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687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放线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铜丝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通常被广泛应用于制作线圈等。铜丝一般都绕在线筒上,现有的线筒一般都采用简单的滚筒,并不会设置安全装置,当铜丝突然崩断时,一方面会产生安全隐患,例如线筒在自身的转动惯性下,继续放线,容易造成铜丝放线过多,导致铜丝混乱、缠绕、甚至打结等问题,例如断线的线头容易卷入其它设备,造成设备的瘫痪,另一方面,断线后,工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铜线进行整理,工作量大,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放线装置,安全性高,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放线装置,包括机架、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线筒,还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进线装置与出线片、设在所述出线片上的水平贯穿的出线孔、铰接在所述机架上的被铜丝下压且当铜丝断线时能够复位的复位机构、被所述复位机构带动的提拉机构、被所述提拉机构带动的能够阻止所述线筒转动的防转机构和能够将铜丝夹紧的夹紧机构。所述进线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柱状筒体、和所述柱状筒体连接的且同轴心的柔性进线管、水平贯穿柱状筒体的穿线孔、相对于所述穿线孔对称设置的活动孔、将所述穿线孔和所述活动孔连接起来的连接孔,所述穿线孔的直径和所述柔性进线管内孔直径大小一致。

安装时,保证柱状筒体与线筒水平方向上合理的距离,同时保证穿线孔的最高点的位置低于位于线筒上的当线筒转动时铜丝与线筒达到刚刚分离这个状态的位置点,复位机构安装于线筒与柱状筒体之间,且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布置合理,需多次经过校验调整,保证铜丝从穿线孔中出来时能够对复位机构产生下压的效果。当铜丝突然断线,复位机构带动提拉机构动作,一方面,提拉机构动作带动防转机构动作,防转机构锁紧线筒防止线筒转动,达到快速锁紧的效果,另一方面,提拉机构动作带动夹紧机构动作,将铜丝固定夹在进线装置上,该装置实现了对线筒的锁紧以及对铜线的夹紧,使得工作现场整齐有序,安全性大大提高,工人继续工作时,取铜丝方便,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一对铰接在所述机架上呈七字型的拐臂、设在所述拐臂之间且与两侧拐臂固定连接的铜丝受力件、与所述拐臂连接的复位弹簧、与所述拐臂另一端铰接的延竖直方向运动的顶杆。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当所述顶杆上下运动时所需的滑轨以及设在所述滑轨上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防转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线筒下方的水平设置的锁紧拉板、设在所述锁紧拉板端部的用于阻止所述线筒转动的锁紧块、设在所述锁紧拉板另一端的用于拉动锁紧拉板动作的拉簧、设在所述锁紧拉板下方的导向轨、设在所述锁紧拉板与所述导向轨上的竖向锁孔、设在所述竖向锁孔中的防止所述锁紧拉板动作的锁条,所述锁条和所述提拉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能在所述活动孔中移动的推块、设在所述连接孔中的能被推块推动的用于对穿线孔中的铜丝进行锁紧的锁紧件、铰接在所述柱状筒体端面上的用于锁紧柔性进线管中铜丝的夹管件、和所述推块铰接的用于带动夹管件动作的连杆、设在所述连杆另一端的滑动柱、设在所述夹管件上的用于滑动柱滑动时所需的柱滑动槽、设在所述活动孔中的和所述推块连接的弹性复位件、设在所述推块上的方形锁孔以及设在所述方形锁孔中的防止所述推块动作的方形锁柱,所述方形锁孔与所述提拉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用于锁紧铜丝的锁紧部、和所述锁紧部连接的传力部、和所述传力部连接的伸入所述活动孔中的受力部,所述受力部上设置有受力斜面,所述推块上设置有和所述受力斜面相互作用的施力斜面。

优选的,锁紧部包括锁紧本体、设在所述锁紧本体上的液压腔、多个和所述液压腔相通的调整腔、设在所述调整腔中的用于夹紧的球夹头、和所述球夹头连接的密封推板、设在所述调整腔中的用于限定所述密封推板位置的限位挡圈板。

优选的,所述柔性进线管包括位于最上方与最下方的刚性弧形部、和所述刚性弧形部连接的柔性弧形部、设在所述柔性弧形部和所述刚性弧形部上的用于降低铜丝在柔性进线管中抽出速度的阻尼层。

优选的,所述夹管件具有对柔性进线管夹紧的凹夹面。

优选的,所述提拉机构包括架设在所述机架上的滚动轮、3条悬挂在所述滚动轮上的挂绳,其中一条挂绳的一端与所述锁条相连,另外两条挂绳的一端与方形锁柱连接,3条挂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将所述锁条从所述竖向锁孔中拉出以及用于将方形锁柱从方形锁孔中拉出的重块,还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铰接板、设在所述顶杆上方的并且与所述铰接板铰接的用于防止所述滚动轮转动的拉钩。

优选的,所述滚动轮包括本体、3个设在所述本体上的绳槽、设在所述绳槽中的阻尼层、设在所述本体上的与所述拉钩相作用的拉钩缺口。

优选的,所述线筒上绕着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锁紧槽,所述锁紧槽具有竖直锁紧面以及水平锁紧面,所述锁紧块具有与所述竖直锁紧面相作用的竖面以及与所述水平锁紧面相作用的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导向轨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锁紧拉板在所述导向轨上运动位置的限位块。

综上,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铜丝突然断线的情况下,该装置实现了对线筒的锁紧以及对铜线的夹紧,使得工作现场整齐有序,安全性大大提高,工人继续工作时,取铜丝方便,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滚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线筒与锁紧块的锁紧示意图;

图5为进线装置前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进线装置与夹紧机构俯视方向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柔性出线管与夹管件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图8所示,一种新型放线装置,包括机架、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线筒1,还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进线装置6与出线片2、设在所述出线片2上的水平贯穿的出线孔3、铰接在所述机架上的被铜丝下压且当铜丝断线时能够复位的复位机构4、被所述复位机构4带动的提拉机构8、被所述提拉机构8带动的能够阻止所述线筒1转动的防转机构5和能够将铜丝夹紧的夹紧机构7。所述进线装置6包括水平放置的柱状筒体61、和所述柱状筒体61连接的且同轴心的柔性进线管62、水平贯穿柱状筒体61的穿线孔63、相对于所述穿线孔63对称设置的活动孔64、将所述穿线孔63和所述活动孔64连接起来的连接孔65,所述穿线孔63的直径和所述柔性进线管62内孔直径大小一致。柱状筒体61可通过固定支架与机架连接,固定支架可采用标准型材讲例如槽钢、方钢等。

安装时,保证柱状筒体61与线筒1水平方向上合理的距离,同时保证穿线孔63的最高点的位置低于位于线筒1上的当线筒1转动时铜丝与线筒1达到刚刚分离这个状态的位置点,复位机构4安装于线筒1与柱状筒体61之间,且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布置合理,需多次经过校验调整,保证铜丝从穿线孔63中出来时能够对复位机构4产生下压的效果。当铜丝突然断线,复位机构4带动提拉机构8动作,一方面,提拉机构8动作带动防转机构5动作,防转机构5锁紧线筒1防止线筒1转动,达到快速锁紧的效果,另一方面,提拉机构8动作带动夹紧机构7动作,将铜丝固定夹在进线装置6上,该装置实现了对线筒1的锁紧以及对铜线的夹紧,使得工作现场整齐有序,安全性大大提高,工人继续工作时,取铜丝方便,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机构4包括一对铰接在所述机架上呈七字型的拐臂41、设在所述拐臂41之间且与两侧拐臂41固定连接的铜丝受力件42、与所述拐臂41连接的复位弹簧43、与所述拐臂41另一端铰接的延竖直方向运动的顶杆44。所述铜丝受力件42优选地设在一对拐臂41之间的中间位置,保证铜丝在铜丝受力件42上受力均匀,铜丝受力件42可通过连接件与两侧的拐臂41实现固定连接,连接件可采用标准型材件例如方钢、圆钢等,附图中连接件未示意出;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当所述顶杆44上下运动时所需的滑轨45以及设在所述滑轨45上的滑槽46。

进一步的,所述防转机构5包括位于所述线筒1下方的水平设置的锁紧拉板51、设在所述锁紧拉板51端部的用于阻止所述线筒1转动的锁紧块52、设在所述锁紧拉板51另一端的用于拉动锁紧拉板51动作的拉簧53、设在所述锁紧拉板51下方的导向轨54、设在所述锁紧拉板51与所述导向轨54上的竖向锁孔55、设在所述竖向锁孔55中的防止所述锁紧拉板51动作的锁条56,所述锁条56和所述提拉机构8连接。拉簧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导向轨54通过支架与机架相连。

所述夹紧机构7包括能在所述活动孔64中移动的推块71、设在所述连接孔65中的能被推块71推动的用于对穿线孔63中的铜丝进行锁紧的锁紧件72、铰接在所述柱状筒体61端面上的用于锁紧柔性进线管62中铜丝的夹管件73、和所述推块71铰接的用于带动夹管件73动作的连杆74、设在所述连杆74另一端的滑动柱75、设在所述夹管件73上的用于滑动柱75滑动时所需的柱滑动槽76、设在所述活动孔64中的和所述推块71连接的弹性复位件77、设在所述推块71上的方形锁孔78以及设在所述方形锁孔78中的防止所述推块71动作的方形锁柱79,所述方形锁孔78与所述提拉机构8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77可采用弹簧。该夹紧机构中,夹管件73与锁紧件72本身具有锁紧功能,两者配合能够达到双重锁紧效果,锁紧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72包括用于锁紧铜丝的锁紧部721、和所述锁紧部721连接的传力部722、和所述传力部722连接的伸入所述活动孔64中的受力部723,所述受力部723上设置有受力斜面,所述推块71上设置有和所述受力斜面相互作用的施力斜面。

进一步的,锁紧部721包括锁紧本体7211、设在所述锁紧本体7211上的液压腔7212、多个和所述液压腔7212相通的调整腔7213、设在所述调整腔7213中的用于夹紧的球夹头7214、和所述球夹头7214连接的密封推板7215、设在所述调整腔7213中的用于限定所述密封推板7215位置的限位挡圈板7216。该锁紧部,随着推块71的推进,逐步进行锁紧,且锁紧效果越来越好。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进线管62包括位于最上方与最下方的刚性弧形部621、和所述刚性弧形部621连接的柔性弧形部622、设在所述柔性弧形部622和所述刚性弧形部621上的用于降低铜丝在柔性进线管62中抽出速度的阻尼层623。该柔性进线管62中的刚性弧形部621不易变形,柔性进线管62一直处于能够被夹管件73夹住的位置。柔性弧形部622容易变形,在夹管件73的作用下,增加柔性弧形部622中铜丝被夹紧的概率。铜丝在绷紧状态下断线会产生回弹力,回弹力会使得铜丝较快从柔性进线管62中抽出,该装置中阻尼层623会延长铜丝在柔性进线管62中的时间,间接地增加了夹紧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夹管件73具有对柔性进线管62夹紧的凹夹面731。凹夹面731的存在,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夹紧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提拉机构8包括架设在所述机架上的滚动轮81、3条悬挂在所述滚动轮81上的挂绳82,其中一条挂绳82的一端与所述锁条56相连,另外两条挂绳82的一端与方形锁柱79连接,3条挂绳8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将所述锁条56从所述竖向锁孔55中拉出以及用于将方形锁柱79从方形锁孔78中拉出的重块83,还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铰接板84、设在所述顶杆44上方的并且与所述铰接板84铰接的用于防止所述滚动轮81转动的拉钩85。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轮81包括本体811、3个设在所述本体811上的绳槽812、设在所述绳槽812中的阻尼层813、设在所述本体811上的与所述拉钩85相作用的拉钩缺口814。阻尼层813摩擦系数大,增大与铜丝的摩擦力,保证拉钩85勾住拉钩缺口814使滚动轮81静止时,挂绳82与绳槽812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运动。

使用该装置时,先将拉钩85勾在滚动轮81的拉钩缺口814中,在滚动轮81的绳槽812中各自悬挂1个挂绳82,其中,1条挂绳82一端连接重块83,另一端连接锁条56,锁条56插入在竖向锁孔55中,锁紧块52与线筒1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拉簧53处于拉长状态,另外2条的挂绳82的一端也分别连接重块83,另一端分别连接方形锁柱79,方形锁柱79插入方形锁孔78中,弹性复位件77处于拉长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挂绳82与绳槽812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运动,滚动轮81不会发生转动;同时,将铜丝架在铜丝受力件42上并依次穿过穿线孔63、柔性进线管62最后并将铜丝从出线孔3中拉出,铜丝对铜丝受力件42产生下压,进而对拐臂41产生下压,复位弹簧43被拉长,与拐臂41铰接的顶杆44向下运动,顶杆44的上端与拉钩85的下端保持一定的距离;当铜丝断线后,复位弹簧43带动拐臂41复位,与拐臂41铰接的顶杆44向上运动,顶杆44顶开拉钩85,滚动轮81发生转动,一方面,重块83将锁条56从竖向锁孔55中拉出,拉簧53复位,锁紧拉板51在拉簧53的拉动下运动,锁紧拉板51上的锁紧块52做出复位动作,阻止线筒1继续转动,另一方面,重块83将方形锁柱79从方形锁孔78中拉出,弹性复位件77做出复位动作,拉动推块71动作,锁紧件72以及夹管件73进行夹紧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线筒1上绕着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锁紧槽11,所述锁紧槽11具有竖直锁紧面12以及水平锁紧面13,所述锁紧块52具有与所述竖直锁紧面12相作用的竖面521以及与所述水平锁紧面13相作用的水平面522。 该设置,使得线筒1既不会发生顺时针转动,也不会发生逆时针转动,锁紧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轨54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锁紧拉板51在所述导向轨54上运动位置的限位块58。限位块58的设定,保证锁紧块52不会带动线筒1反向转动,进一步保证锁紧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