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5802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瓶装置,包括出瓶拨轮和两件相对布置的导瓶栏栅,两件导瓶栏栅之间形成与出瓶拨轮出瓶口相接的出瓶通道,所述出瓶通道与出瓶拨轮相对的一侧内壁设有缓冲槽或弹性缓冲件,所述缓冲槽或弹性缓冲件设于瓶体从出瓶拨轮脱离的位置处。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降低碎瓶率和维护成本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出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主要涉及食品、医药包装机械领域,特指一种出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食品、医药包装设备上,通过拨轮进行出瓶的出瓶装置应用广泛。如图1所述,现有的这种出瓶装置,包括出瓶拨轮1和相对布置的两件导瓶栏栅2,两件导瓶栏栅2之间形成与出瓶拨轮1出瓶口 11相接的出瓶通道3。瓶体9从出瓶拨轮1脱离时,将受到出瓶拨轮1上拨齿的斜向推动力作用,斜向推动力分解为沿出瓶通道3的分力和面向导瓶栏栅2的分力,使瓶体9与导瓶栏栅2发生刚性碰撞。因此,在出瓶拨轮1速度很高的情况下,瓶体9从出瓶拨轮1脱离时很容易发生碎瓶现象;即使在出瓶拨轮1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导瓶栏栅2的A处(参见图1)也将因长期受到瓶体9挤压力的影响而出现磨损,从而增加维护成本。其中,图2所示为图1中A处的受力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受力方向。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降低碎瓶率和维护成本的出瓶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出瓶装置,包括出瓶拨轮和两件相对布置的导瓶栏栅,两件导瓶栏栅之间形成与出瓶拨轮出瓶口相接的出瓶通道,所述出瓶通道与出瓶拨轮相对的一侧内壁设有缓冲槽或弹性缓冲件,所述缓冲槽或弹性缓冲件设于瓶体从出瓶拨轮脱离的位置处。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缓冲槽为弧形槽,并设于与出瓶拨轮相对的导瓶栏栅上。
[0006]所述弹性缓冲件为一输送带机构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构成导瓶栏栅的一段。
[0007]所述输送带机构还包括多个用于绕设输送带的带轮以及用于调节带轮位置的调节件。
[0008]沿着出瓶方向,在所述输送带机构的上游设有用于对经过的瓶体进行计数的计数器,所述计数器通过控制器与输送带机构信号连接。
[0009]所述计数器安装于导瓶栏栅上。
[0010]所述出瓶通道的出瓶端连接有接瓶盘,所述输送带机构位于其中一件导瓶栏栅与接瓶盘之间。
[0011]所述出瓶通道为直线通道,且出瓶通道的出瓶方向与出瓶拨轮在出瓶口的切线方向平行。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设置缓冲槽或弹性缓冲件,减缓由瓶体刚性碰撞造成的冲击力,从而降低碎瓶几率、减轻对导瓶栏栅的磨损;采用输送带机构的输送带作为弹性缓冲件,还可通过输送带将瓶体迅速带离出瓶通道,进一步降低碎瓶几率、减轻对导瓶栏栅的磨损,并提高出瓶速度。【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的受力情况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控制原理图。
[001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控制流程图。
[0019]图7为由两套出瓶装置组合而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例说明:1、出瓶拨轮;11、出瓶口 ;2、导瓶栏栅;3、出瓶通道;4、缓冲槽;5、输送带机构;51、输送带;52、带轮;53、调节件;54、安装板;6、计数器;7、控制器;8、接瓶盘;9、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2]实施例1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出瓶装置,包括出瓶拨轮1和两件相对布置的导瓶栏栅2,两件导瓶栏栅之间形成与出瓶拨轮1出瓶口 11相接的出瓶通道3。瓶体9在沿着出瓶拨轮1运动至出瓶口 11时,在导瓶栏栅2的作用下,将逐渐从出瓶拨轮1的拨槽中脱离,直到完全脱离出瓶拨轮1。出瓶通道3与出瓶拨轮1相对的一侧内壁设有缓冲槽4,缓冲槽4设于瓶体9从出瓶拨轮1脱离的位置处。缓冲槽4可以减缓由瓶体9刚性碰撞造成的冲击力,从而降低碎瓶几率、减轻对导瓶栏栅的磨损。
[0023]本实施例中,缓冲槽4为弧形槽,并设于与出瓶拨轮1相对的导瓶栏栅2上。
[0024]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出瓶通道3与出瓶拨轮1相对的一侧内壁设置弹性缓冲件,通过弹性缓冲件来减缓由瓶体9刚性碰撞造成的冲击力,可达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为一输送带机构5的输送带51,输送带51构成导瓶栏栅2的一段。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也可为弹片、橡胶垫
坐寸。
[0025]本实施例中,输送带机构5还包括安装板54、多个用于绕设输送带51的带轮52、以及用于调节带轮52位置的调节件53。各带轮52安装于安装板54上,并可通过调节件53调节带轮52的安装位置,以调节输送带51与相对侧的导瓶栏栅2之间的距离,达到调节出瓶通道3宽度的效果,从而提高其适用范围。
[0026]本实施例中,沿着出瓶方向,在输送带机构5的上游设有用于对经过的瓶体9进行计数的计数器6,计数器6通过控制器7与输送带机构5信号连接(参见图5 )。本实施例中,计数器6安装于导瓶栏栅2上。
[0027]参见图6,本实施例的控制过程如下:出瓶拨轮1带动瓶体9进入出瓶通道3,计数器6对经过计数器6的瓶体9数量η进行计数,当n〈m(m为控制器预设的参考值,参考值根据计数器6至输送带机构5的距离而定)时,输送带51不转动;当η > m时,计数每增加一次则输送带51转动一下,如计数没有增加,则输送带51不动。输送带51的启动由控制器7控制,通过该方式可避免输送带51 —直运行造成出瓶通道3内缺瓶而发生的倒瓶现象。
[0028]本实施例中,出瓶通道3的出瓶端连接有接瓶盘8,输送带机构5位于其中一件导瓶栏栅2与接瓶盘8之间。出瓶通道3为直线通道,且出瓶通道3的出瓶方向与出瓶拨轮1在出瓶口 11的切线方向平行。
[0029]当然,对于由两套出瓶装置组合而成的结构,同样可采用输送带机构5来达到降低碎瓶几率、减轻导瓶栏栅磨损的效果。如图7所示,沿左侧出瓶拨轮1进入左侧出瓶通道3的瓶体9在左侧输送带机构5的带动下迅速出瓶,沿右侧出瓶拨轮1进入右侧出瓶通道3的瓶体9在右侧输送带机构5的带动下迅速出瓶。
【权利要求】
1.一种出瓶装置,包括出瓶拨轮(1)和两件相对布置的导瓶栏栅(2),两件导瓶栏栅之间形成与出瓶拨轮(1)出瓶口(11)相接的出瓶通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瓶通道(3)与出瓶拨轮(1)相对的一侧内壁设有缓冲槽(4)或弹性缓冲件,所述缓冲槽(4)或弹性缓冲件设于瓶体(9)从出瓶拨轮(1)脱离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4)为弧形槽,并设于与出瓶拨轮(1)相对的导瓶栏栅(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为一输送带机构(5)的输送带(51 ),所述输送带(51)构成导瓶栏栅(2)的一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机构(5)还包括多个用于绕设输送带(51)的带轮(52)以及用于调节带轮(52)位置的调节件(53)。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出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出瓶方向,在所述输送带机构(5 )的上游设有用于对经过的瓶体(9 )进行计数的计数器(6 ),所述计数器(6 )通过控制器(7)与输送带机构(5)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器(6)安装于导瓶栏栅(2)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出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瓶通道(3)的出瓶端连接有接瓶盘(8 ),所述输送带机构(5 )位于其中一件导瓶栏栅(2 )与接瓶盘(8 )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出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瓶通道(3)为直线通道,且出瓶通道(3)的出瓶方向与出瓶拨轮(1)在出瓶口(11)的切线方向平行。
【文档编号】B67C3/24GK103738549SQ201310721160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骆少辉, 马文智, 邱永谋, 邹紫林, 李爱民 申请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