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977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具体地来说,是一种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现代工业技术的集大成者,集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控制的各项技术,是反映一个国家制造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工业技术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在积极发展汽车工业,以期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因此,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日益重要,逐渐起到工业支柱的作用。

在汽车工业中,零部件的制造是重要的生产环节。汽车零部件多用钢板冲裁而成,冲压废料需要进行回收,以保持加工环境的洁净,并避免浪费。钢板边角料多具有尖角锐边,十分锋利,在现有的回收方式下,容易造成对相对器件或人身的损害,比较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安全可靠地实现钢板废料回收。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包括缓冲料斗与带式输送机:

所述缓冲料斗包括通过一环形连接部而一体连接的上管段与下管段;

所述上管段具有第一上承料壁,所述第一上承料壁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钝角;

所述下管段具有第一下承料壁,所述第一下承料壁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不大于45°;

所述第一夹角之补角不大于所述第二夹角之余角;

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输送带、托辊、滚筒组;

所述滚筒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两端的驱动滚筒与改向滚筒,所述驱动滚筒轴端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滚筒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滚筒与所述改向滚筒平行布置;

所述输送带为张紧于所述驱动滚筒与所述改向滚筒的环形带,其具有用于承受物料的受料段;

多个所述托辊位于所述受料段下方,并沿所述受料段的运动方向分布于所述驱动滚筒与所述改向滚筒之间;

所述托辊具有对称结构,其包括水平布置的中辊段及连接于所述中辊段两端的侧辊段,所述侧辊段与所述中辊段之间的夹角为不大于165°的钝角;

所述下管段的下方开口部正对所述受料段之上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管段为具有棱台外形的环体,所述环体远离所述环形连接部的一端面积大于所述环形连接部之面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管段为由所述第一上承料壁、第二上壁、第三上壁、第四上壁依次首尾连接而成的环体,所述第二上壁、所述第四上壁与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夹角均为钝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上承料壁与所述第一下承料壁直接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连接部设有一加强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带还包括与所述受料段相对的延展段,所述带式输送机还包括多个第二托辊,多个所述第二托辊位于所述延展段之下方,并沿所述延展段的运动方向分布于所述驱动滚筒与所述改向滚筒之间,所述第二托辊与所述延展段保持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第二托辊之间的间距范围为750~85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托辊之间的间距范围为240mm~27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旋转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带为橡胶输送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具有特定连接关系的缓冲料斗及具有特定结构的带式输送机,使冲压钢板废料得以安全可靠地回收,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缓冲料斗的结构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缓冲料斗的第一投影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缓冲料斗的第二投影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缓冲料斗的第三投影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带式输送机的结构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带式输送机的俯视结构投影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带式输送机的左视结构投影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带式输送机的托辊的结构投影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带式输送机的第二托辊的结构透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带式输送机的仰视结构投影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0-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0100-缓冲料斗,0110-上管段,0111-第一上承料壁,0112-第二上壁,0113-第三上壁,0114-第四上壁,0120-环形连接部,0130-下管段,0131-第一下承料壁,0140-加强板,0200-带式输送机,α-第一夹角,β-第二夹角,0200-带式输送机,0210-机架,0220-输送带,0221-受料段,0222-延展段,0223-驱动张紧段,0224-改向张紧段,0230-托辊,0231-中辊段,0232-侧辊段,0240-滚筒组,0241-驱动滚筒,0242-改向滚筒,0243-驱动装置,0250-第二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冲压钢板废料回收系统1000包括缓冲料斗0100与带式输送机0200,其中:

缓冲料斗0100设于冲压设备废料出口下方,用于承接冲压钢板所产生的废料。

带式输送机0200用于连续不断地输送废料,使废料得以及时运走。优选地,带式输送机0200可以是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主要由两个端点滚筒及紧套其上的闭合输送带组成,通过依靠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而驱动输送带运转,从而实现位于输送带上的废料的运输。

请参阅图2,缓冲料斗0100包括通过一环形连接部0120而一体连接的上管段0110与下管段0130。

上管段0110与下管段0130均为管道结构,二者两端具有开口部。环形连接部0120为环形结构,自然地连接上管段0110的下端开口部与下管段0130的上端开口部,保持一体贯通顺畅。

具体而言,缓冲料斗0100具有一贯穿开口部,自上管段0110的上端开口部而延伸至下管段0130的下端开口部。由此,废料可通过贯穿开口部穿越缓冲料斗0100。

请结合参阅图3与图4,上管段0110具有第一上承料壁0111,第一上承料壁0111与环形连接部0120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第一夹角α为钝角。

下管段0130具有第一下承料壁0131,第一下承料壁0131与环形连接部0120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β,第二夹角β不大于45°。

进而,第一夹角α的补角不大于第二夹角β的余角。在此角度范围内,第一上承料壁0111与第一下承料壁0131的过渡结构畅顺紧凑,保证废料从第一上承料壁0111落到第一下承料壁0131的过程有序,作用力较佳而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速。

优选地,第一上承料壁0111与第一下承料壁0131直接连接。换言之,第一上承料壁0111的下端面与第一下承料壁0131的上端面重合于环形连接部0120。此时,第一上承料壁0111与第一下承料壁0131的夹角为α与β之和。

由此,废料自上端开口部落入上管段0110。由于第一夹角α为钝角,废料受阻于第一上承料壁0111,其自由落体运动状态停止,实现第一次减速缓冲。

在第一上承料壁0111的摩擦阻力与废料自重的共同作用下,废料随后沿第一上承料壁0111的表面而向下运动,缓缓通过第一上承料壁0111及环形连接部0120而进入下管段0130。

由于第二夹角β为锐角,废料受阻于第一下承料壁0131,实现第二次减速缓冲。在第一下承料壁0131的摩擦阻力与废料自重的共同作用下,废料沿第一下承料壁0131的表面而向下运动,缓慢通过第一下承料壁0131,并自下管段0130的下端开口部而离开缓冲料斗0100。

显然地,经过第一上承料壁0111、第一下承料壁0131的减速作用,较之落入缓冲料斗0100前之速度,废料穿过缓冲料斗0100后的速度大为降低。当其离开缓冲料斗0100而落入带式输送机0200时,废料的速度较小,不会对带式输送机0200及周边环境造成冲击破坏,有效地保护了带式输送机0200及人身安全。

优选地,上管段0110为具有棱台外形的环体,环体远离环形连接部0120的一端面积大于环形连接部0120之面积。由此,上管段0110的上端开口部面积较大,利于废料进入,避免因开口部面积过小而造成洒落或效率低下。

进一步优选,上管段0110为由第一上承料壁0111、第二上壁0112、第三上壁0113、第四上壁0114依次首尾连接而成的环体,第二上壁0112、第四上壁0114与环形连接部0120的夹角均为钝角。

更进一步优选,第三上壁0113与环形连接部0120的夹角亦为钝角。

在此结构下,上管段0110的覆盖面积更为广阔,便于冲压钢板的废料落入缓冲料斗0100内。同时,钝角的设计亦保证了足够的接触面积,使废料受到充分的缓冲作用。

请参阅图5,优选地,环形连接部0130设有一加强板0140,进一步增强上管段0110与下管段0130的结构稳定性。

请结合参阅图6、图7与图8,带式输送机0200包括机架0210、输送带0220、托辊0230、滚筒组0240,其中:

机架0210底部与地面连接,带式输送机0200的各部件设于机架0210上,形成牢固的设备结构。

滚筒组0240包括设于机架0210两端的驱动滚筒0241与改向滚筒0242,驱动滚筒0241轴端设有用于驱动驱动滚筒0241旋转的驱动装置0243,驱动滚筒0241与改向滚筒0242平行布置。

其中,驱动滚筒0241用于驱动输送带0220运转,改向滚筒0242用于改变输送带0220的运转方向,保证输送带0220的循环运转。

优选地,驱动装置0243为旋转电机。优选地,旋转电机还可通过减速器与驱动滚筒0241连接,以取得较佳的输出转速。

输送带0220为张紧于驱动滚筒0241与改向滚筒0242的环形带,其具有用于承受物料的受料段0221及与受料段0221相对的延展段0222,可在滚筒组0240上循环运转。

具体而言,输送带0220还包括连接受料段0221与延展段0222的驱动张紧段0223与改向张紧段0224,驱动张紧段0223张紧于驱动滚筒0241上,改向张紧段0224张紧于改向滚筒0242上。

由于张紧关系的存在,驱动张紧段0223与驱动滚筒0241、改向张紧段0224与改向滚筒0242之间均存在摩擦作用,其间的摩擦力充当驱动作用的驱动力。

运转时,驱动装置0243驱动驱动滚筒0241旋转,驱动滚筒0241通过摩擦传动而驱动驱动张紧段0223运动。驱动张紧段0223带动受料段0221、延展段0222及改向张紧段0224运动。

进而,改向张紧段0224通过摩擦传动而驱动改向滚筒0242旋转,改向滚筒0242转而对输送带0220施加改向作用,从而实现输送带0220在驱动滚筒0241与改向滚筒0242上的环形运动,使位于受料段0221的废料得以运输。

优选地,输送带0220为橡胶输送带,其具有较佳的缓冲性能与较低的制造成本。

请结合参阅图9与图10,多个托辊0230沿受料段0221的运动方向分布于驱动滚筒0241与改向滚筒0242之间,并位于受料段0221下方。优选地,多个托辊0230沿受料段0221的运动方向均匀分布。

具体而言,当废料落到受料段0221上时,受料段0221受废料冲击而具有向下变形的趋势。由于托辊0230的支撑作用,受料段0221不发生变形,并将其所受的冲量传递于托辊0230。

由此,输送带0220在落料时受到的冲击较小,不致发生冲击变形,有效地延长了输送带0220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托辊0230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较佳的韧性与较小的摩擦系数。在此情形下,托辊0230受到受料段0221冲击时,托辊0230可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实现进一步的缓冲卸荷。

同时,由于托辊0230与受料段0221之间摩擦较小,避免对输送带0220的摩擦损害,进一步延长输送带0220的使用寿命。

托辊0230具有对称结构,其包括水平布置的中辊段0231及连接于中辊段0231两端的侧辊段0232,侧辊段0232与中辊段0231的夹角为不大于165°的钝角。在此角度结构下,侧辊段0232能够防止废料反弹而自受料段0221脱出。

优选地,侧辊段0232与中辊段0231的夹角为不大于140°的钝角,防漏效果更佳。

具体而言,废料碰撞于托辊0230时,由于向上的冲量作用,废料将向上反弹。特别地,当废料形状不均时,其所受冲量具有侧向分量,使废料具有侧向弹出的趋势。由于侧辊段0232与中辊段0231具有一夹角关系,废料受阻于侧辊段0232而再次落回受料段0221内,避免发生废料脱落的漏料风险。

优选地,多个托辊0230之间的间距范围为240mm~270mm。在该间距范围内,多个托辊0230的支撑作用较为理想。受料段0221位于托辊0230之间的部分不致过长,避免输送带0220下垂长度过大而发生失效,进一步延长输送带0220的使用寿命。

请结合参阅图11与图12,带式输送机0200还包括第二托辊0250,多个第二托辊0250位于延展段0222之下方,并沿延展段0222的运动方向分布于驱动滚筒0241与改向滚筒0242之间,第二托辊0250与延展段0222保持接触。优选地,多个第二托辊0250沿延展段0222的运动方向均匀分布。

具体而言,第二托辊0250对延展段0222具有支撑作用,可增强输送带0220的结构稳定性。

当受料段0221受到废料的落料冲击时,输送带0220进一步张紧,驱动张紧段0223与驱动滚筒0241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此时,第二托辊0250对延展段0222产生向上的支撑作用,抵消废料的向下冲击力。

由此,驱动张紧段0223与驱动滚筒0241之间的作用力不会发生陡增。换言之,输送带0220与驱动滚筒0241之间的摩擦力基本保持不变,避免了摩擦力陡增而引致的传动紊乱风险。

优选地,第二托辊0250为规则圆柱体,其中心轴保持水平布置。此时,第二托辊0250与延展段0222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干扰和磨损伤害。

优选地,多个第二托辊0250之间的间距范围为750~850mm。在此间距范围内,多个第二托辊0250对延展段0222的支撑作用更佳,且数量较为合理,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综上,下管段0130的下方开口部正对带式输送机0200的受料段0221之上表面,废料经缓冲料斗0100缓冲后而落到带式输送机0200上。经缓冲料斗0100缓冲后的废料具有较小的速度,与带式输送机0200的表面平稳接触而落下,不会对带式输送机0200造成冲击损害。

优选地,自下管段0130的下方开口部脱出时,废料的水平方向速度分量的方向与带式输送机0200的输送方向一致。由此,废料与带式输送机0200的相对速度较小,进一步优化废料与带式输送机0200的接触平稳性。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