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743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筒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用于玻璃纤维络纱工序,从纱团小车上卸下原丝筒。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络纱时,原丝筒通过纱团远送小车从自 动物流输送线运送到络纱车间,现有的纱团小车一般挂放24个原丝筒,纱团小车到达络纱车间后,工作人员用手将原丝筒一个一个抱下来,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还有可能对原丝筒造成一定的损坏,而且纱团小车需要24个原丝筒都搬完后才能再次被使用,使得纱团小车的使用率很低,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维护方便,坚固耐用的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架和至少一个卸筒机构,所述卸筒机构包括气缸、滑车、滑轨和卸筒框,所述气缸安装在滑车上,该滑车安装在滑轨上,该滑轨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气缸和卸筒框连接。使用气缸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气缸价格比较低廉,气缸安装和维护方便,而且对密封性的要求没有液缸高;滑车能在滑轨上滑动,使得卸筒机构能够方便的在支撑架上移动,方便运输原丝筒,支撑架对气缸具有支撑作用,气缸安装在滑车上,使得滑车受到更大的压力,令滑车在滑轨上移动不打滑;卸筒框能够一次性将所有的原丝筒卸下,卸筒框和气缸连接,使得卸筒框能够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卸筒棒、至少一个支撑杆和至少一个卸筒板,所述卸筒棒和支撑杆都安装在卸筒框内,所述卸筒板安装在支撑杆上。使得原丝筒能够被卸筒棒和卸筒板固定在卸筒框内,防止卸筒框在移动过程中原丝筒掉落出来;卸筒板能弥补卸筒棒在强度方面的不足,防止由于卸筒棒断裂而使原丝筒掉出卸筒框,提闻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所述卸筒机构的数量为1-10个。使得卸筒机构不至于过多而使得支撑架倒塌。本实用新型所述滑车位于支撑架的上部。使得气缸可以更好的方向伸缩,气缸在提起卸筒框时是收到拉力,防止气缸收到很大的压力而失效,提高气缸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所述气缸的数量为2个。保证气缸能够承受卸筒框和原丝筒的重量,但是也不至于气缸过多而增加成本。本实用新型所述卸筒机构的数量为2个。使得卸筒机构能够高效率的使用滑轨,减少卸筒机构之间使用滑轨的冲突,提高卸筒机构的使用率,而且又具有足够数量的卸筒机构以满足卸筒工作的要求。[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佳,价格低廉,适用性广,工作效率高;使用气缸价格低廉,气缸安装和维护方便;原丝筒运输方便;滑车稳定性好,不打滑;卸筒框能够上下移动,方便卸筒框卸除不同高度的纱团;原丝筒能够被卸筒棒和卸筒板固定在卸筒框内,安全性得到很好保障;卸筒板强度高,使用安全,卸筒机构工作效率高。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纱团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I-图3,本实施例和纱团小车I配合使用,本实施例包括支撑架2、卸筒机构3、卸筒棒4、支撑杆5和卸筒板6,纱团小车I包括车架11和纱团安装架12,卸筒机构3包括气缸31、滑车32、滑轨33和卸筒框34,本实施例的操作对象为纱团7。气缸31安装在滑车32上,滑车32安装在滑轨33上,滑轨33安装在支撑架2上,气缸31和卸料框连接。卸筒棒4和支撑杆5都安装在卸筒框34内,卸筒板6安装在支撑杆5上,卸筒机构3的数量为1-10个,卸筒机构3的数量为2个,滑车32位于支撑架2的上部,气缸31的数量为2个。本实用新型中卸筒机构3的数量还可以为1、3、4、5、6、7、8、9或10个。支撑杆5的数量为2个,支撑杆5竖直安装在卸筒框34内,每个支撑杆5上安装有4个卸筒板6,每个卸筒框34内安装有8个卸筒棒4,卸筒棒4固定在卸筒框34的底板上,卸筒棒4和卸筒板6之间的距离小于纱团7的直径,卸筒框34被支撑杆5、卸筒棒4和卸筒板分成12个小矩形,每个矩形中可以容纳一个纱团7。滑车32上有滑轮,滑轮位于滑轨33内,滑轨33有两个,一个滑轨33为“[”型结构,另一个滑轨33为“]”型结构,两个气缸31安装在滑车32上,两个气缸31都和卸筒框34相连。纱团小车I能装载24个纱团7,一个纱团小车I上的纱团7能够被卸筒机构3两次卸完。 使用的时候,通过滑车32在滑轨33中滑动使卸筒框34靠近纱团小车I,令卸筒棒4和卸筒板6插入纱团7之间,操作气缸31使得卸筒框34提升,然后将卸筒机构3拉出纱团小车1,卸筒完毕。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架和至少一个卸筒机构,所述卸筒机构包括气缸、滑车、滑轨和卸筒框,所述气缸安装在滑车上,该滑车安装在滑轨上,该滑轨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气缸和卸筒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卸筒棒、至少一个支撑杆和至少一个卸筒板,所述卸筒棒和支撑杆都安装在卸筒框内,所述卸筒板安装在支撑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卸筒机构的数量为1-10个。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车位于支撑架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缸的数量为2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卸筒机构的数量为2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一种络纱半自动卸筒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架和至少一个卸筒机构,所述卸筒机构包括气缸、滑车、滑轨和卸筒框,所述气缸安装在滑车上,该滑车安装在滑轨上,该滑轨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气缸和卸筒框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佳,价格低廉,适用性广,工作效率高;使用气缸价格低廉,气缸安装和维护方便;原丝筒运输方便;滑车稳定性好,不打滑;卸筒框能够上下移动,方便卸筒框卸除不同高度的纱团;原丝筒能够被卸筒棒和卸筒板固定在卸筒框内,安全性得到很好保障;缷筒板强度高,使用安全,卸筒机构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B65G67/24GK202492207SQ20122004341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0日
发明者施晓刚, 朱新宝, 潘春红, 王盈南, 邓湘华, 陈生荣 申请人: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