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578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浸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盛装液体的浸泡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版框浸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网版框浸泡过程中,需要将网版框浸入到装有药液的浸泡装置中进行浸泡,以对其进行化学处理。如电路板网版铝框由于在重复使用时需除去粘附于铝框表面残留的黄胶,而黄胶的附着力极强,手工去除相当困难,利用剥胶水浸泡铝框后可轻易去除。传统技术中,网版框浸泡装置通常设计成形状与网版框相同且内径大于网版框外径的桶状。在浸泡装置倒入剥胶水后,将网版框浸泡在剥胶水中进行浸泡处理。实际情况中,浸泡处理只需要将药液覆盖住被浸泡的物体即可,而网版框为一个框架结构,即中间大部分是镂空的,外框较大,但材料面积却较小。使用这样的浸泡装置基本要将整个浸泡装置都装满剥胶水,而位于框架镂空处的药液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药液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少药液消耗的浸泡装置。一种浸泡装置,包括缸体及隔离体,所述缸体包括筒体和封闭所述筒体底部开口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排污孔;所述隔离体收容于所述筒体中,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隔离体的外壁和所述缸体内壁所包围的空间形成收容腔,所述排污孔与所述收容腔贯通。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缸体还包括与所述底板连接的支撑脚。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中间位置。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缸体的开口为方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缸体的开口为圆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体为筒状,具有内腔,所述隔离体的底部开口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还开设有一排污孔贯通所述内腔。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体的开口为方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体的开口为三角形。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体的开口为圆形。上述浸泡装置由于隔离体的隔离,只需少量药液便可以让收容腔内的药液达到一定高度,满足浸泡要求,达到节省药液,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且,所述隔离体的内腔也可以用于浸泡较小的物体。浸泡完成后,只需打开排污口即可。因为使用的药液量更少了,排污也就更少,对环境污染也就更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浸泡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浸泡装置的仰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浸泡装置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浸泡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浸泡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如图f 3所示,其分别为一实施例的浸泡装置10的立体结构、底部平面以及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浸泡装置10包括缸体110及隔离体120。缸体110包括开口为方形的筒体112、封闭筒体112底部开口的底板114、分别固定于底板114四个角的四个支撑脚116。所述底板114上开设有第一排污孔118和第二排污孔119。隔离体120收容于筒体112中,且与底板114固定连接。底板114的上表面、隔离体120的外壁和缸体110内壁所包围的空间形成收容腔150,用于盛装药液。所述第一排污孔118与所述收容腔150贯通。所述隔离体120为方形筒状,具有内腔122,其底部开口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14上的中间位置,且第二排污孔119贯通所述内腔122。当需要浸泡框架形状的物体时,堵住第一排污口 118,往浸泡装置10的收容腔150内倒入药液,并将框架形状的物体套在隔离体120上放入收容腔150。如此,由于隔离体120的隔离,只需少量药液便可以让收容腔150内的药液达到一定高度,满足浸泡要求,达到节省药液,降低成本的目的。浸泡完成后,只需打开排污口 118即可排出废液。因为使用的药液量更少了,排污也就更少,对环境污染也就更小。当需要浸泡较小的物体时,堵住第二排污孔119,往隔离体120的内腔122内倒入药液,并将待浸泡物体放入内腔122。如此,不需要专门另设一个较小的浸泡装置,也只需少量药液便可以让内腔122内的药液达到一定高度,满足浸泡要求,达到节省药液,降低成本的目的。浸泡完成后,只需打开第二排污口 119即可排出废液。因为使用的药液量更少了,排污也就更少,对环境污染也就更小。上述支撑脚116的设置是为了抬高底板114,方便排污。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缸体110和隔离体120的形状可根据通常需浸泡物体的形状
对应改变。如图4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浸泡装置2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包括缸体210和隔离体220。其与上述浸泡装置10的区别在于,隔离体220为开口为三角形的筒状。如图5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浸泡装置3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包括缸体310和隔离体320。其与上述浸泡装置10的区别在于,缸体310和隔离体320的开口都为圆形。各种形状可任意组合,根据待浸泡物体的需要设置,此处不再一一列举。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及隔离体,所述缸体包括筒体和封闭所述筒体底部开口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排污孔;所述隔离体收容于所述筒体中,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隔离体的外壁和所述缸体内壁所包围的空间形成收容腔,所述排污孔与所述收容腔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还包括与所述底板连接的支撑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开口为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开口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为筒状,具有内腔,所述隔离体的底部开口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开设有一排污孔贯通所述内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的开口为方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的开口为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的开口为圆形。
专利摘要一种浸泡装置,包括缸体及隔离体,所述缸体包括筒体和封闭所述筒体底部开口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排污孔;所述隔离体收容于所述筒体中,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隔离体的外壁和所述缸体内壁形成收容腔,所述排污孔与所述收容腔贯通。上述浸泡装置由于隔离体的隔离,只需少量药液便可以让收容腔内的药液达到一定高度,满足浸泡要求,达到节省药液,降低成本的目的。浸泡完成后,只需打开排污口即可。因为使用的药液量更少了,排污也就更少,对环境污染也就更小。
文档编号B65D25/02GK202864072SQ20122045386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
发明者殷方胜 申请人:泰和电路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