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及其罐体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385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及其罐体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底座,以及包括该罐体底座的粉粒物料运输车。
背景技术
罐体底座是粉粒物料运输车的重要部件,对整车性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底座的主要功能为支撑罐体、保护罐体并将罐体连接于车架上。罐体的形状不同、装载容积不同,则对应的罐体底座也不相同。截面形状为U型、 L型、“工”字形、矩形的纵梁在底座中应用比较广泛。目前市场上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底座,主要存在以下缺点I)使用寿命短现有技术的罐体底座的强度、刚度与承载能力比较弱,罐体载荷分配不合理,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罐体与罐体底座变形和开裂,严重影响了粉粒物料运输车的使用寿命,并威胁着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2)装配难度大现有技术的罐体底座结构不合理,制造、装配难度大,严重影响了制造和装配效率,并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底座,该罐体底座可以避免应力集中和变形开裂,并可以降低装配难度和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底座,包括左纵梁和右纵梁;多个横梁,所述多个横梁横向设置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前支撑、中间支撑和后支撑,所述前支撑、中间支撑和后支撑分别设置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中间和后端位置,并用于支撑位于其上方的罐体。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或后支撑整体倾斜,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左纵梁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右纵梁上;前封板,所述前封板设置于相应的横梁上方,所述前封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或后支撑还包括第一罐外加强板,所述第一罐外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前封板上方,用于直接支撑位于其上方的罐体。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支撑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设置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0021]竖板,所述竖板竖立于所述支撑底座上,两块所述竖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下,所述中间支撑还包括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竖板左右两侧;和/或第二罐外加强板,所述第二罐外加强板设置于所述竖板上方,用于直接支撑位于其上方的罐体。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或后支撑整体倾斜,并包括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左纵梁上;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右纵梁上;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设置于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后侧,所述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互成角度。进一步地,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截面形状为L型,所述罐体底座还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在所述前支撑前方,所述第一加强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内侧,所述第二加强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上端,所述第三加强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进一步地,还包括纵梁加强板,所述纵梁加强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内侧,所述纵梁加强板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分别朝向外侧;和/或尾封板,所述尾封板呈L型,所述尾封板设置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后端,所述尾封板上设置有支撑卸料管的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罐体底部的封头,部分或全部的横梁上端设置有封头支撑板,所述封头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封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该粉粒物料运输车包括前述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底座。本实用新型在多处采用了组合的箱形结构,前支撑、中间支撑和后支撑均能够对罐体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强度与刚度好,承载能力强;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中间支撑和后支撑均采用板焊接连接方式,制造与装配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前支撑和中间支撑均有罐外加强板可消除罐体与罐体底座的应力集中,前支撑整体往前倾一定角度,可减小对罐体的冲击,消除应力集中,避免部件的变形和开裂,提高了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后支撑结构比中支撑大,并可以设置有侧支撑板,能承受较大载荷,中支撑结构简单、质量小,既能满足载荷要求又能减重。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底座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主视图;[0040]图3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图I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图I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6是图I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7是图I中C区域的放大图;图8是图I中D区域的放大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的部分结构图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1-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罐体底座包括左纵梁I、右纵梁2、多个横梁3、前支撑4、中间支撑5和后支撑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指前后、上下、左右是相对于粉粒物料运输车的正常行驶方向而言,其行进方向为前。优选地,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截面形状为L型。为了增加强度和刚度,提高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在左纵梁I和右纵梁2上还可以设置有以下一种或几种部件第一加强板11、第二加强板12、第三加强板13、纵梁加强板14和尾封板15。在前支撑4前方,第一加强板11分别设置于L型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内侧,第二加强板12分别设置于L型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上端,第三加强板13分别设置于L型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前端,整体上构成了箱形结构。在图2所示的主视图中,左纵梁I、右纵梁2的前端形状为角形(楔形),为减小应力集中,同样可采用U型或L型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最前端可以向外折一定角度,以保证与底盘的前宽后窄的车架相匹配。在车架为等宽或前窄后宽等形式时,左纵梁I和右纵梁2也可以设置为等宽或前窄后宽的结构。纵梁加强板14分别设置于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内侧,纵梁加强板14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分别朝向外侧;纵梁加强板14可以与相应的纵梁之间形成“口”字形结构,上表面可用于支撑罐体7。并且,其上表面为凹弧型结构,以便于与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7的封头相吻合。尾封板15呈L型,并设置于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后端,尾封板15上设置有支撑卸料管的支架,尾封板15可以与后支撑6的结构相匹配。在左纵梁I和右纵梁2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横梁3。优选地,横梁3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罐体7 (如图9所示)底部的封头,部分或全部的横梁3上端设置有封头支撑板31,封头支撑板31用于支撑封头。封头支撑板31上设置有与罐体7形状相匹配的凹弧。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4、中间支撑5和后支撑6分别设置于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前端、中间和后端位置,并用于支撑位于其上方的罐体7。中间支撑5的数量可以根据罐体7的仓数确定。以包括前仓、中仓和后仓的粉粒物料运输车为例,则其中间支撑5包括两个,可以分别定义为中支撑5a和中后支撑5b。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4整体倾斜,如图5所示,其包括第一支撑板41、第二支撑板42和前封板43。其中,第一支撑板41设置于左纵梁I上,第二支撑板42设置于右纵梁2上,前封板43设置于相应的横梁3上方,前封板43与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后支撑6也可以采取类似前支撑4的倾斜结构,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前支撑4往前倾斜一定角度,能够顺应罐体7变形,减小应力集中。此外,第一支撑板41、第二支撑板42前端为折弯板,方便前封板43焊接在折弯板上,并可以保证前支撑4的强度。前支撑4还可以包括第一罐外加强板44,该第一罐外加强板44设置于前封板43上方,用于直接支撑位于其上方的罐体7。第一罐外加强板44能够防止罐体7受力比较大处应力集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支撑5包括图6和图7所示的支撑底座51和竖板52。其中支撑底座51设置于左纵梁I和右纵梁2之间,其可以为U型结构(如采用U型槽钢),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下。该U型结构的底面可以与纵梁上表面平齐,方便放置竖板52。竖板52竖立于支撑底座51上,两块竖板52之间通过连接板53固定连接。前述所指“竖立”既可以指垂直地竖立,也可以指倾斜地竖立。连接板53可以包括左右两块,从而在竖板52及连接板53之间组成了箱形结构。此外,还可以在竖板52上开设有减重孔。中间支撑5还可以包括第二罐外加强板55,第二罐外加强板55设置于竖板52上方,用于直接支撑位于其上方的罐体7。第二罐外加强板55能够防止罐体7受力比较大处应力集中。前述竖板52、连接板53、罐外加强板55组成的箱形结构既可以先焊接于支撑底座51上再与罐体7焊接,也可以先焊接于罐体7上再与支撑底座51焊接,制造与装配方便。对于包括前仓、中仓和后仓的粉粒物料运输车而言,由于其第二中间支撑(即前述中后支撑5b)位于底盘后悬架附近,底盘对罐体7的振动比较大,该处要求刚度比较大。因此,可以还包括图7所示的侧支撑板54,该侧支撑板54设置于竖板52左右两侧。各板之间围成了箱形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刚度和强度。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后支撑6整体倾斜,并包括第三支撑板63、第四支撑板64、第一封板61和第二封板62。其中,第三支撑板63设置于左纵梁I上;第四支撑板64设置于右纵梁2上;第一封板61和第二封板62设置于第三支撑板63和第四支撑板64后侧,第一封板61和第二封板62互成角度。第一封板61和第二封板62可以为卸料管从尾部通过留有空间。后支撑6的侧面整体呈“人”字型。需要说明的是,前支撑4也可以采取类似后支撑6的结构,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此外,由于后支撑6相对与前支撑4和中间支撑5受力要小,且相关处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后支撑6无需罐外加强板。除了前述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底座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前述罐体底座的粉粒物料运输车。该粉粒物料运输车的部分结构参照图9,罐体7位于罐体底座上方,并被罐体底座支撑。该粉粒物料运输车的其它结构参考现有技术,本文在此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0067]I)强度与刚度好、承载能力强本实用新型在多处采用了组合的箱形结构,前支撑4、中间支撑5和后支撑6均能够对罐体7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强度与刚度好,承载能力强。2)结构合理、制造与装配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4、中间支撑5和后支撑6均采用板焊接连接方式,制造与装配方便;此外,中间支撑5的竖板52下设置有支撑底座51,因此该竖板52、连接板53、罐外加强板55组成的箱形结构既可先焊接于罐体7上,也可先焊接于支撑底座51上。3)可消除应力集中、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前支撑4和中间支撑5均有罐外加强板可消除罐体7与罐体底座的应力集中,前支撑4整体往前倾一定角度,可减小对罐体7的冲击,消除应力集中,避免部件的变形和开裂,提高了使用寿命。4)载荷分配合理中间支撑5可以包括中支撑5a和中后支撑5b,中后支撑5b位于底盘后悬架附近,该处要求刚度比较大,因此中后支撑5b结构比中支撑5a大,并可以设置有侧支撑板54,能承受较大载荷,中支撑5a结构简单、质量小,既能满足载荷要求又能减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纵梁⑴和右纵梁(2); 多个横梁(3),所述多个横梁(3)横向设置于左纵梁(I)和右纵梁(2)之间; 前支撑(4)、中间支撑(5)和后支撑(6),所述前支撑(4)、中间支撑(5)和后支撑(6)分别设置于所述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前端、中间和后端位置,并用于支撑位于其上方的罐体(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罐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4)或后支撑(6)整体倾斜,并包括 第一支撑板(41),所述第一支撑板(41)设置于所述左纵梁(I)上; 第二支撑板(42),所述第二支撑板(42)设置于所述右纵梁(2)上; 前封板(43),所述前封板(43)设置于相应的横梁(3)上方,所述前封板(4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4)或后支撑(6)还包括 第一罐外加强板(44),所述第一罐外加强板(44)设置于所述前封板(43)上方,用于直接支撑位于其上方的罐体(7)。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罐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5)包括 支撑底座(51),所述支撑底座(51)设置于所述左纵梁(I)和右纵梁(2)之间; 竖板(52),所述竖板(52)竖立于所述支撑底座(51)上,两块所述竖板(52)之间通过连接板(5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51)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下,所述中间支撑(5)还包括 侧支撑板(54),所述侧支撑板(54)设置于所述竖板(52)左右两侧;和/或第二罐外加强板(55),所述第二罐外加强板(55)设置于所述竖板(52)上方,用于直接支撑位于其上方的罐体(7)。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罐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4)或后支撑(6)整体倾斜,并包括 第三支撑板(63),所述第三支撑板¢3)设置于所述左纵梁(I)上; 第四支撑板(64),所述第四支撑板¢4)设置于所述右纵梁(2)上; 第一封板(61)和第二封板(62),所述第一封板(61)和第二封板(62)设置于第三支撑板(63)和第四支撑板(64)后侧,所述第一封板(61)和第二封板(62)互成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罐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截面形状为L型,所述罐体底座还包括 第一加强板(11)、第二加强板(12)和第三加强板(13),在所述前支撑(4)前方,所述第一加强板(11)分别设置于所述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内侧,所述第二加强板(12)分别设置于所述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上端,所述第三加强板(13)分别设置于所述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罐体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纵梁加强板(14),所述纵梁加强板(14)分别设置于所述左纵梁(I)和所述右纵梁(2)的内侧,所述纵梁加强板(14)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分别朝向外侧;和/或 尾封板(15),所述尾封板(15)呈L型,所述尾封板(15)设置于所述左纵梁(I)和右纵梁(2)的后端,所述尾封板(15)上设置有支撑卸料管的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罐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罐体(7)底部的封头,部分或全部的横梁(3)上端设置有封头支撑板(31),所述封头支撑板(31)用于支撑所述封头。
10.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粒物料运输车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底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及其罐体底座。该罐体底座包括左纵梁和右纵梁;多个横梁,所述多个横梁横向设置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前支撑、中间支撑和后支撑,所述前支撑、中间支撑和后支撑分别设置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中间和后端位置,并用于支撑位于其上方的罐体。本实用新型在多处采用了组合的箱形结构,具有强度与刚度好、承载能力强、结构合理、制造与装配方便、可消除应力集中、使用寿命长、载荷分配合理等优点。
文档编号B65D90/12GK202575113SQ20122018037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熊耐新, 袁永盛, 周娜娜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