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网袋式避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3024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厢网袋式避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内避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网袋式避险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中土地供应也日趋紧张,所以高层建筑也大量出现,其中写字楼、商住混合楼、居民小区或办公楼中基本都配备有电梯;电梯故障也时有发生,电梯故障主要有两种:一是电梯突然停止运行;二是电梯失去控制急速下坠;一旦遇到电梯故障该如何在轿厢中保护自己成为必修课:1、电梯门故障如何求救:目前的方法是如果电梯突然停下,首先不要惊慌,可尝试持续按开门按钮,并通过电梯内对讲机或手机拨打电梯维修单位的服务电话求助。也可通过大声呼救等方式向外界传递被困的信息,不要强行扒门或试图从轿顶天花板爬出。2、轿厢突坠时如何自保如果电梯突然下坠,可赶快将每一层的按键都按下,选择一个不靠门的角落, 膝盖弯曲,身体呈半蹲姿势,尽量保持平衡,有小孩时要把小孩抱在怀里。3、请文明安全乘坐电梯乘坐电梯时,不要用手或身体强行阻止电梯门开合。不要在电梯内蹦跳,不要对电梯使用粗暴行为,如用脚踹轿厢四壁或用工具击打等。

上述方法可以较好的尽快脱离危险,但当电梯出现故障而坠落时,电梯里虽然有多重防坠措施,但所有方法失灵时电梯轿厢便急速下坠“国内时有报道电梯坠落伤人事故”,这时被困者处于失重状态而电梯轿厢落地后容易引起身体损伤,甚至出现全身多处骨折,这一现象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来减轻人体受伤,尤其是骨折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梯轿厢网袋式避险装置,避险人员坐在减震杆上两收放杆放开后绳形成的软座上,两收放杆上部的绳可供手扶,由减震弹簧使坠落电梯轿厢内的人获取缓冲,有效减少了乘坐电梯人员的骨折发生。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轿厢网袋式避险装置,包括上固定管、减震杆、下固定管、收放杆A、收放杆B、绳索和放线装置,上固定管的上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电梯轿厢的顶部,下固定管的下端固定在电梯轿厢的底面,在上固定管的官腔内设有减震弹簧,减震杆的上端顶在上固定管管孔内设置的减震弹簧的下端面,减震杆的下端顶在下固定管管孔内设置的减震弹簧的上端面,在减震杆上靠近上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线装置,在减震杆上靠近下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A和连接座B,连接座A和连接座B位于同一高度上,收放杆A和收放杆B的一端分别通过轴铰接在连接座A和连接座B上,在收放杆A和收放杆B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穿过绳索的穿绳孔,多根绳索的中部分别穿在收放杆A和收放杆B相互对应的穿绳孔中,多根绳索的两端固定在减震杆上部的放线装置内的放线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放线装置包括壳体和固定在壳体一侧的套管以及设置在壳体内腔中的用于缠绕绳索的放线轮,所述套管套在减震杆上并通过焊接固定;多根绳索的两端固定在放线轮内孔中设置的锁线器上,放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出管,放线轮的两凸出管活动穿在壳体两侧的孔内,在放线轮下部的壳体上设有用于通过绳索的开口。

进一步地,在放线轮的凸出管内孔中设有方便收绳索时控制放线轮旋转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座A和连接座B上分别设有开口朝上的U形槽,收放杆A的一端放入连接座A的U形槽后由轴穿过连接座A的轴孔A和收放杆A的轴孔B形成铰接连接;收放杆B的一端放入连接座B的U形槽后由另一轴穿过连接座B的轴孔和收放杆B的轴孔B形成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收放杆A和收放杆B的一端分别设有半圆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减震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缩颈的插杆,减震杆上下两端的插杆分别穿在上固定管管孔中的减震弹簧内和下固定管管孔中的减震弹簧内。

进一步地,在上固定管的上端还设有上焊接板,紧邻上焊接板下部的上固定管外缘面上设有螺杆A,上扣碗套在上固定管上,在上扣碗的上部面上设有凹陷面,所述凹陷面中部孔中的内螺纹连接螺杆A。

进一步地,在下固定管的下端还设有下焊接板,紧邻下焊接板上部的下固定管外缘面上设有螺杆B,下扣碗套在下固定管上,在下扣碗的下部面上设有凹陷面,所述凹陷面中部孔中的内螺纹连接螺杆B。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先将减震弹簧套在减震杆上端的插杆上,然后将上固定管下端的管孔套在包括减震弹簧、插杆的减震杆下部,然后将另一减震弹簧套在减震杆下的插杆上,然后将下固定管上端的管孔套在包括减震弹簧、插杆的减震杆上部,使用收缩杆卡住上焊接板和下焊接板,使本实用新型收缩至适合长度;安装时,将上固定管上端的上焊接板顶在电梯轿厢角部上部的桥架横梁处的顶板上并焊接“通过焊接可确保牢固”,使用上扣碗封闭上焊接板;下固定管的下焊接板同样采用焊接固定并将下扣碗套在螺杆B上进行封闭,整体固定牢靠,在正常情况下也可以当做扶手,非常适合电梯内用做避险装置。

其二,本方案,避险人员坐在减震杆上两收放杆放开后绳形成的软座上,两收放杆上部的绳不仅可供手扶,把手臂穿在绳中胸前的绳能够进一步保护人员身体前倾,由减震弹簧使坠落电梯轿厢内的人获取缓冲,有效减少了乘坐电梯人员的骨折发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梯轿厢内的四个角部安装,不用时收起紧贴轿厢角,占用空间较小,为发生事故时人员安全多了一层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部分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收放杆A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放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焊接板;2、螺杆A;3、上部面;4、凹陷面;5、内螺纹;6、上扣碗;7、上固定管;8、放线装置;9、绳索;10、连接座B;11、连接座A;12、轴;13、收放杆A;14、下固定管;15、下扣碗;16、螺杆B;17、下焊接板;18、收放杆B;19、减震杆;20、减震弹簧;21、插杆;22、管孔;23、U形槽;24、轴孔A;25、半圆头;26、轴孔B;27、穿绳孔;28、放线轮;29、壳体;30、锁线器;31、凸起;32、套管;3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5所述的电梯轿厢网袋式避险装置,包括上固定管7、减震杆19、下固定管14、收放杆A13、收放杆B18、绳索9和放线装置8,在上固定管7的上端设有上焊接板1,紧邻上焊接板1下部的上固定管7外缘面上设有螺杆A2,上扣碗6套在上固定管7上,在上扣碗6的上部面3上设有凹陷面4,所述凹陷面4中部孔中的内螺纹5连接螺杆A2,上固定管7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在电梯轿厢的一角顶部,在下固定管14的下端设有下焊接板17,紧邻下焊接板17上部的下固定管14外缘面上设有螺杆B16,下扣碗15套在下固定管14上,在下扣碗15的下部面上设有凹陷面,所述凹陷面中部孔中的内螺纹连接螺杆B16,下固定管14的下端固定在电梯轿厢的一角地面,在减震杆19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缩颈的插杆21,减震杆19的上端顶在上固定管7管孔内设置的减震弹簧20下端,减震杆19上下两端的插杆21分别穿在上固定管7管孔中的减震弹簧20内和下固定管14管孔22中的减震弹簧20内,减震杆19的下端顶在下固定管14管孔22内设置的减震弹簧20上端,收放杆A13和收放杆B18的一端分别通过轴12铰接连接在减震杆19下部的连接座A11和连接座B10上,在收放杆A13和收放杆B18上间隔设有多个穿绳孔27,多根绳索9的中部分别穿在收放杆A13和收放杆B18相互对应的穿绳孔27中,多根绳索9的两端固定在减震杆19上部的放线装置8内的放线轮28上。

结合附图1、2、3或4,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收放杆A13和收放杆B18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图中仅仅给出了收放杆A13的结构示意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毫无疑问的得出收放杆B18的结构,所述的连接座A11和连接座B10上分别设有开口朝上的U形槽23,在收放杆A13和收放杆B18的一端分别设有半圆头25,收放杆A13的一端放入连接座A11的U形槽23后由轴12穿过连接座A11轴孔A24和收放杆A13的轴孔B26形成铰接连接;收放杆B18的一端放入连接座B10的U形槽23后由另一轴12穿过连接座B11轴孔和收放杆B18的轴孔B26形成铰接连接。

进一步,结合附图5,所述的放线装置8包括壳体29和固定在壳体一侧的套管32以及设置在壳体内腔中的用于缠绕绳索的放线轮28,所述套管32套在减震杆19上部并通过焊接固定;多根绳索9的两端固定在放线轮28内孔中设置的锁线器30上,放线轮28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出管,在放线轮28的凸出管内孔中设有方便收绳索9时控制放线轮28旋转的凸起31,放线轮28的两凸出管活动穿在放线装置8壳体29两侧的孔内,在放线轮28下部的壳体29上设有绳索9通过的开口33。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梯轿厢网袋式避险装置,组装时,先将减震弹簧20套在减震杆19上端的插杆21上,然后将上固定管7下端的管孔套在包括减震弹簧20、插杆21的减震杆19下部,然后将另一减震弹簧20套在减震杆19下的插杆21上,然后将下固定管14上端的管孔套在包括减震弹簧20、插杆21的减震杆19上部,使用收缩杆卡住上焊接板1和下焊接板17,使本实用新型收缩至适合长度;安装时,将上固定管7上端的上焊接板1顶在电梯轿厢角部上部的桥架横梁处的顶板上并焊接“通过焊接可确保牢固”,使用上扣碗6封闭上焊接板1;下固定管14的下焊接板17同样采用焊接固定并将下扣碗15套在螺杆B16上进行封闭。

当出现电梯故障坠落时,电梯轿厢内被困人员首先使用应急方法按下所有楼层按钮,下拉收放杆A13和收放杆B18,这时绳索9在收放杆A13和收放杆B18之间形成软座,遇险人员迅速坐在软座上,然后将收放杆A13和收放杆B18两侧前端部分上部的绳索9放在胸前,双手紧握胸前的绳9,在电梯轿厢落地瞬间减震杆19的下端受到减震弹簧20的作用形成的缓冲便可化解大部分冲击力对骨骼的伤害,进一步减少骨折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