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防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370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包防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打包防错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炭黑生产企业主要是通过人工核对发料信息并进行发料操作,但这样操作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错误。因此业界参考磁卡读卡器及员工考勤卡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自动化的防错发料系统,但因炭黑生产企业的特殊性质,造成该发料系统的工况环境非常恶劣,炭黑原料会污染磁卡及读卡器,炭黑又可以导电,而且读卡器附近有很强的电磁干扰,导致前述发料系统难以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打包防错装置,其可准确实现发货、放料操作,且运行性能稳定,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打包防错装置,它包括一组以上读卡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读卡单元包括一读卡器和与该读卡器唯一匹配的卡片,同时,该读卡器分别与一控制单元和一放料执行设备连接,该放料执行设备设置在与所述卡片唯一匹配的一料仓上。优选的,所述读卡器采用光电读卡器,所述卡片上设有编码孔。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采用计算机系统。优选的,所述放料执行设备采用电磁阀。应用上述打包防错装置的打包防错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在控制单元生成一指定料仓的发货指令信号后,与该指定料仓对应的读卡器读取与该读卡器匹配的卡片信息,并输出一放料信号,控制单元比较该发货指令信号和放料信号,若该两个信号匹配,则该放料执行设备进行放料操作,反之,若该两个信号不匹配,则该放料执行设备不启动。藉由前述设计,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炭黑生产企业中发货、放料过程中出现错误操作,并提升发货、放料操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参阅图1,该打包防错装置包括对应于多个料仓的若干组读卡单元,其中,每一读卡单元包括一读卡器和与该读卡器唯一匹配的卡片,该读卡器分别与一控制单元和一放料执行设备连接,该放料执行设备设置在与所述卡片唯一匹配的一料仓上。[0015]前述读卡器优选采用光电读卡器,而卡片上打孔形成编码,如此可防止炭黑生产企业中炭黑粉尘造成的影响。前述控制单元可采用单片机、计算机等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设备,但优选采用计算机系统。进一步的,前述放料执行设备采用设置在料仓上的电磁阀。当然,若采用计算机系统作为控制单元,则其可与多组读卡单元分别连接。参阅图2,该打包防错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在计算机系统根据生产计划或管理人员输入的指令生成一指定料仓(例如,1号料仓)的发货指令信号后,现场工作人员根据声场计划将与1号料仓对应的卡片插入与1 号料仓配合的读卡器,读卡器读取卡片信息,并输出一放料信号,计算机系统比较该发货指令信号和放料信号,若该两个信号匹配(即,均是与1号料仓对应的),则令1号料仓上的电磁阀进行放料操作,反之,若该两个信号不匹配,则放料执行设备不启动,并由管理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核对是否输入错误指令或错误取用了卡片,并重新操作,至确定正确料仓进行放料装车。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计算机系统和工作现场可实现互锁,防止在管理人员错误输入指令或现场工作人员错误取用卡片的情况下,对非生产计划涉及的料仓的错误放料。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打包防错装置,它包括一组以上读卡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读卡单元包括一读卡器和与该读卡器唯一匹配的卡片,同时,该读卡器分别与一控制单元和一放料执行设备连接,该放料执行设备设置在与所述卡片唯一匹配的一料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器采用光电读卡器,所述卡片上设有编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采用计算机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执行设备采用电磁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包防错装置,它包括一组以上读卡单元,每一读卡单元包括一读卡器和与该读卡器唯一匹配的卡片,同时,该读卡器分别与一控制单元和一放料执行设备连接,该放料执行设备设置在与所述卡片唯一匹配的一料仓上。其工作原理为在控制单元生成一指定料仓的发货指令信号后,与该指定料仓对应的读卡器读取与该读卡器匹配的卡片信息,并输出一放料信号,控制单元比较该发货指令信号和放料信号,若该两个信号匹配,则该放料执行设备进行放料操作,反之,若该两个信号不匹配,则该放料执行设备不启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炭黑生产企业中发货、放料过程中出现错误操作,并提升发货、放料操作效率。
文档编号B65B57/14GK202208387SQ201120243860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朱永宁, 沈兴男, 陈嘉洪 申请人:苏州宝化炭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