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真空容器及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888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真空容器及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高真空容器及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罐体与外罐体同轴度要求较高的高真空容器及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高真空容器包括外罐和内罐。在对高真空容器进行套装装配吋,为保证外罐和内罐的同轴度,在将内罐安装到外罐内部时需要进行精确的中心定位。图I为ー种传统的高真空容器的内外罐体的安装示意图。如图I所示,传统的高真空容器中外罐I’和内罐2’的中心定位的方法采用八点定位方法,具体如下(I)将外罐I’进行固定,并在其内部铺设导轨R,其中外罐I’罐壁开设有多个开孔H’。(2)用轨道小车3’和行车4’分别紧密抵接于内罐2’的两个封头21’和22’,抵接左侧封头21’的轨道小车3’能够在外罐I的底部内壁铺设的轨道R上行走,抵接右侧封头22’的行车4’悬吊于高空并能够沿着图I中的A向推进罐体行走,以进行套装操作。(3)在轨道小车3’和行车4’推抵内罐2’进入外罐I’的空间中之后,通过调整轨道小车3’抵接于左侧封头21’的位置来调节内罐2’在外罐I’内部的位置,以进行中心定位。(4)使用分布于罐体的八个支撑部5’ (见图2)将内罐2’固定在外罐I’的上述位置。图2为图I中的高真空容器的内外罐体装设之后的剖视示意图。图2仅示出其中四个支撑部。如图2所示,罐体的支撑部5’沿着罐体的轴向分为两组,分别环设于罐体的圆周。每个支撑部5’包括垫板51’、上固定管52’、绝热管53’和盖板54’。并且,在位于罐体后部的一组支撑部还设置有下固定管55’。如图I所示,在步骤(2)之前,先将垫板51’焊接于内罐2’前部;而罐体后方的多个支撑部5’中,将垫板51’和焊接于垫板上的下固定管55’焊接于内罐2’的后部。在内罐2’被运送到预定的位置后,垫板51’的位置对应于外罐I’开孔H’的位置。接着,再分别从外罐I’的开孔H’处插入预先计算好长度的绝热管53’,使绝热管53’抵接于垫板51’,其中在罐体后部的一组支撑部5’中,绝热管53’是套接于下固定管55’中。之后,将预先焊接在一起的盖板54’和上固定管52’从开孔H处伸入,使盖板54’配合覆盖于外罐I’的外壁,并使上固定管52’套接于绝热管53’之外,以完成罐体的定位安装。其中,绝热管53’是沿着内外罐体的径向设置,其长度是经过理论计算得出。举例来说,每个绝热管的长度是内外罐体半径差的一半。应用实践表明,此八点定位方法及中心定位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由于绝热管的长度是由理论计算得出,在装配过程中,由于操作、加工等误差,装配时无法调节同轴度,使得内外罐的同轴度难以满足< ±5_的标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其中ー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内外罐的同轴度难以满足く ±5mm的标准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满足高同轴度安装要求的高真空容器及调节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高真空容器,包括内罐、外罐、第一组支撑装置和第二组支撑装置,外罐对应于两组支撑装置设置有多个开孔,每ー组支撑装置包括沿着高真空容器的周向环设的四个支撑部,四个支撑部中的其中两个支撑部设置于高真空容器的上部,另外两个支撑部设置于高真空容器的下部,每ー个支撑部包括焊接于内罐外表面的垫板和一端抵接于垫板上并沿着高真空容器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绝热管,位于高真空容器下部的四个支撑部还分别包括固定件,每ー个固定件部分地从开孔伸入,并具有顶面和弯折部,弯折部从顶面的边缘向高真空容器内部垂直弯折,并套设于下部的绝热管之外,弯折部的外壁焊接于外罐的开孔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每ー组支撑装置中位于高真空容器上部的两个支撑部还分别包括上固定管和盖板,上固定管焊接于盖板,盖板配合覆盖焊接于外罐的外部,上固定管从外罐的开孔伸入并套设于所述绝热管的另一端之外。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组支撑装置中的支撑部环设于所述高真空容器的前部,每ー个支撑部还包括下固定管,下固定管焊接于内罐外表面的垫板,下固定管套接于对应的绝热管。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位于高真空容器上部的支撑部布置在与所述高真空容器水平中心线呈45°、135°处,位于所述高真空容器下部的支撑部布置在与所述高真空容器水平中心线呈-60°、-120。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每ー个固定件为具有顶面和侧面的中空圆柱。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调节装置,用于调整前述高真空容器的内罐相对于外罐的同轴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架和能够升起和降落的举升件,支架设置于所述高真空容器的所述外罐的外部,举升件抵接于高真空容器的固定件的顶面,并带动固定件运动。本实用新型把传统不可调节的八点支撑装置改为下部支撑可调节的结构,借此,能更好地保证内外罐的同轴度,降低了各种误差对同轴度精度的影响。

图I为ー种传统的高真空容器的内外罐体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传统的安装好的高真空容器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高真空容器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沿图3中B-B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满足高同轴度安装要求的高真空容器及调节装置。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高真空容器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图3是沿着图4中的C-C线进行剖示。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高真空容器,包括外罐I、内罐2、前后两组支撑装置和前后两组调节装置。图4和图5分别为沿图3中A-A线和B-B线的剖视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两组支撑装置沿着内罐2轴向前后设置,分别为位于后部的第一组支撑装置31 (如图4)和位于前部的第二组支撑装置32 (如图5)。在本实施例中每组支撑装置包括四个环绕罐体设置的支撑部31a 31d及32a 32d,并且其中四个支撑部31a,31b和32a、32b设置于罐体的上部,另外四个31c、31d和32c、32d设置于罐体的下部。支撑部用于将内罐2支撑并固定在外罐I中。两组共四个调节装置固定在外罐I的外侧下部,且每ー个调节装置分别包括支架41和举升件42。调节装置的位置对应于罐体下部的支撑部31c、31d和32c、32d的位置。图4显示内罐2后部的第一组支撑装置31。如图4所示,第一组支撑装置31包括四个支撑部31a 31d,沿着罐体的圆周分设于上部和下部。其中位于罐体上部的支撑部31a和31b对称,每ー个支撑部31a或31b包括垫板311、下固定管312、绝热管313、上固定管314和盖板315。垫板311预先焊接在内罐2的外壁,其上沿着罐体的径向焊接布置有下固定管312。在将内罐2装设到外罐I中之后,将绝热管313从外罐I的开孔H插入,并套设于下固定管312内。上固定管314预先焊接固定于盖板315,将上固定管314从开孔H 中伸入,以将绝热管313的另一端套设在上固定管314内,并使盖板315贴合于外罐I的外壁,并进行焊接固定。位于罐体下部的支撑部31c和31d相互对称,每ー个支撑部31c或31d同样包括垫板311、下固定管312和绝热管313,且其结构和连接方式与位于上部的垫板311、下固定管312和绝热管313相同。不同之处在干,每ー个支撑部31c或31d并不需要上固定管314和盖板315,而是包括ー个固定件316,固定件316部分设置于罐体内,其从外罐I的开孔H中穿过,并套接于绝热管313的下方一端。固定件316具有顶面3161和弯折部3162,弯折部3162从顶面3161的边缘向罐体内部垂直弯折,并套设于绝热管313之外,弯折部3162的外壁抵接于外罐I的开孔H处。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固定件优选为具有顶面和侧面的中空圆柱。其侧面配合于开孔H,并且侧面的外壁焊接固定于外罐I的开孔H。调节装置的支架41焊接设置于外罐I的外部,使外罐I稳定地设置在基座上,举升件42固定设置在支架41内,并抵接固定件316的顶面3161,通过举升件42的升起和落下,带动固定件316、绝热管313和内罐2运动,可以对内罐2相对于外罐I的位置进行调节。在生产中,固定件需要具有±40mm的调节余量,以准确地对内外罐进行中心定位。图5显示位于罐体前部的第二组支撑装置32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设置于内罐2前部的第二组支撑装置32与第一组支撑装置31构造较为相似,第二组支撑装置32也包括四个支撑部32a 32d,沿着罐体的圆周分设于罐体的上部和下部。每ー支撑部32a或32b包括垫板321、绝热管323、上固定管324和盖板325。下部的每ー个支撑部32c或32d包括垫板321、绝热管323和固定件316。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组支撑装置32的垫板321之上并未焊接有下固定管。如此ー来,内罐2装设于外罐I中时,内罐2的前部能够相对于外罐I前后微量运动,消除因热胀冷缩而引起的温差应力。第一组支撑装置31与第二组支撑装置32具有相似的安装方法首先,预焊接垫板321于内罐2的外壁,再安装经过理论计算长度的下部的绝热管323和固定件326,通过举升件42抵接于固定件316调节内罐2的位置,在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之后,安装上部的绝热管323,再从开孔H处安装上部的盖板325和上固定管324。一实施例中固定件326同样包括顶面3261和弯折部3262,弯折部3262从顶面3261的边缘向罐体内部垂直弯折,与图4中固定件31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内罐上的两组支撑装置31和32,其中的支撑部31a 31d以及32a 32d,其中位于罐体上部的支撑部31a、31b、32a和32b布置在与罐体水平中心线呈45。、135°处,位于罐体下部的支撑部31c、31d、32c和32d布置在与罐体水平中心线呈-60°、-120。处。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步骤如下(I)根据内外罐体的直径,理论计算夹层间距。根据该夹层间距,可以确定位于下部的四个绝热管312、322长度。例如绝热管312、322沿径向布置时,下部的绝热管312、322的长度为内外罐之间的直径差的一半。 (2)在套装操作之前,在内罐2的后部支撑的对应位置处预焊四个垫板311以及四个下固定管312,固定管312沿罐体的径向焊接设置在垫板311之上;前部支撑对应位置只预焊四个垫板321,垫板321处未焊接下固定管322,使得内罐2相对于外罐I可前后滑动,消除因热胀冷缩而引起的温差应力。(3)在外罐I对应位置开设与多个支撑装置相匹配的开孔H,把外罐I固定于滚轮架或者落地装置(图未示)上,用轨道小车和行车将内罐2套装。(4)在外罐下部的开孔H处焊接支架41,对下部的绝热管313和323、固定件316和326、以及举升件42进行安装。使用固定件316和326套住下绝热管312和322,利用举升件42对前后两部位依次进行同轴度调节。通过精确測量内外罐的夹层间距,确保满足同轴度彡±5mm的要求。(5)调节准确后,将下部固定件316和326与外罐I焊接固定。此时,精确测量上部支撑所需的绝热管313和323的长度,将根据此长度加工得到的上部的绝热管313和323安装在内罐2的垫板311和321上,并在上部绝热管313和323上套放带有上固定管314和324的盖板315和325,使盖板315和325与外罐I有效贴合,最后将盖板315和325与外罐I焊接固定。根据上述高真空容器及其调节装置的ー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固定件316和326的设置,有简化工艺、连接牢固的优点,固定件的弯折部套接于绝热管313和323的外部,顶面由举升件42支撑。通过此装置来保证±40mm的调节余量,能更好地实现对高真空容器的中心定位。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并不限为两组,使用者可以增加更多的支撑装置以进行定位和调节。本实用新型把不可调节的八点支撑装置改为下部支撑可调节的结构,借此,能更好地保证内外罐的同轴度,降低了各种误差对同轴度精度的影响。虽然已參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所附权利要求所涵
至JHL ο
权利要求1.ー种高真空容器,包括内罐(2)、外罐(I)、第一组支撑装置(31)和第二组支撑装置(32),所述外罐(I)对应于所述第一组支撑装置(31)和所述第二组支撑装置(32)设置有多个开孔(H),每ー组所述支撑装置(31或32)包括沿着所述高真空容器的周向环设的四个支撑部(31a 31d或32a 32d),所述四个支撑部(31a 31d或32a 32d)中的其中两个支撑部(31a、31b或32a、32b)设置于所述高真空容器的上部,另外两个支撑部(31c、31d或32c、32d)设置于所述高真空容器的下部,每ー个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焊接于所述内罐(2)外表面的垫板(311、321)和一端抵接于所述垫板(311、321)上并沿着所述高真空容器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绝热管(313、323),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高真空容器下部的四个支撑部(31c、31d、32c、32d)还分别包括固定件(316、326),每ー个所述固定件(316、326)部分地从所述开孔(H)伸入,并具有顶面(3161、3261)和弯折部(3162、3262),所述弯折部(3162、3262)从所述顶面(3161、3261)的边缘向所述高真空容器内部垂直弯折,并套设于下部的所述绝热管(313、323)之外,所述弯折部的外壁焊接于所述外罐(I)的所述开孔(H)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真空容器,其特征在干,每ー组所述支撑装置(31或32)中位于所述高真空容器上部的两个支撑部(31a、31b或32a、32b)分别包括上固定管(314、324)和盖板(315、325),所述上固定管(314、324)焊接于所述盖板(315、325),所述盖板(315、325)配合覆盖焊接于所述外罐(I)的外部,所述上固定管(314、324)从所述外罐(I)的开孔(H)伸入并套设于所述绝热管(313、323)的另一端之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支撑装置(31)中的四个支撑部(31a 31d)环设于所述高真空容器的前部,每ー个所述支撑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多个垫板(311、321)的多个下固定管(312、322),所述多个下固定管(312、322)焊接于所述垫板(311、321)并分别套接于对应的所述多个绝热管(313、323)之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高真空容器上部的支撑部(31a、31b、32a、32b)布置在与所述高真空容器水平中线呈45°、135°处,位于所述高真空容器下部的支撑部(31c、31d、32c、32d)布置在与所述高真空容器水平中心线呈-60。、-120。处。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每ー个所述固定件(316、326)为具有顶面和侧面的中空圆柱。
6.一种调节装置,用于调整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真空容器的内罐(2)相对于外罐(I)的同轴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架(41)和能够升起和降落的举升件(42),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高真空容器的所述外罐(I)的外部,所述举升件(42)抵接于所述高真空容器的固定件(316、326)的顶面,并带动所述固定件(316、326)运动。
专利摘要一种高真空容器及调节装置,高真空容器包括内罐、外罐、两组支撑装置。每一组支撑装置包括环设的四个支撑部,其中两个支撑部设置于高真空容器的上部,另外两个支撑部设置于下部,每一个支撑部包括焊接于内罐外表面的垫板和一端抵接于垫板上并向外延伸的绝热管,下部的四个支撑部还分别包括固定件,每一个固定件部分地从开孔伸入,并具有顶面和弯折部,弯折部从顶面的边缘向高真空容器内部垂直弯折,并套设于下部的绝热管之外,弯折部的外壁抵接于外罐的开孔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真空容器及调节装置能够满足高同轴度安装要求。
文档编号B65D90/02GK202464536SQ2012200763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日
发明者刘宏伟, 姚森, 王思, 陆佳, 高洁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