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及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506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轨道及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及自行小车输送系统,该轨道为以铝合金或其它材料制作的具有近似“工”字截面的较高强度轨道,其顶面上承载运行的自行小车。
背景技术
自行小车输送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连续式输送设备,其典型结构主要由轨道、载物小车、滑触线、电动环链葫芦、电动道岔、吊具等部件组成。对于输送较轻工件(一般不超过3吨)的场合,通常采用具有近似“工”字截面的铝合金轨道,这种轨道通过以一定间隔排列的C型连接架吊挂在辅梁上;载物小车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车轮承载在轨道顶面运行的自行小车构成,其中主车为电机驱动,副车为无动力驱动,主车和副车之间通过车组连杆组合成一体;滑触线安装在轨道腹板内,其排列方向与轨道延伸方向一致,当主车集电装置电刷与滑触线相互接触时,就可以为载物小车驱动电机和环链葫芦提供工作电源;电动环链葫芦主要作用是起吊工件;电动道岔是载物小车沿轨道运行的转辙部件,它将主线轨道与支线轨道联成网络,使载物小车能按指令进入不同的线路或工位;吊具通过环链葫芦安装在载物小车上,其通常采用一字吊具和框式吊具,当载物小车在轨道上运行时,吊具相应地吊挂工件在输送线上进行运输。一般的自行小车只能在水平直轨上运行,爬坡要借助链条等辅助设备进行。在轨道存在水平高差的场合,系统必须增设升降机或者链条等设备才能进行工件的高差搬运。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已出现了具有自行爬坡功能的自行小车,其包括侧向开口的车体、驱动轮、靠轮及靠轮压紧机构,其中驱动轮安装在车体的上开口端并承载在轨道的顶面上运行,靠轮安装在车体的下开口端,靠轮压紧机构驱动靠轮紧贴在轨道爬坡段的底面上运行,由此增加了自行小车的驱动摩擦力,使得自行小车无需借助辅助设备就可以实现自主爬坡。实际上,过大的驱动摩擦力对于轨道水平段是有害的,由此要求靠轮在爬坡段能可靠地紧贴轨道底面,以便保 证自行小车的自主爬坡;在水平段,靠轮应能够与轨道的底面脱离接触,由此保证自行小车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现有爬坡自行小车是通过靠轮触发装置来实现这一要求的,当自行小车在水平段运行时,靠轮触发装置不动作;当自行小车在爬坡段运行时,靠轮触发装置相应动作,由此使得靠轮紧贴在轨道爬坡段底面运行。这种靠轮触发装置一般为凸轮机构,其结构较为复杂,容易发生故障,可靠性方面不够理想。因此,如何全部或部分地克服系统中存在的上述的缺陷,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及自行小车输送系统,可在水平段和爬坡段之间可靠地触发自行小车自主爬坡。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包括第一轨道水平段、第二轨道水平段、第一轨道转弯段、第二轨道转弯段和轨道爬坡段,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和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位于不同高度上,所述轨道爬坡段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轨道转弯段圆滑连接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所述轨道爬坡段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轨道转弯段圆滑连接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的顶面与底面间距、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的顶面与底面间距均小于所述轨道爬坡段的顶面与底面间距。可选地,所述轨道爬坡段包括爬坡段直轨,所述第一轨道转弯段包括第一轨道弯轨,所述第二轨道转弯段包括第二轨道弯轨,所述爬坡段直轨、所述第一轨道弯轨和所述第二轨道弯轨的底面附着轨道板。可选地,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和所述轨道板的第一端之间以附着在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底面的第一过渡块圆滑连接,所述第二道水平段和所述轨道板的第二端之间以附着在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底面的第二过渡块圆滑连接。可选地,所述轨道板和所述爬坡段直轨、所述第一轨道弯轨及所述第二轨道弯轨之间,所述第一过渡块和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之间,所述第二过渡块和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之间分别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可选地,所述螺钉的尾端涂设防松胶。可选地,为具有近似为“工”字截面的轨道。可选地,所述近似为“工”字截面的轨道的第一侧设置C型的吊架安装槽,所述近似为“工”字截面的轨道的第二侧为线缆安装腹板。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小车输送系统,其包括以上所述的轨道及承载在所述轨道上运行的若干自行小车。可选地,所述自行小车包括侧向开口的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驱动轮、靠轮及靠轮压紧机构,所述驱动轮安装于所述车体的上开口端并承载在所述轨道的顶面上运行,所述靠轮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下开口端,所述靠轮压紧机构驱动所述靠轮紧贴在轨道爬坡段的底面上运行。可选地,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取电器,所述轨道上布设有电线,所述取电器包括感应铁芯和接至取电回路中的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缠绕在所述感应铁芯第一端,所述感应铁芯的第二端以一预设安全间距接近输电系统的电线,且所述感应铁芯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所述感应铁芯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变截面轨道,其轨道水平段的顶面与底面间距小于轨道爬坡段的顶面与底面间距:当自行小车位于轨道水平段时,自行小车的靠轮不能与轨道水平段的底面接触,因而不会增加影响自行小车运行效率的摩擦力;当自行小车位于轨道爬坡段时,自行小车的靠轮与爬坡水平段的底面接触,由此增加自行小车的驱动摩擦力,最终实现自行小车自主爬坡。由于自行小车的爬坡功能是通过轨道截面变化来触发的,而轨道不会出现机械故障,由此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图1为具有爬坡功能的自行小车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3为 图1的B-B视图。图4为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爬坡示意图;[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示意图;图6为图5的C向视图;图7为图5的D向视图;图8为图5的E-E视图。图1 图8中,有关附图标记如下:100、自行小车,100a、主车,100b、副车,100c、车组连杆,101、电机减速机;102、车体,103、驱动轮,104、弹性圆柱销,105、镀锌六角法兰面螺栓,106、轴端挡板,107、导向轮,108、靠轮,109、取电器安装架,110、螺栓,111、弹垫,112、电线安装架,113、电线,114、取电器,115、U型槽,116、靠轮压紧机构;200、轨道,201、第一轨道水平段,2011、线缆安装腹板,2012、吊架安装槽,202、第一轨道转弯段,203、轨道爬坡段,204、第二轨道转弯段,205、第二轨道水平段,206、轨道板,207、第一过渡块,208、第二过渡块,209、螺钉,210、防松胶;300、吊具及工件;400、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轨道及自行小车输送系统进行描述,下面先对具有爬坡功能的自行小车结构进行介绍。同时参见图1 图3,为具有爬坡功能的自行小车示意图。该自行小车100为有动力驱动的主车,它的承载轨道200 —侧通过C型吊架(图未示出)悬挂于与钢结构连接的辅梁上,轨道200的另一侧·布置自行小车的车体102,其为具有C型侧向开口截面的板材焊接车架,可使轨道200大体位于该车体102的内部。电机减速机101的法兰盘与车体102主体顶部之间通过螺栓110、弹垫111等标准件固定连接;驱动轮(总成)103的轮轴与电机减速机101的动力输出轴联接,驱动轮103的轴端挡板106通过镀锌六角法兰面螺栓105和弹性圆柱销104进行定位,这样就将驱动轮103安装到C型车体102的上开口端,由此使得该驱动轮103的滚轮能够承载在类“工”字截面轨道200的顶面上运行。车体102上对称地设置了 8个导向轮107,当自行小车在轨道200上运行时,它们可以很好地对自行小车100进行导向,由此保证自行小车的平稳运行。该自行小车100具有爬坡功能,其具体结构是:车体102的下开口端固定安装U型槽115,其中安装若干个靠轮(总成)108及相应的靠轮压紧机构116,这些靠轮压紧机构116可以驱动靠轮108紧贴在轨道200的爬坡段底面上运行,由此增加了自行小车在轨道爬坡段的驱动摩擦力,最终实现自行小车的自主爬坡,这样有利于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该自行小车100采用非接触感应式取电装置供电,其具体结构为:轨道200的腹板上通过电线安装架112布设有电线113,取电器114可拆卸地安装在车体102的取电器支架109上;该取电器114包括感应铁芯和接至取电回路中的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缠绕在感应铁芯第一端,感应铁芯的第二端以一预设安全间距(尽量接近电线但又不会打火的距离,具体可参照有关电气手册预先确定)接近输电系统的电线113,且感应铁芯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电线113的延伸方向,感应铁芯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电线113的延伸方向。当感应铁芯沿轨道200的走向运行时,其切割电线113的磁力线,由此通过电磁感应效应而使取电器114的感应线圈产生电能,并经取电回路输送到自行小车100的用电设备如驱动电机、环链葫芦上。由于采用非接触供电,可避免接触不良与打火现象,提高了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参见图4,为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爬坡示意图。该系统包括轨道200及承载在轨道上运行的若干载物小车,其中:轨道200由若干位于不同高度的轨道水平段和连接相邻高度轨道水平段的轨道爬坡段(如30° )构成,其中轨道水平段和轨道爬坡段之间以连接弯轨过渡,且轨道爬坡段的顶面与底面间距大于轨道水平段的顶面与底面间距,由此形成变截面结构轨道;载物小车由若干上述带有靠轮结构的自行小车100组合而成,其中至少有一个为驱动主车100a。由于各个小车配置了靠轮结构,因而整个载物小车能够自主爬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每个载物小车也可以由一个有动力驱动的的自行小车组成,不再赘述。图4示出一种载物小车的应用实例,其由主车IOOa和副车IOOc构成,主车IOOa和副车IOOc两者之间由车组连杆IOOc连接成一体由此形成二车组。该车组连杆IOOc上安装电控箱400,可以方便地进行控制。吊具及工件300吊挂在车组连杆100c,随自行小车100 一起运行到目标位置,运行效率极高。在上述自行小车系统中,应确保靠轮108在爬坡段能可靠地紧贴轨道200的底面,以便保证自行小车100的自主爬坡;在水平段,靠轮108应能够与轨道200的底面自动脱离接触,由此保证自行小车100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这需要设置相应的靠轮触发装置来触发自行小车100的爬坡功能,本实用新型的下述实施例是通过变截面轨道来实现这一要求的。该变截面轨道中,其轨道水平段的顶面与底面间距小于轨道爬坡段的顶面与底面间距:当自行小车100位于爬坡段时, 自行小车100的靠轮108可靠地紧贴轨道200的爬坡段底面,由此增加自行小车100的驱动摩擦力,以便保证自行小车100的自主爬坡;当自行小车100位于水平段时,自行小车100的靠轮108能够与轨道200的底面自动脱离接触,因而不会增加与自行小车运行方向相反的摩擦力,这样就可以保证自行小车100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以下进一步具体描述。请同时参见图5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结构。该轨道200包括若干位于不同高度的轨道水平段和连接相邻高度轨道水平段的轨道爬坡段,其中轨道水平段和轨道爬坡段主体一般为直轨,其连接部分采用轨道转弯段(圆弧段弯轨)过渡。整个轨道采用变截面结构,其中轨道爬坡段的顶面与底面间距大于轨道水平段的顶面与底面间距。具体地,该轨道200由第一轨道水平段201、第二轨道水平段205、第一轨道转弯段202、第二轨道转弯段204和轨道爬坡段203构成,其中:第一轨道水平段201具有近似“工”字型截面,其第一侧设置C型的吊架安装槽2012,第二侧为线缆安装腹板2011 ;第二轨道水平段205、第一轨道转弯段202、第二轨道转弯段204和轨道爬坡段203也具有相同的截面结构,不再赘述。该变截面轨道200中,第一轨道水平段201、第二轨道水平段205、第一轨道转弯段202、第二轨道转弯段204和轨道爬坡段203的连接形式是:第一轨道水平段201和第二轨道水平段202存在高差,即它们分别位于不同高度上;轨道爬坡段203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轨道转弯段202圆滑连接第一轨道水平段201 ;轨道爬坡段203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轨道转弯段204圆滑连接第二轨道水平段205。[0039]该轨道200为变截面轨道,即第一轨道水平段201的顶面与底面间距H1、第二轨道水平段205的顶面与底面间距H3均小于轨道爬坡段203的顶面与底面间距H2。在这种轨道结构形式下,假设靠轮108的最高点位置与基准线的距离为h,第一轨道水平段201、第二轨道水平段205底面与基准线的距离分别为hl,第一轨道转弯段202、第二轨道转弯段204及轨道爬坡段203底面与基准线的距离分别为h2,则通过设定靠轮压紧机构116的参数以保证h2〈h〈hl后,就可以使靠轮108不会与轨道200的水平段接触,但能够紧贴轨道200的爬坡段底面运行,这样靠轮108就能够按照预设要求为自行小车100提供足够的驱动摩擦力。上述变截面结构轨道200的具体实现方式是:在轨道爬坡段203的直轨底端、第一轨道转弯段202的弯轨底端、第二轨道转弯段204的弯轨底端分别附加轨道板206 ;第一轨道水平段202和轨道板206的第一端之间以附着在第一轨道水平段底面的第一过渡块207圆滑连接,第二道水平段205和轨道板206的第二端之间以附着在第二轨道水平段205底面的第二过渡块208圆滑连接。这样,轨道板206与第一轨道水平段201的底面之间通过第一过渡块207平滑过渡,使得轨道板206的底面、第一过渡块207的底面及第一轨道水平段201的底面构成连续的平滑曲面,轨道板206与第二轨道水平段205的底面之间通过第二过渡块208平滑过渡,使得轨道板206的底面、第二过渡块207的底面及第二轨道水平段205的底面构成连续的平滑曲面,由此实现了变截面结构形式的轨道200。具体地,轨道板206和爬坡段203的直轨、第一轨道转弯段202的弯轨及第二轨道转弯段204的弯轨之间,第一过渡块207和第一轨道水平段201之间,第二过渡块208和第二轨道水平段205之间分别通过多个螺钉209固定,安装拆卸较为方便。其中,螺钉209上可进一步涂防松胶210,以保证轨道板206与爬坡段203的直轨、第一轨道转弯段202的弯轨及第二轨道转弯段204的弯轨之间,第一过渡块207和第一轨道水平段201以及第二过渡块208和第二轨道水平段205之间连接可靠。本实施例中,轨道200采用了变截面结构,这种变截面结构的轨道200可以自适应地接触或不接触靠轮108:调整好上述靠轮压紧机构116中的调节螺栓后,自行小车200的靠轮108在轨道水平段运行过程中将与轨道200的底面脱离,由此减小摩擦力;而在轨道爬坡段,该变截面轨道结构可以保证靠轮208与轨道爬坡段的底面紧密接触,由此增加驱动摩擦力,最终保证自行小车100顺利地进行爬坡。这种爬坡触发方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包括第一轨道水平段、第二轨道水平段、第一轨道转弯段、第二轨道转弯段和轨道爬坡段,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和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位于不同高度上,所述轨道爬坡段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轨道转弯段圆滑连接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所述轨道爬坡段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轨道转弯段圆滑连接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的顶面与底面间距、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的顶面与底面间距均小于所述轨道爬坡段的顶面与底面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爬坡段包括爬坡段直轨,所述第一轨道转弯段包括第一轨道弯轨,所述第二轨道转弯段包括第二轨道弯轨,所述爬坡段直轨、所述第一轨道弯轨和所述第二轨道弯轨的底面附着轨道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和所述轨道板的第一端之间以附着在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底面的第一过渡块圆滑连接,所述第二道水平段和所述轨道板的第二端之间以附着在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底面的第二过渡块圆滑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和所述爬坡段直轨、所述第一轨道弯轨及所述第二轨道弯轨之间,所述第一过渡块和所述第一轨道水平段之间,所述第二过渡块和所述第二轨道水平段之间分别通过多个螺钉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的尾端涂设防松胶。
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为具有近似为“工”字截面的轨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近似为“工”字截面的轨道的第一侧设置C型的吊架安装槽,所述近似为“工”字截面的轨道的第二侧为线缆安装腹板。
8.一种自行小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轨道及承载在所述轨道上运行的若干自行小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小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小车包括侧向开口的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驱动轮、靠轮及靠轮压紧机构,所述驱动轮安装于所述车体的上开口端并承载在所述轨道的顶面上运行,所述靠轮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下开口端,所述靠轮压紧机构驱动所述靠轮紧贴在轨道爬坡段的底面上运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小车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取电器,所述轨道上布设有电线,所述取电器包括感应铁芯和接至取电回路中的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缠绕在所述感应铁芯第一端,所述感应铁芯的第二端以一预设安全间距接近输电系统的电线,且所述感应铁芯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所述感应铁芯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轨道,包括第一轨道水平段、第二轨道水平段、第一轨道转弯段、第二轨道转弯段和轨道爬坡段,第一轨道水平段和第二轨道水平段位于不同高度上,轨道爬坡段第一端通过第一轨道转弯段圆滑连接第一轨道水平段,轨道爬坡段第二端通过第二轨道转弯段圆滑连接第二轨道水平段,第一轨道水平段顶面与底面间距、第二轨道水平段顶面与底面间距均小于轨道爬坡段顶面与底面间距。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自行小车输送系统,包括变截面轨道及承载在轨道上运行若干自行小车。本实用新型采用变截面轨道,可在水平段和爬坡段之间可靠地触发自行小车自主爬坡。
文档编号B65G35/00GK203112028SQ20132010678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8日
发明者徐书军 申请人: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