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防脱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4624阅读:128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防脱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车钩防脱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防脱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起重吊钩应用涉及到各个行业,起重吊钩在使用时,会产生索具滑脱的现象,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保证索具不滑脱,普遍使用标准的吊钩闭锁装置(ZBJ8004-87)即安全卡,该种闭锁装置使用弹簧,依靠弹簧的弹力保证吊钩开口闭锁,防止索具滑脱,但是由于标准的闭锁装置材料较薄,特别容易损坏,并且更换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会发生损坏,而且更换备件成本相对较高,对于安全意识不强的企业,经常不更换弹簧结构,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针对上述问题,特设计本实用新型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便捷,使用寿命长的简易防脱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防脱钩装置,包括上管和下管,上管截面为圆形,上管一侧连接下管,上管和下管壁厚均为12mm;所述上管顶部平面与下管顶部平面之间形成高度差,高度差为10mm;所述上管和下管接合处采用圆弧过渡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管一侧通过焊接或铸造一体方式连接下管。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管截面为与吊钩钩头截面相适应圆形或方形。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管和下管直径均为45mm,上管高度为60mm,下管高度为170mm。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弧半径为30mm。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管与下管中心之间形成的中心距为116mm。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管和下管采用灰铸铁材质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管内径比吊钩旋转轴直径大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管内径比吊钩旋转轴直径大10mm, 便于旋转,上管主要用于套入天车吊钩的旋转轴上,下管采用圆管或方管或截面与吊钩钩头截面相适应的管件,下管主要用于套入吊钩钩头内,上管顶部平面与下管顶部平面之间形成高度差,高度差为10mm,通过设置高度差,能够使上管和下管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节省材料,节约制造成本,上管和下管接合处采用圆弧过渡处理,圆弧半径为30mm,通过设置圆弧进行过渡,使得上管和下管连接更加平滑,不会产生尖锐感,上管和下管采用灰铸铁材质制成,结构强度大,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操作便捷,防脱钩性能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上管、2-下管、3-圆弧、4-上管顶部平面、5-下管顶部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简易防脱钩装置,包括上管1和下管2,上管截面为圆形,上管1一侧通过焊接或铸造一体方式连接下管2,上管1主要用于套入天车吊钩的旋转轴上,下管2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与吊钩钩头截面相适应的形状,下管2主要用于套入吊钩钩头内,上管1和下管2直径均为45mm,上管1高度为60mm,下管2高度为170mm,上管顶部平面4与下管顶部平面5之间形成高度差,高度差为10mm,通过设置高度差,能够使上管1和下管2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节省材料,节约制造成本,上管1和下管2壁厚均为12mm,上管1和下管2接合处采用圆弧过渡处理,圆弧3半径为30mm,上管1与下管2中心之间形成的中心距为116mm,上管1和下管2采用灰铸铁材质制成,上管1内径比吊钩旋转轴直径大10mm,便于旋转。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上管1与下管2采用焊接或一体铸造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上管1截面设为圆形,上管1内径比吊钩旋转轴直径大10mm,便于旋转,上管1主要用于套入天车吊钩的旋转轴上,下管2采用圆管或方管或截面与吊钩钩头截面相适应的管件,下 管2主要用于套入吊钩钩头内,上管1和下管2所对应的位置和尺寸根据吊钩的尺寸进行确定,本实用新型上管1和下管2根据吊钩尺寸需求,将上管1和下管2直径均设为45mm,上管1高度设为60mm,下管2高度设为170mm,上管1与下管2中心之间形成的中心距设为116mm,上管顶部平面4与下管顶部平面5之间形成高度差,高度差为10mm,通过设置高度差,能够使上管1和下管2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节省材料,节约制造成本,上管1和下管2接合处采用圆弧3过渡处理,圆弧3半径为30mm,通过设置圆弧3进行过渡,使得上管1和下管2连接更加平滑,不会产生尖锐感,上管1和下管2采用灰铸铁材质制成,结构强度大,使用寿命长,当需要使用时,先卸下吊钩,将上管1套入天车或行车吊钩的旋转轴上,将下管2套入吊钩钩头内,能够起到防止吊钩上钢丝绳脱钩的作用,然后安装好吊钩,当需要摘钩时,将下管2旋转出钩头位置,取下钢丝绳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操作便捷,防脱钩性能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