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及输送辊道的直角变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9269阅读:1856来源:国知局
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及输送辊道的直角变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及输送辊道的直角变向机构,能满足工厂设备布置的紧凑要求。其中,第一辊道、第三辊道与第二辊道垂直;第一辊道、第三辊道要高出第二辊道,第二辊道两端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各升降机构包括具有多根平行的传送带的带传动机构和驱动装置,该带传动机构的多根传送带与第二辊道的辊子平行并彼此交错布置,该带传动机构设置在基座上,该驱动装置能驱动该基座上下运动;第一升降机构的带传动机构能运动至第一辊道的高度而与第一辊道对接,或运动至第二辊道的高度而使其上的工件分离到第二辊道上;第二升降机构的带传动机构能运动第二辊道的高度而能承接第二辊道的第二端上的工件,还能与第三辊道对接。
【专利说明】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及输送辊道的直角变向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厂中传送工件的辊道。

【背景技术】
[0002]在工厂建成后,随着众多项目的上马,空间越来越小。例如在制动盘加工制造的项目中,就要求越来越小的空间,以及越来越高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实现设备布置的紧凑。由于现在大部分的输送辊道线要么是直线,要么是圆角环线。直线式的输送线,空间利用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当输送线较长时,需要较长的场地需求,故在空间上要求在这条直线上都不能有阻挡,而且对于线旁的多工位的操作人员需要步行较长的距离。圆角环线,虽然长度方向上要求不高,但是圆角环线在转弯时,转弯半径较大,导致空间利用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角转弯辊道及其直角变向机构,以满足工厂设备布置的紧凑要求。
[0004]为实现所述目的的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其特点是包括第一辊道、第二辊道以及第三辊道,各辊道由多个平行的处于滚动状态的辊子构成,第一辊道在第二辊道的第一端与第二辊道垂直,第三辊道在第二辊道的第二端与第二辊道垂直;第一辊道、第三辊道要高出第二辊道,第二辊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各升降机构包括具有多根平行的传送带的带传动机构和驱动装置,该带传动机构的多根传送带与第二辊道的辊子平行并彼此交错布置,该带传动机构设置在基座上,该驱动装置能驱动该基座上下运动;第一升降机构的带传动机构能运动至第一辊道的高度而与第一辊道对接,或运动至第二辊道的高度而使其上的工件分离到第二辊道上;第二升降机构的带传动机构能运动第二辊道的高度而能承接第二辊道的第二端上的工件,还能继续运动至第三辊道的高度而与第三辊道对接。
[0005]所述的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一辊道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元件,该第一感应元件通过感测到工件的经过产生第一开关信号,第一升降机构根据第一开关信号处于对接第一辊道的状态。
[0006]所述的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二辊道上设置有第二感应元件,该第二感应元件通过感测工件的经过产生第二开关信号,第二升降机构根据第二开关信号处于第二辊道高度的状态。
[0007]所述的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驱动装置为汽缸。
[0008]所述的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一辊道和第三辊道在第二辊道的同侧。
[0009]为实现所述目的的输送辊道的直角变向机构,其特点是,该输送辊道具有相互垂直的不等高的第一辊道、第二辊道,该直角变向机构包括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包括具有多根平行的传送带的带传动机构和驱动装置,该带传动机构的多根传送带与第二辊道的辊子平行并彼此交错布置,该带传动机构设置在基座上,该驱动装置能驱动该基座上下运动,该带传动机构能运动至第一辊道的高度而与第一辊道对接,或运动至第二辊道的高度而使其上的工件分离到第二辊道上。
[0010]由于直角变向机构能将工件从第一辊道传递到垂直方向的第二辊道,因此减小了转弯半径,相比于圆角转弯轨道,满足工厂设备布置的紧凑性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角转弯辊道的俯视图。
[0013]图2为图1中直角变向机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5]需要注意的是,附图1至图2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0016]如图1,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包括第一辊道1、第二辊道2以及第三辊道3,各辊道由多个平行的处于滚动状态的辊子构成。第一辊道I在第二辊道2的左端与第二辊道2垂直。第三辊道3在第二辊道2的右端与第二辊道2垂直。第一辊道1、第三辊道3要高出第二辊道2,第二辊道2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4A,右端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4B。第一升降机构4A和第二升降机构4B实质上是相同的,图2中示出的是第一升降机构4A,但由此也可以理解第二升降机构4B的构造。
[0017]如图2所示,第一升降机构4A包括具有多根平行的传送带43和电机42的带传动机构和驱动装置41,该带传动机构的多根传送带43与第二辊道2的辊子21平行并彼此交错布置,该带传动机构设置在基座44上,该驱动装置41能驱动该基座44上下运动。
[0018]结合图1和图2,第一升降机构4A的带传动机构能运动至第一辊道I的高度而与第一辊道I对接。对接是指传送带43能承接第一辊道I传递来的工件5的状态,并非是与第一辊道I接触相接,传送带43的水平部分大致位于第一辊道I的传送方向上,传送带43与第一辊道I的辊子的间隙与辊子和辊子之间的间隙差不多。
[0019]第一升降机构4A的带传动机构还能运动至第二辊道2的高度而使其上的工件5分离到第二辊道2上。如图2所示,汽缸41通过带动基座44使整个升降机构4A运动,传送带43在高出辊子21的情况下承接着工件5,而如图2所示的在低于辊子21的情况下工件5与传送带43分离,工件5被传递到辊子21上。
[0020]同样地,第二升降机构4B的带传动机构能运动第二辊道2的高度而能承接第二辊道2的左端上的工件5,还能运动至第三辊道3的高度而与第三辊道3对接。
[0021]图1中的第一辊道I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元件31,该第一感应元件31通过感测到工件5的经过产生第一开关信号,第一升降机构4A根据第一开关信号处于对接第一辊道I的状态。
[0022]第二辊道2上也设置有第二感应元件32,该第二感应元件32通过感测工件5的经过产生第二开关信号,第二升降机构4B根据第二开关信号处于第二辊道2高度的状态。
[0023]如图所示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三段辊道的滚筒始终处于滚动状态。当工件经过感应元件31时,第一升降机构4A处在高位置,其传送带转动承接第一辊道I传来的工件。工件到位后,第一升降机构4A下降,从而工件与第一升降机构4A的传送带脱离。工件落在第二辊道2上,由于第二辊道2的辊子不停旋转,工件向第三辊道3方向移动。经过感应元件32时,第二升降机构4B处于低位,当工件运动到第二升降机构4B上方时,第二升降机构4B上升,工件与第二升降机构4A的传送带接触,上升到高位后,转动带传动机构,以使工件5与第二辊道2的辊子分离,从而把工件输送到第三辊道3.,从而完成转弯动作。
[0024]第三轨道3上也可以设置感应元件33,工件经过感应元件33时,感应元件33产生一开关信号,以控制相应地机器工作,实现自动化处理工件5。
[0025]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辊道I和第三辊道3在第二辊道2的同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是在同侧,也能起到减小转弯半径实现紧凑布置的目的。
[0026]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仅是相互垂直的不等高的第一辊道、第二棍道组成输送系统。
[0027]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辊道、第二辊道以及第三辊道,各辊道由多个平行的处于滚动状态的辊子构成,第一辊道在第二辊道的第一端与第二辊道垂直,第三辊道在第二辊道的第二端与第二辊道垂直;第一辊道、第三辊道要高出第二辊道,第二辊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各升降机构包括具有多根平行的传送带的带传动机构和驱动装置,该带传动机构的多根传送带与第二辊道的辊子平行并彼此交错布置,该带传动机构设置在基座上,该驱动装置能驱动该基座上下运动;第一升降机构的带传动机构能运动至第一辊道的高度而与第一辊道对接,或运动至第二辊道的高度而使其上的工件分离到第二辊道上;第二升降机构的带传动机构能运动第二辊道的高度而能承接第二辊道的第二端上的工件,还能运动至第三辊道的高度而与第三辊道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第一辊道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元件,该第一感应元件通过感测到工件的经过产生第一开关信号,第一升降机构根据第一开关信号处于对接第一辊道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第二辊道上设置有第二感应元件,该第二感应元件通过感测工件的经过产生第二开关信号,第二升降机构根据第二开关信号处于第二辊道高度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汽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角转弯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第一辊道和第三辊道在第二辊道的同侧。
6.输送辊道的直角变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输送辊道具有相互垂直的不等高的第一辊道、第二辊道,该直角变向机构包括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包括具有多根平行的传送带的带传动机构和驱动装置,该带传动机构的多根传送带与第二辊道的辊子平行并彼此交错布置,该带传动机构设置在基座上,该驱动装置能驱动该基座上下运动,该带传动机构能运动至第一辊道的高度而与第一辊道对接,或运动至第二辊道的高度而使其上的工件分离到第二棍道上。
【文档编号】B65G47/57GK204078830SQ201420368829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田进峰 申请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