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机,特别用于输送圆形或者类似圆形的被输送物,该输送机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辊轮、以及设置在所述辊轮上的输送带,所述辊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所述输送带包括沿支架的纵长方向延伸且于纵长方向上呈对称设置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相邻侧衔接以形成V字型,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所形成的V字型的开口朝上,该运输机可防止输送带上的被输送物在运输的过程中滚动,特别是在输送圆形或者类似圆形的被输送物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输送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机,特别用于输送圆形或者类似圆形的被输送物。
【背景技术】
[0002]当前,中国已经开始面临劳动力紧缺的窘境,很多企业都招不到足够的人手进行生产,因此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已经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对于食品包装行业也是如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更多的人喜欢食用新鲜优质的水果蔬菜作为重要日常食物之一。为此我们根据市场的需要,开发了全自动果蔬包装称重系统,以适应现代人更多依赖水果蔬菜饮食方式及方便快速的购物习惯。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例,目前果蔬的称重、包装、贴标均由人工完成,费时费力,效率极为低下,且由于其效率低下,导致人员极度拥挤;且新鲜果蔬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时间长了都腐化变质,不能保证果蔬的新鲜,在储运过程中极易造成严重的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果蔬的腐烂和水分的蒸发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果蔬的价格便会调高,因此,当大型购物中心批发回新鲜的果蔬之后需要及时的进行包装称重,以保证果蔬保持其原有的新鲜度和水分,便于人们买到价廉物美的新鲜果蔬。
[0003]在日常食用的水果蔬菜中,较大一部分为圆形或者类似圆形的形状存在,如卷心菜、白菜、茄子、以及各种水果等,目前绝大多数蔬菜包装机采用平带进行供料,将需要包装的蔬菜瓜果送至包装机进行包封,由于包装对象受力不均,且在送料带上具有一定的振动,因此在进入包装机包封系统时候容易滚动并使得包封位置不准确,甚至包封失败,从而不利于精确包封,不能调高包装速度,降低工作效率。
[0004]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输送机,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输送机。
[0006]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辊轮、以及设置在所述辊轮上的输送带,所述辊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所述输送带包括沿支架的纵长方向延伸且于纵长方向上呈对称设置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相邻侧衔接以形成V字型,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所形成的V字型的开口朝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安装台和用以支撑所述安装台的支撑架,所述安装台上形成有截面呈V形的安装腔,所述输送带和辊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辊轮包括第一辊轮组和第二辊轮组,所述安装腔包括形成于安装腔两侧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辊轮组和第一输送带设置在第一安装部内,所述第二辊轮组和第二输送带设置在第二安装部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台包括形成所述安装腔的框体和形成在所述框体外围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伸入至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分别对应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设置,且分别平行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并位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内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侧板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框体外侧的外延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所形成的夹角呈90°。
[0012]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相邻侧衔接形成V字型,且该V字型的开口朝上,从而可防止输送带上的被输送物在运输的过程中滚动,特别是在输送圆形或者类似圆形的被输送物时,进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001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示的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的输送机的侧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7]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输送机10包括支架1、设置在支架I上的辊轮2、设置在所述辊轮2上的输送带3、以及固定在支架I上以驱动辊轮2运行的电机4。所述支架I包括安装台11和用以支撑所述安装台11的支撑架12,所述安装台11上形成有截面呈V形的安装腔13,所述安装腔13包括形成于安装腔13两侧的第一安装部131和第二安装部132。所述安装台11包括形成所述安装腔13的框体14和形成在所述框体14外围的侧板15,所述侧板15包括伸入至所述安装腔13内的第一折弯部151和第二折弯部152、以及形成在所述框体14外侧的外延部153。通过在框体14外设置外延部153,从而便于搬运。
[0018]所述输送带3和辊轮2设置在所述安装腔13内。所述辊轮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包括第一辊轮组21和第二辊轮组22。所述输送带3包括沿支架I的纵长方向(图中a所示方向)延伸且于纵长方向上呈对称设置的第一输送带31和第二输送带32,所述第一输送带31固定在第一辊轮组21上,所述第二输送带32固定在第二辊轮组22上。所述第一输送带31、第二输送带32的相邻侧衔接以形成V字型,所述第一输送带31、第二输送带32所形成的V字型的开口朝上,以形成夹持被输送物(未图示)的夹持腔5,从而防止输送带3上的被输送物左右滚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带31、第二输送带32所形成的夹角呈90°。所述第一辊轮组21和第一输送带31设置在第一安装部131内,所述第二辊轮组22和第二输送带32设置在第二安装部132内。所述第一折弯部151、第二折弯部152分别对应第一输送带31、第二输送带32设置,且分别平行于第一输送带31、第二输送带32,并位于第一输送带31、第二输送带32的内侧。所述第一折弯部151和第二折弯部152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
[0019]在使用该输送机时,启动电机4,由电机4驱动棍轮2运行,第一输送带31和第二输送带32在辊轮2的作用下,同步朝一个方向移动,以使输送带3上的被输送物移动。
[0020]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10的第一输送带31、第二输送带32的相邻侧衔接形成V字型,且该V字型的开口朝上,从而可防止输送带3上的被输送物在运输的过程中滚动,特别是在输送圆形或者类似圆形的被输送物时,进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输送机,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辊轮、以及设置在所述辊轮上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所述输送带包括沿支架的纵长方向延伸且于纵长方向上呈对称设置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相邻侧衔接以形成V字型,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所形成的V字型的开口朝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安装台和用以支撑所述安装台的支撑架,所述安装台上形成有截面呈V形的安装腔,所述输送带和辊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包括第一辊轮组和第二辊轮组,所述安装腔包括形成于安装腔两侧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辊轮组和第一输送带设置在第一安装部内,所述第二辊轮组和第二输送带设置在第二安装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包括形成所述安装腔的框体和形成在所述框体外围的侧板,所述侧板包括伸入至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分别对应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设置,且分别平行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并位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框体外侧的外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所形成的夹角呈90°。
【文档编号】B65G15/12GK204173444SQ201420512105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张 雄, 郑胜喜 申请人:张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