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6192阅读:8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零部件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容器。



背景技术:

一辆汽车需要大量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加工,这些零部件包括不同类型,对这些零部件进行分类转运、储存需要大量的容器,目前的储存容器种类繁多,即使外形尺寸相似的零部件也要使用不同的容器,而且不同的容器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不能重复循环使用,不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容器,可以储存、转运不同种类外形尺寸相似的零部件,能重复循环使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零部件容器,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中空本体及设于所述中空本体内的若干排支撑板件,所述中空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中空本体的第一端为开口端,所述中空本体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的内壁上从上至下设置有若干条水平延伸的导轨,所述中空本体开口端的两侧从上至下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支撑板件与所述本体开口端同向设置的一端为支撑板件的第一端,所述支撑板件的第一端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搭接杆,所述搭接杆能转动至搭接到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支撑板件能沿所述导轨移动至中空本体外或插入中空本体内,所述支撑板件上沿中空本体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排限位件,每排限位件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杆。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件上表面开设有让位槽。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与支撑板件可拆卸连接。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呈楔形。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汽车零部件容器,支撑板件可沿导轨移动,方便零部件的装卸,支撑板件上设置有限位杆,可防止零部件滑动挤压,以免划伤零部件表面,能满足不同型号零部件的装卸需求,可循环使用,节约生产成本,操作方便简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测图;

图2为图1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板件轴测图;

图4为图3左视图;

其中:1-本体(101-本体的第一端、102-本体的第二端、103-本体的第三端、104-本体的第四端、105-导轨、106-限位柱(106a-限位槽))、2-支撑板件(201-支撑板的第一端、202-搭接杆、203-限位件(203a-限位杆)、204-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零部件容器,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中空本体1及设于所述中空本体1内的若干排支撑板件2,所述中空本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103和第四端104,所述中空本体的第一端101为开口端,所述中空本体的第三端103和第四端104的内壁上从上至下设置有若干条水平延伸的导轨105,所述中空本体1开口端的两侧从上至下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限位柱106,所述限位柱106上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环形限位槽106a,所述支撑板件2与所述本体开口端同向设置的一端为支撑板件的第一端201,所述支撑板件的第一端20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搭接杆202,所述搭接杆202能转动至搭接到所述限位槽106a内,所述支撑板件2能沿所述导轨105移动至中空本体1外或插入中空本体1内,所述支撑板件2上沿中空本体第一端101至第二端102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排限位件203,每排限位件203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杆203a。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件2上表面开设有让位槽204。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203a与支撑板件2可拆卸连接。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203a呈楔形。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为:在装卸零部件之前,将支撑板件2沿导轨105抽出,把待装零部件依次放置在限位杆203a之间,限位杆203a可防止零部件滑动挤压,以免划伤表面,装载完成后再将支撑板件2沿导轨105推入本体1,该汽车零部件容器能满足不同型号零部件的装卸要求,可循环使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