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出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7856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电缆线出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线出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缆线成卷使用,当需要对电缆线进行加工时,必须通过人力将电缆线从卷筒上拉出来,然后裁剪成一小截一小截,但是一般电缆线卷料体积大、重量大,如果仅仅靠人力拉线会比较吃力,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线出线装置,出线速度快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电缆线出线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左导线柱和右导线柱,所述左导线柱和右导线柱外层均设有橡胶套,所述左导线柱和右导线柱之间留有供电缆线穿过的走线空隙,所述走线空隙前方设有带前导线孔的前导线座,所述走线空隙后方设有带后导线孔的后导线座,所述前导线孔、走线空隙和后导线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左导线柱通过齿轮组与主轴传动连接,所述主轴和右导线柱通过皮带与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左导线柱与间距调节转盘连接,且所述左导线柱由间距调节转盘带动绕着主轴进行远离右导线柱或贴近右导线柱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左导线柱和右导线柱外层均设有橡胶套,增大电缆线与左右导线柱之间的摩擦力,当左右导线柱转动的时候,能够有效地拉动电缆线,防止打滑;前导线孔、走线空隙和后导线孔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了在走线的过程中保证电缆线走线走得更加顺畅,防止卡线,起到电缆线走线引导的作用;左导线柱通过齿轮组与主轴传动连接,主轴与右导线柱通过皮带与动力源传动连接,使得左导线柱和右导线柱能够进行同步转动的前提下,还能使左导线柱绕着主轴进行远离右导线柱或贴近右导线柱运动,起到左导线柱和右导线柱之间的间距调节作用,能够适配不同粗细的电缆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电缆线出线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左导线柱2和右导线柱3,所述左导线柱2和右导线柱3均为圆柱形,所述左导线柱2和右导线柱3外层均设有橡胶套,能够增大电缆线与左右导线柱之间的摩擦力,当左右导线柱转动的时候,能够有效地拉动电缆线,防止打滑。

所述左导线柱2和右导线柱3之间留有供电缆线5穿过的走线空隙4,工作时,该走线空隙4应调节至与电缆线5直径相同,使得左导线柱2和右导线柱3能够紧紧夹住电缆线5。所述走线空隙4前方设有带前导线孔7的前导线座6,所述走线空隙4后方设有带后导线孔8的后导线座9,所述前导线孔7、走线空隙4和后导线孔8在同一条直线上,在走线的过程中电缆线5先经过前导线孔7,然后走线空隙4由左导线柱2和右导线柱3夹着送向后导线孔8,使得电缆线5走线更加顺畅,避免出现卡线问题,前后导线孔的设置能够起到走线引导的作用。

所述左导线柱2通过齿轮组与主轴10传动连接,所述左导线柱2、齿轮组和主轴10均设于一壳体11内,左导线柱2下端通过齿轮组与主轴10传动连接,左导线柱2上端伸出壳体11与电缆线5接触。所述主轴10下端伸出壳体11和右导线柱3下端通过皮带12与动力源传动连接,此处的动力源可以采用电机,使得左导线柱2和右导线柱3能够进行同步转动,为了能够拉出电缆线,左导线柱和右导线柱的旋转方向必须是相反的,这样则无需使用人工拉电缆线,也能保证电缆线匀速出线,大大提高出线的效率。

所述左导线柱2与间距调节转盘13连接,且所述左导线柱2由间距调节转盘13带动绕着主轴10进行远离右导线柱3或贴近右导线柱3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通过连杆14与间距调节转盘13连接,转动间距调节转盘13能够带动壳体11绕着主轴10转动,在壳体10内的左导线柱2也跟着壳体11绕着主轴10转动,从而实现了左导线柱2远离右导线柱3或贴近右导线柱3运动,左导线柱和右导线柱之间的间距调节主要靠间距调节转盘,因为间距可以调节,所以能够适配不同粗细的电缆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