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549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袋式灌装封口机。
背景技术
灌装封口机是包装机中的一类产品,而给袋式灌装封口机是灌装封口机的主要产品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给袋式灌装封口机都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缺点。同时,由多台现有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组成的生产线,只能对I至2个包装袋进行灌装封口,并且,只能对同一种规格的小包装袋进行灌装封口,当包装袋的体积比较大时,现有的给袋式灌装封口机便无法将包装袋打开,因此,现有的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已经不能适应包装行业的发展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的给袋式灌装封口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分别设在机架上的放袋装置、取袋装置、送袋装置、吸送开袋装置、灌装装置、封口装置、成品输出装置;上述吸送开袋装置设在灌装装置的下方;上述送袋装置设在放袋装置和吸送开袋装置之间,上述送袋装置的进袋部设在放袋装置的下方,上述送袋装置的出袋部设在吸送开袋装置的下方;上述取袋装置设在送袋装置其进袋部的下方,上述取袋装置伸入放袋装置内;上述封口装置设在吸送开袋装置和灌装装置之间;上述成品输出装置设在吸送开袋装置的下方。当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工作时,取袋装置上升并经过送袋装置的进袋部而进入放袋装置内,从而将放袋装置内最下面的一个包装袋吸住,然后,取袋装置下降并将吸住的包装袋拖离放袋装置;接着,取袋装置继续下降并将吸住的包装袋水平地放在送袋装置上;当包装袋水平地放在送袋装置上以后,送袋装置再将包装袋水平地输送到吸送开袋装置的下方;当水平放置的包装袋位于吸送开袋装置的下方时,吸送开袋装置再将水平放置的包装袋吸住,并使包装袋从水平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然后,吸送开袋装置再将竖直放置的包装袋其袋口打开;当竖直放置的包装袋其袋口打开后,灌装装置再向袋口打开的包装袋内灌装物料;灌装完毕以后,封口装置再将灌装有物料的包装袋封口,从而制作出成品;封口完毕以后,吸送开袋装置再将成品放开,这样,成品便会自动地掉落到成品输出装置上,成品输出装置再将成品输出。因此,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的自动化程度高,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放袋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袋装置包括限位托架和限位板;上述限位托架固定地安装在机架上,上述限位托架上设有出袋口,上述出袋口的大小小于包装袋的大小;上述限位板竖直地安装在限位托架上,上述限位板之间构成一个可以叠放包装袋的空间。当包装袋叠加地放置在限位板之间构成的空间内时,最下面的一个包装袋刚好位于出袋口上,并且,最下面的一个包装袋可以从出袋口拉出。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取袋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取袋装置包括取袋吸嘴、取袋吸嘴安装架、取袋气缸和取袋气缸安装架;上述取袋气缸安装架固定地安装在机架上,上述取袋气缸的缸体竖直地安装在取袋气缸安装架上;上述取袋吸嘴通过取袋吸嘴安装架固定地安装在取袋气缸的活塞杆上。当取袋装置吸取包装袋时,取袋气缸的活塞杆伸长,这样,在取袋气缸其活塞杆的驱动下,取袋吸嘴安装架和取袋吸嘴便会上升,取袋吸嘴安装架和取袋吸嘴经过送袋装置的进袋部进入到放袋装置内,直到取袋吸嘴安装架上的取袋吸嘴吸住放袋装置内最下面的一个包装袋;然后,取袋气缸的活塞杆缩短,这样,在取袋气缸其活塞杆的驱动下,取袋吸嘴安装架和取袋吸嘴便会下降,取袋吸嘴安装架上的取袋吸嘴便会将吸住的包装袋拖离放袋装置;接着,取袋吸嘴安装架和取袋吸嘴继续下降并将吸住的包装袋水平地放在送袋装置的进袋部上。作为本实用新型中送袋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送袋装置包括送袋轨道和包装袋推送机构;上述送袋轨道固定地安装在机架上,上述送袋轨道上设有一个容纳包装袋的条形凹槽,上述条形凹槽内设有条形缝隙,上述送袋轨道的进袋部上设有一个可供取袋装置穿过的条形通孔,上述条形凹槽、条形缝隙和条形通孔均沿着包装袋的输送方向设置;上述包装袋推送机构包括送袋主动轴、固定轴、送袋主动轮、送袋从动轮、送袋传送带、送袋步进电机和送袋推块;上述送袋主动轴可转动地设在机架上,上述固定轴固定地安装在机架上,送袋主动轴和固定轴均位于送袋轨道的下方,送袋主动轴和固定轴平行设置;上述送袋主动轮同轴地固定安装在送袋主动轴上,上述送袋从动轮可转动地同轴安装在固定轴上;上述送袋传送带张紧在送袋主动轮和送袋从动轮上,上述送袋传送带位于条形缝隙的正下方,并且,上述送袋传送带与条形缝隙平行设置;上述送袋步进电机固定地设在机架上,上述送袋步进电机通过送袋主动轴和送袋主动轮与送袋传送带传动连接;上述送袋推块固定地设在送袋传送带上,上述送袋推块位于条形缝隙内,相邻两块送袋推块之间的距离大于包装袋的长度。[0031]当送袋装置输送包装袋时,送袋步进电机间隙式地运作;当送袋步进电机启动时,送袋步进电机通过送袋主动轴和送袋主动轮的传动而驱动送袋传送带在送袋主动轮和送袋从动轮上转动,送袋传送带便会带动送袋推块在条形缝隙内沿着包装袋的输送方向运动,送袋推块便会将条形凹槽内的包装袋向前推送,从而使包装袋沿着条形凹槽向前滑行输送,这样,送袋装置便间隙式地将包装袋一个又一个地向前输送。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吸送开袋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送开袋装置包括包装袋吸送机构和开袋机构,上述包装袋吸送机构安装在送袋装置其出袋部的上方,上述开袋机构安装在灌装装置的下方,上述包装袋吸送机构与开袋机构开袋配合。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包装袋吸送机构和开袋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包装袋吸送机构包括安装板、摆动送袋组件、吸袋组件、前缓冲组件和后缓冲组件;上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送袋装置其出袋部的上方,上述安装板的上部设有条形限位孔,上述条形限位孔竖直设置;上述摆动送袋组件包括安装轴、驱动臂、送袋摆臂、连杆、限位杆和摆动气缸;上述安装轴水平地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下部上;上述驱动臂呈直线状,驱动臂的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轴上;上述送袋摆臂呈V形,送袋摆臂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驱动臂的上端上;上述限位杆的一端可上下滑动地设在安装板的条形限位孔内,限位杆与安装轴平行设置;上述连杆的一端与送袋摆臂的上端活动连接,上述连杆的另一端与限位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上述摆动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机架上,上述摆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臂的中部活动连接;上述吸袋组件包括送袋吸嘴、送袋吸嘴安装架、送袋气缸和送袋气缸安装架;上述送袋气缸的缸体通过送袋气缸安装架固定安装在送袋摆臂的下端上,上述送袋气缸的缸体与送袋摆臂平行设置;上述送袋吸嘴通过送袋吸嘴安装架固定安装在送袋气缸的活塞杆上;上述前缓冲组件包括前缓冲件和前连接板,上述前缓冲件通过前连接板安装在机架上,上述前缓冲件的位置与驱动臂的前边对应;上述后缓冲组件包括后缓冲件和后连接板,上述后缓冲件通过后连接板安装在机架上,上述后缓冲件的位置与驱动臂的后边对应;所述开袋机构包括安装座、开袋吸嘴、开袋吸嘴安装架和开袋气缸;上述安装座固定地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灌装装置的下方;上述开袋气缸的缸体水平地固定设在安装座上;上述开袋吸嘴通过开袋吸嘴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开袋气缸的活塞杆上,上述开袋吸嘴与送袋吸嘴开袋配合。上述前缓冲件或后缓冲件能够使驱动臂的运作变得缓慢,从而使得整个摆动送袋组件的动作变得更加平稳,以方便于包装袋的吸附、输送和袋口的打开。当包装袋吸送机构吸袋时,送袋气缸处于竖直状态;当送袋气缸的活塞杆伸长时,送袋气缸的活塞杆便会驱动送袋吸嘴安装架和送袋吸嘴一起向下运动,直到送袋吸嘴吸住送袋装置出袋部上水平放置的包装袋的侧面;然后,送袋气缸的活塞杆缩短,送袋气缸的活塞杆便会驱动送袋吸嘴安装架和送袋吸嘴一起向上运动,送袋吸嘴上的包装袋便会被吸起而脱离送袋装置;接着,摆动气缸的活塞杆伸长,摆动气缸的活塞杆便会驱使驱动臂绕着安装轴向前转动、并与前缓冲件相接触,这样,驱动臂的上端便会驱动送袋摆臂向前并向下运动,同时,由于限位杆的限位作用,所以,限位杆通过连杆驱使送袋摆臂绕着驱动臂的上端转动,这样,送袋摆臂的上端便会下降,送袋摆臂的下端便会上升,因此,在送袋摆臂下端的驱动下,送袋气缸从竖直状态转变为水平状态,这样,送袋吸嘴上的包装袋便从水平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并且,通过前缓冲件的缓冲作用,包装袋在转变为竖直状态时非常平稳。当送袋吸嘴上的包装袋处于竖直状态时,送袋气缸的活塞杆便会再次伸长,送袋气缸的活塞杆便会驱动送袋吸嘴安装架和送袋吸嘴一起向靠近灌装装置的方向运动,直到将竖直状态的包装袋输送到灌装装置的下方;在送袋气缸活塞杆伸长的过程中,开袋气缸的活塞杆同步地伸长,这样,开袋气缸的活塞杆便会驱使开袋吸嘴安装架和开袋吸嘴向靠近包装袋吸送机构的方向运动,当送袋气缸将竖直状态的包装袋输送到灌装装置的下方时,开袋气缸刚好将开袋吸嘴输送到竖直状态的包装袋的另一侧面上,这样,开袋吸嘴便会吸住竖直状态的包装袋的另一侧面;当开袋吸嘴吸住竖直状态的包装袋的另一侧面以后,开袋气缸的活塞杆和送袋气缸的活塞杆同步地缩短,这样,开袋吸嘴和送袋吸嘴便配合地将竖直状态的包装袋其袋口打开。当摆动气缸的活塞杆缩短时,摆动气缸的活塞杆便会驱使驱动臂绕着安装轴向后转动,并与前缓冲件相接触,这样,驱动臂的上端便会驱动送袋摆臂向后并向上运动,由于限位杆的限位作用,所以,限位杆通过连杆驱使送袋摆臂绕着驱动臂的上端转动,这样,送袋摆臂的上端便会上升,送袋摆臂的下端便会下降,因此,在送袋摆臂下端的驱动下,送袋气缸从水平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这样,包装袋吸送机构便恢复到初始的准备吸袋状态,以便于下一个包装袋的吸送;并且,通过后缓冲件的缓冲作用,送袋气缸在转变为竖直状态时非常平稳。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吸送开袋装置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吸送开袋装置还包括有一个夹袋机构,上述夹袋机构包括左袋夹座、右袋夹座、袋夹座驱动机构、左袋夹、右袋夹和袋夹打开机构;上述左袋夹座和右袋夹座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开袋机构的安装座上,上述左袋夹座和右袋夹座并排设置,上述左袋夹座和右袋夹座相互靠近或远离配合;上述袋夹座驱动机构包括袋夹座气缸、左传动杆和右传动杆;上述袋夹座气缸的缸体固定设在开袋机构的安装座上;上述左传动杆的一端与袋夹座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连接,上述左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左袋夹座活动连接;上述右传动杆的一端与袋夹座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连接,上述右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右袋夹座活动连接;上述左袋夹包括左固定臂、左活动臂、左固定夹爪、左活动夹爪、左驱动轴、左连接件、左固定轴和左复位弹簧;上述左固定臂固定安装在左袋夹座上,上述左固定夹爪固定地设在左固定臂的前端上;上述左活动夹爪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固定臂的前端上,上述左活动夹爪的前部与左固定夹爪开合配合,上述左活动臂的前端与左活动夹爪的后部活动连接;上述左驱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左活动臂的后端上,上述左驱动轴竖直设置,上述左驱动轴的下部上设有一个左转子;上述左连接件的一端与左固定臂的后端活动连接,上述左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左驱动轴活动连接;上述左固定轴固定地设在左固定臂上;上述左复位弹簧安装在左驱动轴和左固定轴之间,上述左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地安装在左驱动轴上,上述左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地安装在左固定轴上;上述右袋夹包括右固定臂、右活动臂、右固定夹爪、右活动夹爪、右驱动轴、右连接件、右固定轴和右复位弹簧;上述右固定臂固定安装在右袋夹座上,上述右固定夹爪固定地设在右固定臂的前端上;上述右活动夹爪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右固定臂的前端上,上述右活动夹爪的前部与右固定夹爪开合配合,上述右活动臂的前端与右活动夹爪的后部活动连接;上述右驱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右活动臂的后端上,上述右驱动轴竖直设置,上述右驱动轴的下部上设有一个右转子;上述右连接件的一端与右固定臂的后端活动连接,上述右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右驱动轴活动连接;上述右固定轴固定地设在右固定臂上;上述右复位弹簧安装在右驱动轴和右固定轴之间,上述右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地安装在右驱动轴上,上述右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地安装在右固定轴上;上述袋夹打开机构包括袋夹气缸和左右袋夹同步驱动件,上述袋夹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开袋机构的安装座上,上述左右袋夹同步驱动件固定安装在袋夹气缸的活塞杆上,上述左右袋夹同步驱动件与左驱动轴上的左转子和右驱动轴上的右转子同步地传动连接。当袋夹座气缸的活塞杆伸长时,袋夹座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左传动杆和右传动杆同步地驱动左袋夹座和右袋夹座,从而使左袋夹座和右袋夹座在开袋机构的安装座上相互远离地滑动,这样,竖直放置的包装袋便能够进入到左袋夹和右袋夹之间,以方便于左袋夹和右袋夹夹住竖直放置的包装袋的两侧;当袋夹气缸的活塞杆缩短时,袋夹气缸的活塞杆驱动左右袋夹同步驱动件运动,左右袋夹同步驱动件通过左转子和右转子分别同步地驱动左驱动轴和右驱动轴运动,这样,左驱动轴便会克服左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从而驱使左活动臂运动,左活动臂便会驱使左活动夹爪与左固定夹爪分开,从而使左袋夹处于打开状态,以方便于竖直放置的包装袋的左侧边进入到左袋夹内;同理,右驱动轴便会克服右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从而驱使右活动臂运动,右活动臂便会驱使右活动夹爪与右固定夹爪分开,从而使右袋夹处于打开状态,以方便于竖直放置的包装袋的右侧边进入到右袋夹内;当竖直放置的包装袋进入到同步打开的左袋夹和右袋夹之间时,包装袋的左侧边刚好位于左袋夹的左活动夹爪和左固定夹爪之间,包装袋的右侧边刚好位于右袋夹的右活动夹爪和右固定夹爪之间;接着,袋夹气缸的活塞杆伸长,这样,在左复位弹簧其回复力的作用下,左活动臂便会驱使左活动夹爪与左固定夹爪合上,从而使左袋夹的左活动夹爪和左固定夹爪夹住包装袋的左侧边;同理,在右复位弹簧其回复力的作用下,右活动臂便会驱使右活动夹爪与右固定夹爪合上,从而使右袋夹的右活动夹爪和右固定夹爪夹住包装袋的右侧边;这样,上述夹袋机构的左袋夹和右袋夹便分别夹住包装袋的两侧边;当夹袋机构的左袋夹和右袋夹分别夹住包装袋的两侧边后,袋夹座气缸的活塞杆缩短,袋夹座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左传动杆和右传动杆同步地驱动左袋夹座和右袋夹座,从而使左袋夹座和右袋夹座在开袋机构的安装座上相互靠近地滑动,这样,被左袋夹和右袋夹夹住的包装袋便会处于松弛状态,因而包装袋的袋口便能够充分地打开,因此,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能够将体积较大的包装袋其袋口充分打开,以方便于灌装装置的灌装;灌装完毕后,夹袋机构的左袋夹和右袋夹仍然分别夹住包装袋的两侧边,接着,袋夹座气缸的活塞杆再次伸长,从而再次驱使左袋夹和右袋夹相互远离,这样,包装袋的袋口便会被展平,以方便于封口装置的封口 ;封口完毕后,夹袋机构的左袋夹和右袋夹同时放开包装袋,这样,包装袋便会自动地掉落到成品输送装置上,由成品输送装置输出。上述灌装装置采用漏斗式灌装装置,上述漏斗式灌装装置为现有的技术,在此就不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作为本实用新型中封口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口装置包括封口座、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活动座、第一封口摆臂、第二封口摆臂、第一封口模、第二封口模、封口气缸、第一传动齿条、第二传动齿条、传动齿轮和齿轮轴;上述封口座固定设在机架上,上述封口座上设有一个可供灌装装置穿过的圆形通孔;上述第一滑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封口座上,上述第二滑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滑动座上,上述第一滑动座与第二滑动座滑动配合;上述活动座通过第一封口摆臂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滑动座上,上述活动座通过第二封口摆臂可转动地安装在封口座上;上述第一封口模固定地安装在活动座上,上述第二封口模固定地安装在第二滑动座上,上述第一封口模与第二封口模相对应;上述第一传动齿条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动座上,上述第二传动齿条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动座上;上述齿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滑动座上,上述传动齿轮同轴地固定安装在齿轮轴上,上述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一传动齿条和第二传动齿条哨合;上述封口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上述封口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滑动座传动连接。当封口气缸的活塞杆缩短时,封口气缸的活塞杆驱使第二滑动座相对于第一滑动座滑动,这样,第二滑动座上的第二传动齿条通过传动齿轮驱使第一传动齿条运动,第一传动齿条带动第一滑动座相对于第二滑动座错开运动,这样,第一滑动座通过第一封口摆臂和第二封口摆臂的配合而驱使活动座向远离第二滑动座的方向移动,因此,活动座上第一封口模便向远离第二封口模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滑动座也向远离活动座的方向移动,因此,第二滑动座上的第二封口模也向远离第一封口模的方向移动,这样,第一封口模便与第二封口模分开,从而使封口装置处于打开状态;当封口气缸的活塞杆伸长时,封口气缸的活塞杆驱使第二滑动座相对于第一滑动座滑动,这样,第二滑动座上的第二传动齿条通过传动齿轮驱使第一传动齿条运动,第一传动齿条带动第一滑动座相对于第二滑动座重叠运动,这样,第一滑动座通过第一封口摆臂和第二封口摆臂的配合而驱使活动座向靠近第二滑动座的方向移动,因此,活动座上第一封口模便向靠近第二封口模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滑动座也向靠近活动座的方向移动,因此,第二滑动座上的第二封口模也向靠近第一封口模的方向移动,这样,第一封口模便与第二封口模合上,从而使封口装置处于封口状态;当封口装置处于封口状态时,封口装置便会对包装袋的袋口进行封口处理。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成品输出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成品输出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电机和减速器,上述输送带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上述输送带电机和减速器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上述输送带电机通过减速器与输送带传动连接。当成品掉落在成品输出装置的输送带上时,转动的输送带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输送带转动,输送带使会将成品输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送袋装置的上方设有一个打码装置,上述打码装置包括打码器和打码器安装架,上述打码器通过打码器安装架固定安装机架上,上述打码器位于送袋装置的上方。当送袋装置间隙式地将包装袋输送到打码装置的下方时,打码器便会在包装袋上打码,从而在包装袋的外表面上形成需要的标识。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可以适应于不同规格包装袋的灌装封口,同时,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具有很高的共用性,当多台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组成生产线时,通过多个电子称分别称出不同重量的物料,再通过多台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的灌装装置分别灌装到不同规格的包装袋内,从而同时生产出不同重量的成品,因此,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能够适应包装行业的发展需要。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包括机架和分别设在机架上的放袋装置、取袋装置、送袋装置、吸送开袋装置、灌装装置、封口装置、成品输出装置;上述吸送开袋装置设在灌装装置的下方;上述送袋装置设在放袋装置和吸送开袋装置之间,上述送袋装置的进袋部设在放袋装置的下方,上述送袋装置的出袋部设在吸送开袋装置的下方;上述取袋装置设在送袋装置其进袋部的下方,上述取袋装置伸入放袋装置内;上述封口装置设在吸送开袋装置和灌装装置之间;上述成品输出装置设在吸送开袋装置的下方;所以,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的自动化程度高,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高;同时,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维护方便、易于推广等优点;并且,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适用于大包装袋的灌装封口,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特别适用于重量为Ikg 2.5kg物料的灌装封口,因此,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弥补了市场的空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侧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取袋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送袋装置的立体图;[0096]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打码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包装袋吸送机构的立体图;图7-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开袋机构和夹袋机构的立体图;图7-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开袋机构和夹袋机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7-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开袋机构和夹袋机构的俯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封口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成品输出装置的立体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放袋装置内放有包装袋时的侧面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取袋时的侧面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包装袋置于送袋装置进袋部时的侧面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打码时的侧面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包装袋位于送袋装置出袋部时的侧面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刚刚吸住水平放置的包装袋时的侧面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将包装袋吸离送袋装置时的侧面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将包装袋转变为竖直状态时的侧面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吸送开袋装置刚刚开袋时的侧面图;图1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开袋后进行灌装时的侧面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包装袋袋口展平时的侧面图;图2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在封口时的侧面图;图2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多台串联组成的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多台反串组成的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包括机架I和分别设在机架I上的放袋装置2、取袋装置3、送袋装置4、打码装置5、吸送开袋装置6、灌装装置7、封口装置8、成品输出装置9 ;上述吸送开袋装置6设在灌装装置7的下方;上述送袋装置4设在放袋装置2和吸送开袋装置6之间,上述送袋装置4的进袋部41设在放袋装置2的下方,上述送袋装置4的出袋部42设在吸送开袋装置6的下方;上述取袋装置3设在送袋装置4其进袋部41的下方,上述取袋装置3伸入放袋装置2内;上述封口装置8设在吸送开袋装置6和灌装装置7之间;上述成品输出装置9设在吸送开袋装置6的下方。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放袋装置2包括限位托架21和限位板22 ;上述限位托架21固定地安装在机架I上;上述限位托架21上设有出袋口 20,出袋口 20的大小小于包装袋的大小;上述限位板22竖直地安装在限位托架21上,上述限位板22之间构成一个可以叠放包装袋的空间2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上述取袋装置3包括取袋吸嘴31、取袋吸嘴安装架32、取袋气缸33和取袋气缸安装架34 ;上述取袋气缸安装架34固定地安装在机架I上,上述取袋气缸33的缸体竖直地安装在取袋气缸安装架34上;上述取袋吸嘴31通过取袋吸嘴安装架32固定地安装在取袋气缸33的活塞杆上。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上述送袋装置4包括送袋轨道40和包装袋推送机构;上述包装袋推送机构包括送袋主动轴43、固定轴44、送袋主动轮45、送袋从动轮46、送袋传送带47、送袋步进电机48和送袋推块49 ;上述送袋轨道40固定地安装在机架I上,上述送袋轨道40上设有一个容纳包装袋的条形凹槽401,上述条形凹槽401内设有条形缝隙402,上述送袋轨道40的进袋部403上设有一个可供取袋装置3其取袋吸嘴安装架32穿过的条形通孔404,上述条形凹槽401、条形缝隙402和条形通孔404均沿着包装袋的输送方向设置,图2和图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包装袋的输送方向;上述送袋主动轴43可转动地设在机架I上,上述固定轴44固定地安装在机架I上,上述送袋主动轴43和固定轴44均位于送袋轨道40的下方,上述送袋主动轴43和固定轴44平行设置;上述送袋主动轮45同轴地固定安装在送袋主动轴43上,上述送袋从动轮46可转动地同轴安装在固定轴44上;上述送袋传送带47张紧在送袋主动轮45和送袋从动轮46上,送袋传送带47位于条形缝隙402的正下方,并且,送袋传送带47与条形缝隙402平行设置;上述送袋步进电机48固定地设在机架I上,上述送袋步进电机48通过送袋主动轴43和送袋主动轮45与送袋传送带47传动连接;上述送袋推块49固定地设在送袋传送带47上,上述送袋推块49位于条形缝隙402内,相邻两块送袋推块49之间的距离大于包装袋的长度。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上述打码装置5设在送袋装置4的上方,上述打码装置5包括打码器51和打码器安装架52 ;上述打码器51通过打码器安装架52固定安装机架I上,上述打码器51位于送袋装置4的上方。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吸送开袋装置6包括包装袋吸送机构61、开袋机构62和夹袋机构63。如图1和图2和图6所示,上述包装袋吸送机构61包括安装板611、摆动送袋组件612、吸袋组件613、前缓冲组件614和后缓冲组件615 ;上述安装板611固定安装在机架I上,并且,上述安装板611位于送袋装置4其出袋部42的上方,上述安装板611的上部设有条形限位孔6110,上述条形限位孔6110竖直设置;上述摆动送袋组件612包括安装轴6120、驱动臂6121、送袋摆臂6122、连杆6123、限位杆6124和摆动气缸6125 ;上述安装轴6120水平地固定安装在安装板611的下部上;上述驱动臂6121呈直线状,上述驱动臂6121的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轴6120上;[0145]上述送袋摆臂6122呈V形,上述送袋摆臂6122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驱动臂6121的上端上;上述限位杆6124的一端可上下滑动地设在安装板611的条形限位孔6110内,上述限位杆6124与安装轴6120平行设置;上述连杆6123的一端与送袋摆臂6122的上端活动连接,上述连杆6123的另一端与限位杆612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上述摆动气缸6125的缸体固定安装机架I上,上述摆动气缸6125的活塞杆与驱动臂6121的中部活动连接;上述吸袋组件613包括送袋吸嘴6131、送袋吸嘴安装架6132、送袋气缸6133和送袋气缸安装架6134 ;上述送袋气缸6133的缸体通过送袋气缸安装架6134固定安装在送袋摆臂6122的下端上,上述送袋气缸6133的缸体与送袋摆臂6122平行设置;上述送袋吸嘴6131通过送袋吸嘴安装架6132固定安装在送袋气缸6133的活塞杆上;上述前缓冲组件614包括前缓冲件6141和前连接板6142,上述前缓冲件6141通过前连接板6142安装在机架I上,上述前缓冲件6141的位置与驱动臂6121的前边对应;上述后缓冲组件615包括后缓冲件6151和后连接板6152,上述后缓冲件6151通过后连接板6152安装在机架I上,上述后缓冲件6151的位置与驱动臂6121的后边对应。如图1、图2、图7-1、图7-2和图7_3所示,上述开袋机构62安装在灌装装置7的下方,上述开袋机构62包括安装座620、开袋吸嘴621、开袋吸嘴安装架622和开袋气缸623 ;上述安装座620固定地安装在机架I上且位于灌装装置7的下方;上述开袋气缸623的缸体水平地固定设在安装座620上;上述开袋吸嘴621通过开袋吸嘴安装架622固定安装在开袋气缸623的活塞杆上,上述开袋吸嘴621与送袋吸嘴611开袋配合。如图1、图2、图7-1、图7-2和图7_3所示,上述夹袋机构63包括左袋夹座631、右袋夹座632、袋夹座驱动机构、左袋夹633、右袋夹634和袋夹打开机构;上述左袋夹座631和右袋夹座632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开袋机构62的安装座620上,上述左袋夹座631和右袋夹座632并排设置,上述左袋夹座631和右袋夹座632相互靠近或远离配合;上述袋夹座驱动机构包括袋夹座气缸635、左传动杆6351和右传动杆6352 ;上述袋夹座气缸635的缸体固定设在开袋机构62的安装座620上;上述左传动杆6351的一端与袋夹座气缸635的活塞杆活动连接,上述左传动杆6351的另一端与左袋夹座631活动连接;上述右传动杆6352的一端与袋夹座气缸635的活塞杆活动连接,上述右传动杆6352的另一端与右袋夹座632活动连接;上述左袋夹633包括左固定臂6331、左活动臂6332、左固定夹爪6333、左活动夹爪6334、左驱动轴6335、左连接件6336、左固定轴6337和左复位弹簧6338 ;上述左固定臂6331固定安装在左袋夹座631上,上述左固定夹爪6333固定地设在左固定臂6331的前端上;[0165]上述左活动夹爪6334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固定臂6331的前端上,上述左活动夹爪6334的前部与左固定夹爪6333开合的配合,上述左活动臂6332的前端与左活动夹爪6334的后部活动连接;上述左驱动轴6335可转动地安装在左活动臂6332的后端上,上述左驱动轴6335竖直设置,上述左驱动轴6335的下部上设有一个左转子6339 ;上述左连接件6336的一端与左固定臂6331的后端活动连接,上述左连接件6336的另一端与左驱动轴6335活动连接;上述左固定轴6337固定地安装在左固定臂6331上;上述左复位弹簧6338安装在左驱动轴6335和左固定轴6337之间,上述左复位弹簧6338的一端固定地安装在左驱动轴6335上,上述左复位弹簧6338的另一端固定地安装在左固定轴6337上;上述右袋夹634包括右固定臂6341、右活动臂6342、右固定夹爪6343、右活动夹爪6344、右驱动轴6345、右连接件6346、右固定轴6347和右复位弹簧6348 ;上述右固定臂6341固定安装在右袋夹座632上,上述右固定夹爪6343固定地设在右固定臂6341的前端上;上述右活动夹爪6344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右固定臂6341的前端上,上述右活动夹爪6344的前部与右固定夹爪6343开合的配合,上述右活动臂6342的前端与右活动夹爪6344的后部活动连接;上述右驱动轴6345可转动地安装在右活动臂6342的后端上,上述右驱动轴6345竖直设置,上述右驱动轴6345的下部上设有一个右转子6349 ;上述右连接件6346的一端与右固定臂6341的后端活动连接,上述右连接件6346的另一端与右驱动轴6345活动连接;上述右固定轴6347固定地安装在右固定臂6341上;上述右复位弹簧6348安装在右驱动轴6345和右固定轴6347之间,上述右复位弹簧6348的一端固定地安装在右驱动轴6345上,上述右复位弹簧6348的另一端固定地安装在右固定轴6347上;上述袋夹打开机构包括袋夹气缸636和左右袋夹同步驱动件637,上述袋夹气缸636的缸体固定安装在开袋机构62的安装座620上,上述左右袋夹同步驱动件637固定地安装在袋夹气缸636的活塞杆上,上述左右袋夹同步驱动件637与左驱动轴6335上的左转子6339和右驱动轴6345上的右转子6349同步地传动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灌装装置7采用漏斗式灌装装置,上述漏斗式灌装装置主要用于灌装物料,上述漏斗式灌装装置为现有的技术,在此就不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1、图2和图8所示,上述封口装置8包括封口座80、第一滑动座811、第二滑动座812、活动座82、第一封口摆臂831、第二封口摆臂832、第一封口模841、第二封口模842、封口气缸85、第一传动齿条861、第二传动齿条862、传动齿轮87和齿轮轴88 ;上述封口座80固定设在机架I上,上述封口座80上设有一个可供灌装装置7穿过的圆形通孔807 ;上述第一滑动座811可滑动地安装在封口座80上,上述第二滑动座812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滑动座811上,上述第一滑动座811与第二滑动座812滑动配合;[0182]上述活动座82通过第一封口摆臂831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滑动座811上,上述活动座82通过第二封口摆臂832可转动地安装在封口座80上;上述第一封口模841固定地安装在活动座82上,上述第二封口模842固定地安装在第二滑动座812上,第一封口模841与第二封口模842相对应;上述第一传动齿条861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动座811上,上述第二传动齿条862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动座812上;上述齿轮轴88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滑动座811上,上述传动齿轮87同轴地固定安装在齿轮轴88上,上述传动齿轮87分别与第一传动齿条861和第二传动齿条862啮合;上述封口气缸85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I上,上述封口气缸85的活塞杆与第二滑动座812传动连接。如图1、图2和图9所示,上述成品输出装置9包括输送带91、输送带电机92和减速器93,上述输送带91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I上,上述输送带电机92和减速器93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I上,上述输送带电机92通过减速器93与输送带91传动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10所示,当包装袋叠加地放置在限位板22之间构成的空间23内时,最下面的一个包装袋10位于出袋口 20上,并且,最下面的一个包装袋10可以从出袋口 20拉出;如图11所示,当取袋装置3吸取包装袋10时,取袋气缸33的活塞杆伸长,这样,在取袋气缸33其活塞杆的驱动下,取袋吸嘴安装架32和取袋吸嘴31便会上升,取袋吸嘴安装架32和取袋吸嘴31经过送袋装置4的进袋部41进入到放袋装置2内,直到取袋吸嘴安装架32上的取袋吸嘴31吸住放袋装置2内最下面的一个包装袋10 ;然后,取袋气缸33的活塞杆缩短,这样,在取袋气缸33其活塞杆的驱动下,取袋吸嘴安装架32和取袋吸嘴31便会下降,取袋吸嘴安装架32上的取袋吸嘴31便会将吸住的包装袋10拖离放袋装置2 ;接着,取袋吸嘴安装架32和取袋吸嘴31继续下降并将吸住的包装袋10水平地放在送袋装置4其送袋轨道40的进袋部403上,如图12所示;如图4、图12和图13所示,当包装袋10水平地放在送袋装置4其送袋轨道40的进袋部403上以后,送袋步进电机48间隙式地运作,当送袋步进电机48启动时,送袋步进电机48通过送袋主动轴43和送袋主动轮45的传动而驱动送袋传送带47在送袋主动轮45和送袋从动轮46上转动,送袋传送带47便会带动送袋推块49在条形缝隙402内沿着包装袋10的输送方向运动,送袋推块49便会将条形凹槽401内的包装袋10向前推送,从而使包装袋10沿着条形凹槽401向前滑行输送;当包装袋10由送袋装置4输送到打码装置5的下方时,如图13所示,打码装置5的打码器51便会在包装袋10上打码;如图13和图14所示,打码装置5打码完毕以后,送袋装置4继续间隙式地将包装袋10输送到包装袋吸送机构61的下方;如图15所示,当包装袋吸送机构61吸袋时,送袋气缸6133处于竖直状态;当送袋气缸6133的活塞杆伸长时,送袋气缸6133的活塞杆便会驱动送袋吸嘴安装架6132和送袋吸嘴6131 —起向下运动,直到送袋吸嘴6131吸住送袋装置4其出袋部42上水平放置的包装袋10的侧面;然后,送袋气缸6133的活塞杆缩短,如图16所示,送袋气缸6133的活塞杆便会驱动送袋吸嘴安装架6132和送袋吸嘴6131 —起向上运动,送袋吸嘴6131上的包装袋10便会被吸起而脱离送袋装置4的出袋部42 ;接着,摆动气缸6125的活塞杆伸长,如图6和图17所示,摆动气缸6125的活塞杆便会驱使驱动臂6121绕着安装轴6120向前转动、并与前缓冲件6141相接触,这样,驱动臂6121的上端便会驱动送袋摆臂6122向前并向下运动,由于限位杆6124的限位作用,所以,限位杆6124通过连杆6123驱使送袋摆臂6122绕着驱动臂6121的上端转动,这样,送袋摆臂6122的上端便会下降,送袋摆臂6122的下端便会上升,因此,在送袋摆臂6122下端的驱动下,送袋气缸6133从竖直状态转变为水平状态,这样,送袋吸嘴6131上的包装袋10便从水平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如图6、图17和图18所示,当送袋吸嘴6131上的包装袋10处于竖直状态时,送袋气缸6133的活塞杆便会再次伸长,送袋气缸6133的活塞杆便会驱动送袋吸嘴安装架6132和送袋吸嘴6131 —起向靠近灌装装置7的方向运动,直到将竖直状态的包装袋10输送到灌装装置7的下方,如图18所示;如图7-1、图7-2、图7-3、图17和图18所示,在送袋气缸6133活塞杆伸长的过程中,开袋气缸623的活塞杆同步地伸长,这样,开袋气缸623的活塞杆便会驱使开袋吸嘴安装架622和开袋吸嘴621向靠近包装袋吸送机构61的方向运动,当送袋气缸6133将竖直状态的包装袋10输送到灌装装置7的下方时,开袋气缸623刚好将开袋吸嘴621输送到竖直状态的包装袋10的另一侧面上,这样,开袋吸嘴621便会吸住竖直状态的包装袋10的另一侧面,如图18所示;如图7-1、图7-2、图7-3、图17和图18所示,在送袋气缸6133活塞杆伸长的过程中,上述袋夹座气缸635的活塞杆伸长,袋夹座气缸635的活塞杆通过左传动杆6351和右传动杆6352同步地驱动左袋夹座631和右袋夹座632,从而使左袋夹座631和右袋夹座632在开袋机构62的安装座620上相互远离地滑动,这样,竖直放置的包装袋10便能够进入到左袋夹633和右袋夹6314之间,以方便于左袋夹633和右袋夹634夹住竖直放置的包装袋10的两侧;与此同时,袋夹气缸636的活塞杆缩短,袋夹气缸636的活塞杆驱动左右袋夹同步驱动件637运动,左右袋夹同步驱动件637通过左转子6339和右转子6349分别同步地驱动左驱动轴6335和右驱动轴6345运动,这样,左驱动轴6335便会克服左复位弹簧6338的回复力,从而驱使左活动臂6332运动,左活动臂6332便会驱使左活动夹爪6334与左固定夹爪6333分开,从而使左袋夹633处于打开状态,以方便于竖直放置的包装袋10的左侧边进入到左袋夹633内;同理,右驱动轴6345便会克服右复位弹簧6348的回复力,从而驱使右活动臂6342运动,右活动臂6342便会驱使右活动夹爪6344与右固定夹爪6343分开,从而使右袋夹634处于打开状态,以方便于竖直放置的包装袋10的右侧边进入到右袋夹634内;当竖直状态的包装袋10输送到灌装装置7的下方时,竖直放置的包装袋10刚好进入到同步打开的左袋夹633和右袋夹634之间,包装袋10的左侧边刚好位于左袋夹633的左活动夹爪6334和左固定夹爪6333之间,包装袋10的右侧边刚好位于右袋夹634的右活动夹爪6344和右固定夹爪6343之间;接着,袋夹气缸636的活塞杆伸长,这样,在左复位弹簧6338其回复力的作用下,左活动臂6332便会驱使左活动夹爪6334与左固定夹爪6333合上,从而使左袋夹633的左活动夹爪6334和左固定夹爪6333夹住包装袋10的左侧边;同理,在右复位弹簧6348其回复力的作用下,右活动臂6342便会驱使右活动夹爪6344与右固定夹爪6343合上,从而使右袋夹634的右活动夹爪6344和右固定夹爪6343夹住包装袋10的右侧边;这样,上述夹袋机构63的左袋夹633和右袋夹634便分别夹住包装袋10的两侧边;与此同时,开袋机构62的开袋吸嘴621刚好吸住送袋吸嘴6131上包装袋10的另一侧面;因此,在夹袋机构63的左袋夹633和右袋夹634分别夹住包装袋10两侧边的情况下,开袋机构62的开袋吸嘴621便能够很方便地与包装袋吸送机构61的送袋吸嘴6131配合开袋;当夹袋机构63的左袋夹633和右袋夹634分别夹住包装袋10的两侧边、开袋机构62的开袋吸嘴621和包装袋吸送机构61的送袋吸嘴6131分别吸住包装袋10的两侧面以后,袋夹座气缸635的活塞杆缩短,袋夹座气缸635的活塞杆通过左传动杆6351和右传动杆6352同步地驱动左袋夹座631和右袋夹座632,从而使左袋夹座631和右袋夹座632在开袋机构62的安装座620上相互靠近地滑动,这样,被左袋夹633和右袋夹634夹住的包装袋10便会处于松弛状态,如图7-1、图7-2、图7-3、图18和图19所示,在左袋夹座631和右袋夹座632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开袋气缸623的活塞杆和送袋气缸6133的活塞杆同步地缩短,这样,开袋吸嘴621和送袋吸嘴6131便配合地将竖直状态的包装袋10其袋口打开;当竖直放置的包装袋10其袋口打开后,灌装装置7再向袋口打开的包装袋10内灌装物料;如图7-1、图7-2、图7-3、图8、图19和图20所示,灌装装置7灌装完毕以后,开袋吸嘴621与送袋吸嘴6131同时放开竖直放置的包装袋10,接着,袋夹座气缸635的活塞杆再次伸长,从而再次驱使左袋夹座631和右袋夹座632相互远离,这样,左袋夹座631上的左袋夹633和右袋夹座632上的右袋夹634便会相互地远离,由于左袋夹633和右袋夹634分别夹住包装袋10的两侧边,所以,灌装有物料的包装袋10其袋口便会被展平,以方便于封口装置8的封口 ;如图8和图21所示,当封口装置8进行封口时,封口装置8其封口气缸85的活塞杆伸长,封口气缸85的活塞杆驱使第二滑动座812相对于第一滑动座811滑动,这样,第二滑动座812上的第二传动齿条862通过传动齿轮87驱使第一传动齿条861运动,第一传动齿条861带动第一滑动座811相对于第二滑动座812重叠运动,这样,第一滑动座811通过第一封口摆臂831和第二封口摆臂831的配合而驱使活动座82向靠近第二滑动座812的方向移动,因此,活动座82上的第一封口模841便向靠近第二封口模842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滑动座812也向靠近活动座82的方向移动,因此,第二滑动座812上的第二封口模842也向靠近第一封口模841的方向移动,这样,第一封口模841便与第二封口模842合上,从而对灌装有物料的包装袋10的袋口进行封口处理,从而制作出成品;封口装置8封口完毕后,封口装置8其封口气缸85的活塞杆缩短,封口气缸85的活塞杆驱使第二滑动座812相对于第一滑动座811滑动,这样,第二滑动座812上的第二传动齿条862通过传动齿轮87驱使第一传动齿条861运动,第一传动齿条861带动第一滑动座811相对于第二滑动座812错开运动,这样,第一滑动座811通过第一封口摆臂831和第二封口摆臂831的配合而驱使活动座82向远离第二滑动座812的方向移动,因此,活动座82上第一封口模841便向远离第二封口模842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滑动座812也向远离活动座82的方向移动,因此,第二滑动座812上的第二封口模842也向远离第一封口模841的方向移动,这样,第一封口模841便与第二封口模842分开,从而使封口装置8处于打开状态;当封口装置8打开以后,夹袋机构63的左袋夹633和右袋夹634同时放开包装袋10,这样,成品便会自动地掉落到成品输出装置9的输送带91上;如图20和图21所示,在包装袋10袋口展平和封口的过程中,摆动气缸6125的活塞杆缩短,摆动气缸6125的活塞杆便会驱使驱动臂6121绕着安装轴6120向后转动、并与后缓冲件6151相接触,这样,驱动臂6121的上端便会驱动送袋摆臂6122向后并向上运动,由于限位杆6124的限位作用,所以,限位杆6124通过连杆6123驱使送袋摆臂6122绕着驱动臂6121的上端转动,这样,送袋摆臂6122的上端便会上升,送袋摆臂6122的下端便会下降,因此,在送袋摆臂6122下端的驱动下,送袋气缸6133从水平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这样,包装袋吸送机构61便恢复到初始的准备吸袋状态,以便于下一个包装袋的吸送;当成品自动地掉落在成品输出装置9的输送带91上时,转动的输送带电机92通过减速器93驱动输送带91转动,输送带91使会将成品输出。上述“向前”是指包装袋10的输送方向,上述“向后”是指包装袋10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就这样全自动地进行物料灌装封口,因此,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的自动化程度高,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高;同时,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特别适应于体积比较大的包装袋的灌装封口。由于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可以适应于不同规格包装袋的灌装封口,同时,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具有很高的共用性,所以,当多台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组成生产线时,通过多个电子称分别称出不同重量的物料,再通过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的灌装装置灌装到不同规格的包装袋内,从而同时生产出不同重量的成品,因此,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能够适应包装行业的发展需要。如图22所示,多台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可以串联组成生产线,即多台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并排设置,每台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的朝向相同,并且,相邻两台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之间留有间隙11,因此,放袋时,工人可以站在间隙11处,从而方便于向放袋装置内叠放包装袋。如图23所示,多台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可以反串组成生产线,即多台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并排设置,相邻两台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的朝向相反,这样,在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的放袋装置处具有空隙12,放袋时,工人可以站在空隙12处,从而方便于向放袋装置内叠放包装袋。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做出的各种等同变换,均被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覆盖。
权利要求1.一种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分别设在机架上的放袋装置、取袋装置、送袋装置、吸送开袋装置、灌装装置、封口装置、成品输出装置;上述吸送开袋装置设在灌装装置的下方;上述送袋装置设在放袋装置和吸送开袋装置之间,上述送袋装置的进袋部设在放袋装置的下方,上述送袋装置的出袋部设在吸送开袋装置的下方;上述取袋装置设在送袋装置其进袋部的下方,上述取袋装置伸入放袋装置内;上述封口装置设在吸送开袋装置和灌装装置之间;上述成品输出装置设在吸送开袋装置的下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袋装置包括限位托架和限位板;上述限位托架固定地安装在机架上,上述限位托架上设有出袋口,上述出袋口的大小小于包装袋的大小;上述限位板竖直地安装在限位托架上,上述限位板之间构成一个可以叠放包装袋的空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袋装置包括取袋吸嘴、取袋吸嘴安装架、取袋气缸和取袋气缸安装架;上述取袋气缸安装架固定地安装在机架上,上述取袋气缸的缸体竖直地安装在取袋气缸安装架上;上述取袋吸嘴通过取袋吸嘴安装架固定地安装在取袋气缸的活塞杆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袋装置包括送袋轨道和包装袋推送机构; 上述送袋轨道固定地安装在机架上,上述送袋轨道上设有一个容纳包装袋的条形凹槽,上述条形凹槽内设有条形缝隙,上述送袋轨道的进袋部上设有一个可供取袋装置穿过的条形通孔,上述条形凹槽、条形缝隙和条形通孔均沿着包装袋的输送方向设置; 上述包装袋推 送机构包括送袋主动轴、固定轴、送袋主动轮、送袋从动轮、送袋传送带、送袋步进电机和送袋推块; 上述送袋主动轴可转动地设在机架上,上述固定轴固定地安装在机架上,送袋主动轴和固定轴均位于送袋轨道的下方,送袋主动轴和固定轴平行设置; 上述送袋主动轮同轴地固定安装在送袋主动轴上,上述送袋从动轮可转动地同轴安装在固定轴上; 上述送袋传送带张紧在送袋主动轮和送袋从动轮上,上述送袋传送带位于条形缝隙的正下方,并且,上述送袋传送带与条形缝隙平行设置; 上述送袋步进电机固定地设在机架上,上述送袋步进电机通过送袋主动轴和送袋主动轮与送袋传送带传动连接; 上述送袋推块固定地设在送袋传送带上,上述送袋推块位于条形缝隙内,相邻两块送袋推块之间的距离大于包装袋的长度。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送开袋装置包括包装袋吸送机构和开袋机构,上述包装袋吸送机构安装在送袋装置其出袋部的上方,上述开袋机构安装在灌装装置的下方,上述包装袋吸送机构与开袋机构开袋配合。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吸送机构包括安装板、摆动送袋组件、吸袋组件、前缓冲组件和后缓冲组件; 上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送袋装置其出袋部的上方,上述安装板的上部设有条形限位孔,上述条形限位孔竖直设置; 上述摆动送袋组件包括安装轴、驱动臂、送袋摆臂、连杆、限位杆和摆动气缸;上述安装轴水平地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下部上;上述驱动臂呈直线状,驱动臂的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轴上;上述送袋摆臂呈V形,送袋摆臂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驱动臂的上端上;上述限位杆的一端可上下滑动地设在安装板的条形限位孔内,限位杆与安装轴平行设置;上述连杆的一端与送袋摆臂的上端活动连接,上述连杆的另一端与限位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上述摆动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机架上,上述摆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驱动臂的中部活动连接;上述吸袋组件包括送袋吸嘴、送袋吸嘴安装架、送袋气缸和送袋气缸安装架;上述送袋气缸的缸体通过送袋气缸安装架固定安装在送袋摆臂的下端上,上述送袋气缸的缸体与送袋摆臂平行设置;上述送袋吸嘴通过送袋吸嘴安装架固定安装在送袋气缸的活塞杆上;上述前缓冲组件包括前缓冲件和前连接板,上述前缓冲件通过前连接板安装在机架上,上述前缓冲件的位置与驱动臂的前边对应; 上述后缓冲组件包括后缓冲件和后连接板,上述后缓冲件通过后连接板安装在机架上,上述后缓冲件的位置与驱动臂的后边对应; 所述开袋机构包括安装座、开袋吸嘴、开袋吸嘴安装架和开袋气缸; 上述安装座固定地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灌装装置的下方; 上述开袋气缸的缸体水平地固定设在安装座上; 上述开袋吸嘴通过开袋吸嘴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开袋气缸的活塞杆上,上述开袋吸嘴与送袋吸嘴开袋配合。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送开袋装置还包括有一个夹袋机构,上述夹袋机构包括左袋夹座、右袋夹座、袋夹座驱动机构、左袋夹、右袋夹和袋夹打开机构; 上述左袋夹座和右袋夹座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开袋机构的安装座上,上述左袋夹座和右袋夹座并排设置,上述左袋夹座和右袋夹座相互靠近或远离配合; 上述袋夹座驱动机构包括袋 夹座气缸、左传动杆和右传动杆;上述袋夹座气缸的缸体固定设在开袋机构的安装座上;上述左传动杆的一端与袋夹座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连接,左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左袋夹座活动连接;上述右传动杆的一端与袋夹座气缸的活塞杆活动连接,右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右袋夹座活动连接; 上述左袋夹包括左固定臂、左活动臂、左固定夹爪、左活动夹爪、左驱动轴、左连接件、左固定轴和左复位弹簧;上述左固定臂固定安装在左袋夹座上,上述左固定夹爪固定地设在左固定臂的前端上;上述左活动夹爪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左固定臂的前端上,上述左活动夹爪的前部与左固定夹爪开合配合,上述左活动臂的前端与左活动夹爪的后部活动连接;上述左驱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左活动臂的后端上,上述左驱动轴竖直设置,上述左驱动轴的下部上设有一个左转子;上述左连接件的一端与左固定臂的后端活动连接,上述左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左驱动轴活动连接;上述左固定轴固定地设在左固定臂上;上述左复位弹簧安装在左驱动轴和左固定轴之间,上述左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地安装在左驱动轴上,上述左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地安装在左固定轴上; 上述右袋夹包括右固定臂、右活动臂、右固定夹爪、右活动夹爪、右驱动轴、右连接件、右固定轴和右复位弹簧;上述右固定臂固定安装在右袋夹座上,上述右固定夹爪固定地设在右固定臂的前端上;上述右活动夹爪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右固定臂的前端上,上述右活动夹爪的前部与右固定夹爪开合配合,上述右活动臂的前端与右活动夹爪的后部活动连接;上述右驱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右活动臂的后端上,上述右驱动轴竖直设置,上述右驱动轴的下部上设有一个右转子;上述右连接件的一端与右固定臂的后端活动连接,上述右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右驱动轴活动连接;上述右固定轴固定地设在右固定臂上;上述右复位弹簧安装在右驱动轴和右固定轴之间,上述右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地安装在右驱动轴上,上述右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地安装在右固定轴上; 上述袋夹打开机构包括袋夹气缸和左右袋夹同步驱动件,上述袋夹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开袋机构的安装座上,上述左右袋夹同步驱动件固定安装在袋夹气缸的活塞杆上,上述左右袋夹同步驱动件与左驱动轴上的左转子和右驱动轴上的右转子同步地传动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包括封口座、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活动座、第一封口摆臂、第二封口摆臂、第一封口模、第二封口模、封口气缸、第一传动齿条、第二传动齿条、传动齿轮和齿轮轴; 上述封口座固定设在机架上,上述封口座上设有一个可供灌装装置穿过的圆形通孔;上述第一滑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封口座上,上述第二滑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滑动座上,上述第一滑动座与第二滑动座滑动配合; 上述活动座通过第一封口摆臂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滑动座上,上述活动座通过第二封口摆臂可转动地安装在封口座上; 上述第一封口模固定地安装在活动座上,上述第二封口模固定地安装在第二滑动座上,上述第一封口模与第二封口模相对应; 上述第一传动齿条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动座上,上述第二传动齿条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动座上; 上述齿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滑动座上,上述传动齿轮同轴地固定安装在齿轮轴上,上述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一传动齿条和第二传动齿条哨合; 上述封口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上述封口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滑动座传动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输出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电机和减速器,上述输送带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上述输送带电机和减速器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上述输送带电机通过减速器与输送带传动连接。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袋装置的上方设有一个打码装置,上述打码装置包括打码器和打码器安装架,上述打码器通过打码器安装架固定安装机架上,上述打码器位于送袋装置的上方。
专利摘要一种给袋式灌装封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分别设在机架上的放袋装置、取袋装置、送袋装置、吸送开袋装置、灌装装置、封口装置、成品输出装置;上述吸送开袋装置设在灌装装置的下方;上述送袋装置设在放袋装置和吸送开袋装置之间,上述送袋装置的进袋部设在放袋装置的下方,上述送袋装置的出袋部设在吸送开袋装置的下方;上述取袋装置设在送袋装置其进袋部的下方,上述取袋装置伸入放袋装置内;上述封口装置设在吸送开袋装置和灌装装置之间;上述成品输出装置设在吸送开袋装置的下方;因此,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的自动化程度高,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高;同时,本给袋式灌装封口机适用于大包装袋的灌装封口。
文档编号B65B1/00GK203158236SQ20132012586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6日
发明者蔡坤宏 申请人:汕头市宏川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