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房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9471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无机房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无机房电梯土建布置方式,由于国家标准对于电梯顶层部件空间的限制,曳引机及对重系统普遍是采用布置在轿厢两侧的方式。但由于占用了井道宽度尺寸,针对一些宽度尺寸较小的井道,只能提供轿厢尺寸宽度小,深度大,且电梯门不在井道正中间的电梯设计方案,不但对建筑设计要求高,同时也影响了电梯的整体美观度,可能会引起客户的不满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用于宽度尺寸较小的无机房电梯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机房电梯系统,其包括井道、安装于所述井道内的轿厢、曳引机、对重、钢丝绳、滚轮组件以及控制柜,垂直于轿厢的轿门的方向为深度方向,与深度方向垂直的面为后壁,后壁两侧的面分别为左右侧、壁,所述控制柜嵌设于所述后壁内,所述曳引机设置于所述后壁左侧或右侧,对重设置于右侧或左侧。

优化的,所述滚轮组件包括位于轿厢底部的轿底轮、通过固定钢梁安装于井道顶端部的导向轮、连接在对重上的反绳轮。

进一步地,所述轿底轮有两个且对称地设置在轿厢底部,所述导向轮有三个,分别为两个转轴相平行且垂直于左侧壁的横向导向轮和一个转轴垂直于后壁的纵向导向轮,所述曳引机的曳引轮的转轴与所述横向导向轮的转轴相垂直,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于井道上端部,其从上至下经轿底轮绕过轿厢后由下至上再经横向导向轮后由上至下绕过曳引机的曳引轮,经曳引轮的换向后从上方绕设与纵向导向轮上,随后从下方绕过反绳轮固定,最后固定于井道上端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从所述横向导向轮绕出的点位于钢丝绳从曳引轮绕入的点的正上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在建筑井道宽度相对较小的情况下,通过将控制柜、曳引机、对重设置在后壁,可以做出比常规情况下更宽更大的轿厢尺寸,同时还能保证电梯门洞在井道的正中间位置,节省了建筑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井道立面图;

附图2为井道片面图;

附图3为井道轿顶轮固定钢梁布置图;

附图4为本系统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无机房电梯系统包括井道1、安装于所述井道1内的轿厢2、曳引机3、对重4、钢丝绳5、滚轮组件以及控制柜6,垂直于轿厢2的轿门的方向为深度方向,与深度方向垂直的面为后壁11,后壁11两侧的面分别为左右侧、壁,所述控制柜6嵌设于所述后壁11内,所述曳引机3设置于所述后壁11左侧或右侧,对重4设置于右侧或左侧,当曳引机3设置于所述后壁11左侧时,则对重4设置于右侧。

如图3、4所示,所述滚轮组件包括位于轿厢2底部的轿底轮71、通过固定钢梁8安装于井道1顶端部的导向轮、连接在对重4上的反绳轮74。所述轿底轮71有两个且对称地设置在轿厢2底部,固定钢梁8具有垂直于后壁11和左侧壁12的两根,所述导向轮有三个,分别为两个转轴相平行且垂直于左侧壁12的横向导向轮72和一个转轴垂直于后壁11的纵向导向轮73,横向导向轮72和纵向导向轮73分别安装于两根固定钢梁8上,所述曳引机3的曳引轮31的转轴与所述横向导向轮72的转轴相垂直,所述钢丝绳5一端固定于井道1上端部,其从上至下经轿底轮71绕过轿厢2后由下至上再经横向导向轮72后由上至下绕过曳引机3的曳引轮31,经曳引轮31的换向后从上方绕设与纵向导向轮73上,随后从下方绕过反绳轮74固定,最后固定于井道1上端部。所述钢丝绳5从所述横向导向轮72绕出的点位于钢丝绳5从曳引轮31绕入的点的正上方,即曳引机3和横向导向轮72应位于井道1的同一侧,曳引机3倒挂安装。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