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底坑,特别是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电梯的日常维护中,需要经常进入电梯井道的底坑进行繁琐的检修。由于电梯底坑通常有一定的高度,检修人员很难徒手进出底坑。检修人员在检修时,通常需要自带一定高度的爬梯,不仅增加了携带难度,而且进入底坑的入口较小,爬梯放置也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底坑检修组件,它可以有效降低检修人员进出电梯底坑的难度,进而降低检修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梯底坑检修组件,其特点是:包括由多段爬梯连接而成的爬梯总成,各段爬梯之间通过连接角钢连接固定;所述爬梯总成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活动连接的转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一端与爬梯总成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电梯底坑的坑壁上的转动连接座活动连接;电梯底坑的坑壁上还设有沟槽向上的挂钩。
上述的电梯底坑检修组件中,所述挂钩下设有角码,角码上安装有触点向上的检测开关。
前述的电梯底坑检修组件中,所述检测开关连入电梯安全回路。
前述的电梯底坑检修组件中,所述转动连接座上设有条形限位孔,转动连接杆上设有转动销,转动销设在条形限位孔内。这个设置,可以使得爬梯收起后仍然可以向上移动,以便于挂入挂钩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梯底坑内设置分段连接的爬梯总成,不仅方便安装,而且方便检修人员进出。爬梯总成还通过转动连接杆连接,使其在不使用时可以收起,不影响电梯正常运行。检修人员检修完毕,离开井道后,只需在底坑上方拉起爬梯总成,并将爬梯总成的一个横杆挂在挂钩上即可。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使用便捷,可有效降低电梯底坑的检修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各段爬梯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动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挂钩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爬梯总成,1.1-连接角钢,2-转动连接杆,3-转动连接座,4-挂钩,5-角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电梯底坑检修组件,如图1、3、4和5所示:包括由多段爬梯连接而成的爬梯总成1,各段爬梯之间通过连接角钢1.1连接固定;所述爬梯总成1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活动连接的转动连接杆2,转动连接杆2一端与爬梯总成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电梯底坑的坑壁上的转动连接座3活动连接;电梯底坑的坑壁上还设有沟槽向上的挂钩4。所述挂钩4下设有角码5,角码5上安装有触点向上的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连入电梯安全回路。所述转动连接座上设有条形限位孔,转动连接杆上设有转动销,转动销设在条形限位孔内。
在检修人员需要对电梯底坑进行检修时,可以向上提拉爬梯总成,使其脱离挂钩,然后向外推出即可使用,使用状态如图2所示。使用完成后,人员可先爬出电梯底坑,然后在电梯底坑上方向内收爬梯总成,最后向上提拉,使其挂入挂钩,并触发检测开关。如果爬梯总成没有收好,检测开关无法正常触发,使得电梯无法运行,可以避免爬梯未收好后,电梯仍开始运行而导致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