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智能标签自动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9882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RFID智能标签自动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RFID智能标签自动复合装置,属于智能标签自动复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生产自动化应用也逐步代替传统的人力劳动。传统的 制造生产劳动密集型行业更需要推行自动化应用。目前的标签贴制造生产过程中,会将含 有产品信息的标签贴挂于产品上随同产品售出。该悬挂标签产品信息的方法也应用于制衣 行业。该标签贴在制作时是将含有制品等信息的标签纸粘贴在悬挂的标签贴上。传统的普 遍是人工将标签纸贴粘到标签贴的特定位置上,来实标签的定位粘贴。虽然目前市场上亦 有对应的贴标签设备,但往往都只能进行一次性的堆叠标签粘贴,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将 标签贴添加或更换,生产效率低。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02107988.9 的一种手动贴标签机,其包含一个打印装置(8,9),一个标签通道(15),一个输送装置(5,6),以及一个操纵装置(1,2或4),其中输送装置(5,6)包括一个输送轮(6)和一个驱动轮(5),当驱动轮(5)沿着第一方向旋转时,它可以沿第一方向旋转输送轮(6)以推动一条标签带(11),并且驱动轮(5)可以沿着第二方向旋转而不带动输送轮(6)进行旋转,该贴标签机还包括一个可移动压板(17),其带有一个用于使标签带沿着运行的表面,以及一个标签支撑(14),其有助于引导标签带沿着所述表面运行,其中压板(17)可以移动进入一个操作位置和一个非操作位置,由于压板(17)和标签支撑(14)可以独立地相对于对方移动到它们的非操作位置,因而提供了更宽的空间以装配标签带,并且标签支撑(14)可以被推动着移动到它的非操作位置,由此使得这种贴标签机在打印时加载更容易而且精度更高。但是其结构为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RFID智能标签自动复合装置,以解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RFID智能标签自动复合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圆板、固定座、刀底固定件、真空吸附辊、底刀、侧面固定连接件、调节丝杆、调节手柄、海绵压辊、下固定连接件、密封板、吸气腔密封板、固定前板、切刀、上固定连接件、刀辊、限位螺母、固定后板、动力送料装置、湿Inlay剥离装置,所述固定圆板通过螺栓与固定座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座与刀底固定件连接,所述底刀与刀底固定件连接,所述真空吸附辊与固定后板活动连接,所述侧面固定连接件通过与固定后板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压辊通过调节丝杆与固定后板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件与固定后板连接,所述密封板与吸气腔密封板螺纹连接,所述吸气腔密封板与固定前板连接,所述切刀与刀辊连接,所述刀辊通过限位螺母与固定后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前板通过上固定连接件与固定后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手柄通过调节丝杆与固定后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送料装置与真空吸附辊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湿Inlay剥离装置与海绵压辊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RFID智能标签自动复合装置,结构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达到自动识别目标对象(电子标签)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智能标签自动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智能标签自动复合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智能标签自动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圆板-1、固定座-2、刀底固定件-3、真空吸附辊-4、底刀-5、侧面固定连接件-6、调节丝杆-7、调节手柄-8、海绵压辊-9、下固定连接件-10、密封板-11、吸气腔密封板-12、固定前板-13、切刀-14、上固定连接件-15、刀辊-16、限位螺母-17、固定后板-18、动力送料装置-19、湿Inlay剥离装置-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RFID智能标签自动复合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固定圆板1、固定座2、刀底固定件3、真空吸附辊4、底刀5、侧面固定连接件6、调节丝杆7、调节手柄8、海绵压辊9、下固定连接件10、密封板11、吸气腔密封板12、固定前板13、切刀14、上固定连接件15、刀辊16、限位螺母17、固定后板18、动力送料装置19、湿Inlay剥离装置20,所述固定圆板1通过螺栓与固定座2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座2与刀底固定件3连接,所述底刀5与刀底固定件3连接,所述真空吸附辊4与固定后板18活动连接,所述侧面固定连接件6通过与固定后板18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压辊9通过调节丝杆7与固定后板18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件10与固定后板18连接,所述密封板11与吸气腔密封板12螺纹连接,所述吸气腔密封板12与固定前板13连接,所述切刀14与刀辊16连接,所述刀辊16通过限位螺母17与固定后板18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前板13通过上固定连接件15与固定后板18连接,所述调节手柄8通过调节丝杆7与固定后板18活动连接,所述动力送料装置19与真空吸附辊4活动连接,所述湿Inlay剥离装置20与海绵压辊9连接。

在进行使用时,将标签套在真空吸附辊4上,旋转与海绵压辊9配合,贴好的标签经过切刀14切割,即可将贴合好的标签切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