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擦片式卷轴张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设备收放卷张力控制系统通常是使用磁粉闸或者气刹车来控制卷轴的转速,同时还需要配备张力控制器和张力检测器或类似元件,往往成本很高,在一些对张力控制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使用上述机构来做张力控制,就会大大增加设备的成本,而且结构也会很复杂,使用操作上多有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记载了一种摩擦片式卷轴张力控制装置,安装在气涨轴上,包括一张力控制组件及与所述张力控制组件相配合的一卷轴安装组件;所述张力控制组件,与所述卷轴安装组件定位连接;所述张力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柱,对称设置在墙板上;一气缸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每个所述支柱上;一气缸,安装在所述气缸安装板上;一气缸轴座,安装在所述气缸安装板的内侧,与所述气缸连接;一压力调节阀,安装在所述气缸上;一台阶,设置在所述气缸轴座的内侧;一摩擦片,设置在所述台阶上;一凹槽,设置在所述气缸轴座的外侧;一第三螺栓,径向穿设于所述气缸安装板与所述凹槽内;一卷轴安装组件,与所述气涨轴及所述张力控制组件定位连接;所述卷轴安装组件包括,一轴承座,穿设于所述墙板上;至少两个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座的内部;一气涨轴座,连接在所述气涨轴上靠近所述轴承座的一端;一压盖,连接在所述气涨轴座上。
优选的,所述两个支柱对称设于所述气涨轴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气缸安装板通过至少两个第一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柱上。
优选的,所述台阶与所述气涨轴座构成摩擦片容置空间,所述摩擦片填充在所述摩擦片容置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气缸轴座定位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涨轴座与所述气涨轴之间通过平键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盖通过第三螺栓连接在所述气涨轴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擦片式卷轴张力控制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性能稳定,成本低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只需调节设置在气缸上的压力调节阀即可调节气缸的压力输出,进而通过设置在气缸轴座与气涨轴座之间的摩擦片来调节气涨轴的转速,从而实现对气涨轴卷放张力的有效调节,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擦片式卷轴张力控制装置较优选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擦片式卷轴张力控制装置较优选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中:
1、气涨轴;2、平键;3、第一轴承;4、第四螺栓;5、轴承座;6、墙板;7、第二轴承;8、压盖;9、第三螺栓;10;支柱;11、气涨轴座;12、摩擦片;13、气缸轴座;14、气缸安装板;15、第三螺栓;16、螺栓五;17、气缸;18、第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一种摩擦片式卷轴张力控制装置,安装在气涨轴1(即卷轴)上,包括一张力控制组件及与张力控制组件相配合的一卷轴安装组件;张力控制组件,与卷轴安装组件定位连接;张力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柱10,对称设置在墙板6上;一气缸安装板14,固定连接在每个支柱10上;一气缸17,安装在气缸安装板14上;一气缸轴座13,安装在气缸安装板14的内侧,与气缸17连接;一压力调节阀,安装在气缸17上;一台阶,设置在气缸轴座13的内侧;一摩擦片12,设置在台阶上;一凹槽,设置在气缸轴座13的外侧;一第三螺栓15,径向穿设于气缸安装板14与凹槽内;一卷轴安装组件,与气涨轴1及张力控制组件定位连接;卷轴安装组件包括,一轴承座5,穿设于墙板6上;至少两个轴承,设置在轴承座5的内部;一气涨轴座11,连接在气涨轴1上靠近轴承座5的一端;一压盖8,连接在气涨轴座11上。
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座5固定在墙板6上并通过四个第四螺栓4加以固定。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有支柱10对称设置在气涨轴1的两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气缸安装板14通过至少两个第一螺栓18固定连接在所有支柱10上。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台阶与气涨轴座11构成摩擦片容置空间,摩擦片12填充在摩擦片容置空间内,摩擦片12用以控制气涨轴1的转速,。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气缸17的动力输出轴与气缸轴座13定位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气涨轴座11与气涨轴1之间通过平键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压盖8通过第三螺栓15连接在气涨轴座11上,气涨轴座11通过压盖8以及位于压盖8上的第三螺栓9固定在气涨轴1上。
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气缸轴座13异端设置台阶,另一端与气缸17之间形成Y型开口,固定于气缸轴座14上的第三螺栓15从气缸轴座13的Y型开口中间穿过,使得气缸轴座13无法旋转。
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当气缸17打开时,气缸头会顶出,推动气缸轴座13和摩擦片12,对气涨轴座11施加压力,此时气涨轴座11受到摩擦片12的压力,使得气涨轴1在一定的摩擦力下转动。气缸17上加装压力调节阀,当增加气压时,气缸17的推力变大,摩擦片12的摩擦力变大,气涨轴1转速变小,气涨轴1上的纸卷张力变大;反之,当气压减小时,摩擦片12的摩擦力变小,气涨轴1转速变大,气涨轴1上的纸卷张力变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做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