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延膜收集的压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818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延膜收集的压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延膜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延膜收集的压平装置。



背景技术:

流延膜技术生产线中,收卷是最后一部工序,是将生产出来的流延膜进行收卷收集,当收卷机收卷完一桶流延膜时,生产线上的分切机会将流延膜切断,方便操作人员将流延膜取下,取下后操作人员会将流延膜重新绕设在收卷轴上,此时由于流延膜在设备上还会有剩余,当操作人员将流延膜手动绕卷在绕卷轴上时,可能会过分张紧这部分的流延膜,由于送料装置和收卷机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因而如果继续收卷流延膜时,流延膜会始终在张紧状态,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操作人员也可能会松弛这部分的流延膜,因而在随后的收卷时,流延膜处于松弛状态,可能会发生褶皱等现象的发生,因而这对操作人员的有很高的技术要求,造成了很大的劳动强度

目前,公开号为CN 204433911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流延膜收卷机,它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包括通过电机转动的收卷轴和若干个引导轴,所述引导轴两端与机架之间还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位于引导轴两端的安装基座以及位于安装基座和机架之间的弹性组件,即通过引导轴对流延膜在收卷过程中形成的位差进行补充从而使得收卷更容易进行,但是在流延膜收集到受卷轴上时流延膜依然处于自由状态,如此就难以使得流延膜保持一个平整,收卷效果差。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延膜收集的压平装置,通过压平流延膜使得收卷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流延膜收集的压平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架的收卷辊,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定位辊,所述定位辊上转动连接有通过重力分力压紧流延膜的加压辊,所述加压辊抵触与收卷辊抵触连接,加压辊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加压辊重量的呈L形的加重件,加重件上套设有若干个加重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压辊转动连接在定位辊上,并通过重力分力将流延膜压紧,这样就能够使得流延膜从收卷辊上进行收集的时候,能够较为平整的进行收卷,这样流延膜就是在定位辊和收卷辊之间的限位作用卷绕到收卷辊上的,从而保证了流延膜的平整性,收卷效果好,并且由于加压辊是通过重力分力作用在收卷辊上的,这样就不仅使得节省了驱动加压辊的人力与物力,同时由于重力分力是持续性存在的,这样加压辊就能够持续的作用在收卷辊上,压平效果好;不仅如此,当加压辊的重力分力大小不够时,能够通过在加重件上加上不同个数的加重体,从而使得压紧轴能够施加给流延膜的压力作用进行改变,如此就能够进行更为不同型号的流延膜进行施压,适用范围广,同时通过合适个数的加重体能够使得对流延膜的收卷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辊上转动连接有软质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连接在加压辊上的软质层作用在流延膜上时,在流延膜的作用下使得软质层转动,这样流延膜与软质层之间存在的是静摩擦作用力而不是滑动摩擦力,这样就防止了流延膜被擦伤划断,对流延膜起到了保护作用,安全系数高。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辊包括有分布在其两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连接体转动连接于定位辊,所述定位辊上连接有用于调节加压辊高度的调节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加压辊高度的调节机构调节加压辊高度时,可以在流延膜较多时,使得加压辊压紧在收卷辊的较高处,此时由于流延膜较多,所以流延膜是从较高处从收卷辊上收卷的,当流延膜收卷较多时,流延膜的高度变低,此时调节加压辊的高度并使加压辊能够继续作用在收卷辊上,这样就能够对较少的流延膜也进行压平处理,整体的压平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活动体以及油缸,所述第一活动体一端与连接体铰接,另一端与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油缸一端与连接体铰接,另一端与连接部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油缸的一端是铰接在连接体上的,竖直位置固定,当油缸的长度变化时,就能够带动其末端的连接部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改变加压辊的高度,这样就能够持续的将流延膜进行压平。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二活动体以及油缸,所述第二活动体转动连接于定位辊,所述第二活动体一端与连接体铰接,另一端与油缸铰接,所述油缸另一端与连接体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此时油缸、连接体和第二活动体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这样当油缸的长度发生改变时,就能够同时带动连接体和第二活动体发生转动,又由于第二活动体的中部是转动连接在定位辊上的,这样当第二活动体的角度转动之后就能够使得连接体的到定位辊的距离变大,这样就增大了加压辊到定位辊的距离,从而起到了调节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辊位于收卷辊的斜上方,当流延膜开始收卷时加压辊抵触在收卷辊表面并位于定位辊的正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流延膜开始收卷时加压辊依然在进行压平作用并未与定位辊的正下方,由力学分析可知在这个压平的过程中加压辊施加给流延膜的作用力为最小,这样就使得流延膜带动加压辊时其受到的加压辊的作用力最小,对流延膜的损坏最小,对流延膜起到了最大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加压辊通过重力分力将流延膜压紧时,能够使得流延膜保持一个平整的状态,这样不仅能够使得流延膜进行后续的安全加工,而且重力作用是持续存在的,所以也能够持续的施加给流延膜压平作用,压平效果好;

其二: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加压辊的高度时,能够使得加压辊随着流延膜的数量与高度从而调节加压辊作用在收卷辊的不同位置,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压平作用;

其三:在加压辊上转动连接的软质层能够对流延膜起到保护作用,使其不易拉断,同时当流延膜开始收卷时加压辊位于收卷辊的正下方,这样就使得在压平过程中加压辊施加给流延膜的作用力最小,安全系数最高;

其四:通过加重体的个数的不同能够改变加压辊施加给流延膜的压力作用大小,如此就使得加压辊的的作用范围能够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时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卷辊;2、定位辊;3、加压辊;4、软质层;5、连接部;6、连接体;7、第一活动体;8、油缸;9、第二活动体;10、加重件;11、加重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在缠绕有流延膜的收卷辊1的斜上方的支架上设置有定位辊2,并且在定位辊2上转动连接有连接体6,在连接体6的末端铰接有第一活动体7,在第一活动体7末端转动连接有加压辊3,其中加压辊3其两端为连接部5,在连接部5上铰接有油缸8,油缸8的另外一端铰接在连接体6上,这样通过油缸8的伸缩就能够调节连接体6与第一活动体7的长度,从而间接的调节了加压辊3到定位辊2的距离;在压外部转动连接有软质层4,其中软质层4为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加压辊3上的软质橡胶层。

当收卷辊1收卷流延膜时,加压辊3在重力分力的作用下抵紧在收卷辊1上,这样就能够对流延膜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使得流延膜保持一个平整的状态,这样流延膜在进入到后续加工处理时,就能够进行均衡且平齐的加工处理,安全系数高,不仅如此,由于加压辊3的重力分力是持续存在的,这样就能够持续的对流延膜施加压力作用,所以在整个流延膜收卷的过程中都能够对流延膜进行压平,压平效果好;不仅如此,流延膜时作用在软质层4上的,这样流延膜前进时就能够带动软质层4转动,这样就减小了加压辊3对流延膜施加的作用力,防止了流延膜发生断裂,安全系数高,并且转动的软质层4防止了流延膜持续作用在加压辊3上的同一位置而升高其稳定,并将流延膜熔断,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安全系数;随着流延膜的收卷流延膜在收卷辊1上的高度降低,此时伸长油缸8的长度,由于油缸8的一端连接在连接体6上,而连接体6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又由于连接部5是通过第一活动体7连接在连接体6上的,这样就能够驱动其另一端的连接部5的位置伸长,从而增长了加压辊3到定位辊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加压辊3能够持续的作用在收卷辊1上,并直到流延膜开始收卷时,加压辊3正对于收卷辊1,这样就对整个所有收卷辊1上的流延膜都进行了压平处理,不仅如此,当流延膜开始收卷之后,加压辊3位于定位辊2的正下方,这样就使得在这个压平过程中,加压辊3施加给流延膜的作用力是最小了,对流延膜起到了最大的保护作用,安全系数高;不仅如此,在连接体5端部转动连接呈L形的加重件10,并且在加重件10上套设有若干个加重体11,这样通过加重件10上加重体11的个数就能够改变加压辊3的的重力分力,如此就能够改变对流延膜的压力大小,从而使得进行更为合适的压紧,通过加重体11的个数不同就能够对不同型号大小的流延膜进行收卷,适用范围广,并且通过加重体11的个数能够使得重力分力更加适用于对流延膜的收集,收卷效果更佳。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定位辊2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体6,并且第二连接体6的一端铰接有连接体6,连接体6的末端连接在加压辊3上,第二连接体6的另一端与油缸8的一端铰接,油缸8的另一端铰接在连接体6上,其中油缸8与第二活动体9的铰接处和连接体6与第二活动体9的铰接处分布在定位辊2两侧,这样伸长油缸8时,由于油缸8、第二活动体9和连接体6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状,油缸8伸长带动第二活动体9转动,这样第二活动体9与连接体6的长度之和就加长,所以能够增加加压辊3到定位辊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加压辊3能够继续作用在收卷辊1上,压平效果好,并且由于流延膜能够持续的压平,所以也能够进行安全的后续加工处理,安全系数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