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式纸带对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466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垂直式纸带对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票证的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式纸带对折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票证是指嵌入有电子标签的票件或证件,例如,电子门票、电子证件、电子票据等。在电子票证的制造过程中,首先在纸带上涂抹上一层胶水,接着将电子标签贴放在纸带有胶水的一面上,然后再在电子标签上覆盖另一张纸带,最后通过裁切即可获得电子票证。

在现有的电子票证生产工艺中,复合在电子标签两侧的两张纸带为相互独立的纸带,复合时两张纸带分别由各自的输送机构输送,并在符合复合工位处贴合粘附在一起,这种生产工艺存在的不足在于:1、需要设置两套纸带输送系统,使得设备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2、需要保证待复合的两张纸带同步移动,且边沿要对齐,技术难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垂直式纸带对折装置,该垂直式纸带对折装置不仅能够对一张纸带进行对折形成覆盖在电子标签两侧的纸片,而且在将两侧纸片压紧的过程中能够避免电子标签偏移;该垂直式纸带对折装置简化了纸带输送结构,缩小设备体积,降低成本和技术难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垂直式纸带对折装置,包括设在前段加工设备上的前段纸带输送机构、设在后段加工设备上的后段输送机构以及设在前段加工设备和后段加工设备之间的中间折叠过渡机构;其中,前段加工设备和后段加工设备沿着纸带的输送方向呈90度布置,前段加工设备和后段加工设备之间具有用于进行纸带自然对折的折叠空间;

所述前段纸带输送机构包括用于支承展开的纸带的前段支承面以及带动纸带向前输送的前段动力机构;所述后段输送机构包括用于支承对折后的纸带的后段支承面以及带动折叠后的纸带向前输送的后段输送机构;

所述中间折叠过渡机构包括设置于折叠空间处的第一机架以及设在第一机架上的滚筒输送机构,所述滚筒输送机构包括滚筒;所述滚筒设置于折叠空间的上方,该滚筒的轴线与前段加工设备的纸带输送方向平行;

所述纸带平直展开在前段支承面上,并在前段支承面的末端向前下方自然垂下,并在垂下的最下端拐向向上方延伸并绕在所述滚筒上,在向上延伸的过程中,所述纸带从展开状态逐渐过渡为对折状态,对折后的纸带绕过滚筒后向下延伸进入后段输送机构连接。

上述垂直式纸带对折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设备运转前,先在前段加工设备上铺设好纸带,人工对纸带的末端段进行准确的对折,并将对折段绕在滚筒上后,使其向下延伸接入后段加工设备的后段输送机构;设备正常运行时,前段纸带输送机构驱动展开的纸带在前段支承面上向前输送,纸带到达前段支承面的末端后,自然地向前下方自然垂下,到达最底部后自然的拐向向上方延伸并绕在所述滚筒上,这个向上延伸的过程就是实现纸带对折的过程,纸带在这个过程中的姿态变化的特点有:一方面,纸带需要进行90°的扭转,另一方便,纸带需要完成对折,其本质上是纸带中由平分线划分成的两个待折叠部分分别进行90°的扭转,且它们的扭转方向相反,扭转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折的过程,由于最终绕在滚筒上的纸带为对折后的姿态,且滚筒的轴线与前段加工设备的纸带输送方向平行,因此纸带从位于下方的展开状态变为位于滚筒上的折叠状态之间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扭转和对折的过程,对折的过程自然而平顺,避免了急弯的出现;对折后的纸带绕过滚筒后,向下延伸接入到后段输送机构中;后段输送机构带动着折叠后的纸带向前输送,该输送动力对折叠后的纸带有拉力,使得位于滚筒上的纸带拉紧,从而让折叠在一起的两个部分充分贴合并粘合在一起;在上述对折过程中,前段纸带输送机构源源不断地向前输送展开的纸带,而后段输送机构则带动折叠后的纸带向前输送,实现纸带的连续输送和折叠。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间折叠过渡机构还包括驱动滚筒转动的滚筒驱动机构;所述滚筒的内部具有负压腔,滚筒的表面设有与负压腔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负压腔与负压装置连接。上述结构中,工作时通过启动负压装置,使得滚筒的负压腔内形成负压,由于滚筒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因此对折后的纸带因为外界空气压力而贴紧在滚筒上,再通过滚筒驱动机构的驱动,带动滚筒转动,对折后的纸带向前输送。其带来的效果在于,1、通过滚筒带动折叠后的纸带向前运动,并且纸带会始终与滚筒贴合,因此位于滚筒与前段加工设备之间的纸带就能处于自然的下垂状态,避免被后段输送机构过渡拉扯而导致纸带忽高忽低,影响折叠的效果;2、利用负压让纸带紧贴在滚筒表面,使得滚动在输送纸带时两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从而避免纸带内的电子标签发生移动;3、通过负压作用,能够在大气压作用向让折叠后的纸片更充分地贴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前段纸带输送机构中,所述前段支承面由输送带构成,所述前段动力机构包括主传动辊、若干个从动辊以及与主传动辊连接的输送电机,所述输送带环绕在主传动辊和从动辊上;所述前段纸带输送机构还包括纸带吸附装置,该纸带吸附装置包括负压产生装置以及输送带支承板,其中,所述输送带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输送带支承板上设有第三通气孔,所述输送带紧贴在输送带支承板的上侧,所述负压产生装置设置在输送带支承板的下侧并与第二通气孔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前段纸带输送机构,能够确保纸带平直地展开在输送带上并向前输送,其原理是:工作时,所述纸带平铺在输送带上,所述前段动力机构带动输送带运动,同时负压产生装置启动。由于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输送带支承板上设置有第三通气孔,因此在输送带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通气孔与第三通气孔保持连通,在此过程中,负压产生装置将输送带支承板下端的空气排出去形成负压,从而使得输送带上的纸带吸附在输送带上并保持在平直展开状态,并且纸带在输送中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发生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且纸带没有被拉扯,不会出现拉断现象,也不会发生褶皱。

优选地,沿着纸带的输送方向,所述输送带的末端设有一个从动辊,该从动辊上方设有压紧辊,平直展开的纸带从所述从动辊和压紧辊之间穿过后向前下方垂下。通过设置所述从动辊和压紧辊,有利于引导纸带向下运动,同时能够方式纸带向上飘起。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沿着滚筒的圆周方向,所述滚筒表面设置有多组第一通气孔,每组第一通气孔中的多个第一通气孔沿滚筒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布。上述结构中,由于滚筒上的第一通气孔均匀排布,因此,滚筒上单位面积所受的空气压力都相等,从而使得绕在滚筒表面上的纸带的各个部位所受到的空气压力相等;其带来的好处在于:1、电子标签上下两侧的纸片在贴合的过程中所受的压力始终与电子标签垂直,这就避免了在贴合过程中电子标签出现位移的现象。2、电子标签两侧的纸片在贴合过程中,纸片上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压力相等,对折状态的纸带中含有电子标签的区域与其他区域所受到的空气压力也一致,使得电子标签上下两侧的纸片能紧紧贴合。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滚筒内设有中空的滚筒转轴,该滚筒转轴上设有与所述负压腔连通的第四通气孔;所述滚筒转轴的一端伸出滚筒外与负压装置连接。通过上述结构,所述滚筒转轴既可以作为带动滚筒转动的部件,又能作为连接所述负压腔和负压装置的通道,使得结构紧凑。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滚筒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同步带传动机构,其中,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传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同步带;其中,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上,该电机的主轴与所述主动传动带轮连接,所述从动带轮与所述滚筒转轴连接,所述同步带环绕在所述主动传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上。通过上述结构,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将电机动力传递给滚筒,使得滚筒转动,从而实现对折后的纸带输送。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滚筒的两端设有挡边,两个挡边之间的距离等于对折后的纸带的宽度。通过设置挡边,使得折叠后的纸带在宽度方向上被定位在滚筒的表面,避免折叠后的纸带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偏移。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机架包括支撑架以及设在支撑架顶部的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包括底板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所述滚筒的两端连接在两个立板上。采用该结构的第一机架,便于滚筒的设置。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垂直式纸带对折装置还包括辅助对折机构,所述辅助对折机构包括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纸带导向机构以及夹紧机构,其中,所述安装板固定在第一机架上,所述夹紧机构设置在纸带导向机构的上方;所述纸带导向机构包括两组安装在安装板上呈对称分布的导向组件,其中,每组导向组件包括导向轴以及通过转动结构安装在导向轴上的多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轴朝远离安装板的垂直平分面向外倾斜,所述纸带位于两组导向组件的导向轮处。其目的有二,1、由于纸带自下而上从两个导向组件中穿过且纸带两端逐渐向纸带的垂直平分面扭转的过程中,两个导向组件的多个导向轮对纸带两侧有一个限位作用,使得纸带两端在通过两个导向组件时,该纸带的两端能够重合,从而避免出现纸带在对折过程中纸带两端不重合的现象,影响后续的加工。2、所述导向机构通过导向轮对纸带两端进行限位,使得纸带自下而上通过纸带导向机构的过程中,由于所述纸带两侧与导向轮接触,所受到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摩擦力较小,使得纸带两端能够平滑地从展开状态向纸带的垂直平分面靠拢,从而避免纸带表面因为摩擦力太大而扯断或者表面出现折痕。

进一步地,朝着远离安装板的方向,所述导向轴上的多个导向轮的直径依次增大。这样,纸带自下而上穿过纸带导向机构的过程中,两组导向组件的多个导向轮可以对纸带两侧的前后端进行限位,使得纸带在穿过纸带导向机构后处于对折状态,方便后续夹紧机构对呈对折状态的纸带进行压紧。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带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从夹紧状态与分离状态相互转换的滑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一端与第一夹板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一端与第二夹板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在与安装板连接处设置有u型孔;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滑轨,其中,所述滑轨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夹板安装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夹板安装在第二滑块上。这样,纸带穿过纸带导向机构后进入所述夹紧机构的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通过调节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间隙,从而调节夹紧力的大小,进而对呈对折状态的纸带进行压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由于前段加工设备和后段加工设备垂直设置,纸带在折叠过程中一边进行90扭转一边进行折叠,扭转和折叠的过程同时进行,这个对折过程自然而平顺。

2、纸带在对折过程中,纸带上的两个待折叠部分均朝对方靠近并扭转,最终贴合在一起实现对折,这样的对折过程更加自然、平缓,避免出现急弯,对折效果更好。

3、由于折叠后的纸带只有内侧与滚筒接触,纸带的外侧面不受挤压,与通过上下两个输送辊夹持纸带输送的方式相比,电子标签没有受到挤压,使得电子免受损坏风险。

4、对折后的纸带向上绕过滚筒后再向下延伸,滚筒两侧的纸带对滚筒处的纸带具有向下的拉力,能够促使滚筒处的对折后的纸带相互贴合粘结在一起。

5、采用本发明的对折方案,前段加工设备和后段加工设备垂直,从而避免设备长度过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垂直式纸带对折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4为图1中前段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俯视图,图4为结构简图。

图5为图1中滚筒输送机构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滚筒的剖视图。

图7和图8为纸带对折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垂直式纸带对折装置的第二个实施方式中的中间折叠过渡机构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辅助对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6,本发明的垂直式纸带对折装置包括设在前段加工设备上的前段纸带输送机构1、设在后段加工设备上的后段输送机构以及设在前段加工设备和后段加工设备之间的中间折叠过渡机构;其中,前段加工设备和后段加工设备沿着纸带的输送方向呈90度布置,前段加工设备和后段加工设备之间具有用于进行纸带自然对折的折叠空间。

参见图1,所述前段纸带输送机构1包括用于支承展开的纸带的前段支承面以及带动纸带向前输送的前段动力机构;所述后段输送机构包括用于支承对折后的纸带的后段支承面以及带动折叠后的纸带向前输送的后段输送机构,。

参见图1和图5,所述中间折叠过渡机构包括设置于折叠空间处的第一机架以及设在第一机架上的滚筒输送机构2,所述滚筒输送机构2包括滚筒2-2;所述滚筒2-2设置于折叠空间的上方,该滚筒2-2的轴线与前段加工设备的纸带输送方向平行。

参见图1,所述纸带平直展开在前段支承面上,并在前段支承面的末端向前下方自然垂下,并在垂下的最下端拐向向上方延伸并绕在所述滚筒2-2上,在向上延伸的过程中,所述纸带从展开状态逐渐过渡为对折状态,对折后的纸带绕过滚筒2-2后向下延伸进入后段输送机构连接。

参见图5和图6,所述中间折叠过渡机构还包括驱动滚筒2-2转动的滚筒驱动机构;所述滚筒2-2的内部具有负压腔2-10,滚筒2-2的表面设有与负压腔2-10连通的第一通气孔2-5,所述负压腔2-10与负压装置连接。上述结构中,工作时通过启动负压装置,使得滚筒2-2的负压腔2-10内形成负压,由于滚筒2-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2-5,因此对折后的纸带因为外界空气压力而贴紧在滚筒2-2上,再通过滚筒驱动机构的驱动,带动滚筒2-2转动,对折后的纸带向前输送。其带来的效果在于,1、通过滚筒2-2带动折叠后的纸带向前运动,并且纸带会始终与滚筒2-2贴合,因此位于滚筒2-2与前段加工设备之间的纸带就能处于自然的下垂状态,避免被后段输送机构过渡拉扯而导致纸带忽高忽低,影响折叠的效果;2、利用负压让纸带紧贴在滚筒2-2表面,使得滚动在输送纸带时两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从而避免纸带内的电子标签发生移动;3、通过负压作用,能够在大气压作用向让折叠后的纸片更充分地贴合在一起。

参见图2-图4,所述前段纸带输送机构1中,所述前段支承面由输送带1-1构成,所述前段动力机构包括主传动辊1-2、若干个从动辊1-3以及与主传动辊1-2连接的输送电机,所述输送带1-1环绕在主传动辊1-2和从动辊1-3上;所述前段纸带输送机构1还包括纸带吸附装置,该纸带吸附装置包括负压产生装置5以及输送带支承板1-4,其中,所述输送带1-1上设有第二通气孔1-6,所述输送带支承板1-4上设有第三通气孔1-5,所述输送带1-1紧贴在输送带支承板1-4的上侧,所述负压产生装置5设置在输送带支承板1-4的下侧并与第二通气孔1-6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前段纸带输送机构1,能够确保纸带平直地展开在输送带1-1上并向前输送,其原理是:工作时,所述纸带平铺在输送带1-1上,所述前段动力机构带动输送带1-1运动,同时负压产生装置5启动。由于输送带1-1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1-6,所述输送带支承板1-4上设置有第三通气孔1-5,因此在输送带1-1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通气孔1-6与第三通气孔1-5保持连通,在此过程中,负压产生装置5将输送带支承板1-4下端的空气排出去形成负压,从而使得输送带1-1上的纸带吸附在输送带1-1上并保持在平直展开状态,并且纸带在输送中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发生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且纸带没有被拉扯,不会出现拉断现象,也不会发生褶皱。

参见图1,沿着纸带的输送方向,所述输送带1-1的末端设有一个从动辊1-3,该从动辊1-3上方设有压紧辊1-7,平直展开的纸带从所述从动辊1-3和压紧辊1-7之间穿过后向前下方垂下。通过设置所述从动辊1-3和压紧辊1-7,有利于引导纸带向下运动,同时能够方式纸带向上飘起。

参见图5,沿着滚筒2-2的圆周方向,所述滚筒2-2表面设置有多组第一通气孔2-5,每组第一通气孔2-5中的多个第一通气孔2-5沿滚筒2-2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布。上述结构中,由于滚筒2-2上的第一通气孔2-5均匀排布,因此,滚筒2-2上单位面积所受的空气压力都相等,从而使得绕在滚筒2-2表面上的纸带的各个部位所受到的空气压力相等;其带来的好处在于:1、电子标签上下两侧的纸片在贴合的过程中所受的压力始终与电子标签垂直,这就避免了在贴合过程中电子标签出现位移的现象。2、电子标签两侧的纸片在贴合过程中,纸片上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压力相等,对折状态的纸带中含有电子标签的区域与其他区域所受到的空气压力也一致,使得电子标签上下两侧的纸片能紧紧贴合。

参见图5和图6,所述滚筒2-2内设有中空的滚筒转轴2-3,该滚筒转轴2-3上设有与所述负压腔2-10连通的第四通气孔2-7;所述滚筒转轴2-3的一端伸出滚筒2-2外与负压装置连接。通过上述结构,所述滚筒转轴2-3既可以作为带动滚筒2-2转动的部件,又能作为连接所述负压腔2-10和负压装置的通道,使得结构紧凑。

参见图5,所述滚筒驱动机构包括电机2-1以及同步带传动机构2-6,其中,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2-6包括主动传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同步带;其中,所述电机2-1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上,该电机2-1的主轴与所述主动传动带轮连接,所述从动带轮与所述滚筒转轴2-3连接,所述同步带环绕在所述主动传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上。通过上述结构,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2-6将电机2-1动力传递给滚筒2-2,使得滚筒2-2转动,从而实现对折后的纸带输送。

参见图5,所述滚筒2-2的两端设有挡边2-8,两个挡边2-8之间的距离等于对折后的纸带的宽度。通过设置挡边2-8,使得折叠后的纸带在宽度方向上被定位在滚筒2-2的表面,避免折叠后的纸带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偏移。

参见图1,所述第一机架包括支撑架3以及设在支撑架3顶部的安装底座2-9,所述安装底座2-9包括底板2-4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所述滚筒2-2的两端连接在两个立板上。采用该结构的第一机架,便于滚筒2-2的设置。

参见图1,所述支撑架3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承架3-1以及设置在支承架上与该支承架垂直的立架3-2,其中,所述支承架3-1为由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首尾连接而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立架3-2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立杆,所述底板2-4设置在立杆的顶端;每个立架3-2与支承架3-1之间还设有斜撑杆3-3。上述结构的支撑架3结构简单,刚度和稳定性好,强度高,可以利用型材搭建,成本低。

参见图1,所述滚筒2-2与后段加工设备的首端之间设置有过渡组件4,所述过渡组件4包括过渡转轴以及将该过渡转轴安装在后段加工设备上的过渡机架,其中,对折后的纸带绕过滚筒2-2后向下延伸并从过渡转轴的底部绕过,最后向上接入后段输送机构。上述过渡组件4可以实现纸带从滚筒2-2至后段加工设备之间的过渡,使得纸带顺利进入后段加工设备中。

参见图1-图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垂直式纸带对折装置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在设备运转前,先在前段加工设备上铺设好纸带,人工对纸带的末端段进行准确的对折,并将对折段绕在滚筒2-2上后,使其向下延伸接入后段加工设备的后段输送机构;设备正常运行时,前段纸带输送机构1驱动展开的纸带在前段支承面上向前输送,纸带到达前段支承面的末端后,自然地向前下方自然垂下,到达最底部后自然的拐向向上方延伸并绕在所述滚筒2-2上,这个向上延伸的过程就是实现纸带对折的过程,纸带在这个过程中的姿态变化的特点有:一方面,纸带需要进行90°的扭转,另一方便,纸带需要完成对折,其本质上是纸带中由平分线划分成的两个待折叠部分分别进行90°的扭转,且它们的扭转方向相反,扭转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折的过程,由于最终绕在滚筒2-2上的纸带为对折后的姿态,且滚筒2-2的轴线与前段加工设备的纸带输送方向平行,因此纸带从位于下方的展开状态变为位于滚筒2-2上的折叠状态之间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扭转和对折的过程,对折的过程自然而平顺,避免了急弯的出现;对折后的纸带绕过滚筒2-2后,向下延伸接入到后段输送机构中;后段输送机构带动着折叠后的纸带向前输送,该输送动力对折叠后的纸带有拉力,使得位于滚筒2-2上的纸带拉紧,从而让折叠在一起的两个部分充分贴合并粘合在一起;在上述对折过程中,前段纸带输送机构1源源不断地向前输送展开的纸带,而后段输送机构则带动折叠后的纸带向前输送,实现纸带的连续输送和折叠。

实施例2

参见图9和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垂直式纸带对折装置还包括辅助对折机构5,所述辅助对折机构5包括安装板6、设置在安装板6上的纸带导向机构8以及夹紧机构7,其中,所述安装板6固定在支撑架3上,所述夹紧机构7设置在纸带导向机构8的上方;所述纸带导向机构8包括两组安装在安装板6上呈对称分布的导向组件,其中,每组导向组件包括导向轴8-1以及通过转动结构安装在导向轴8-1上的多个导向轮8-2,所述导向轴8-1朝远离安装板6的垂直平分面向外倾斜,所述纸带位于两组导向组件的导向轮8-2处。其目的有二,1、由于纸带自下而上从两个导向组件中穿过且纸带两端逐渐向纸带的垂直平分面扭转的过程中,两个导向组件的多个导向轮8-2对纸带两端有一个限位作用,使得纸带两端在通过两个导向组件时,该纸带的两端能够重合,避免了出现纸带在对折过程中纸带两端不重合的现象,从而影响后续的加工。2、所述导向机构通过导向轮8-2对纸带两端进行限位,使得纸带自下而上通过纸带导向机构8的过程中,由于所述纸带两侧与导向轮8-2接触,所受到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摩擦力较小,纸带两端能够平滑地从展开状态向纸带的垂直平分面靠拢,从而避免出现折痕或者刮花纸带外表面的现象。

参见图10,朝着远离安装板6的方向,所述导向轴8-1上的多个导向轮8-2的直径依次增大。这样,纸带自下而上穿过纸带导向机构8的过程中,两组导向组件的多个导向轮8-2可以对纸带两侧的前后端进行限位,使得纸带在穿过纸带导向机构8后处于对折状态,方便后续夹紧机构7对呈对折状态的纸带进行压紧。

参见图10,所述夹紧机构7包括第一夹板7-1、第二夹板7-2以及带动第一夹板7-1和第二夹板7-2从夹紧状态与分离状态相互转换的滑动机构7-3,其中,所述第一夹板7-1与所述安装板6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二夹板7-2与所述安装板6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一端与第一夹板7-1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板6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一端与第二夹板7-2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板6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在与安装板6连接处设置有u型孔;所述滑动机构7-3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滑轨,其中,所述滑轨安装在安装板6上,所述第一夹板安装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夹板安装在第二滑块上。这样,纸带穿过纸带导向机构8后进入所述夹紧机构7的第一夹板7-1与第二夹板7-2之间,通过调节第一夹板7-1与第二夹板7-2之间的间隙,从而调节夹紧力的大小,从而对呈对折状态的纸带进行压紧。

上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