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型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4695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H型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领域,涉及建筑施工升降机,具体涉及一种H型建筑施工升降机。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随着机械化的逐渐普及,施工升降机在此领域中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的施工升降机大多两个吊笼采用双边悬挂在塔身的两侧,采用多传动方式,并且需要两套传动机构双边传动,总装机容量大,结构复杂,能耗高,而且运行稳定性不好,载货空间小。由于工程量大,而吊笼空间狭小,里面又承载着一些安装部件,致使可以载货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吊笼的上下运动非常频繁,既耽误时间,也容易弄坏机械装置。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载货空间更大,而且可以连通、方便工作的施工升降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货空间大,而且吊笼两边相互对称,相互连通、结构稳定,受力合理,方便工作的H型建筑施工升降机。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H型建筑施工升降机,包括塔身标准节、减速机、传动机构、电机和吊笼,所述吊笼包括两个装载结构和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两端分别与两装载结构相连形成H形,所述塔身标准节处于装载结构和连接结构形成的H形的凹槽处,形成的H形的另一凹槽处设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与连接结构相连;所述吊笼顶端设有吊耳,所述吊耳与传动构架相连,所述传动构架设于装载结构与塔身标准节相对的一侧,所述传动构架可沿着塔身标准节上下滑动;与塔身标准节相对的连接结构上设有防坠器。

优选的,所述装载结构和所述连接结构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装载结构、装载结构的前后两个端面上均可设有门框。

优选的,所述塔身标准节处于装载结构、装载结构和连接结构形成的H形的凹槽结构三面环包。

优选的,所述塔身标准节仅有一面装齿条,相对的另一面是安装附墙装置面,与建筑施工面相对。

优选的,所述H形吊笼相对塔身标准节的4个侧面均有导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两个吊笼连在一起形成H形状,利用单传动方式取代双边传动,H形吊笼与塔身标准节4面均有导向轮,运行更平稳;将某些安装部件集中在吊笼中作为通道的连接结构处,并与配电箱分开,不妨碍工作,而且安全,也节约了空间;吊笼内载货空间大,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为:1装载结构;2连接结构;3装载结构;4吊耳;5减速机;6塔身标准节;7电机;8防坠器;9配电箱;10传动构架;11门框;12吊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H型建筑施工升降机的主视图。本实用新型一种H型建筑施工升降机,包括塔身标准节6、减速机5、传动构架10、电机7和吊笼12。所述吊笼12包括装载结构1、装载结构3和连接结构2,连接结构2的两端分别与装载结构1、装载结构3相连形成H形,塔身标准节6处于装载结构1、装载结构3和连接结构2形成的H形的凹槽处。形成的H形的另一凹槽处设有配电箱9,所述配电箱9与连接结构2相连。所述吊笼12顶端设有吊耳4,所述吊耳4与传送构架相连,所述传送构架10分别设于装载结构1、装载结构3与塔身标准节6相对的一侧,在电机7的作用下,传送构架10可带动吊笼12沿着塔身标准节6上下滑动。与塔身标准节6相对的连接结构2上设有防坠器8和减速机5,所述减速机5上设有控制其工作的电机7,将这些必要的安装部件集中在吊笼12中作为通道的连接结构2处,并与配电箱9分开,不妨碍工作,而且安全,也节约了空间。吊笼12的装载结构1、装载结构3的两端都设置门框11,可以互通,方便工作。

其中,装载结构1、装载结构3和连接结构2一体成型,使升降机的稳定性更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载货空间大得多,在工作过程中,不用频繁上升下降,节约了时间的同时也延长了升降机的寿命。

上述塔身标准节6处于装载结构1、装载结构3和连接结构2形成的H形的凹槽结构三面环包,且H形吊笼相对塔身标准节6的4个侧面均有导向轮,运行稳定性好、吊笼内载货空间大,结构合理。另外,所述塔身标准节6仅有以面装齿条,相对的另一面是安装附墙装置面,与建筑施工面相对,可更方便的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