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搬运轨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634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搬运轨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搬运轨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自动搬运轨道系统一般包括自动搬运轨道;其中,自动搬运轨道是平直行车轨道。搬运车是由搬运车电池驱动的,能够沿着自动搬运轨道完成一些较复杂的搬运过程。因此自动搬运轨道系统被广泛的应用在显示器的自动化生产线中。因搬运车沿着自动搬运轨道运行时,是在搬运车电池的驱动下完成的,搬运车电池耗能较快,特别是在使用自动搬运轨道系统比较频繁的自动化生产线,搬运车在自动搬运轨道上不停地运行时,搬运车电池耗能速度加快,需要经常充电,这样会缩短搬运车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搬运轨道系统,用于减少在自动搬运轨道上运行的搬运车电池能量消耗,从而延长搬运车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包括自动搬运轨道和搬动装置;其中,所述自动搬运轨道包括连通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行车轨道,所述第一位置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位置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所述搬动装置可将搬运车送至所述第一位置。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因自动搬运轨道包括倾斜的行车轨道,搬运车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自动搬运轨道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这样减少了搬运车电池的耗能,从而延长了搬运车电池的使用寿命。

图Ia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具有两个自动搬运轨道的自动搬运轨道系统的俯视图;图Ib为图Ia所示自动搬运轨道系统中一个自动搬运轨道及一个搬动装置的侧视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具有两个自动搬运轨道的自动搬运轨道系统的俯视图;图2b为图2a所示自动搬运轨道系统中一个自动搬运轨道及一个搬动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布置在生产线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自动搬运轨道系统中,搬运车沿着自动搬运轨道自动运行,所需的驱动力是由搬运车电池提供的,特别是在使用搬运车比较频繁的生产线,搬运车电池不停地耗能,使搬运车电池需要经常充电,这样会缩短搬运车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包括自动搬运轨道和搬动装置;其中,自动搬运轨道包括连通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行车轨道,所述第一位置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位置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可见,自动搬运轨道为倾斜的行车轨道。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位置在自动搬运轨道的最上端,第二位置设置在自动搬运轨道的最下端。每一个自动搬运轨道对应设置一个搬动装置,用于把搬运车送到第一位置。优选地,所述搬动装置为升降器、吊车或机械手。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知,本实用新型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包括倾斜的行车轨道,搬运车可以利用自身的重力作为驱动力沿行车轨道运行,减少了搬运车电池能量的消耗,从而延长搬运车电池的使用寿命。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为描述方便,本文在自动搬运轨道系统的论述中引入了对搬运车的描述,下文不再对搬运车进行单独描述;搬运车是由电池驱动的无人操作小车,用于运送自动化生产线所需的物料。参见图la、图l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搬运轨道系统的俯视图和侧视图。该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包括两个相同的搬动装置100、101,两条的自动搬运轨道110、111。其中,自动搬运轨道110包括连通第一位置21和第二位置22的行车轨道,并且第一位置21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第二位置22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也就是说,所述行车轨道沿第一位置21指向第二位置22的方向由高到低倾斜。行车轨道的倾斜角度Θ可以由下述公式计算得出Sin0=F/G,其中,G为搬运车自身和装载的物料的重力疋为G沿自动搬运轨道110方向的分力,与搬运车在自动搬运轨道110上匀速运行时的摩擦力相等。而且,行车轨道的倾斜角Θ,可以根据生产需求铺设合适的倾斜角;较佳地,自动搬运轨道110中行车轨道的倾斜角度θ的范围为5° 40°。同时,搬动装置100与自动搬运轨道110对应设置,并靠近自动搬运轨道110的第一位置21。搬动装置100由外接电源驱动,可以在竖直方向升降,用于把搬运车送到第一位置21。因自动搬运轨道包括倾斜的行车轨道,所以搬运车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自动搬运轨道110的第一位置21移动到第二位置22后,通过搬动装置100返回自动搬运轨道110的第一位置21,这样减少了搬运车电池的耗能,进而延长了搬运车电池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虽然,搬运车在返回自动搬运轨道110的第一位置21是通过搬动装置100实现的,增加了外电源,但由于采用外用电源的成本相对较低;而搬运车电池在搬运车从自动搬运轨道Iio的第一位置21移动到第二位置22过程中几乎没有做功,也就是说,搬运车电池在搬运车从自动搬运轨道110的最上端运行到最低端的过程中耗能很少。因此,与现有的搬运车在水平的自动搬运轨道上运行时,搬运车电池需要不停地耗能相比,自动搬运轨道110采用倾斜设置的行车轨道,可以有效的减少搬运车电池的耗能,相应的减少了搬运车电池的充电次数,从而增加了搬运车电池的使用寿命。为了搬运车运行的安全性,还可以在每一条自动搬运轨道上增加一处或多处缓冲区域,也就是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所述行车轨道上包括至少一处缓冲区域。同时,为了提高自动搬运轨道的利用率,至少通过一个过渡轨道连通两个分别位于相邻两条自动搬运轨道上的缓冲区域。通过一个过渡轨道连通的两个分别位于相邻两条自动搬运轨道上的缓冲区域可处于相同高度或不同高度。此时,行车轨道除缓冲区域外的部分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5° ^40°。如图2a、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自动搬运轨道系统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在自动搬运轨道210上,在第一位置21和第二位置22之间的行车轨道上设置有一处缓冲区域;在自动搬运轨道211上,在第一位置23和第二位置24之间的行车轨道上 设置有一处缓冲区域;这两个缓冲区域通过过渡轨道30连通,过渡轨道30可以是水平设置的,也可以是倾斜设置的,当自动搬运轨道210和自动搬运轨道211上的相互连通的缓冲区域之间的高度差与零时,两个缓冲区域通过水平设置的过渡轨道30连通;当自动搬运轨道210和自动搬运轨道211上的相互连通的缓冲区域之间的高度差大于零时,两个缓冲区域通过有一定倾斜角度的过渡轨道30连通。通过对搬运车运行路线的设置,搬运车可以从自动搬运轨道210的第一位置21运行到缓冲区域,然后再通过过渡轨道30,搬运车运行到自动搬运轨道211上,当然为了减少搬运车电池的耗能,较佳地,搬运车在自动搬运轨道211上也是向低端运行。当然不限于此的是,两条以上的自动搬运轨道上也可以设置缓冲区域,也就是说,在每条自动搬运轨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行车轨道上设置一处或多处缓冲区域,并至少通过一个过渡轨道连通两个分别位于相邻两条自动搬运轨道上的缓冲区域。当相邻两条自动搬运轨道上的相互连通的缓冲区域之间的高度差为零时,所述过渡轨道为水平设置的过渡轨道,即通过一个过渡轨道连通的两个分别位于相邻两条自动搬运轨道上的缓冲区域处于相同高度。当相邻两条自动搬运轨道上的相互连通的缓冲区域之间的高度差大于零时,所述过渡轨道为倾斜设置的过渡轨道,即通过一个过渡轨道连通的两个分别位于相邻两条自动搬运轨道上的缓冲区域处于不同高度。下面通过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介绍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布置在生产线中的示意图。该生产线包括搬运车、自动搬运轨道系统、生产线设备以及生产线设备的卸料口 1、2、3。其中,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包括两个相同的搬动装置200、201,两条相同的自动搬运轨道210、211。其中,自动搬运轨道210包括连通第一位置21和第二位置22的行车轨道。下面以一辆搬运车在自动搬运轨道210上运行为例,在搬动装置200附近设有生产线所需物料的临时存放区,物料装上搬运车后,通过搬动装置200、把搬运车送到自动搬运轨道210的第一位置21,然后搬运车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运行,当然,在自身重力不足以驱动搬运车移动时,也可以使用搬运车电池驱动;或在当前生产线中,搬运车载物后的总重量,根据公式Sin Θ =F/G,计算得出搬运车能够在自动搬运轨道210上利用自身重力运行时,自动搬运轨道的行车轨道的倾斜角Θ,然后调整布置在当前生产线中的自动搬运轨道210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使搬运车利用自身重力沿着自动搬运轨道210向下运行。当搬运车到达与生产线设备的对应的设定位置时,如图3中的生产线设备的卸料口 1,通过机械手或其他方式把这台设备所需物料取下放在卸料口后,搬运车继续向下运行,同样搬运车到达下面的生产线设备的卸料口 2、3时,卸下对应物料,搬运车运行到第二位置22,然后,搬运车通过搬运车电池驱动运行到搬动装置200上,或通过其他传送装置把搬运车运送到搬动装置200上,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上述两条相同的自动搬运轨道210、自动搬运轨道211是相对设置的,即自动搬运轨道210的第一位置21与自动搬运轨道211的第二位置24在同一侧。不限于此的是,自动搬运轨道210、自动搬运轨道211也可以平行设置的,即自动搬运轨道210的第一位置21与自动搬运轨道211的第一位置23在同一侧。而且在具有多条自动搬运轨道的生产线中,每一条自动搬运轨道的行车轨道的倾斜角也可以不同。搬动装置200可选用升降器、吊车或机械手。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搬运轨道系统通过改变自动搬运轨道的结构方式,即自动搬运轨道采用倾斜设置的行车轨道,利用自身重力驱动搬运车,可以有效的减少搬运车电池的输出功,减少了搬运车电池的充电次数,从而增加了搬运车电池的使用寿命。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搬运轨道和搬动装置;其中, 所述自动搬运轨道包括连通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行车轨道,所述第一位置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位置在竖直方向的高度; 所述搬动装置可将搬运车送至所述第一位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轨道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5° ^40°。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轨道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包括至少一处缓冲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轨道除缓冲区域外的部分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5° ^40°。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条所述自动搬运轨道,每一条自动搬运轨道对应设置一个搬动装置;至少通过一个过渡轨道连通两个分别位于相邻两条自动搬运轨道上的缓冲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个过渡轨道连通的两个分别位于相邻两条自动搬运轨道上的缓冲区域处于相同高度或不同高度。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搬动装置为升降器、吊车或机械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搬运轨道系统,涉及显示器生产制造领域,用于解决搬运车在自动搬运轨道上运行,搬运车电池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该自动搬运轨道系统包括自动搬运轨道和搬动装置;其中,所述自动搬运轨道包括连通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行车轨道,所述第一位置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位置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所述搬动装置可将搬运车送至所述第一位置。因自动搬运轨道采用倾斜布置的行车轨道,搬运车可利用自身重力沿自动搬运轨道运行,可减少搬运车电池能量消耗,从而延长搬运车电池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5G35/00GK202594324SQ20122022697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李田生, 阎长江, 徐少颖, 谢振宇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