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虫存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723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虫存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存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存米区域且具有部分透明外观的防虫存米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米袋顶部通常是敞开的,消费者可利用细绳等物件对其扎口来保证大米不受外界的污染,但是每次取用均需解开细绳,十分麻烦。一旦存储不当,大米极易生虫或发霉,尤其是发霉,实验证明,大米发霉后产生的黄曲霉具有毒性,对人体危害甚大。局部的粮食腐败/霉变将快速感染至整个米袋,使整袋粮食不再具有可食用性。现有的存米桶通常采用聚乙烯材料为壳体,整体密闭结构,取用大米时需将桶盖打开,这样一来,每次取用大米时,桶内大米均需要暴露在空气中,增加大米受到污染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防虫存米装置,其主体包括存米区域和出米通道,所述存米区域设置于所述出米通道上方并定位成靠近所述主体顶部,由多个竖向隔板分隔成多个子存米区域,所述存米区域的侧壁为多层结构,自内向外分别为无纺布层,黄麻纤维板和附于所述黄麻纤维板外侧的聚四氟乙烯膜,所述无纺布层由一对无纺布黏合形成,所述一对无纺布之间填充香料碎;所述出米通道设置于所述存米区域下方并定位成靠近所述主体底部,所述出米通道的一侧是敞开的且底部朝向敞开的一侧向下倾斜,所述出米通道与所述存米区域通过一横向隔板隔离,所述横向隔板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横向隔板上刻有刻度。

优选地,所述存米装置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之上。

优选地,所述香料为花椒和山苍子。

根据本发明的防虫存米装置,整个存米区域被竖向隔板和横向隔板分隔成多个单独的存米区域,各个单独的存米区域彼此隔离,这样,即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存米区域内的粮食受到污染,也不会对剩余的存米区域内的粮食造成影响。当取用粮食时,抽拉横向隔板,令一个或多个存米区域与出米通道连通,粮食自存米区域降落到出米通道,再通过倾斜的出粮通道运动到期望的位置,从而实现每次精确出米量且安全无污染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存米装置可置于家庭厨房平面的边缘处,不需接触存米装置便可取用大米,与传统的存米桶或者粮袋相比干净卫生。一对无纺布之间填充的花椒和山苍子为易得香料,具有驱虫防霉的效果且对人体无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防虫存米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位本发明防虫存米装置的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防虫存米装置的侧向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防虫存米装置的存米区域的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无纺布层的示意图。

图中:

1-存米区域;2-出米通道;4-提手;6-横向隔板;7-把手; 11-第一子存米区域;16-第六子存米区域;21-斜面;31-经线;32-纬线;51-第一竖向隔板;55-第五竖向隔板; 61-弯折部;62-止挡件;81-无纺布层;82-黄麻纤维板;83-聚四氟乙烯膜。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防虫存米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防虫存米装置的透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存米装置其主体包括存米区域1和出米通道2。其中存米区域1设置于出米通道2的上方并靠近主体顶部。存米区域1由隔板分隔成若干子存米区域。本文中,存米区域1由五个竖向隔板和一个横向隔板分隔成六个子存米区域。为了叙述的简便性,仅仅对第一子存米区域11、第六子存米区域16和第一竖向隔板51、第五竖向隔板55进行标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推及另外四个子存米区域具有相同的容积和作用。

第一子存米区域11和第六子存米区域16分别通过第一竖向隔板51和第五竖向隔板55以及横向隔板6分隔而成,大体沿存米装置的主体纵向地形成,以大米为例,各子存米区域可盛装100g大米。

出米通道2设置于存米区域1的下方并靠近主体底部,该出米通道2沿水平方向延伸,即沿存米装置主体的长度方向(图1和图2中为左-右方向)延伸。出米通道2的一个侧面是敞开的且底部具有斜面21,该斜面21朝向敞开的一侧向下倾斜。出米通道2与存米区域1之间设置一横向隔板6,横向隔板6沿主体的长度方向运动,横向隔板6作为各子存米区域的底部对各子存米区域起到支撑的作用。横向隔板6将出米通道2与存米区域1隔离开。通过抽拉横向隔板6,各子存米区域依次与出米通道2连通,从而取出期望数量的大米。

图3为本发明防虫存米装置的侧向示意图。图4为图3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更好地说明横向隔板6与主体的连接状态,显示了沿图3中B-B线的截面,且隐去了主体的部分侧壁。以第一子存米区域11为例,横向隔板6具有大体平的形状,横向隔板6的沿主体宽度方向延伸的两端的端部分别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61,主体的与弯折部61相对应的两侧侧壁凹陷形成容纳部,容纳横向隔板6的弯折部61。进一步地,该容纳部的底部部分向上形成止挡件62,止挡件62与侧壁容纳部最深处之间的距离大于弯折部61的宽度,从而使得弯折部61能够容纳在侧壁容纳部内并由止挡件62限制其动作。弯折部61与止挡件62相配合从而横向隔板6在运动时能够受到侧壁的支撑并在止挡件62限定的空间内运动。横向隔板6上刻有刻度,方便使用者了解横向隔板6的具体位置。

横向隔板6的沿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把手7。通过向把手7施加外力,能够迫使横向隔板6沿存米装置主体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使出米通道2与各子存米区域连通或隔离开。

图4中,出米通道2的底面是倾斜的,即为斜面21,具体地,出米通道2的敞开的这一侧的底部低于出米通道2的其他底部位置,通过该斜面2,落入出米通道2中的大米能够运动到指定的位置,如落入量米杯中。根据此设计,量米杯不需接触存米装置便可取用粮食。

存米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手4,方便使用者提起装置和/或倾倒在出米通道2中的大米。

图5为本发明防虫存米装置的存米区域的层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无纺布层的示意图。根据本发明的防虫存米装置,其主体的存米区域1的具有三层结构,自内向外分别为无纺布层81,黄麻纤维板82和附于黄麻纤维板82外侧的聚四氟乙烯膜83。无纺布层81由一对无纺布黏合形成,所述一对无纺布之间填充香料碎,为了使香料碎在侧壁中呈现均匀分布,所述一对无纺布由若干由可黏合的聚丙烯条构成的经线31和纬线32限定成若干小的区域,香料碎置于其中。香料为花椒和山苍子,花椒的香气对米虫有驱逐作用,山苍子能够抑制黄曲霉的产生,防止大米霉变。黄麻纤维板82由黄麻压制而成,黄麻纤维具有良好的抑制菌以及吸湿性,能够吸收水分,保持大米的干燥。聚四氟乙烯膜83防水透气,避免使用中黄麻纤维板82浸水变形,同时保证装置内外空气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无纺布层81、黄麻纤维板82和聚四氟乙烯膜83通过黏胶以黏合的方式固定。但这仅仅是示例性的,三者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可靠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子存米区域装有100g大米。作为另一种选择,每一子存米区域装有更多或更少规格的大米或者其他粮食如红豆、绿豆等。

根据本发明,各个子存米区域彼此隔离,这样,即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子存米区域内的粮食受到污染,也不会对剩余的存米区域内的粮食造成影响。

取用粮食时,抽拉横向隔板,令一个或多个存米区域与出米通道连通,大米自存米区域降落到出米通道,再经出米通道的倾斜的底部运动到指定的位置,从而实现每次精确出米量的目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