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物料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464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物料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物料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建材运输到高处,这时就需要使用升降机以便满足运输建材的需求,然而现有的升降机结构复杂,不适用于小型工程的使用,同时其成本较高;而一般的升降结构安全性较差,不能很好的满足运输建材的需要,并且在运输过程中,承载物料后需要较慢的速度提升,而空载后如果速度较慢则会影响到运输的效率,而现有的升降机构往往因为安全考虑只能通过匀速运行,一旦速度过快容易造成物料斗坠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安全性能及运输效率的建筑用物料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物料升降装置,包括设于建筑物内的升降机构及物料斗,升降机构通过固定柱固定在建筑物高层内,所述装置还包括滑道,所述滑道通过连接杆固定在固定柱上并伸出建筑物外,所述滑道两端分别连接有滑道缆绳,且所述滑道缆绳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一处使得滑道缆绳与竖直方向呈1°~10°夹角;所述物料斗两端对应所述滑道缆绳设有滑槽,且物料斗两端滑槽内各通过转轮轴固定一转轮,所述滑槽入口处斜置一弹性挡杆,弹性挡杆末端超出滑槽外沿,且弹性挡杆与滑道缆绳进入滑槽的方向呈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固定于固定柱上的支撑杆及电机,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第一定滑轮,末端固定于固定柱上,所述电机输出端绞缠有承重缆绳,且所述承重缆绳饶过第一定滑轮固定连接一物料钩,所述连接杆位于支撑杆末端下方,且所述固定柱在连接杆与支撑杆之间设有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弹性挡杆为一弹簧的末端伸出的直杆,且所述弹簧固定在设于滑槽内边内侧的容留槽内,弹簧的造价较低同时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寿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成本造价较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滑道呈“凹”形结构,且物料斗两端滑槽之间尺寸与两滑道缆绳之间尺寸相等,二者匹配性更高,使得滑动过程更为顺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物料斗截面为底部倒圆角的矩形状的凹槽,能够使实用新型具有更大的容量同时底部呈圆角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物料斗的底面平行设有至少两道加强筋,使得本实用新型对于物料具有更大的承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柱上设有与第一定滑轮持平的第二定滑轮,且电机固定在固定柱底部,承重缆绳依次饶过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它还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架及缠绳器,且所述滑道缆绳一端饶设在所述固定架上,并由所述固定在固定架一侧的缠绳器绞缠张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其使用过程中,先在高处由电机将承重缆绳绕经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连接物料钩,由物料钩承载空物料斗后,转动固定柱将物料斗伸出建筑物外,并将物料斗两端的滑槽对应滑道两端的滑道缆绳,此时由于滑道缆绳与竖直方向呈一定的夹角,使得物料斗在下降过程中受重力作用始终压在滑道缆绳上以避免物料斗的脱落。

同时在滑槽内通过转轮轴固定一转轮,使得物料斗的升降更为顺畅避免了物料钩因下降过程的阻力脱离物料斗;并且滑槽入口处斜置一弹性挡杆,弹性挡杆末端超出滑槽外沿,且弹性挡杆与滑道缆绳进入滑槽的方向呈锐角,使得滑道缆绳能轻易由弹性挡杆所呈锐角进入滑槽内,同时进入滑槽后由于弹性挡杆与滑道缆绳出滑槽的方向呈钝角,因此难以在滑行过程中脱落,当物料斗落地时操作者拉动物料斗即可使滑道缆绳滑出滑槽,使用方便,安全性极高。

滑道缆绳一端饶设在地面的固定架上,并由缠绳器绞缠张紧,使得滑道缆绳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同样可避免物料斗的脱离,在物料斗到达地面后,工作人员将物料装入物料斗,再将物料斗滑槽对应滑道缆绳放置,并控制电机将物料斗提升,在提升过程中由于物料斗本身的重力会对滑道缆绳产生侧向的压力,避免了提升过程中物料斗的脱离,当物料斗提升到顶端时,在转动固定柱将物料斗卸下后,重复进行上述过程。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同时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物料升降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物料升降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使用状态中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物料升降装置的物料斗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物料斗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物料斗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物料升降装置的固定架及缠绳器的结构示意图;

1-固定柱,2-支撑杆,3-滑道,4-电机,5-第-定滑轮,6-承重缆绳,7-物料钩,8-连接杆,9-建筑物,10-转轴,11-滑道缆绳,12-物料斗,13-滑槽,14-转轮轴,15-转轮,16-第二定滑轮,17-固定架,18-缠绳器,19-弹性挡杆,20-弹簧,21-容留槽,2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的一种建筑用物料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及物料斗12,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柱1、固定于固定柱1上的支撑杆2、滑道3及电机4,所述支撑杆2顶端设有第一定滑轮5,末端固定于固定柱1上,所述电机4输出端绞缠有承重缆绳6,且所述承重缆绳6饶过第一定滑轮5固定连接一物料钩7,所述滑道3通过连接杆8固定在固定柱1上并伸出建筑物9外,且连接杆8位于支撑杆2末端下方,所述固定柱1在连接杆8与支撑杆2之间设有转轴10,所述滑道3两端分别连接有滑道缆绳11,且所述滑道缆绳11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一处并使得滑道缆绳11与竖直方向呈1°~10°夹角,如图4、图5及图6所示的物料斗12两端对应所述滑道缆绳11设有滑槽13,且物料斗12两端滑槽13内各通过转轮轴14固定一转轮15,所述滑槽13入口处斜置一弹性挡杆19,弹性挡杆19末端超出滑槽13外沿,且弹性挡杆19与滑道缆绳11进入滑槽13的方向呈锐角。

在本实例中,所述弹性挡杆19为一弹簧20的末端伸出的直杆,且所述弹簧20固定在设于滑槽13内边内侧的容留槽21内,弹簧20的造价较低同时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寿命,使得该装置成本造价较低。

在本实例中,所述滑道13呈“凹”形结构,且物料斗12两端滑槽13之间尺寸与两滑道缆绳11之间尺寸相等,二者匹配性更高,使得滑动过程更为顺畅。

在本实例中,所述物料斗12截面为底部倒圆角的矩形状的凹槽,能够使物料斗12具有更大的容量同时底部呈圆角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在本实例中,所述物料斗12的底面平行设有至少两道加强筋22,使得本实用新型对于物料具有更大的承载力。

在本实例中,所述固定柱1上设有与第一定滑轮5持平的第二定滑轮16,且电机4固定在固定柱1底部,承重缆绳6依次饶过第二定滑轮16、第一定滑轮5。

在本实例中,它还包括如图6所示的固定在地面上的固定架17及缠绳器18,且所述滑道缆绳11一端饶设在所述固定架17上,并由所述固定在固定架17一侧的缠绳器18绞缠张紧。

该种升降装置使用过程如下:先在高处由电机4将承重缆绳6绕经第二定滑轮16、第一定滑轮5连接物料钩7,由物料钩7承载空物料斗12后,转动固定柱1将物料斗12伸出建筑物9外,并将物料斗12两端的滑槽13对应滑道3两端的滑道缆绳11,此时由于滑道缆绳11与竖直方向呈一定的夹角,使得物料斗12在下降过程中受重力作用始终压在滑道缆绳11上以避免物料斗12的脱落,同时在滑槽13内通过转轮轴14固定一转轮15,使得物料斗12的升降更为顺畅避免了物料钩7因下降过程的阻力脱离物料斗12,并且滑槽13入口处斜置一弹性挡杆19,弹性挡杆19与转轮15之间留有必要间隙,以方便弹性挡杆19向内弯曲,并且弹性挡杆19的末端超出滑槽13的外沿,将滑槽13的出口封闭,且弹性挡杆19与滑道缆绳11进入滑槽13的方向呈锐角,使得滑道缆绳11能轻易由弹性挡杆19所呈锐角进入滑槽13内,同时进入滑槽13后由于弹性挡杆19与滑道缆绳11出滑槽13的方向呈钝角,因此难以在滑行过程中脱落,当物料斗12落地需要操作者拉动物料斗12以使滑道缆绳11滑出滑槽13,操作方便且安全性极高,滑道缆绳11一端饶设在地面的固定架17上,并由缠绳器18绞缠张紧,使得滑道缆绳11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同样可避免物料斗12脱离,在物料斗12到达地面后,工作人员将物料装入物料斗12,再将物料斗12的滑槽13对应滑道缆绳11放置,并控制电机4将物料斗12提升,在提升过程中由于物料斗12本身的重力会对滑道缆绳11产生侧向的压力,避免了提升过程中物料斗12的脱离,当物料斗12提升到顶端时,在转动固定柱1将物料斗12卸下后,重复进行上述过程即可。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