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角度变更部334被设置于摆动部330的前端部,由此,当延长部320最大伸长时根据所伸长的量而上下方向Z的角度θ被自动地变更。这样,通过构成为当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延长部 320最大伸长时上下方向Z的角度θ被自动地变更,由此能够省去在延长部320伸长时通过用户对上下方向Z的角度θ进行调整。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角度变更部334被设置于摆动部330的前端部,当延长部320最大伸长时根据所伸长的量自动地变更上下方向Z的角度 θ,但如图14C所示,片材按压引导部件300的角度变更部334也可以在摆动部330的中途与用纸P的输送方向Yl的长度对应地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根据延长部320所伸长的量来变更角度Θ。在该情况下,能够以随着向排出托盘91排出的用纸P的输送方向Yl的长度变长,延长部320相对于摆动部330的上下方向Z的角度φ 1变大的方式,设定第一滑动接触面333a与第二滑动接触面33 所成的角度φ2。另外,在图14Α 图14C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设置与图13Α 图13C所示的设置于排出托盘91的进入部同样的进入部91c,但也能够应用于不设置进入部91c的结构。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前提下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由此,上述的实施例所有的点不过是简单的例示,不可做限定地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表示,而不拘于说明书正文。而且,属于与权利要求的范围均等的范围的变形、变更全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片材分类装置,该片材分类装置通过使输送片材的片材输送部朝沿着与该片材的输送方向交叉的片材面的移位方向进行移位移动,从该片材输送部对载置于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进行分类,所述片材分类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片材分类装置具备片材按压引导部件,该片材按压引导部件用于与载置于所述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接触而按压该片材,所述片材按压引导部件构成为伴随着所述片材输送部朝所述移位方向的移动而与该片材输送部一起移动,且构成为仅在该片材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与载置于所述片材排出托盘的最上部的片材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按压引导部件构成为,基端侧以相对于所述片材输送部能够沿上下方向摆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片材输送部,前端侧因自重而朝所述片材排出托盘侧下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片材排出托盘设置有进入部,该进入部容许所述片材按压部件的前端侧向比该片材排出托盘的载置片材的载置面更靠下方进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部是设置于所述片材排出托盘的载置面且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槽或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或贯通孔的所述移位方向的宽度被设定成,在所述片材按压引导部件的前端侧的所述移位方向的宽度的基础上,比所述片材输送部所移位移动的移位量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按压部件被设定成前端侧伸缩自如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按压部件被设定成前端侧伸缩自如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按压部件被设定成前端侧伸缩自如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按压部件被设定成前端侧伸缩自如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按压部件被设定成,能够根据向所述片材排出托盘排出的片材的尺寸对前端侧进行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按压部件被设定成,能够根据向所述片材排出托盘排出的片材的尺寸对前端侧进行调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按压部件被设定成,能够根据向所述片材排出托盘排出的片材的尺寸对前端侧进行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按压部件被设定成,能够根据与向所述片材排出托盘排出的片材的尺寸对前端侧进行调整。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按压部件构成为具备摆动部,该摆动部以相对于所述片材输送部能够沿上下方向摆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片材输送部;以及延长部,该延长部以相对于该摆动部滑动自如且能够变更上下方向的角度的方式设置于该摆动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按压部件构成为具备摆动部,该摆动部以相对于所述片材输送部能够沿上下方向摆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片材输送部;以及延长部,该延长部以相对于该摆动部滑动自如且能够变更上下方向的角度的方式设置于该摆动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按压部件构成为,当所述延长部伸长时所述上下方向的角度被自动地变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按压部件构成为,当所述延长部伸长时所述上下方向的角度被自动地变更。
1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 17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分类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片材分类装置,该片材分类装置通过使输送片材的片材输送部朝沿着与该片材的输送方向交叉的片材面的移位方向进行移位移动,从该片材输送部对载置于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进行分类。该片材分类装置具备片材按压引导部件,该片材按压引导部件用于与载置于上述片材排出托盘的片材接触而按压该片材。该片材按压引导部件构成为伴随着上述片材输送部朝上述移位方向的移动而与该片材输送部一起移动,且构成为仅在该片材的上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与载置于上述片材排出托盘的最上部的片材接触。
文档编号B65H29/52GK102431825SQ20111024977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5日
发明者古本晴久, 木村正治, 桂典史, 深田泰章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