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折叠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9533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折叠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叠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部的叠布放置板和叠布放置板的两侧固定有的竖直支撑板组成,两个竖直支撑板的内侧壁上均固定有横向的无杆气缸,两个折布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无杆气缸的滑块上,两个折布杆相靠近;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和第三传动辊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的上部,第二传动辊在第一传动辊和第三传动辊之间;上支撑辊的两端铰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的右侧边部固定有的支撑杆上,支撑杆的中部上设置有张紧调节杆。它结构简单,采用无杆气缸运行提高折叠的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折叠的速度,两个折布杆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不同厚度的布料进行调节,非常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折叠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折叠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折叠机其上的两个折布杆采用的是通过链条传动的方式进行移动,链条传动其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容易出现问题,其无法提高传动速度,一旦提高传动速度即容易产生脱链的情况,其大大影响生产,需要经常维护维修。而且现有的折叠机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体积大,占用面积大。
[0003]同时,现有的两个折布杆之间的距离无法调节,这样其无法满足对于厚度差距比较大的布料进行折叠,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折叠机,它结构简单,采用无杆气缸运行提高折叠的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折叠的速度,两个折布杆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不同厚度的布料进行调节,非常方便。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0006]一种新型折叠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部的叠布放置板和叠布放置板的两侧固定有的竖直支撑板组成,两个竖直支撑板的内侧壁上均固定有横向的无杆气缸,两个折布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无杆气缸的滑块上,两个折布杆相靠近;
[0007]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和第三传动辊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的上部,第二传动辊在第一传动辊和第三传动辊之间;
[0008]上支撑辊的两端铰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的右侧边部固定有的支撑杆上,支撑杆的中部上设置有张紧调节杆。
[0009]所述两个竖直支撑板的内侧壁的上部的右侧铰接有中部支撑杆,中部支撑杆在第三传动辊的右侧。
[0010]所述支撑杆的中部固定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推杆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块,张紧调节杆的两端铰接在两个连接块上。
[0011]所述滑块上固定有调整块,一个折布杆的两端铰接在调整块的右部,调整块的左部成型有滑动槽,调节块插套在滑动槽中,另一个折布杆的两端铰接在调节块上,调整块的左侧壁上固定有挡块,调节螺杆的中部螺接在挡块上,调节螺杆的顶端铰接在调节块的左侧部上。
[0012]所述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和第三传动辊的同一侧的端部均伸出其铰接在的竖直支撑板的外侧壁并在竖直支撑板的外壁上固定有的保护罩内,第二传动辊的伸出侧的端部中部上固定有双联齿轮、此端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驱动电机固定在保护罩内,第一传动辊的伸出侧的端部固定有传动齿轮、其在第二传动辊的左侧,传动齿轮与双联齿轮的第一齿轮相啮合,双联齿轮的第二齿轮通过传动链带动第三传动辊的伸出侧的端部上固定有的连接齿轮转动,第三传动辊在第二传动辊的右侧。
[0013]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结构简单,采用无杆气缸运行提高折叠的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折叠的速度,保证设备的运行稳定,两个折布杆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不同厚度的布料进行调节,非常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图;
[0017]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是图1的另一个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及其相关联的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折叠机,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包括底部的叠布放置板I和叠布放置板I的两侧固定有的竖直支撑板2组成,两个竖直支撑板2的内侧壁上均固定有横向的无杆气缸3,两个折布杆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无杆气缸3的滑块31上,两个折布杆4相靠近;
[0021]第一传动辊11、第二传动辊12和第三传动辊1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2的上部,第二传动辊12在第一传动辊11和第三传动辊13之间;
[0022]上支撑辊5的两端铰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2的右侧边部固定有的支撑杆21上,支撑杆21的中部上设置有张紧调节杆22。
[0023]所述两个竖直支撑板2的内侧壁的上部的右侧铰接有中部支撑杆23,中部支撑杆23在第三传动辊13的右侧。
[0024]所述支撑杆21的中部固定有升降气缸211,升降气缸211的推杆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块212,张紧调节杆22的两端铰接在两个连接块212上。
[0025]所述滑块31上固定有调整块32,一个折布杆4的两端铰接在调整块32的右部,调整块32的左部成型有滑动槽321,调节块322插套在滑动槽321中,另一个折布杆4的两端铰接在调节块322上,调整块32的左侧壁上固定有挡块33,调节螺杆34的中部螺接在挡块33上,调节螺杆34的顶端铰接在调节块322的左侧部上。
[0026]所述第一传动棍11、第二传动棍12和第三传动棍13的同一侧的端部均伸出其铰接在的竖直支撑板2的外侧壁并在竖直支撑板2的外壁上固定有的保护罩24内,第二传动辊12的伸出侧的端部中部上固定有双联齿轮121、此端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相连接,驱动电机25 (可以为伺服电机)固定在保护罩24内,第一传动棍11的伸出侧的端部固定有传动齿轮111、其在第二传动辊12的左侧,传动齿轮111与双联齿轮121的第一齿轮1211相啮合,双联齿轮121的第二齿轮1212通过传动链带动第三传动辊13的伸出侧的端部上固定有的连接齿轮131转动,第三传动辊13在第二传动辊12的右侧。
[0027]工作原理:将放置有布料卷的推车100推至本设备的右侧,推车100的主转动轴上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带动主转动轴转动,从而使布料卷转动,使布料不断放出,然后将布料依次随着上支撑辊5、张紧调节杆22、中部支撑杆23、第二传动辊12进入两个折布杆4之间,随着无杆气缸3的滑块31进行左右移动,并随着第二传动辊12的带动从而不断的折叠放置在叠布放置板I上完成折叠。
[0028]其中,当滑块31在左侧时,布料不仅通过第二传动辊12的带动,同时也收到第一传动辊11的带动(布料在第一传动辊11和第二传动辊12之间),而当滑块31在右侧时,布料还受到第三传动辊13的带动。
[0029]第一传动辊11、第二传动辊12和第三传动辊13的转动是通过驱动电机25带动第二传动辊12进行转动,第二传动辊12的双联齿轮121就通过传动齿轮111带动第一传动棍11反向转动、通过传动链带动第三传动棍13同向转动。
[0030]布料的张紧度可以通过升降气缸211的推杆的上下推动从而调张紧调节杆22的上下位置来调节其张紧度。
[0031]而两个折布杆4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杆34来调节调节块322在滑动槽321中的位置,从而调节两个折布杆4之间的间距,来满足不同厚度的布料进行折叠。
[0032]根据需要其无杆气缸3上还可以设置两个限位块来对滑块31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折叠机,包括机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包括底部的叠布放置板(I)和叠布放置板(I)的两侧固定有的竖直支撑板(2 )组成,两个竖直支撑板(2 )的内侧壁上均固定有横向的无杆气缸(3),两个折布杆(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无杆气缸(3)的滑块(31)上,两个折布杆(4)相靠近; 第一传动辊(11)、第二传动辊(12)和第三传动辊(1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2)的上部,第二传动辊(12)在第一传动辊(11)和第三传动辊(13)之间; 上支撑辊(5)的两端铰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2)的右侧边部固定有的支撑杆(21)上,支撑杆(21)的中部上设置有张紧调节杆(22); 所述两个竖直支撑板(2 )的内侧壁的上部的右侧铰接有中部支撑杆(23 ),中部支撑杆(23)在第三传动辊(13)的右侧; 所述滑块(31)上固定有调整块(32),一个折布杆(4)的两端铰接在调整块(32)的右部,调整块(32)的左部成型有滑动槽(321 ),调节块(322)插套在滑动槽(321)中,另一个折布杆(4)的两端铰接在调节块(322)上,调整块(32)的左侧壁上固定有挡块(33),调节螺杆(34)的中部螺接在挡块(33)上,调节螺杆(34)的顶端铰接在调节块(322)的左侧部上;所述第一传动棍(11)、第二传动棍(12)和第三传动棍(13)的同一侧的端部均伸出其铰接在的竖直支撑板(2)的外侧壁并在竖直支撑板(2)的外壁上固定有的保护罩(24)内,第二传动辊(12)的伸出侧的端部中部上固定有双联齿轮(121)、此端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相连接,驱动电机(25)固定在保护罩(24)内,第一传动棍(11)的伸出侧的端部固定有传动齿轮(111 )、其在第二传动辊(12)的左侧,传动齿轮(111)与双联齿轮(121)的第一齿轮(1211)相啮合,双联齿轮(121)的第二齿轮(1212)通过传动链带动第三传动辊(13 )的伸出侧的端部上固定有的连接齿轮(131)转动,第三传动辊(13 )在第二传动辊(12)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的中部固定有升降气缸(211),升降气缸(211)的推杆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块(212),张紧调节杆(22)的两端铰接在两个连接块(212)上。
【文档编号】B65H45/107GK203714953SQ201420080853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陈永林 申请人:湖州吉昌丝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