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2041发布日期:2018-11-24 10:3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输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了磁性螺杆的输送装置中,通过使由磁性体构成的外螺纹转动而使由磁性体构成的螺母沿外螺纹的中心轴方向移动。为了实现螺母的顺畅的移动,或者为了防止外螺纹的腐蚀,有时会在由磁性体构成的外螺纹上覆盖由非磁性体构成的圆筒状的罩体(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此外,为了防止外螺纹的弯曲所引起的与螺母的接触,有时会分割设置外螺纹(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9378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12236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有时会在由磁性体构成的外螺纹的两端连接由非磁性体构成的心轴,进而在一心轴上连接用于转动外螺纹的驱动装置。此外,为了减轻磁力、自重所引起的弯曲,有时会分割设置外螺纹。此处,由磁性体构成的外螺纹的热所引起的伸缩率与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罩体、心轴的热所引起的伸缩率不一样。因此,若使外螺纹与罩体、心轴完全固接,则热所引起的伸缩率的差异会导致产生应力,从而发生弯曲、破损。因此,存在将一方的外螺纹、心轴、罩体固接,并自由设置另一方从而来缓和热所引起的应力的情况,但本发明者等人发现,通过该固定方法,存在外螺纹连结部处能够通过磁性螺杆来产生的推力会受损、动作变得不稳定等情况。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缓和有可能由热伸缩产生的应力而不损失阳螺杆连结部处的推力的输送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形态,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其具备:(a)第1棒状构件,其包含磁性体;(b)第1末端构件,其供第1棒状构件的第1端部插入;(c)第2末端构件,其供第1棒状构件的第2端部插入;(d)第2棒状构件,其包含磁性体;(e)第3末端构件,其供第2棒状构件的第1端部插入;(f)第4末端构件,其供第2棒状构件的第2端部插入;(g)连结构件,其连结第2末端构件与第3末端构件;以及(h)对置构件,其与第1棒状构件及第2棒状构件的侧面的一部分相对,包含磁性体,并且,(i)第1棒状构件与第1末端构件未固接在一起,(j)第1棒状构件与第2末端构件固接在一起,(k)当第1棒状构件及第2棒状构件转动时,对置构件沿第1棒状构件及第2棒状构件的中心轴移动。

在上述输送装置中,也可为在第1末端构件上设置有供第1棒状构件的第1端部插入的凹部,第1棒状构件的第1端部的插入深度比第1末端构件的凹部的深度浅,第1末端构件的围绕凹部的端面与第1棒状构件不接触。

在上述输送装置中,也可为第1棒状构件与第2末端构件通过焊接固接在一起。或者,也可为第1棒状构件与第2末端构件通过紧固销固接在一起。也可为第1棒状构件与第1末端构件经由键相接触。

上述输送装置也可以还具备覆盖第1棒状构件的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第1罩体,并且,第1罩体与第1末端构件固接在一起,第1罩体与第2末端构件固接在一起。也可为第1罩体与第1末端构件通过焊接固接在一起,第1罩体与第2末端构件通过焊接固接在一起。

在上述输送装置中,也可为第1末端构件和第2末端构件由非磁性体构成。

在上述输送装置中,也可为第2棒状构件与第3末端构件固接在一起,第2棒状构件与第4末端构件未固接在一起。

在上述输送装置中,也可为在第4末端构件上设置有供第2棒状构件的第2端部插入的凹部,第2棒状构件的第2端部的插入深度比第4末端构件的凹部的深度浅,第4末端构件的围绕凹部的端面与第2棒状构件不接触。

在上述输送装置中,也可为第2棒状构件与第3末端构件通过焊接固接在一起。或者,也可为第2棒状构件与第3末端构件通过紧固销固接在一起。也可为第2棒状构件与第4末端构件经由键相接触。

上述输送装置也可以还具备覆盖第2棒状构件的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第2罩体,并且,第2罩体与第3末端构件固接在一起,第2罩体与第4末端构件固接在一起。也可为第2罩体与第1末端构件通过焊接固接在一起,第2罩体与第2末端构件通过焊接固接在一起。

在上述输送装置中,也可为第3末端构件和第4末端构件由非磁性体构成。

在上述输送装置中,也可为第1棒状构件存储在炉中。也可为第1棒状构件及第2棒状构件存储在炉中。

上述输送装置也可以还具备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第1末端构件连接,使第1棒状构件及第2棒状构件绕第1棒状构件及第2棒状构件的中心轴转动。或者,也可以还具备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第4末端构件连接,使第1棒状构件及第2棒状构件绕第1棒状构件及第2棒状构件的中心轴转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缓和有可能因热伸缩而产生的应力的输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棒状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棒状构件和对置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棒状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棒状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2棒状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2棒状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2棒状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第1棒状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第1棒状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第2棒状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第2棒状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的第1棒状构件和对置构件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的第1棒状构件和对置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符号。但附图是示意性的。因此,应对照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具体的尺寸等。此外,自然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包含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具备存储物品5的存储库1和输送物品5的输送装置15。存储库1例如为具有供物品5配置并进行温度管理的空间的温度管理炉。温度管理炉例如为冷冻干燥炉。在存储库1内例如配置有与地面水平的搁板7,在搁板7上配置有包含作为冷冻干燥对象的物体在内的物品5。物品5例如为注入有医药品的小瓶等。

如图2所示,输送装置15具备包含磁性体的第1棒状构件2a、覆盖第1棒状构件2a的第1罩体20a、供第1棒状构件2a的第1端部插入的第1末端构件22a、以及供第1棒状构件2a的第2端部插入的第2末端构件23a。第1棒状构件2a与第1末端构件22a未固接在一起。但第1棒状构件2a与第2末端构件23a固接在一起。此外,输送装置15具备包含磁性体的第2棒状构件2c、覆盖第2棒状构件2c的第2罩体20c、供第2棒状构件2c的第1端部插入的第3末端构件22c、以及供第2棒状构件2c的第2端部插入的第4末端构件23c。

第1棒状构件2a的外径与第2棒状构件2c的外径相同。第1棒状构件2a和第2棒状构件2c是以第1棒状构件2a的中心轴与第2棒状构件2c的中心轴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方式来配置的。第2末端构件23a与第3末端构件22c由连结构件70连结在一起。也可为连结构件70可以根据温度管理炉的门开闭来连结及分离。

在第4末端构件23c上连接有驱动装置4a。当驱动装置4a以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的中心轴为转轴来转动第4末端构件23c时,与此同时,第2棒状构件2c、第3末端构件22c、第2末端构件23a、第1棒状构件2a及第1末端构件22a转动。如图1所示,输送装置15还具备对置构件3a,该对置构件3a与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的侧面的一部分相对,并包含磁性体。当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转动时,对置构件3a沿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的中心轴移动。

输送装置15还具备与第1棒状构件2a平行配置的第1棒状构件2b以及与第2棒状构件2c平行配置的第2棒状构件2d。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与第1棒状构件2a一样,第1棒状构件2b被第1罩体覆盖,在第1棒状构件2b的两端分别插入有第1末端构件及第2末端构件。第1棒状构件2b与第1末端构件未固接在一起。但第1棒状构件2b与第2末端构件固接在一起。此外,与第2棒状构件2c一样,第2棒状构件2d被第2罩体覆盖,在第2棒状构件2d的两端分别插入有第3末端构件及第4末端构件。

在插入有第2棒状构件2d的第4末端构件上连接有驱动装置4b。当驱动装置4b以第1棒状构件2b及第2棒状构件2d的中心轴为转轴来转动第4末端构件时,与此同时,第2棒状构件2d、第3末端构件、第2末端构件、第1棒状构件2b及第1末端构件转动。

下文中,有时会将第2棒状构件2c、2d的连接至驱动装置4a、4b那一侧称为驱动侧,将第2棒状构件2c、2d的连接至第1棒状构件2a、2b那一侧称为连结侧,将第1棒状构件2a、2b的连接至第2棒状构件2c、2d那一侧称为连结侧,将第1棒状构件2a、2b的连结侧的相反侧称为反驱动侧。

输送装置15还具备对置构件3b,该对置构件3b与第1棒状构件2b及第2棒状构件2d的侧面的一部分相对,并包含磁性体。当第1棒状构件2b及第2棒状构件2d转动时,对置构件3b沿第1棒状构件2b及第2棒状构件2d的中心轴移动。

对置构件3a、3b上连接有接触构件6,所述接触构件6随着棒状构件2a、2b与对置构件3a、3b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移动,从而与物品5接触而使物品5移动。接触构件6沿与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配置。

例如,第1棒状构件2a、2b配置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存储库1的内部。第2棒状构件2c、2d以及驱动装置4a、4b配置在存储库1的外部的空间。

如图3及图4所示,第1棒状构件2a为包含磁性体的磁性螺杆,在外周面呈螺旋状地设置有螺纹。如图5所示,在第1棒状构件2a的第2端部设置有突起83a。突起83a的外形为圆,具有比第1棒状构件2a的主体小的外周。突起83a的中心轴与第1棒状构件2a的主体的中心轴一致。第1罩体20a例如为由不锈钢、铝或树脂等构成的非磁性体的薄壁管。第1棒状构件2a插入在圆筒形的第1罩体20a中。第1棒状构件2a的中心轴与第1罩体20a的中心轴一致。当第1棒状构件2a转动时,第1罩体20a也绕第1棒状构件2a的中心轴转动。

第1末端构件22a具备内部设置有凹部84a且外径具有与第1罩体20a相等的部分的嵌合部86a、以及外径小于嵌合部86a的突起状的心轴部88a。嵌合部86a与心轴部88a是一体的。嵌合部86a和心轴部88a的外形分别为圆,嵌合部86a的外形的中心与心轴部88a的外形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第1末端构件22a由不锈钢、铝或树脂等非磁性体构成。

第1末端构件22a的凹部84a的剖面形状为圆,具有与第1棒状构件2a的第1端部的外径相同的内径。第1末端构件22a的凹部84a供第1棒状构件2a的第1端部插入。此处,第1棒状构件2a的第1端部的插入深度比第1末端构件22a的凹部84a的深度浅。因此,第1棒状构件2a的第1端部的端面与凹部84a的底面之间存在空间。此外,第1末端构件22a的围绕凹部84a的端面与第1棒状构件2a不接触。此处,所谓端面,是指垂直于第1棒状构件2a的中心轴的面,以下也是一样的。

此外,在第1末端构件22a的嵌合部86a上设置有与第1罩体20a的厚度相同高度的阶差。阶差的部分的外形也是圆。嵌合部86a的因阶差而较细的部分的外径与第1罩体20a的内径相同。嵌合部86a的因阶差而较粗的部分的外径与第1罩体20a的外径相同。第1末端构件22a的嵌合部86a的因阶差而较细的部分插入至第1罩体20a的内侧。

第2末端构件23a具备内部设置有凹部85a且外径具有与第1罩体20a相等的部分的嵌合部87a、以及外径小于嵌合部87a的突起状的心轴部89a。嵌合部87a与心轴部89a是一体的。嵌合部87a和心轴部89a的外形分别为圆,嵌合部87a的外形的中心与心轴部89a的外形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第2末端构件23a由不锈钢、铝或树脂等非磁性体构成。

第2末端构件23a的凹部85a的剖面形状为圆,具有与第1棒状构件2a的第2端部的突起83a的外径相同的内径。第2末端构件23a的凹部85a供第1棒状构件2a的第2端部的突起83a插入。此处,第1棒状构件2a的第2端部的突起83a的插入深度比第2末端构件23a的凹部85a的深度浅。因此,第1棒状构件2a的突起83a的端面与第2末端构件23a的凹部85a的底面之间存在空间。

此外,在第2末端构件23a的嵌合部87a上设置有与第1罩体20a的厚度相同高度的阶差。阶差的部分的外形为圆。嵌合部87a的因阶差而较细的部分的外径与第1罩体20a的内径相同。嵌合部87a的因阶差而较粗的部分的外径与第1罩体20a的外径相同。第2末端构件23a的嵌合部87a的因阶差而较细的部分插入至第1罩体20a的内侧。

例如,第2末端构件23a的心轴部89a贯穿图1所示的存储库1的侧壁上设置的孔。在供心轴部89a贯穿的存储库1的侧壁的孔内例如设置有油封等密封构件等。

如图5所示,输送装置15还具备承受第1末端构件22a的心轴部88a的载荷的第1轴承12a和承受第2末端构件23a的心轴部89a的载荷的第2轴承13a。第1轴承12a和第2轴承13a例如配置在图1所示的存储库1内。如图5所示,在连结侧,以第2末端构件23a的嵌合部87a与心轴部89a的阶差所形成的端面和第2轴承13a的端面相接触的方式,通过轴承螺母52a来拧紧第2轴承13a。由此,在连结侧,第1棒状构件2a的中心轴方向上的伸缩所引起的偏差得到抑制。

另一方面,在反驱动侧,在第1末端构件22a的嵌合部86a与心轴部88a的阶差所形成的端面和第1轴承12a的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隔,第1轴承12a未通过轴承螺母加以拧紧。由此,在反驱动侧,容许第1棒状构件2a的中心轴方向的伸缩。

如图6所示,在连结侧,第1罩体20a的端部与第2末端构件23a的嵌合部87a的阶差的部分相接触的部分43a通过焊接进行了固接。此外,在连结侧,第1棒状构件2a的主体与突起83a的阶差所形成的端面和第2末端构件23a的嵌合部87a的围绕凹部85a的端面相接触的部分44a通过焊接进行了固接。在连结侧,由于端面彼此固接在一起,因此第1棒状构件2a的中心轴方向的伸缩所引起的偏差得到抑制。

另一方面,在反驱动侧,第1罩体20a的端部与第1末端构件22a的嵌合部86a的阶差的部分相接触的部分42a通过焊接进行了固接。但是,在反驱动侧,第1棒状构件2a的第1端部与第1末端构件22a未通过焊接等固接在一起,第1棒状构件2a与第1末端构件22a仅通过摩擦力来进行了一体化。此外,第1棒状构件2a的端面与第1末端构件22a的端面没有相接触的部分。因此,在反驱动侧,容许第1棒状构件2a的中心轴方向的伸缩。

如图7所示,第2棒状构件2c为包含磁性体的磁性螺杆,在外周面呈螺旋状地设置有螺纹。如图8所示,在第2棒状构件2c的第1端部设置有突起83c。突起83c的外形为圆,具有比第2棒状构件2c的主体小的外周。突起83c的中心轴与第2棒状构件2c的主体的中心轴一致。第2罩体20c例如为由不锈钢、铝或树脂等构成的非磁性体的薄壁管。第2棒状构件2c插入在圆筒形的第2罩体20c中。第2棒状构件2c的中心轴与第2罩体20c的中心轴一致。当第2棒状构件2c转动时,第2罩体20c也绕第2棒状构件2c的中心轴转动。

第3末端构件22c具备内部设置有凹部84c且外径具有与第2罩体20c相等的部分的嵌合部86c、以及外径小于嵌合部86c的突起状的心轴部88c。嵌合部86c与心轴部88c是一体的。嵌合部86c和心轴部88c的外形分别为圆,嵌合部86c的外形的中心与心轴部88c的外形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第3末端构件22c由不锈钢、铝或树脂等非磁性体构成。

第3末端构件22c的凹部84c的剖面形状为圆,具有与第2棒状构件2c的第1端部的突起83c的外径相同的内径。第3末端构件22c的凹部84c供第2棒状构件2c的第1端部的突起83c插入。此处,第2棒状构件2c的第1端部的突起83c的插入深度比第3末端构件22c的凹部84c的深度浅。因此,第2棒状构件2c的突起83c的端面与第3末端构件22c的凹部84c的底面之间存在空间。

此外,在第3末端构件22c的嵌合部86c上设置有与第2罩体20c的厚度相同高度的阶差。阶差的部分的外形为圆。嵌合部86c的因阶差而较细的部分的外径与第2罩体20c的内径相同。嵌合部86c的因阶差而较粗的部分的外径与第2罩体20c的外径相同。第3末端构件22c的嵌合部86c的因阶差而较细的部分插入至第2罩体20c的内侧。

第4末端构件23c具备内部设置有凹部85c且外径具有与第2罩体20c相等的部分的嵌合部87c、以及外径小于嵌合部87c的突起状的心轴部89c。嵌合部87c与心轴部89c是一体的。嵌合部87c和心轴部89c的外形分别为圆,嵌合部87c的外形的中心与心轴部89c的外形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第4末端构件23c由不锈钢、铝或树脂等非磁性体构成。

第4末端构件23c的凹部85c的剖面形状为圆,具有与第2棒状构件2c的第2端部的外径相同的内径。第4末端构件23c的凹部85c供第2棒状构件2c的第2端部插入。此处,第2棒状构件2c的第2端部的插入深度比第4末端构件23c的凹部85c的深度浅。因此,第2棒状构件2c的第2端部的端面与凹部85c的底面之间存在空间。此外,第4末端构件23c的围绕凹部85c的端面与第2棒状构件2c不接触。

此外,在第4末端构件23c的嵌合部87c上设置有与第2罩体20c的厚度相同高度的阶差。阶差的部分的外形也是圆。嵌合部87c的因阶差而较细的部分的外径与第2罩体20c的内径相同。嵌合部87c的因阶差而较粗的部分的外径与第2罩体20c的外径相同。第4末端构件23c的嵌合部87c的因阶差而较细的部分插入至第2罩体20c的内侧。

输送装置15还具备承受第3末端构件22c的心轴部88c的载荷的第3轴承12c和承受第4末端构件23c的心轴部89c的载荷的第4轴承13c。在连结侧,以第3末端构件22c的嵌合部86c与心轴部88c的阶差所形成的端面和第3轴承12c的端面相接触的方式,通过轴承螺母52c来拧紧第3轴承12c。由此,在连结侧,第2棒状构件2c的中心轴方向的伸缩所引起的偏差得到抑制。

另一方面,在驱动侧,在第4末端构件23c的嵌合部87c与心轴部89c的阶差所形成的端面和第4轴承13c的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隔,第4轴承13c未通过轴承螺母加以拧紧。由此,在驱动侧,容许第2棒状构件2c的中心轴方向的伸缩。

如图9所示,在连结侧,第2罩体20c的端部与第3末端构件22c的嵌合部86c的阶差的部分相接触的部分42c通过焊接进行了固接。此外,在连结侧,第2棒状构件2c的主体与突起83c的阶差所形成的端面和第3末端构件22c的嵌合部86c的围绕凹部84c的端面相接触的部分44c通过焊接进行了固接。在连结侧,由于端面彼此固接在一起,因此第2棒状构件2c的中心轴方向的伸缩所引起的偏差得到抑制。

另一方面,在驱动侧,第2罩体20c的端部与第4末端构件23c的嵌合部87c的阶差的部分相接触的部分43c通过焊接进行了固接。但是,在驱动侧,第2棒状构件2c的第2端部与第4末端构件23c未通过焊接等固接在一起,第2棒状构件2c与第4末端构件23c仅通过摩擦力进行了一体化。此外,第2棒状构件2c的端面与第4末端构件23c的端面没有相接触的部分。因此,在驱动侧,容许第2棒状构件2c的中心轴方向的伸缩。

图1所示的对置构件3a为包含磁性体的磁性螺母,设置有比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的外周大的内周的孔。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贯穿螺母状的对置构件3a的孔。如图2所示,对置构件3a可由引导装置60加以支承。如图4所示,在对置构件3a的孔的内周面呈螺旋状地交替设置有s极磁化区和n极磁化区。对置构件3a的磁化区的间距与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的螺纹的间距大致相同。对置构件3a的内周面可设置有衬套等导向环31、32。导向环31、32各自的内周比对置构件3a的内周小,与第1罩体20a及第2罩体20c的外周面接触。由此,在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的螺纹与对置构件3a的磁化区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导向环31、32例如由氟化乙烯树脂等摩擦系数较小的材料构成。

在假定为延长了第1棒状构件2a的螺杆轴的情况下,图2所示的第1棒状构件2a与第2棒状构件2c以延长后的螺杆轴的螺距与第2棒状构件2c的螺距一致而不发生偏差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由此,对置构件3a可以在第1棒状构件2a与第2棒状构件2c的连结部处从第1棒状构件2a向第2棒状构件2c、或者从第2棒状构件2c向第1棒状构件2a顺畅地移动。

如图1所示,第1棒状构件2b通过第1轴承12b及第2轴承13b而与第1棒状构件2a平行地保持在存储库1内。此外,第2棒状构件2d通过第3轴承12d及第4轴承13d以与第2棒状构件2c平行的方式加以保持。对置构件3b的构成与对置构件3a相同。接触构件6为板状的构件,以与搁板7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式固定在对置构件3a与对置构件3b之间。

驱动装置4a、4b例如包括旋转马达,配置在存储库1的进行温度管理的空间的外部。驱动装置4a、4b可以用防止可能产生的灰尘等的扩散的护罩等来覆盖。驱动装置4a与第2棒状构件2c例如经由图9所示的第4末端构件23c的心轴部89c而连接在一起。此外,图1所示的驱动装置4b与第2棒状构件2d经由插入有第2棒状构件2d的第4末端构件的心轴部而连接在一起。

驱动装置4a、4b同步地使第1棒状构件2a、2b及第2棒状构件2c、2d转动。当驱动装置4a转动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时,磁力作用于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的螺纹与对置构件3a的磁化区之间。对置构件3a固定在接触构件6及对置构件3b上,无法转动。因此,当转动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时,对置构件3a沿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的中心轴移动。

此外,当驱动装置4b转动第1棒状构件2b及第2棒状构件2d时,磁力作用于第1棒状构件2b及第2棒状构件2d的螺纹与对置构件3b的磁化区之间,使得对置构件3b沿第1棒状构件2b及第2棒状构件2d的中心轴移动。随着对置构件3a、3b的移动,固定在对置构件3a、3b之间的接触构件6也在搁板7上沿第1棒状构件2a、2b及第2棒状构件2c、2d的中心轴移动。搁板7上配置的物品5被接触构件6推动而在搁板7上移动。进而,物品5也可从存储库1的门被推出至存储库1的外部。

在以上说明过的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15中,虽然图6所示的包含磁性体的第1棒状构件2a的热所引起的伸缩率与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第1罩体20a、第1末端构件22a及第2末端构件23a的热所引起的伸缩率不一样,但由于在反驱动侧容许棒状构件2a的伸缩,因此能够缓和有可能因热所引起的伸缩率的差异而产生的应力。

此外,如上所述,在假定为延长了第1棒状构件2a的螺杆轴的情况下,图2所示的第1棒状构件2a与第2棒状构件2c以延长后的螺杆轴的螺距与第2棒状构件2c的螺距一致而不发生偏差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但是,若在连结侧假设容许第1棒状构件2a的伸缩,则第1棒状构件2a与第2棒状构件2c之间的间隔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若在连结侧假设容许第1棒状构件2a的伸缩,则在假定为延长了第1棒状构件2a的螺杆轴的情况下,存在延长后的螺杆轴的螺距与第2棒状构件2c的螺距发生偏差、对置构件3a难以在第1棒状构件2a与第2棒状构件2c的连结部顺畅地移动的情况。

相对于此,通过像图6所示那样利用焊接将第1棒状构件2a、第1罩体20a及第1末端构件22a加以固接,在连结侧可以阻止第1棒状构件2a的伸缩所引起的偏差、保持连结部处的对置构件3a的顺畅的移动。图1所示的第1棒状构件2b也是一样的。

此外,虽然图9所示的包含磁性体的第2棒状构件2c的热所引起的伸缩率与由非磁性体构成的第2罩体20c、第3末端构件22c及第4末端构件23c的热所引起的伸缩率不一样,但由于在驱动侧容许第2棒状构件2c的伸缩,因此能够缓和有可能因热所引起的伸缩率的差异而产生的应力。

进一步地,通过利用焊接将第2棒状构件2c、第2罩体20c及第3末端构件22c加以固接,在连结侧可以阻止第2棒状构件2c的伸缩所引起的偏差、保持连结部处的对置构件3a的顺畅的移动。图1所示的第2棒状构件2d也是一样的。

此外,在以上说明过的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中,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与对置构件3a之间以及第1棒状构件2b及第2棒状构件2d与对置构件3b之间通过磁力而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驱动传递。因此,在第1棒状构件2a及第2棒状构件2c与对置构件3a之间以及第1棒状构件2b及第2棒状构件2d与对置构件3b之间进行驱动传递时,不易产生热、灰尘。因此,即便对置构件3a、3b在存储库1的进行温度管理的空间内移动,也能抑制进行温度管理的空间内的发热的影响而且使进行温度管理的空间保持清洁。

进一步地,由于驱动装置4a、4b配置在存储库1的进行温度管理的空间的外部,因此,即便驱动装置4a、4b产生了灰尘,灰尘也不易侵入至存储库1的进行温度管理的空间内。此外,若假设驱动装置配置在温度管理炉内部,则有可能因发热的驱动装置而导致冷冻干燥炉等温度管理炉内部发生温度分布的不均。在该情况下,配置在温度管理炉内部的多个物品的品质有可能发生不均。相对于此,在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中,由于驱动装置4a、4b配置在存储库1的进行温度管理的空间的外部,因此存储库1内部不易发生温度不均。

再者,图1展示的是第1棒状构件2a、2b配置在存储库1的内部、第2棒状构件2c、2d配置在存储库1的外部的例子,但也可以是第2棒状构件2c、2d也配置在存储库1的内部。

(第1变形例)

图1展示的是驱动装置4a、4b连接于供第2棒状构件2c、2d的第2端部插入的第4末端构件的例子。相对于此,驱动装置4a、4b也可连接于供第1棒状构件2a、2b插入的第1末端构件。

(第2变形例)

图9展示的是在驱动侧第2棒状构件2c的第2端部与第4末端构件23c未固接在一起、容许第2棒状构件2c的中心轴方向的伸缩的例子。但是,在配置第2棒状构件2c的空间为温度变化较少的空间、不易发生第2棒状构件2c的伸缩的情况下,第2棒状构件2c的第2端部与第4末端构件23c也可固接在一起。图1所示的第2棒状构件2d也是一样的。

(第3变形例)

图6对在连结侧第1棒状构件2a与第2末端构件23a的嵌合部87a相接触的部分44a通过焊接进行了固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进行固接的方法并不限于焊接。例如,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连结侧,第1棒状构件2a与第2末端构件23a也可通过紧固销62a固接在一起。如图12所示,在第1棒状构件2a的第2端部的突起83a上设置贯通孔,而且在第2末端构件23a的嵌合部87a上也设置贯通孔,以贯穿第1棒状构件2a的突起83a的贯通孔以及第2末端构件23a的嵌合部87a的贯通孔这两方的方式插入紧固销62a,由此抑制第1棒状构件2a的中心轴方向的伸缩。在该情况下也一样,在连结侧,第1罩体20a与第2末端构件23a的嵌合部87a相接触的部分也可通过焊接进行固接。

此外,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反驱动侧,第1棒状构件2a与第1末端构件22a也可经由键63a相接触。例如,如图12所示,键63a嵌入至第1棒状构件2a的第1端部上设置的键槽。在反驱动侧,键63a抑制在第1棒状构件2a转动时第1末端构件22a打滑的情况,但容许第1棒状构件2a的中心轴方向的伸缩。在该情况下也一样,在反驱动侧,第1罩体20a与第1末端构件22a的嵌合部86a相接触的部分也可通过焊接进行固接。

进一步地,图9对在连结侧第2棒状构件2c与第3末端构件22c的嵌合部86c相接触的部分44c通过焊接进行了固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也可像图10及图13所示那样,在连结侧,第2棒状构件2c与第3末端构件22c通过紧固销62c固接在一起。如图14所示,在第2棒状构件2c的第1端部的突起83c上设置贯通孔,而且在第3末端构件22c的嵌合部86c上也设置贯通孔,以贯穿第2棒状构件2c的突起83c的贯通孔以及第3末端构件22c的嵌合部86c的贯通孔这两方的方式插入紧固销62c,由此抑制第2棒状构件2c的中心轴方向的伸缩。在该情况下也一样,在连结侧,第2罩体20c与第3末端构件22c的嵌合部86c相接触的部分也可通过焊接进行固接。

此外,如图10及图13所示,在驱动侧,第2棒状构件2c与第4末端构件23c也可经由键63c相接触。例如,如图14所示,键63c嵌入至第2棒状构件2c的第2端部上设置的键槽。在驱动侧,键63c抑制在第4末端构件23c转动时第2棒状构件2c打滑的情况,但容许第2棒状构件2c的中心轴方向的伸缩。在该情况下也一样,在驱动侧,第2罩体20c与第4末端构件23c的嵌合部87c相接触的部分也可通过焊接进行固接。

(第4变形例)

图3至图6等展示了设置有螺纹的第1棒状构件2a。相对于此,如图15所示,也可在第1棒状构件2a的外周面呈螺旋状地交替设置有s极磁化区和n极磁化区。第1棒状构件2b以及第2棒状构件2c、2d也是一样的。图15所示的第1棒状构件2a的磁化区的间距与对置构件3a的磁化区的间距大致相同。当转动第1棒状构件2a时,磁力作用于第1棒状构件2a的磁化区与对置构件3a的磁化区之间,使得对置构件3a移动。

或者,如图16所示,对置构件3a也可为设置有螺纹的磁性体。对置构件3a的设置有螺纹的孔的表面也可被非磁性体的薄壁管30a覆盖。由此,能够防止异物附着于对置构件3a的螺纹槽这一情况。第1棒状构件2a的构成与图15相同。图16所示的对置构件3a的螺纹的间距与第1棒状构件2a的磁化区的间距大致相同。当转动第1棒状构件2a时,磁力作用于第1棒状构件2a的磁化区与对置构件3a的螺纹之间,使得对置构件3a移动。

(其他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通过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记载,但构成本揭示的一部分的记述及附图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根据本揭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了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及运用技术。例如,对置构件的形状不限定于螺母状,例如也可为凹状。在该情况下,棒状构件穿过凹状的对置构件的凹部。在凹状的对置构件的凹部侧面交替设置有s极磁化区和n极磁化区。此外,存储库也可为杀菌处理炉、发酵炉,也可为不进行温度管理的存储库。进而,向存储库内外输送的物品不限定于包含医药品,也可为食品、饮料及精密零件等,另外,包括任何物品。再有,输送装置并非必须与存储库组合。如此,应了解,本发明包含此处未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

符号说明

1存储库

2a、2c第1棒状构件

2b、2d第2棒状构件

3a、3b对置构件

4a、4b驱动装置

5物品

6接触构件

7搁板

12a、12b、12c、12d轴承

13a、13b、13c、13d轴承

15输送装置

20a第1罩体

20c第2罩体

22a第1末端构件

22c第3末端构件

23a第2末端构件

23c第4末端构件

30a薄壁管

31导向环

42a、42c、43a、43c、44a、44c进行了焊接的部分

52a、52c轴承螺母

60引导装置

62a、62c紧固销

63a、63c键

70、70a、70b连结构件

83a、83c突起

84a、84c、85a、85c凹部

86a、86c、87a、87c嵌合部

88a、88c、89a、89c心轴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