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盘装置和具有该片材盘装置的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659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材盘装置和具有该片材盘装置的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纳介质片材例如纸张、OHP片材、信封和明信片的片材盘装置,并且还涉及包括这种片材盘装置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用在成像设备中的片材盘装置由可拆卸地引入到成像设备主体中的单个盘构件提供,如在JP-2005-314067A所披露的一样。片材盘装置需要容纳各种规格的介质片材例如A4规格纸张和A5规格纸张。但是,多种不同规格的介质片材不能同时容纳在单个盘构件中。每次将(要进行成像或打印操作)的介质片材的规格改变为另一种规格的介质片材时,必须从成像设备的主体拆除片材盘装置,以便进行片材更换操作,即用其它规格的片材更换这些介质片材。也就是说,在要在各种规格的介质片材上进行成像操作的情况下,必须频繁地进行片材更换操作。由于这种片材更换操作通常很麻烦,所以传统的成像设备尤其对于必须在各种规格的介质片材上进行成像操作的用户而言在可操作性方面较差。例如可以通过采用配备有具有用于容纳各种不同规格介质片材的多个盘的片材盘装置的成像设备例如大型复印机来解决上面的问题。在能够同时将不同规格的介质片材容纳在相应的盘中的大型复印机中,在每次改变介质片材的规格时不需要片材更换操作。 但是,大型成像设备对于不存在可用于安装设备的大空间的家庭使用而言并不可行。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本发明人通过试验制造出双层片材盘装置,该双层片材盘装置包括作为用于容纳第一规格片材的第一盘的传统盘、和用于容纳规格小于第一规格片材的第二规格片材的第二盘,其中第二盘可动地设置在第一盘的上侧上。但是,在该双层片材盘装置中碰到另一个问题。该问题在于,第二盘设置成覆盖第一盘的上开口的布置使得给第一盘补充片材很困难。鉴于此,在通过试验制造出的双层片材盘装置中,第二盘由支撑构件和受支撑体构成。支撑构件布置成桥接在第一盘的相对侧壁之间,同时受支撑体由支撑构件支撑,并且可枢转以打开和关闭第一盘的上开口。但是,双层片材盘装置仍然存在另一个问题,即在第二盘相对于第一盘运动期间第二盘可能相对于第一盘转动或者从第一盘拆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现有技术作出的。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材盘装置,其中第二盘能够有利地相对于第一盘运动,并且不存在第二盘相对于第一盘转动或者第二盘从第一盘拆除的危险。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提供以上技术优点的片材盘装置的成像设备。根据下述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一目的。根据下述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可以实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片材盘装置,它通过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开口可拆卸地引入到该主体中,以便保持要供应到成像设备的成像单元的介质片材,通过该成像单元在介质片材上进行成像操作。该片材盘装置包括(a)第一盘,该第一盘容纳作为介质片材的较大或第一规格片材;以及(b)第二盘,该第二盘设置在第一盘的上侧,并容纳作为介质片材的较小或第二规格片材。第二盘包括(b_l)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桥接在所述第一盘的相对侧壁之间,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相对侧壁运动;和(b-幻受支撑体,该受支撑体由所述支撑构件支撑,以便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盘的上开口。所述第一盘的所述相对侧壁中的每个侧壁包括沿着导轨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所述支撑构件能够在该导轨延伸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相对侧壁运动。第二导轨部分位于第一导轨部分的上侧,并与第一导轨部分间隔开。第二盘的所述支撑构件包括(i)主滑动部分,该主滑动部分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导轨部分的上表面保持接触;(ii)防拆除滑动部分,该防拆除滑动部分延伸穿过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之间的间隙或空间,以便防止第二盘的支撑构件从第一盘拆除; 以及(iii)防转滑动部分,该防转滑动部分可滑动地与第一导轨部分的内侧或外侧表面保持接触,以便防止第二盘的支撑构件相对于第一盘转动。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构成的片材盘装置中,主滑动部分可滑动地保持与第一导轨部分的上表面接触,由此第二盘的支撑构件由第一盘可动地保持。另外,由于防拆滑动部分延伸穿过在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之间的空间,所以通过防拆滑动部分与第一及第二导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导轨部分的接合能够防止第二盘的支撑构件从第一盘拆除。而且,由于防转滑动部分可滑动地与第一导轨部分的内侧或外侧表面保持接触, 所以能够防止第二盘相对于第一盘转动。因此,在本片材盘装置中,当第二盘相对于第一盘运动时,能够避免例如第二盘相对于第一盘转动以及第二盘从第一盘拆除的问题。要指出的是,在本片材盘装置中,主滑动部分和防转滑动部分可以由彼此独立的任一相应构件提供,或者可以相互一体形成以由单个共同构件提供。还要指出的是,在本片材盘装置中,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既可以在第一盘的相对侧壁彼此对置的横向方向上相互偏置,也可以在横向方向上不相互偏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它包括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限定的片材盘装置;可操作用来在介质片材上进行成像操作的成像单元;以及片材供应单元,该片材供应单元可操作用来将片材盘装置保持的介质片材供应到成像单元。在根据本发明该第二方面的成像设备中,由于结合有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限定的片材盘装置,所以能够享有由片材盘装置提供的上述技术优点。也就是说,在成像设备的片材盘装置中,第二盘能够有利地相对于第一盘运动,并且不会出现第二盘相对于第一盘转动或者第二盘从第一盘拆除的危险。


通过在结合附图考虑时阅读本发明当前优选实施方案的以下详细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面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其中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构成的成像设备100的透视图;图2为结合在图1的成像设备100中的片材供应单元500和成像单元700的局部的侧视图;图3为片材供应单元500和要可拆卸地引入到图1的成像设备100中的片材盘装置300的透视图,其中片材盘装置300包括第一盘310和第二盘360 ;图4为图3的片材盘装置300的上平面图;图5为当第二盘360已经相对于第一盘310向前运动时图3的片材盘装置300的透视图;图6为当第二盘360已经相对于第一盘310向前运动时图3的片材盘装置300与片材供应单元500在一起的上平面图;图7为当第一盘310的上开口暴露出并且扩展盘350从第一盘310抽出时图3的片材盘装置300的透视图;图8为放大显示出图5的B部分的透视图;图9为沿着图6的C-C线的剖视图;图10为沿着图6的D-D线的剖视图;图11为沿着图6的E-E线的剖视图;图12为当第二盘360已经相对于第一盘310向后运动时沿着图6的E-E线的剖视图;图13为在不存在第二盘360的情况下图3的片材供应单元500和片材盘装置300 的透视图;图14为第二盘360的上平面图;图15为沿着图14的F-F线的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的剖视图;图16为沿着图14的F-F线的第二盘360的受支撑体380的剖视图;图17为沿着图14的F-F线的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和受支撑体380的剖视图;图18为沿着图14的G-G线的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的剖视图;图19为沿着图14的G-G线的第二盘360的受支撑体380的剖视图;图20为沿着图14的G-G线的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和受支撑体380的剖视图;图21为沿着图14的H-H线的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和受支撑体380的剖视图;图22为沿着图4的A-A线的剖视图;图23为片材供应单元500的剖视图;图24A显示出一种状态,其中片材供应辊600(旋转轴650)平行于相应轴支撑部分550的通孔551的轴线;图24B显示出另一种状态,其中片材供应辊600(旋转轴650)相对于相应轴支撑部分550的通孔551的轴线倾斜;图25A-25C显示出第二盘簧580的操作;图26A示意性地显示出在本发明该实施方案中的铰链370 ;图26B示意性地显示出C型铰链;图27显示出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的变型;并且图28显示出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的另一种变型。
具体实施例方式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构成的成像设备100。该成像设备100为具有各种功能例如打印机功能、扫描器功能、彩色复印机功能和传真功能的多功能装置。1.成像设备100的基本结构图1为成像设备100的透视图。图2为结合在图1的成像设备100中的片材供应单元500和成像单元700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该成像设备100具有以外壳本体120为形式的主体,该外壳本体由树脂制成的长方体箱状体提供。该设备100如下安装以便使用,从而如图1所示一样其前部和上部分别面向前和面向上。操作人员控制面板110设置在外壳本体120的前部的上表面上,并且包括输入部分111和显示部分112。输入部分111具有各种按键,它们可以由设备100的操作人员手动操作以输入用于将由设备100进行的各种操作的各种指令信号。设置显示部分112用于指示消息和图像以给操作人员提供信息。扫描器单元200设置在外壳本体120的上部中,并且位于操作人员控制面板110 的后侧,以便读取原稿上带有的图像或笔迹。扫描器单元200用作图像读取器,它可以在使用扫描器功能、彩色复印功能或传真功能时操作。由于扫描器单元200具有带有图像拾取装置例如CCD和CIS的已知结构,所以在本说明书中没有提供扫描器单元200的多余说明。如图2所示,片材盘装置300设置在外壳本体120的下部中,以便保持或容纳彼此叠置的记录或介质片材例如纸张和OHP片材。通过使片材盘装置300向前水平运动穿过设置在外壳本体120的前表面中的开口 121离开外壳本体120,能够从设备100的外壳本体 120拆除片材盘装置300。通过使片材盘装置300向后水平运动穿过开口 121进入外壳本体120,能够将片材盘装置300引入到外壳本体120中。片材供应单元500设置成将堆叠在片材盘装置300中的介质片材一张接一张地供给或供应到成像单元700。片材供应单元500由固定在外壳本体120上的框架122 (参见图 2)支撑,以便位于片材盘装置300的上侧。在与片材盘装置300的后端部对应的外壳本体120的后端部中,片材供给路径L 限定为将片材盘装置300和成像单元700相互连接。片材供给路径L如图2所示一样具有 U形横截面形状,从而与片材盘装置300分离的每张介质片材首先沿着向后方向运动,然后沿着向前方向运动。也就是说,片材供给路径具有U形转向部分,通过该U形转向部分使每张介质片材的供给方向从向后方向改变大致约180度至向前方向。成像单元700设置在片材供应单元500的上侧,以便在已经沿着片材供给路径L 供给(供应)的每张介质片材上进行成像(打印)操作。每张介质片材在经过成像操作之后排出到片材盘装置300的上表面的前部。由于成像单元700为已知的喷墨型并且因此具有已知的结构,所以在本说明书中没有提供成像单元700的多余说明。2.片材盘装置300的结构2. 0.与片材盘装置300相关的

图3为在第二盘(副盘)360安装在第一盘(主盘)310上的状态下片材供应单元 500和片材盘装置300的透视图。图4为在与图3中的状态相同的状态下片材盘装置300 的上平面图。图5为在第二盘360相对于第一盘310设置在前面位置中的状态下片材盘装置300的透视图。图6为在与图5中的状态相同的状态下与片材供应单元500在一起的片材盘装置 300的上平面图。图7为在第一盘310的上开口暴露出并且扩展盘350从第一盘310抽出的状态下片材盘装置300的透视图。图8为放大显示出图5的B部分的透视图。图9为沿着图6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0为沿着图6的D-D线的剖视图。图11为沿着图6的E-E线的剖视图。图12为在第二盘360相对于第一盘310设置在后面位置中的状态下沿着图6的E-E线的剖视图。图13 为在第二盘360没有安装在第一盘310上的情况下片材供应单元500和片材盘装置300的透视图。图14为第二盘360的上平面图。图15为沿着图14的F-F线的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的剖视图。图16为沿着图14的F-F线的第二盘360的主体(受支撑体)380 的剖视图。图17为沿着图14的F-F线的剖视图。图18为沿着图14的G-G线的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的剖视图。图19为沿着图14的G-G线的第二盘360的主体380的剖视图。图20为沿着图14的G-G线的剖视图。图21为沿着图14的H-H线的剖视图。图22为沿着图14的A-A线的剖视图。2. 1.片材盘装置300的基本结构片材盘装置300设置成保持或容纳将要供应到成像单元700的介质片材。如图3 所示,片材盘装置300包括由具有上开口的长方体板状体提供的第一盘310、设置在第一盘 310的上侧上以便覆盖第一盘310的上开口的一部分的第二盘360、以及可动地安装在第一盘310上的扩展盘350。扩展盘350能够相对于第一盘310沿着与盘装置引入及拆除方向平行的向前及向后方向运动,片材盘装置300能够相对于成像设备100的外壳本体120沿着盘装置弓I入及拆除方向引入和拆除。2. 2.第一盘310的结构如图13所示,第一盘310由具有长方体形状的薄板状本体提供。在本实施方案中, 第一盘310具有的规格允许当扩展盘350没有从第一盘310抽出时在第一盘310中容纳作为最大规格介质片材的A4规格纸张,并且允许当扩展盘350从第一盘310抽出时在第一盘 310中容纳作为最大规格介质片材的法律文件规格纸张。第一盘310包括底部311 (下文称为底壁311)和相对侧壁312,这些相对侧壁312 位于沿着与上述盘装置引入及拆除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盘310的相应端部(即本实施方案中的左右端部)上。相对侧壁312从底壁311向上伸出,并且沿着盘装置引入及拆除方向伸长。在本实施方案中,相对侧壁312和底壁311由树脂一体形成。一对引导构件313设置在第一盘310的底壁311中,并且布置成能够沿着与片材盘装置300的横向方向平行的相应相对方向(即,在本实施方案中沿着与左右方向对应的相应相对方向)运动,相对侧壁312在该横向方向上彼此对置。这对引导构件313能够沿着相应相对方向相互一起运动,从而不管引导构件313的位置如何,在引导构件313之间的中央部总是位于恒定位置(即,在本实施方案中位于片材盘装置300的横向中央部分)。如图13所示,每个引导构件313包括要安置介质片材的底板部分314、从底板部分 314的横向外端向上垂直延伸的侧板部分315、和从底板部分314的底面朝着另一引导构件 313延伸的线性导杆部分316。相应引导构件313的线性导杆部分316相互平行,并且沿着片材盘装置300的纵向方向(与片材供给方向对应)彼此间隔开,并且可滑动地配合在相应沟槽317中,这些沟槽形成在第一盘310的底壁311中并且沿着横向方向延伸。每个线性导杆部分316具有形成在其与另一线性导杆部分316的表面对置的表面中的齿(未示出),以便用作齿条。用作齿条的线性导杆部分316与小齿轮(未示出)啮合,该小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壁311的横向中央部分中。因此,那对引导构件313通过小齿轮相互机械连接,以便能够沿着相应相对方向滑动或运动,使得在引导构件313之间的中央部总是位于所述恒定位置。每个引导构件313的侧板部分315具有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将要与每张介质片材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的相应一个端部接触。侧板部分315的接触表面由与片材盘装置 300的纵向方向平行的平坦表面提供。因此,在每张介质片材的宽度方向相对端部由引导构件313定位的同时,每张介质片材被供给到片材供给路径L以供应到成像单元700。第一盘310还包括设置在其后端部即沿着片材供给方向观察的其下游端部中的斜板部分318。斜板部分138倾斜以便将介质片材的供给方向(即由片材供应单元500给出供给力的方向)转换成向上方向。分离器319设置在斜板部分318的横向中央部分中。分离器319由多个金属凸出部构成,这些凸出部以一定的间距垂直布置,并且从斜板部分318的前表面稍微突出。由于该分离器319,当介质片材被片材供应单元500压到斜板部分318上时,使介质片材在它们的前端处与分离器319的相应凸出部的远端接触。 在该情况中,与分离器319的凸出部接触的介质片材受到阻碍它们的供给运动而作用的阻力,并且使最上面一张介质片材与其它介质片材分离以便朝着成像单元700运动。因此,这些介质片材一张接一张地供应到成像单元700。如图8所示,第一盘310的相对侧壁312中的每个侧壁312包括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这些导轨部分设置在该侧壁312的靠近斜板部分318的部分中,用来可动地支撑第二盘360。如图8所示,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沿着导轨延伸方向(即,片材盘装置300的纵向方向)延伸,第二盘360能够在该导轨延伸方向上相对于第一盘310运动。第二导轨部分325位于第一导轨部分320的上侧,并且沿着垂直方向(与横向方向和导轨延伸方向垂直)与第一导轨部分320间隔开。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沿着横向方向彼此偏置,并且如沿着垂直方向看时不相互重叠。由于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沿着垂直方向看不相互重叠,所以每个侧壁 312的位于第一导轨部分320的上端的上侧的上部和每个侧壁312的位于第二导轨部分 325的下端的下侧的下部彼此分离。因此,在相对侧壁312(每个都包括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幻和底壁311在使用上下半模进行注塑成型中由树脂一体形成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危险,即不可能形成每个侧壁312的将侧壁312的上述上部和下部互连的部分。在本实施方案中,为了解决这种不方便性,如图8所示,第一盘310的相对侧壁 312中的每个侧壁312还包括多个互连部分329,这些互连部分3 将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 320,325相互连接。互连部分3 沿着片材盘装置300的纵向方向相互间隔开,并且设置在每个侧壁312的区域Ll中,第一导轨部分320在整个区域Ll上沿着纵向方向延伸。每个侧壁312的该区域Ll对应于范围Li,在该范围内第二盘360 (支撑构件361)能够相对于第一盘310运动。如图5所示,每个互连部分3 包括一个部分,该部分桥接侧壁312的上部和下部,并且位于第二导轨部分325的横向外侧,以便将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相互连接。如图7和13所示,扩展盘350以能够相对于第一盘310沿着导轨延伸方向(即, 片材盘装置300的纵向方向)运动的方式安装在第一盘310上。通过使扩展盘350沿着向前方向相对于第一盘310运动,能够将扩展盘350从第一盘310抽出。通过使扩展盘350 沿着向后方向相对于第一盘310运动,能够将扩展盘350引入到第一盘310中。扩展盘350 具有相对侧壁351,每个侧壁351可滑动地容纳在第一盘310的相对侧壁312的相应一个侧壁312的鞘形容纳部分330中。容纳部分330由每个侧壁312的前面区域L2提供。如图9和13所示,第一盘310的相对侧壁312中的每个侧壁312具有切口 332,设置该切口用于方便使引导构件313运动的操作。如沿着导轨延伸方向观察,切口 332位于上述区域Li、L2之间。具体地说,如沿着片材供给方向观察,切口 332位于区域Ll的下游侧上和区域L2的上游侧上。2. 3.第二盘360的结构第二盘360设置成容纳规格小于容纳在第一盘310中的介质片材的规格的介质片材。具体地说,第二盘360设计成容纳作为较小规格的介质片材的信封或明信片。如图7所示,第二盘360包括支撑构件361,它沿着横向方向延伸以便桥接在第一盘310的相对侧壁312之间,并且能够沿着导轨延伸方向相对于相对侧壁312运动;以及由支撑构件361可枢转地支撑的主体380。第二盘360还包括铰链370,通过该铰链,主体 380能够相对于支撑构件361枢转以便打开和关闭第一盘310的上开口。2. 3. 1.第二盘360的详细说明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包括接合部分,在该接合部分处支撑构件361与第一盘310的相对侧壁312接合。如图22所示,支撑构件361的每个接合部分包括主滑动部分362,它可滑动地保持与第一导轨部分320的上表面321接触;防拆除滑动部分363,它沿着与导轨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在本实施方案中沿着片材盘装置300的横向方向)延伸穿过在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之间的空间,以便防止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从第一盘310拆除;以及防转滑动部分364,它可滑动地保持与第一导轨部分320的内侧表面 322接触,以便防止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相对于第一盘310转动。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还包括延伸壁部分365,该延伸壁部分365从防拆除滑动部分363延伸出,并且位于第一导轨部分320的外侧表面323侧上。延伸壁部分365与防转滑动部分364合作以沿着横向方向将第一导轨部分320介入在它们之间。在本实施方案中,延伸壁部分365和防拆除滑动部分363相互成一体。延伸壁部分365具有对置表面,该对置表面沿着横向方向与第一导轨部分320对置,并且倾斜成使得在对置表面和第一导轨部分320之间的距离沿着离开第一导轨部分320的上表面321的向下方向增大。在本实施方案中,防拆除滑动部分363与主滑动部分362 —体形成,并沿着横向向外方向即沿着如图22所示的向左方向从主滑动部分362延伸出。延伸壁部分365与主滑动部分362 —体形成,并且从防拆除滑动部分363的远端向下伸出。防转滑动部分364与主滑动部分362 —体形成,并且从主滑动部分362的近端向下伸出。如图9所示,支撑构件361的防转滑动部分364具有沿着导轨延伸方向测量出的长度Dl,同时支撑构件361整个具有沿着导轨延伸方向测量出的长度D2,从而长度Dl和长度D2大致相等。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能够相对于第一盘310运动的上述区域或范围Ll确定为使得当容纳在第一盘310中的介质片材由片材供应单元500供应到成像单元700时, 支撑构件361位于远离片材供应单元500的操作区域的位置,如图11所示。另一方面,当容纳在第二盘360中的介质片材由片材供应单元500供应到成像单元700时,如图12所示,支撑构件361位于片材供应单元500附近。2. 3. 2.铰链370的详细说明如图15和18所示,铰链370包括设置在支撑构件361中的轴部分371、以及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这些轴承部分设置在主体380中并且相互合作以支撑轴部分371。 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可转动地保持与轴部分371的外周表面接触。如图17和20所示,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位于轴部分371的沿着轴部分 371的直径方向的相应相对侧上。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轴承部分376位于轴部分371的上侧上(参见图17),而第二轴承部分377位于轴部分371的下侧上(参见图20)。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沿着轴部分371的轴向方向相互偏置,从而每个第一轴承部分376沿着轴部分371的轴向方向位于两个第二轴承部分377之间。轴部分371包括具有半径Rl (参见图15)的小直径部分372和具有大于半径Rl 的半径R2(参见图18)的大直径部分373。小直径部分372和大直径部分373布置成能够分别与第一轴承部分376和第二轴承部分377接触。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直径部分372和第二直径部分373布置成相互共轴。如图 14中所示,小直径部分372的轴向长度D3小于大直径部分373的轴向长度D4。另外,小直径部分372和大直径部分373的横截面不是完全圆形。更确切地,小直径部分372只有在它的能够与第一轴承部分376接触的上部中具有弧形横截面(参见图 15),而大直径部分373只有在它的能够与第二轴承部分377接触的下部中具有弧形横截面 (参见图18)。如图16和19所示,铰链370还包括防拆除部分378,该防拆除部分378按照防止轴部分371从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拆除的方式设置在第二轴承部分377中。具体地说,防拆除部分378沿着轴部分371的周向位于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之间,用于防止轴部分371沿着周向穿过在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之间的空间拆除。防拆除部分378由第二盘360的主体380的伸出部分提供,并且从与第二轴承部分377的滑动接触表面Sl邻接的表面伸出,在该滑动接触表面Sl处第二轴承部分377与轴部分371接触。在本实施方案中,防拆除部分378的面对轴部分371从而能够与轴部分371接触的前表面大致垂直于与滑动接触表面Sl邻接的上述表面,同时防拆除部分378的后表面相对于防拆除部分378的前表面倾斜,从而防拆除部分378的横截面沿着朝着防拆除部分378 的远端的向上方向减小,如图16和19所示。防拆除部分378的后表面的倾斜有利于将主体380安装在支撑构件361上的操作,因为防拆除部分378的上述倾斜后表面用作引导表面,以便在将轴部分371引入到由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包围的空间中时使得防拆除部分378弹性变形。如图17、19和20所示,在将轴部分371引入到由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包围的空间中的装配状态下,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位于轴部分371的沿着轴部分371 的直径方向的相应相对侧上,同时防拆除部分378和第二盘360的主体380的端面(该端面靠近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的近端)位于轴部分371的沿着与上述直径方向垂直的另一个直径方向的相应相对侧上。铰链37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轴承部分377中的止动件部分379,以便限定第二盘 360的主体380能够相对于第一盘310枢转的最大角度。止动件部分379从第二轴承部分 377的远端部的相对侧面中的一个侧面(远离防拆除部分378的一个侧面)伸出,并且将与支撑构件361的一部分接触,以便限制第二盘360的主体380沿着离开第一盘310的方向的枢转运动。3.片材供应单元500的结构图23为片材供应单元500的剖视图。图24A和24B为片材供应辊600的剖视图, 其中图24A显示出片材供应辊600的旋转轴650与相应轴支撑部分550的通孔551的轴线平行(相互对准)的状态,而图24B显示出片材供应辊600的旋转轴650相对于通孔551 的轴线倾斜的另一种状态。图25A-25C显示出第二盘簧580的操作。片材供应单元500为如下机构,它布置成向容纳在片材盘装置300的第一和第二盘310、360中的介质片材施加供给力,以便将这些介质片材供给或供应到成像单元700。如图3所示,片材供应单元500可滚动或可枢转地由支撑轴510支撑,该支撑轴位于片材盘装置300的上侧,并且从成像设备100的外壳本体120的横向中央部分朝着外壳本体120的横向相对端部中的一个端部(在本实施方案中朝着外壳本体120的右端)延伸。支撑轴510由金属框架122(参见图幻保持。施加在支撑轴510上的外力的分量即沿着支撑轴510的径向方向作用的分量主要由金属框架122承受。同时,支撑轴510主要传递或承受作用在支撑轴510上的力矩。大齿轮530安装在支撑轴510的轴向相对端部中的一个端部(在本实施方案中与片材盘装置300的右端对应)上,以便将旋转力(由驱动源产生出)传递给支撑轴510。小齿轮参见图2 安装在支撑轴510的轴向相对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在本实施方案中与片材盘装置300的横向中央部分对应)上,以便与支撑轴510 —体地转动。辊臂520由如下构件提供,该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轴510上,并且沿着支撑轴 510的径向方向延伸。可绕着旋转轴650的轴线转动的片材供应辊600由辊臂520的远端部保持(参见图对)。在该布置中,在辊臂520绕着支撑轴510的轴线沿着朝着第一盘310 的底壁311即朝着介质片材的方向枢转时,片材供应辊600压靠在介质片材上,即产生将片材供应辊600压迫到介质片材上的挤压力。片材供应辊600在保持与堆叠在片材盘装置300中的介质片材的最上面一张接触的同时转动,以便向最上面一张介质片材施加供给力。如图M所示,片材供应辊600包括圆柱形主体610和安装在主体610的相应轴向相对端部上的一对辊构件620。在本实施方案中,圆柱形主体610由硬合成树脂制成,同时每个辊构件620由可弹性变形且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橡胶等制成。圆柱形主体610包括安装有相应辊构件620的一对辊支撑部分630、640 ;设置在将辊支撑部分630、640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旋转轴650的轴向中央部分中的齿轮接触部分651 ;以及设置在旋转轴650的位于旋转轴650的轴向中央部分的相应相对侧上的相应部分中的一对臂接触部分652。如图23所示,旋转轴650在其横截面中具有大体十字形形状。齿轮接触部分651 由圆柱形部分和突起部分提供,其中圆柱形部分其直径大于旋转轴650的最大尺寸,同时突起部分从圆柱形部分的相应直径相对端径向向外突出。每个臂接触部分652由直径大于旋转轴650的最大尺寸的圆柱形部分提供。轴支撑部分550由辊臂520的远端部提供,并且限定相应的通孔551,如图24A和 24B所示。旋转轴650被引入在相互共轴的这些通孔551中,以便由轴支撑部分550可转动地保持。位于齿轮接触部分651的相应相对侧上的每个臂接触部分652在它的外周表面处与相应一个通孔的内周表面可滑动地接触,从而旋转轴650由轴支撑部分550可转动地保持。由于臂接触部分652的直径稍小于通孔551的内径,所以即使在如图24B所示旋转轴650相对于通孔551的轴线倾斜的状态下旋转轴650也可转动。齿轮660以可相对于辊臂520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辊臂520的两个轴支撑部分550 之间,以便将驱动力传递给片材供应辊600 (旋转轴650)。齿轮接触部分651位于穿过齿轮 660的轴线(齿轮660可绕着该轴线转动)形成的通孔661内。在通孔661的内周表面中,形成有扇形沟槽,用于在其中接收齿轮接触部分651的上述突起部分。也就是说,齿轮接触部分651在其突起部分处配合在通孔661的内周表面的这些沟槽中,从而齿轮660和齿轮接触部分651保持相互接合。在本实施方案中,每个扇形沟槽的沿着通孔661的周向测量出的长度大于齿轮接触部分651的相应一个突起部分的沿着齿轮接触部分651的周向测量出的长度,从而在每个扇形沟槽和相应的突起部分之间存在游隙,该游隙允许齿轮660相对于齿轮接触部分 651转动预定的角度(在本实施方案中转动大约60度)。辊臂520具有结合在其中的多个中间齿轮560,用来将驱动力从(固定在支撑轴 510上的)小齿轮540传递给齿轮660。中间齿轮560沿着辊臂520延伸的方向布置,如图 23所示。中间齿轮560的数量确定为使得当通过使支撑轴510(小齿轮M0)沿着由图23 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而使得辊臂520在使得辊臂520的远端部朝着介质片材(底壁 311)移动的方向上枢转时,在片材供应辊600和堆叠的介质片材的最上面一张之间的切线方向与每张介质片材的供给方向一致。在向片材供应辊600施加驱动力时,在通过作用于片材供应辊600的反作用力迫使辊臂520朝着介质片材枢转的同时,赋予最上面介质片材供给力。因此,在片材供应辊 600不与介质片材分离的情况下,从被施加驱动力的片材供应辊600将供给力可靠地施加给介质片材。
在通过利用使得片材供应辊600转动的驱动力的反作用力将片材供应辊600压到堆叠的介质片材上的上述布置中,(将辊600压在介质片材上的)挤压力能够很容易地改变,并且尤其是在还没有向片材供应辊600施加驱动力的介质片材供给初始阶段不产生挤压力。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第一扭转盘簧570设置在支撑轴510侧上,以便恒定地产生迫使辊臂520朝着介质片材枢转的弹性力,同时上述第二扭转盘簧580设置在辊臂520的远端部侧上,以便产生迫使辊臂520朝着介质片材枢转的弹性力。如图25B和25C所示,在由辊臂520和最上面介质片材所限定的角度较小时,即在辊臂520大致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时,第二扭转盘簧580保持与设置在框架122中的接触构件123接触以便弹性变形。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二扭转盘簧580的弹性变形,所以将辊臂 520压向(偏压向)介质片材。要指出的是,最上面介质片材由在图25B和25C中的单点划线表示。另一方面,如图25A所示,在由辊臂520和最上面介质片材所限定的角度较大时, 第二扭转盘簧580与接触构件123分离,从而第二扭转盘簧580没有产生将辊臂520推压向介质片材的弹性力。也就是说,只有在辊臂520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时,第二扭转盘簧580 才将辊臂520压向(偏压向)介质片材。4.成像设备的特征图26A示意性地显示出在本发明本实施方案中的铰链370。图26B示意性地显示出C型铰链,在该C型铰链中,轴部分配合在具有字母C形的轴承部分中。如图26A所示,铰链370其高度或厚度Hl等于在小直径部分372的轴线和第一轴承部分376之间的距离R1、第一轴承部分376的高度或厚度Tl、在大直径部分373的轴线和第二轴承部分377之间的距离R2、以及第二轴承部分377的高度或厚度T2的总和。另一方面,如图26B所示,C型铰链其高度或厚度H2等于在轴承部分与轴部分371 的直径相对端部中的一个端部接触处的一部分轴承部分的高度或厚度T3、在轴承部分与轴部分371的直径相对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接触处的另一部分轴承部分的高度或厚度T4、以及轴部分371的直径R3的总和。因此,只要在本实施方案中C型铰链的轴部分371的半径等于铰链370的轴部分 371的大直径部分373的半径,并且第一轴承部分376的高度或厚度Tl、和第二轴承部分 377的高度或厚度T2的总和等于在轴承部分与轴部分371的直径相对端部中的上述一个端部接触处的那部分轴承部分的高度或厚度T3、和在轴承部分与轴部分371的直径相对端部中的上述另一个端部接触处的上述另一部分轴承部分的高度或厚度T4的总和,则在本实施方案中的铰链370的高度或厚度Hl小于C型铰链的高度或厚度H2。也就是说,在Tl = T2 = T3 = T4 = t 并且 R3 = 2XR2 时,Hl = Rl+R2+2Xt 并且H2 = 2 X R2+2 X t。因此,在本实施方案中铰链370的高度(厚度)Hl小于C型铰链的高度(厚度)H2。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轴部分371介入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之间,并且通过防拆除部分378防止轴部分371从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拆除,由此可靠地防止主体(受支撑体)380从支撑构件361拆除。因此,在本实施方案中,能够使铰链370尺寸较小,由此能够使整个片材盘装置
14300在尺寸方面紧凑,同时可靠地防止主体(受支撑体)380从支撑构件361拆除。由于小直径部分372的半径Rl小于大直径部分373的半径R2,所以小直径部分 372其刚度小于大直径部分373的刚度。一般来说,刚度较小的部分容易在刚度较大的部分遭受疲劳断裂之前遭受疲劳断裂。但是,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小直径部分372的轴向长度D3小于大直径部分373 的轴向长度D4,所以能够防止小直径部分372在大直径部分373的疲劳断裂之前发生疲劳断裂。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铰链370包括止动件部分379,用于限定第二盘360的主体 380能够相对于第一盘310枢转的最大角度。设置止动件部分379有效地防止如下问题,例如铰链370的破损(在主体380枢转了过大角度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该破损)、以及主体380 从支撑构件361拆除。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主滑动部分362可滑动地保持与第一导轨部分320的上表面接触,如图22所示,由此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由第一盘310可动地保持。另外,由于防拆除滑动部分363延伸穿过在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之间的空间,所以通过防拆除滑动部分363与第一及第二导轨部分320、325中的至少一个导轨部分的接合能够防止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从第一盘310拆除。此外,由于防转滑动部分364可滑动地与第一导轨部分320的内侧表面322保持接触,所以能够防止第二盘360相对于第一盘310转动。因此,在本实施方案的片材盘装置300中,在第二盘360相对于第一盘310运动时,能够避免如下问题,例如第二盘360相对于第一盘310转动、以及第二盘360从第一盘 310拆除。在本实施方案中,包括相对侧壁312的第一盘310是根据使用模具进行的成形过程(例如,注塑成型)由树脂形成的产品。因此,如果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相对于彼此设置成在沿着垂直方向看时相互重叠,则除上下半模之外必需使用型芯(嵌件)或滑动模具,以获得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之间的空间。因此,如果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布置成在沿着垂直方向看时相互重叠, 则模具组件所需的成本和在成形过程中的效率将分别增加和降低,从而可能导致制造第一盘310(片材盘装置300)的成本明显增加。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沿着横向方向彼此偏置,并且沿着垂直方向看不相互重叠,由此能够在使用没有型芯(嵌件)或滑动模具的上下半模的成形过程中获得在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之间的空间。因此能够避免模具组件的所需成本的增加和在成形过程中效率的降低,由此防止制造第一盘310(片材盘装置300)的成本的增加。但是,在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沿着横向方向相互偏置的布置中,防拆除滑动部分363能够在其沿着横向方向相互偏置的接触区域处与相应的第一及第二导轨部分320、325接触。由于防拆除滑动部分363的能够与相应的第一及第二导轨部分320、325 接触的接触区域沿着横向方向相互偏置,所以防拆除滑动部分363容易承受弯矩,从而与第一导轨部分320接触的接触区域用作支点,同时与第二导轨部分325接触的接触区域用作作用点。
如果由于对防拆除滑动部分363施加弯矩而防拆除滑动部分363明显变形或弯曲,则存在如下危险,即防拆除滑动部分363可能通过在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之间的空间拆除,并且因此能够从第一盘310拆除支撑构件361。但是,在本实施方案中,延伸壁部分365设置成从防拆除滑动部分363延伸出,从而第一导轨部分320沿着横向方向位于延伸壁部分365和防转滑动部分364之间。当弯矩作用在防拆除滑动部分363上时,延伸壁部分365与第一导轨部分320的外侧表面323接触,以便用作用于限制防拆除滑动部分363变形的止动件或限制件。因此,即使当将弯矩施加到防拆除滑动部分363上时,也能够防止防拆除滑动部分363明显变形,并且因此避免了防拆除滑动部分363穿过在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 之间的空间拆除。从以上说明清楚地看出,在本实施方案中,能够限制制造片材盘装置300所需的成本增加,同时防止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从第一盘310拆除。随着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沿着相对侧壁312彼此对置的横向方向相互偏置的量的减小,能够降低上述弯矩。但是,偏置量的减小使得难以将支撑构件361安装在相对侧壁312上,因为延伸壁部分365必须穿过在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之间的空间, 该空间在其与垂直方向垂直的横截面方面较小。鉴于这种困难,在本实施方案中,延伸壁部分365的(沿着横向方向与第一导轨部分320对置的)对置表面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从而在对置表面和第一导轨部分320之间的距离沿着离开第一导轨部分320的上表面321的向下方向增大。延伸壁部分365的对置表面的倾斜有利于进行使得延伸壁部分365穿过在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之间的空间的操作,因为延伸壁部分365的上述倾斜对置表面用作引导表面。因此,即使在上述偏置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很容易使得延伸壁部分365穿过在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 之间的空间。因此,在没有使得难以将支撑构件361安装在相对侧壁312上的情况下,由于作用在防拆除滑动部分363上的弯矩,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支撑构件361从第一盘310拆除。在本实施方案中,切口 332形成在相对侧壁312中的每个侧壁312的一部分中,该部分位于第二盘360(支撑构件361)能够相对于第一盘310运动的上述区域或范围Ll的前侧中,从而切口 332的存在不限制第二盘360的运动范围。另外,上述区域或范围Ll确定为使得当容纳在第一盘310中的介质片材由片材供应单元500供应到成像单元700时,支撑构件361位于远离片材供应单元500的操作区域的位置中,从而防止片材供应单元500受支撑构件361干涉。虽然上面已经对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实施方案的那些细节,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以其它方式实施。例如,用于支撑构件361与相对侧壁312中的每个侧壁312的连接的布置不限于在图22中所示的细节,并且可以如其中没有设置延伸壁部分365的图27中所示一样改进, 或者可以如其中延伸壁部分365的(与第一导轨部分320对置的)对置表面没有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的图观中所示一样改进。另外,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主滑动部分362、防拆除滑动部分363和防转滑动部分364在导轨延伸方向上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即这些部分362、363、364可以由与导轨延伸方向垂直的单个横截面表示。但是,这些部分362、363、364可以沿着导轨延伸方向相互偏置。另外,虽然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沿着横向方向相互偏置,但是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不一定必须相互偏置,而是可以在沿着垂直方向看
时相互重叠。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延伸壁部分365设置在第一导轨部分320外侧,同时防转滑动部分364设置在第一导轨部分320内侧。但是,延伸壁部分365和防转滑动部分364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导轨部分320内侧和外侧。在本实施方案中虽然每个小直径部分372的轴向长度D3小于每个大直径部分373 的轴向长度D4,但是小直径部分372的轴向长度D3可以等于或大于大直径部分373的轴向长度D4。在上述实施方案中虽然每个小直径部分372位于两个大直径部分373之间,但是每个大直径部分373可以位于两个小直径部分372之间。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小直径部分372和大直径部分373布置成能够分别与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接触。但是,这些部分372、373可以如下布置,从而小直径部分372 能够与第二轴承部分377接触,同时大直径部分373能够与第一轴承部分376接触。另外,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第一轴承部分376位于轴部分371的上侧上,同时第二轴承部分377位于轴部分371的下侧上。但是,第一轴承部分376可以位于轴部分371的下侧上,同时第二轴承部分377可以位于轴部分371的上侧上。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小直径部分372只有在它的能够与第一轴承部分376接触的上部中具有弧形横截面(参见图15),同时大直径部分373只有在它的能够与第二轴承部分 377接触的下部中具有弧形横截面(参见图18)。但是,小直径部分372和大直径部分373 中的每一个在横截面方面可以完全为圆形。在上述实施方案中,轴部分371设置在第二盘360的支撑构件361中,同时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设置在第二盘360的主体380中。但是,该布置可以如下改进,从而轴部分371设置在主体380中,同时第一和第二轴承部分376、377设置在支撑构件361中。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成像单元700为喷墨型。但是,本发明同样适用于成像单元 700为电子照相型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片材盘装置(300),所述片材盘装置能够通过成像设备(100)的主体(120)的开口(121)引入到该主体(120)中,以便保持要供应到成像设备的成像单元(700)的介质片材,通过该成像单元(700)在介质片材上进行成像操作,所述片材盘装置包括(a)第一盘(310),该第一盘容纳作为介质片材的第一规格片材;以及(b)第二盘(360),该第二盘可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盘的上侧,并容纳作为介质片材的第二规格片材,该第二规格片材的规格小于第一规格片材的规格,其中所述第二盘包括(b-Ι)支撑构件(361),该支撑构件桥接在所述第一盘的相对侧壁(31 之间,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相对侧壁运动;和(b-幻受支撑体(880),该受支撑体由所述支撑构件支撑,以便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盘的上开口,其中所述第一盘的所述相对侧壁中的每个侧壁包括沿着导轨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320,325),所述支撑构件能够在该导轨延伸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相对侧壁运动,所述第二导轨部分(32 位于所述第一导轨部分(320)的上侧,并与所述第一导轨部分间隔开,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盘的所述支撑构件包括(i)主滑动部分(362),该主滑动部分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导轨部分的上表面(321)保持接触;(ii)防拆除滑动部分(363),该防拆除滑动部分延伸穿过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之间的空间,以便防止所述第二盘的所述支撑构件从所述第一盘拆除;以及(iii)防转滑动部分(364),该防转滑动部分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导轨部分的侧面保持接触,以便防止所述第二盘的所述支撑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盘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盘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沿着横向方向彼此偏置,所述第一盘的所述相对侧壁在该横向方向上彼此对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盘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轨部分在沿着与所述横向方向及所述导轨延伸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看时不相互重叠。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盘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盘的所述支撑构件还包括(iv)从所述防拆除滑动部分延伸出的延伸壁部分,从而所述第一导轨部分沿着横向方向位于所述延伸壁部分和所述防转滑动部分之间,所述第一盘的所述相对侧壁在该横向方向上彼此对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盘装置,其中所述延伸壁部分具有沿着所述横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导轨部分对置的对置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对置表面倾斜,从而在所述对置表面和所述第一导轨部分之间的距离在离开所述第一导轨部分的所述上表面的向下方向上增大。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盘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防转滑动部分具有沿着所述导轨延伸方向测量出的长度,而所述支撑构件具有沿着所述导轨延伸方向测量出的长度,从而所述防转滑动部分的所述长度和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长度大致彼此相寸。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盘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防转滑动部分大致在整个所述支撑构件上沿着所述导轨延伸方向延伸。
8.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中限定的片材盘装置;在介质片材上进行成像操作的成像单元;以及片材供应单元,该片材供应单元将所述片材盘装置保持的介质片材供应到所述成像单元。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盘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盘的所述相对侧壁和所述第一盘的底壁由树脂一体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片材盘装置和具有该片材盘装置的成像设备。在片材盘装置中,当第二盘相对于第一盘运动时第二盘不相对于第一盘转动且第二盘不从第一盘拆除。第二盘包括桥接在第一盘的相对侧壁之间能相对于相对侧壁运动的支撑构件和由支撑构件支撑以开闭第一盘的上开口的受支撑体。每个所述侧壁包括第一导轨部分和在第一导轨部分上侧隔开的第二导轨部分,支撑构件能在导轨延伸方向上相对于相对侧壁运动。支撑构件包括主滑动部分,它可滑动地与第一导轨部分的上表面保持接触;防拆除滑动部分,它延伸穿过这些导轨部分之间的空间以防止支撑构件从第一盘拆除;和防转滑动部分,它可滑动地与第一导轨部分的侧面保持接触以防止支撑构件相对于第一盘转动。
文档编号B65H1/26GK102530592SQ2012100317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4日
发明者盐原由季央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