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材料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751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材料升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工件升降装挂现有技术主要有人工转卸、半自动转卸,这一直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现有大型工件的升降装挂技术的主要缺陷在于可靠性差,由于车身重心位置不同而使得升降装置受力不平衡,造成升降过程中升降不同步,出现运行卡阻甚至损坏设备的现象,无法可靠地完成自动转挂工作,申请号为CN201020658587.2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同步升降装置,虽然其实现了机械化输送过程的全自动化,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车身转卸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特别适合大型工件同步升降过程中的自动转挂,但是它的省力性能不好,操作不便捷,结构比较繁琐,制造工艺多以及制造周期长,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材料升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建筑材料升降装置,包括框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转盘、定滑轮、动滑轮和绳子,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转盘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框架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转盘上和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所述定滑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动滑轮通过所述绳子悬挂于所述定滑轮的下部,所述绳子的一端与所述动滑轮连接,绳子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梯子。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上套接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中部固定连接有T形件,所述T形件上设有圆形孔。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下部设有若干圆柱形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装置通过摇动第一连杆使得第二连杆带动转盘实现连续的圆周运动,并将绳子缠绕在T形件上,进而逐步的将建筑材料吊起到适合的高度,所述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梯子,所述梯子可以便于操作人员攀爬进行作业,所述第一连杆上套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便于操作人员操作第一连杆,提高了舒适度,所述转盘的中部固定连接有T形件,所述T形件上设有圆形孔,所述T形件用于卷起或者放下绳子,所述圆形孔用于绳子牢牢地系紧,防止绳子滑脱重物砸伤脚,所述框架的下部设有若干圆柱形定位孔,当使用该装置时,可以通过大木销置于所述圆形定位孔内并牢牢地固定在工作台上实现该装置的定位和锁紧,安全可靠,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升降装置的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升降装置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框架,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转盘,5-定滑轮,6-动滑轮,7-绳子,8-梯子,9-手柄,10-T形件,11-圆形孔,1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建筑材料升降装置,包括框架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转盘4、定滑轮5、动滑轮6和绳子7,所述第一连杆2和所述转盘4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框架1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连杆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转盘4上和第一连杆2的另一端,所述定滑轮5转动连接在所述框架1上,所述动滑轮6通过所述绳子7悬挂于所述定滑轮5的下部,所述绳子7的一端与所述动滑轮6连接,绳子7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4连接,通过摇动第一连杆2使得第二连杆3带动转盘4实现连续的圆周运动,并将绳子7缠绕在T形件10上,进而逐步的将建筑材料吊起到适合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框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梯子8,所述梯子8可以便于操作人员攀爬进行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2上套接有手柄9,所述手柄9便于操作人员操作第一连杆2,提高了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盘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T形件10,所述T形件10上设有圆形孔11,所述T形件10用于卷起或者放下绳子7,所述圆形孔11用于绳子7牢牢地系紧,防止绳子7滑脱重物砸伤脚。

此外,所述框架1的下部设有若干圆柱形定位孔12,当使用该装置时,可以通过大木销置于所述圆形定位孔12内并牢牢地固定在工作台上实现该装置的定位和锁紧,安全可靠,稳定性好。

基于上述,该装置通过摇动第一连杆2使得第二连杆3带动转盘4实现连续的圆周运动,并将绳子7缠绕在T形件10上,进而逐步的将建筑材料吊起到适合的高度。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