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吊装置及垃圾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0999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起吊装置及垃圾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吊装置及垃圾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埋式垃圾收集理念引进国内,地埋桶作为地埋式垃圾收集系统的核心部件外形美观,桶体本身可作为景观,消除视觉污染。地埋桶深埋地下,处于恒温条件,地埋桶内垃圾不容易发酵,可以抑制桶内细菌滋生;冬季也不容易结冰,可以防止垃圾冻结在桶壁上,地埋桶将垃圾深埋密封收集,无臭气,环保性高。基于地埋桶的这些环保优势,地埋桶及其与之配套的吊装式垃圾车在环卫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目前环卫领域现有的吊装式垃圾车,在起吊和落桶过程中,地埋桶容易与地基发生碰撞,桶体横向受冲击力,影响地埋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起吊装置及垃圾车,用以优化地埋桶或类似部件的起吊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吊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动力设备和张紧件;所述支撑组件被构造成能升降的结构,所述动力设备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且能随着所述支撑组件升降;所述张紧件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设备驱动连接,所述张紧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待起吊物。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起吊装置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靠近所述支撑组件的顶端,所述动力 设备靠近所述支撑组件的底端;所述张紧件远离所述动力设备的一端穿过所述导向组件。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起吊装置还包括滑轮总成,所述滑轮总成设于所述支撑组件的顶端,所述张紧件远离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滑轮总成。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嵌套的基本臂、中间臂和末节臂;

所述动力设备设于所述基本臂的中部,所述基本臂的顶端和所述中间臂的顶端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所述导向组件,所述滑轮总成设于所述末节臂的顶端。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各所述中间臂的顶端都设有所述导向组件。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支架和导向轮,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导向轮由所述支架支撑,所述导向轮设有凹槽,所述张紧件穿过所述凹槽。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起吊装置还包括吊钩,所述吊钩设于所述张紧件另一端的端部,所述吊钩用于连接待起吊物。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垃圾车,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起吊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先采用支撑组件使得动力设备的高度发生变化,然后将张紧件的另一端设置在待起吊物的正上方。在起吊过程中,张紧件的另一端只能在竖直方向上升,这样待起吊物就会被竖直吊起;在将待起吊物复位的过程中,张紧件的另一端竖直下降,待起吊物也竖直下降。由上述可以看出,在起吊/复位过程中,物品都是沿着竖直方向移动,这样可以避免物品与地面等发生碰撞、干涉,桶体横向不会受到冲击力,保证了起吊作业的安全性。

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起吊装置起吊地埋桶为例,上述起吊装置能有效避免吊装过程中地埋桶与相关结构件发生碰撞,延长地埋 桶的使用寿命,并且张紧件为柔性元件,能有效缓冲地埋桶卸料时的卸荷冲击,减少冲击载荷对起吊装置的伤害,进一步提升吊装式垃圾车的整车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装置动力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装置吊装过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装置吊装过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装置吊装过程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起吊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组件;2、绞车支座;3、起升绞车;31、液压马达;32、绞车筒体;5、销轴;6、导向轮;8、吊钩;9、张紧件;10、滑轮总成;11、末节臂;12、中间臂;13、基本臂;14、起吊装置;141、第一变幅油缸;142、第二变幅油缸;143、支腿;144、第一折叠臂;145、第二折叠臂;15、地埋桶;16、吊装式垃圾车;17、投料口;18、导向组件;1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起吊装置14,包括支撑组件1、动力设备和张紧件9;支撑组件1被构造成能升降的结构,动力设备设于支撑组件1且能随着支撑组件1升降;张紧件9的 一端与动力设备驱动连接,张紧件9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待起吊物。

支撑组件1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实现升降,比如采用折叠臂结构,随着折叠臂的展开,折叠臂的高度也发生变化;或者采用立式的滑轨结构;或者采用悬吊结构等。张紧件9的一端与动力设备驱动连接,以使得动力设备能够驱动张紧件9升降。张紧件9可以为绳、链条等。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动力设备采用起升绞车3,起升绞车3具体包括液压马达31和绞车筒体32,张紧件9的一端缠绕在绞车筒体32上。液压马达31驱动绞车筒体32转动,张紧件9被缠绕或释放。

参见图1,起吊装置还包括导向组件18,导向组件18设于支撑组件1;导向组件18靠近支撑组件1的顶端,动力设备靠近支撑组件1的底端;张紧件9远离动力设备的一端穿过导向组件18。

导向组件18使得张紧件9的另一端尽量靠近支撑组件1的顶端,一方面可以使得支撑组件1高度调节后张紧件9的高度比较高,有利于起吊;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张紧件9的移动方向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张紧件9按照设定方向移动。动力设备靠近支撑组件1的底端,这样起吊更省力。

参见图1,起吊装置还包括滑轮总成10,滑轮总成10设于支撑组件1的顶端,张紧件9远离导向组件18的一端穿过滑轮总成10。滑轮总成10可省力。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采用下述结构:支撑组件1包括嵌套的基本臂13、中间臂12和末节臂11。动力设备设于基本臂13的中部,基本臂13的顶端和中间臂12的顶端至少其中之一设有导向组件18,滑轮总成10设于末节臂11的顶端。

嵌套的基本臂13、中间臂12和末节臂11是指:中间臂12嵌套在基本臂13中,末节臂11嵌套在基本臂13中。中间臂12和末节臂11可以相对于自身的前节臂伸出或回缩。张紧件9的高度随着臂节的伸出/回缩变化。

参见图1,各中间臂12的顶端都设有导向组件18。这样在每一臂 节伸出时,张紧件9都能被导向,保证张紧件9不乱绳、不晃动。

参见图1,上述的导向组件18包括支架19和导向轮6,支架19设于支撑组件1,导向轮6由支架19支撑,两者之间具体采用销轴5连接。导向轮6设有凹槽,张紧件9穿过凹槽。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导向组件18,其中一个设置在基本臂13的顶端,另一个设置在中间臂12的顶端。

为便于连接待起吊物,起吊装置还包括吊钩8,吊钩8设于张紧件9另一端的端部,吊钩8用于连接待起吊物。在起吊/复位物品的过程中,吊钩8只能沿着竖直方向移动,保证起吊/复位的安全性。吊钩8通过张紧件9与伸缩臂连接,吊钩8与伸缩臂之间有缓冲介质,在地埋桶卸料的一瞬间,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卸荷冲击力,不会对垃圾车结构件造成伤害,保证了吊装式垃圾车的整车性能。

下面介绍一个具体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起升绞车3包括液压马达31和绞车筒体32,张紧件9缠绕在绞车筒体32上。液压马达31驱动绞车筒体32转动,通过绞车支座2安装在基本臂13上,支架19固定在基本臂13顶端位置,导向轮6通过销轴5连接在支架19上,另一个支架19固结在中间臂12顶端,滑轮总成10固定在末节臂11顶端,张紧件9一端缠绕在绞车筒体32上,一端连接在吊钩8上,驱动吊钩8在铅垂方向上作定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车,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起吊装置。

参见图1和图3,此处,起吊装置安装在垃圾车的底盘上。支撑组件1除了上述的基本臂13、中间臂12和末节臂11外,还可包括两节折叠臂:第一折叠臂144和第二折叠臂145之间铰接且设有第一变幅油缸141,第二折叠臂145和基本臂13之间铰接且设有第二变幅油缸142。第一变幅油缸141伸出/回缩,使得第二折叠臂145相对于第一折叠臂144打开/收回。第二变幅油缸142伸出/回缩,使得基本臂13相对于第二折叠臂145打开/收回。

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起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调节起吊装置的支撑组件,以使得张紧件的另一端位于待起吊地埋桶的正上方。

上述的步骤S10具体包括:调整起吊装置的折叠臂的角度以及支撑组件的中间臂和末节臂相对于基本臂的伸缩位置,以使得张紧件的另一端位于待起吊地埋桶的正上方。

承上述,起吊装置安装在垃圾车的底盘上。支撑组件除了上述的基本臂、中间臂和末节臂外,还可包括两节折叠臂:第一折叠臂和第二折叠臂之间铰接且设有第一变幅油缸,第二折叠臂和基本臂之间铰接且设有第二变幅油缸。第一变幅油缸伸出/回缩,使得第二折叠臂相对于第一折叠臂打开/收回。第二变幅油缸伸出/回缩,使得基本臂相对于第二折叠臂打开/收回。

步骤S20、采用动力设备释放张紧件,以将张紧件下降至能与地埋桶连接的位置。

步骤S30、采用动力设备收缩张紧件,以将与张紧件连接的地埋桶垂直吊起。

上述起吊方法,在起吊过程中,先将张紧件的另一端调节到待起吊物品的正上方,在起吊作业过程中,不需要再调节支撑组件的位置/角度,只需要采用动力设备释放张紧件,起吊作业非常便捷。

如图3至图5所示,下面给出一个应用上述吊装方法的实例。

步骤一:驾驶员将吊装式垃圾车16停靠到需要卸料的地埋桶15附近旁的合适位置,将吊装式垃圾车16的两侧支腿143打开至完全伸展。吊装式垃圾车16停放的合适位置为完全打开支腿143时,支腿143外侧到地埋桶15外沿的距离在L1和L2之间。L1比如为200mm,L2比如为3550mm。

步骤二:调节第一变幅油缸141和第二变幅油缸142至合适角度,同步伸缩中间臂12和末节臂11,保证吊钩8位于地埋桶15中心的正上方。

步骤三:起升绞车3放下张紧件9,将张紧件9与地埋桶15连接。

步骤四:将第一变幅油缸141完全伸出,调节第二变幅油缸142伸缩量,使得支撑总成1的仰角为73°。

步骤五:将中间臂12和末节臂11完全伸出,令起吊装置14顺时针回转90°,此时吊钩8恰好位于投料口17的正上方。然后操作地埋桶上的联动机构,打开地埋桶的底盖实现卸料。上述步骤操作简洁,难度小。

步骤六:卸料完成后,将起吊装置14逆时针回转90°,调节支撑组件1、第一变幅油缸141和第二变幅油缸142的伸缩量,使得吊钩8位于地埋桶15地基正上方,起升绞车3放下张紧件9落桶。

上述吊装方法简单易行,能大幅简化吊装过程的操作难度;可以实现地埋桶的垂直起吊功能,避免地埋桶在起吊和落桶过程中与地基的碰撞,并能有效缓冲地埋桶卸料时的卸荷冲击,最大限度地延长地埋桶的使用寿命,减少卸荷冲击对起吊装置结构件的伤害,提升吊装式垃圾车的整车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