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颗粒制剂调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973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颗粒制剂调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制剂调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制剂调剂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指将地道中药材按照传统的加工炮制工艺进行加工后,依各味药材的理化性质、主要成份、功能主治,分别制定出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工艺,应用现代化制药手段制成的颗粒制剂供临床按处方调配冲服。中药调剂是指按照一定的配方将制成的颗粒制剂配制成袋装的成品药。目前中药调剂主要采用人工配制方式,即先按照配方人工称量所需的颗粒制剂,然后再混合装袋。这种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有些药会因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过长而出现板结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更高新型颗粒制剂调剂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颗粒制剂调剂装置,包括药盒装卡部,放置装盛颗粒制剂的药盒;直线传送部,将所述药盒装卡部沿直线的方向移动至预定的位置;调剂部,量取预定量的颗粒制剂,并将量取的颗粒制剂装入所述药盒;封装部,对调剂完成的药盒进行热压封装;控制部,控制所述直线传送部、调剂部和封装部;其中,所述药盒装卡部、直线传送部、调剂部、封装部和控制部集成安装在一支撑框架上。优选地,所述直线传送部包括直线导轨、驱动机构和驱动电机,所述药盒装卡部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药盒装卡部在所述直线导轨上行走。优选地,所述调剂部为2个或2个以上,并沿所述直线传送部的直线导轨依次分布。优选地,所述封装部包括送膜模块,将用于封装的封装膜送至封装位置,并压靠待封装的药盒的口上;热压模块,将位于所述药盒上的封装膜通过热压封装在药盒上。优选地,还包括切膜模块,所述切膜模块用于在所述热压模块对所述药盒完成封装后对封装膜进行切割分离。优选地,所述装卡部包括装卡座,装卡座可滑动安装在所述直线导轨上,并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沿所述直线导轨移动;在所述装卡座上上形成有2个以上依次并排的用于装卡所述药盒的凹口。[0019]优选地,还包括用于信息的输入的输入部。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显示调剂过程的信息的显示部。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当前调剂的相关信息打印到标签贴上的打印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放置药盒的药盒装卡部,并通过在直线传送部将药盒装卡部沿大致直线的方向移动至预定的位置(例如调剂位置、封装位置以及出药位置等),并进行颗粒调剂、药盒封装以及信息打印等操作,从而实现了自动调剂。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点I)采用药盒装药能够使得装药更容易;2)采用双调剂甚至是多调剂的同时调剂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3)采用自动打印处方等信息,由于是直接打印当前调制的处方信息,增加了药品的可追溯性,降低了调剂的药与配方不对应的出错风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去掉上盖和支撑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称重部1、药盒装卡部2、直线传送部3、调剂部4、封装部5、输入部6、打印部7、显示部8、扫描部9和控制部100。上述各部均集成安装在支撑框架110上。支撑框架110上设置有上盖111,用于将各部尽可能遮蔽住,以便于操作者使用以及外观的整洁。称重部I用于药量的称量,反馈数据确认是否药量满足本次调剂需求。药盒装卡部2用于放置装盛颗粒制剂的药盒21 ;直线传送部3用于将药盒装卡部2沿大致直线的方向移动至预定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说的预定的位置大致包括运行起始的位置,调剂的位置、封装的位置以及出药的位置。调剂部4用于量取预定量的颗粒制剂,并将量取的颗粒制剂装入药盒21。封装部5用于对调剂完成的药盒21进行热压封装。输入部6用于信息的输入,例如通过输入部6输入配方信息,或是对在系统中预设的操作界面进行操作输入等。显示部8则用于显示调剂过程的信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预设的操作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显示,从而便于操作者在调剂过程中进行相关的操作。打印部7则用于将当前调剂的相关信息打印到标签贴上,完成调剂及封装后,操作者将标签贴贴在药盒21上。扫描部9用于通过扫描输入当前要调剂的颗粒制剂的信息。控制部100用于对称量部1、直线传送部2、调剂部4、封装部5、输入部6、打印部7、显示部8和扫描部9进行控制。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对上述涉及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线传送部3包括直线导轨31、皮带轮驱动机构32和第一驱动电机33,药盒装卡部2可移动设置在直线导轨31上,驱动电机33通过皮带轮驱动机构32驱动药盒装卡部2在直线导轨31上行走,以完成在从调剂、封装、封装膜切割分离到出药的整个调剂过程。如图2、3所示,调剂部4为2个,并沿直线传送部3的直线导轨31依次分布。当然,调剂部4也可以是设置3个或是多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列举2个的情况。这样,由于调剂部4是2个,能够同时对药盒21进行调剂,这样,即使需要调剂的颗粒制剂的味数比较多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比采用一个调剂部4的单调剂方式要提高差不多一倍的效率的效果。并且,结合上述直线式传输分布,能够便于增加调剂部,以适应不同调剂的需要。另外,为了显示多个调剂部4工作的状态,每个调剂部4对应设置有如图2所示的双色指示灯41,以显示调剂部4当前的调剂状态,便于操作者掌握。如图3所示,封装部5包括送膜模块53、热压模块51和切膜模块52,送膜模块53将用于封装的封装膜54送至封装位置,并压靠待封装的药盒21的口上;热压模块51将位于药盒21上的封装膜54通过热压封装在药盒21上;切膜模块52用于在热压模块51对药盒21完成封装后对封装膜54进行切割分离。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调剂过程如下步骤1:操作者通过称量部1、输入部6和扫描部9建立处方信息;步骤2 :将药盒21放置于药盒装卡部2 ;步骤3 :按照系统提示将药瓶42放置与调剂部4相应位置;步骤4 :通过直线传送部3将药盒装卡部2沿大致直线的方向传送至调剂位置,调剂部4量取预定量的颗粒制剂后,将量取的颗粒制剂装入药盒21中;步骤5 :通过直线传送部3将药盒装卡部2传送至封装部5,封装部5将完成调剂的药盒21进行封装,之后,再对封装膜54进行切割分离;步骤6 :直线传送3部将药盒装卡部2传送至出药位置;步骤8 :操作者取出药盒21后,将打印部7完成打印的记载有当前调剂信息的标签贴贴至药盒上;步骤9:调剂结束。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颗粒制剂调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盒装卡部,放置装盛颗粒制剂的药盒;直线传送部,将所述药盒装卡部沿直线的方向移动至预定的位置;调剂部,量取预定量的颗粒制剂,并将量取的颗粒制剂装入所述药盒;封装部,对调剂完成的药盒进行热压封装;控制部,控制所述直线传送部、调剂部和封装部;其中,所述药盒装卡部、直线传送部、调剂部、封装部和控制部集成安装在一支撑框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导轨、驱动机构和驱动电机,所述药盒装卡部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药盒装卡部在所述直线导轨上行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剂部为2个或2个以上,并沿所述直线传送部的直线导轨依次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部包括送膜模块,将用于封装的封装膜送至封装位置,并压靠待封装的药盒的口上;热压模块,将位于所述药盒上的封装膜通过热压封装在药盒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膜模块,所述切膜模块在所述热压模块对所述药盒完成封装后对封装膜进行切割分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卡部包括装卡座,装卡座可滑动安装在所述直线导轨上,并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沿所述直线导轨移动;在所述装卡座上上形成有2个以上依次并排的用于装卡所述药盒的凹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信息的输入的输入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显示调剂过程的信息的显示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当前调剂的相关信息打印到标签贴上的打印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颗粒制剂调剂装置,包括药盒装卡部,放置装盛颗粒制剂的药盒;直线传送部,将所述药盒装卡部沿直线的方向移动至预定的位置;调剂部,量取预定量的颗粒制剂,并将量取的颗粒制剂装入所述药盒;封装部,对调剂完成的药盒进行热压封装;控制部,控制所述直线传送部、调剂部和封装部;其中,所述药盒装卡部、直线传送部、调剂部、封装部和控制部集成安装在一支撑框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放置药盒的药盒装卡部,并通过在直线传送部将药盒装卡部沿大致直线的方向移动至预定的位置,并进行颗粒调剂、药盒封装以及信息打印等操作,从而实现了自动调剂。
文档编号B65B57/00GK202828103SQ201220343649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刘旭青, 刘治开, 余文新, 张景春, 隋娜, 贾世豪, 滕启荣, 曾祥丹, 杨跃, 刘雪莲, 尹红丽 申请人:北京和利康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