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白剂放置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842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白剂放置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白剂放置桶。



背景技术:

增白剂包括增白剂粉未、增白剂母粒等,其分别很多种类型,增白剂能提高纤维织物和纸张等白度的有机化合物,增白剂的用途广泛,已经广泛应用在纺织、造纸、洗衣粉、肥皂、橡胶、塑料、颜料和油漆等方面,增白剂在保存过程中需要在一个干燥的环境下放置,这就需要用到保持干燥的放置桶,而现有的放置桶,无法有效保证增白剂的干燥环境,无法很好地保存,使得增白剂受潮无法使用或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密封且能防止潮湿,便于观窗内桶增白剂容量,并且通过刻度来测量的增白剂放置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增白剂放置桶,包括外桶、内桶和桶盖,所述外桶上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透明观察窗的一侧设有刻度,所述外桶内的左右两侧设有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固定板,弹簧和卡紧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栓孔,其通过螺栓固定在外桶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弹簧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卡紧板安装在弹簧上,所述内桶安装在外桶内,所述内桶的高度高于外桶,所述内桶为透明桶体,所述内桶和外桶之间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安装了防潮剂,所述容纳腔顶面设有平面,所述桶盖安装在平面上,所述桶盖的后端设有转轴部,所述转轴部的两侧均设有转孔,所述桶圈上安装了配接部,所述配接部包括第一和第二配接板,所述第一和第二配接板均包括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桶盖后端设有的转轴部的转孔相配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配接板设有的连接板的连接孔通过安装转轴连接转轴部,再连接第二配接板设有的连接板的连接孔,所述桶盖的前端设有扣体,所述扣体上设有扣片,所述外桶的前端设有与桶盖前端设有的扣体相配接的扣口,所述桶盖的前端设有的扣体扣在外桶前端设有的扣口上。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桶的桶口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上设有卡槽,其通过卡槽卡在内桶桶口上,所述桶盖的底面设有凸部,所述桶盖的底面设有的凸部扣紧在内桶桶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放置桶的底面设有垫脚,所述垫脚包括垫体和垫板,所述垫板连接在垫体的底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垫脚设有四个,其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垫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垫脚设在桶底的前端,第二垫脚设在桶底的后端,第三垫脚设在桶底的左端,第四垫脚设在桶底的右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有外置螺纹,所述固定栓包括第一和第二固定栓,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栓均设有与转轴两端设有的外置螺纹相配接的内置螺纹,所述第一固定栓通过其设有的内置螺纹固定在转轴的左端,所述第二固定栓通过其设有的内置螺纹固定在转轴的右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白剂放置桶,通过卡紧装置能有效卡紧内桶使得其不移动,位置固定,通过内桶和外桶之间设有的容纳腔的设置,便于放置防潮剂,防止桶内潮湿,通过转轴部的设置,使得桶盖易于转动,并且通过桶盖底面设有的凸块和内桶设有的橡胶圈的连接,有效密封,防止潮湿,通过外桶设有的透明视窗的设置,能观窗内桶增白剂的容量,并且通过刻度来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增白剂放置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增白剂放置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轴部和配接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外桶1,透明观察窗11,刻度12,卡紧装置2,固定板21,螺栓孔22,螺栓23,弹簧24,卡紧板25,内桶3,容纳腔31,平面32,橡胶圈4,卡槽41,桶盖5,凸部51,垫脚6,垫体61,垫板62,第一垫脚611,第二垫脚612,第三垫脚613,第四垫脚614,转轴部7,转孔71,配接板8,第一配接板81,第二配接板82,连接板83,螺栓831,固定板84,转轴9,外置螺纹91,固定栓100,第一固定栓101,第二固定栓102,内置螺纹103,扣体200,扣片202,扣口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增白剂放置桶,包括外桶1,内桶3和桶盖5,所述外桶1上设有透明观察窗11,所述透明观察窗11的一侧设有刻度12,通过透明观察窗和设有的刻度,能清楚了解内桶放置的增白剂容量,所述外桶1内的左右两侧设有卡紧装置2,通过卡紧装置便于卡紧内桶,使得其不易移动。所述卡紧装置2包括固定板21,弹簧24和卡紧板25,所述固定板21上设有螺栓孔22,其通过螺栓23固定在外桶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弹簧24安装在固定板21上,所述卡紧板25安装在弹簧24上,连接牢固,便于伸缩,适合放置不同大小的内桶,所述内桶3安装在外桶1内,所述内桶3为透明桶体,其为有机玻璃、透明塑料等材质,便于观察。所述内桶3的高度高于外桶,也就是桶口高于外桶的桶口,所述内桶3和外桶1之间设有容纳腔31,所述容纳腔31内安装了防潮剂(图中未示),有效保持桶内干燥。所述容纳腔31的顶面设有平面,平面是水平从外桶顶端连接内桶的桶口以下,内桶的桶口仍高于外桶,所述桶盖5安装在平面32上,所述内桶3的桶口设有橡胶圈4,所述橡胶圈4设有卡槽41,其卡紧在内桶的桶口,卡紧牢固,易于密封,所述桶盖5的底面设有凸部51,所述桶盖5的底面设有的凸部51扣紧在内桶3桶口设有橡胶圈4上,使得桶盖盖紧紧密,所述桶盖5的后端设有转轴部7,所述转轴部7的两侧均设有转孔71,所述桶圈上安装了配接板8,所述配接部8包括第一配接板81和第二配接部82,所述第一和第二配接板均包括连接板83和固定板84,所述固定板84连接在连接板83上,所述连接板83上设有连接孔831,所述第一配接板81设有的连接板83的连接孔831通过安装转轴9连接转轴部7,再连接第二配接板82设有的连接板83的连接孔831上,便于连接桶盖,使得桶盖打开或关闭,所述转轴9两端均安装了固定栓100。所述转轴9的两端均设有外置螺纹91,所述固定栓100包括第一固定栓101和第二固定栓102,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栓均设有与转轴9两端设有的外置螺纹91相配接的内置螺纹103,所述第一固定栓101通过其设有的内置螺纹103固定在转轴9的左端,所述第二固定栓102通过其设有的内置螺纹103固定在转轴9的右端,这样设置,固定牢固。所述桶盖的前端设有扣体200,扣体200上设有扣片202,所述外桶1的前端设有与桶盖5前端设有的扣体200相配接的扣口201,所述桶盖5的前端设有的扣体扣在外桶1前端设有的扣口201上,扣片的整体形状为长方形,其和扣口的整体形状相同,因此扣紧牢固。所述放置桶的底面设有垫脚6。所述垫脚6包括垫体61和垫板62,所述垫板61连接在垫体62上,所述垫脚6设有四个,其分别为第一垫脚611,第二垫脚612,第三垫脚613和第四垫脚614。所述第一垫脚611设在桶底的前端,第二垫脚612设在桶底的后端,第三垫脚613设在桶底的左端,第四垫脚614设在桶底的右端,放置平稳,有效避免放置桶受地面潮湿的影响。

本实施例的一种增白剂放置桶,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将内桶放置在外桶内,通过外桶内设有的卡紧装置卡紧内桶限制其位置,将内桶和外桶之间设有的容纳腔内放置防潮剂,有效防止桶内潮湿,在内桶桶口上安装橡胶圈,将桶盖通过转轴部安装在平面上,由于桶盖的底部设有凸部,内桶桶口设有橡胶圈,使得桶盖盖紧在内桶桶口,内桶为透明桶体,使用者可通过外桶设有的透明观察窗观察内桶的容量,并且通过刻度测量,以此来清楚放置桶内放置的增白剂容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白剂放置桶,通过卡紧装置能有效卡紧内桶使得其不移动,位置固定,通过内桶和外桶之间设有的容纳腔的设置,便于放置防潮剂,防止桶内潮湿,通过转轴部的设置,使得桶盖易于转动,并且通过桶盖底面设有的凸块和内桶设有的橡胶圈的连接,有效密封,防止潮湿,通过外桶设有的透明视窗的设置,能观窗内桶增白剂的容量,并且通过刻度来测量。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