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158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装物料输送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
背景技术
散装物料一般采用灌装运输和储存,现有技术盛装散料的罐体的工作方式为上部进料,下部出料,散料为颗粒状的,罐体内残存的物料较少,而散料为粉末状的,则会有相当数量的散料吸附在罐体的壁上,一般通过振打或吹风的方式清理,但是这种方式增加的外部设备复杂,同时,增加使用者的成本,即使如此,罐体的残余量任然很高,积累残余量大于10%。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散装物料罐体残余散料排净度的一种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包括筒体和下封头,所述的筒体靠近下封头处设置有流化床机构。优选的,所述的流化床机构包括具有多个进风孔的布风板和与其固接的侧壁,布风板置于下封头上端,所述的布风板设置有多个肋板和分隔壁。优选的,所述的分隔壁呈山脊状,以射线状均布在布风板上。优选的,所述的肋板呈同心圆分布在布风板上。优选的,所述的肋板底边与布风板固接,侧边与所述的分隔壁固接。优选的,所述的分隔壁一端与靠近圆心处的肋板固接,另一端与流化床机构的侧壁固接,分隔壁与布风板之间设置有风道。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罐体的筒体和下封头之间增加使用流化床机构,通过向罐体内吹风,散料被气流带起,肋板和分隔壁分隔的区域方向是不同的,气流在流化床中呈多个方向的导流,易于散料向罐体底部聚集,提高罐内散料的排净度,保证罐内散料残余量趋于零;分隔壁呈山脊状,降低散料的吸附量,更好的排出残余量;分隔壁与布风板之间的风道,方便气流的通过,增大散料的聚集度;保证罐体残余量趋于零。

图I为本发明一种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筒体;2、下封头;3、分隔壁;4、肋板;5、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图I为本发明一种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的本发明一种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包括筒体I和下封头2,筒体I靠近下封头2处设置有流化床机构;流化床机构包括具有多个进风孔的布风板和与其固接的侧壁,布风板置于下封头上端,其侧壁与筒体I的内壁贴合,布风板设置有多个肋板4和分隔壁3 ;分隔壁3呈山脊状,以射线状均布在布风板上;肋板4呈同心圆分布在布风板上,从圆心处向侧边分为三层;肋板4底边与布风板固接,侧边与分隔壁3固接;分隔壁3 —端与靠近圆心处的肋板4固接,另一端与流化床机构的侧壁固接,分隔壁3与布风板之间设置有风道5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向罐体内吹风,散料被气流带起,肋板4和分隔壁3分隔的区域方向是不同的,气流在流化床中呈多个方向的导流,易于散料向罐体底部聚集,提高罐内散料的排净度,保证罐内散料残余量趋于零;分隔壁3呈山脊状,降低散料的吸附量,更好的排出残余量;分隔壁3与布风板之间的风道5,方便气流的通过,增大散料的聚集度;保证罐体残余量趋于零。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包括筒体和下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靠近下封头处设置有流化床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床机构包括具有多个进风孔的布风板和与其固接的侧壁,布风板置于下封头上端,所述的布风板设置有多个肋板和分隔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壁呈山脊状,以射线状均布在布风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板呈同心圆分布在布风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板底边与布风板固接,侧边与所述的分隔壁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壁一端与靠近圆心处的肋板固接,另一端与流化床机构的侧壁固接,分隔壁与布风板之间设置有风道。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料气体输送流化床结构,包括筒体和下封头,所述的筒体靠近下封头处设置有流化床机构;所述的流化床机构包括具有多个进风孔的布风板和与其固接的侧壁,布风板置于下封头上端,其侧壁与筒体的内壁贴合,所述的布风板设置有多个肋板和分隔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向罐体内吹风,散料被气流带起,肋板和分隔壁分隔的区域方向是不同的,气流在流化床中呈多个方向的导流,易于散料向罐体底部聚集,提高罐内散料的排净度,保证罐内散料残余量趋于零。
文档编号B65D88/72GK202670513SQ20122032855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洪力云, 蒋巍, 方光胜 申请人:上海打捞局芜湖潜水装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