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挂运输装置和制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825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挂运输装置和制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挂运输装置和制衣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制衣系统中,为了提高衣料在各个加工站之间的搬运效率,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用于在各个加工站之间搬运衣料的吊挂运输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示例的,图1和图2为现有技术中通用的一种吊挂运输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吊挂运输装置包括一闭环的环轨01,在环轨上沿其走向设置有环形驱动链02,环形驱动链02上固定连接有横向伸出的驱动杆03。在环轨01上沿其走向间隔地设置有若干加工站04,每个加工站04均包括一个制衣工位,此制衣工位用于完成衣料某一工序的加工。半成品衣料的转运是通过衣架来实现的,衣架的结构如图3所示,衣架100的结构包括夹持部101和轮式联接部102,夹持部101用于夹持半成品衣料,而轮式联接部102的主体部分为一个滚轮,滚轮联接在环轨01上,在驱动杆03的驱动作用下,衣架100会在环轨01上移动,从而带动衣架100沿环轨01进入不同的加工站04。

但是,由于图1和图2所示的吊挂运输装置中环形驱动链02为运输的动力机构,同时由于环形驱动链02设置于环轨01上并沿环轨01的走向设置,因此环形驱动链02的设置长度应与环轨01的长度相适应,而为了能够在多个加工站04之间传送衣料,环轨01的长度较大,因此环形驱动链02的长度也较大,用于带动环形驱动链02运转的输入功率也较大,而在通过此具有较大输入功率的环形驱动链02驱动运输小批量衣料或单个衣料时,环形驱动链02的输出功率较小,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较小,驱动效率较低,能量损失较大,因此图1和图2所示吊挂运输装置不适用于小批量衣料或单个衣料的运输。同时,由于环形驱动链02的长度较大,因此,在环形驱动链02运转时,其走向上的各个位置与用于支撑此环形驱动链02的结构之间均接触摩擦而产生噪声,因此环形驱动链02运转时的噪声较大。而且,由于环形驱动链02的长度较大,因此若环形驱动链02出现故障,则需沿环形驱动链02的走向逐一排查故障点,这样就延长了环形驱动链的维修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吊挂运输装置和制衣系统,既能够适用于大批量衣料的运输,又能够适用于小批量衣料或单个衣料的运输,同时还可减小输送时的噪声,缩短维修周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挂运输装置,用于在多个加工站之间运输挂设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包括导轨、驱动小车和载料装置,所述导轨固定设置,所述驱动小车连接于所述导轨上,并可沿所述导轨行驶,所述载料装置连接于所述驱动小车上,并用于收集或下放所述挂设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衣系统,包括:多个加工站,多个所述加工站用于分别完成衣料的多个工序的加工,加工完成后的所述衣料挂设于衣架上;吊挂运输装置,所述吊挂运输装置为如上技术方案所述的吊挂运输装置;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可在任意一个所述加工站完成衣料的加工并将所述衣料挂设于衣架上之后,控制所述吊挂运输装置中的驱动小车带动所述吊挂运输装置中的载料装置移动至所述加工站,并控制所述驱动小车带动所述载料装置移动至下一个加工站。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吊挂运输装置和制衣系统,由于吊挂运输装置包括导轨、驱动小车和载料装置,导轨固定设置,驱动小车连接于导轨上,并可沿导轨行驶,载料装置连接于驱动小车上,并用于收集或下放挂设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因此在通过此吊挂运输装置运输衣料时,可在某一加工站完成衣料的加工之后,将衣料挂设于衣架上,并通过驱动小车驱动载料装置移动至此加工站,以将衣架收集于载料装置上,然后通过驱动小车驱动载料装置移动至下一个加工站,以便于将载料装置上的衣架放置于下一个加工站内,由此实现了衣料在各个加工站之间的运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小车为运输的动力机构,驱动小车连接于导轨上,并可沿导轨行驶,由此在导轨的延伸方向上,驱动小车的尺寸远小于导轨的长度,由此驱动小车的尺寸较小,驱动小车沿导轨行驶时的输入功率较小,因此在通过此驱动小车运输小批量衣料或单个衣料时,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值较大,驱动效率较高,能量损失较小,因此本发明吊挂运输装置能够适用于小批量衣料或单个衣料的运输。而为了实现大批量衣料的运输,只需要在导轨上增设驱动小车,并在驱动小车上连接载料装置即可。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小车与导轨之间的接触区域较小,因此驱动小车在导轨上行驶时与导轨之间接触摩擦所产生的噪声较小。而且,当单个驱动小车出现故障时,仅需更换此驱动小车即可,维修周期短,且不影响吊挂运输装置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吊挂运输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吊挂运输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用于承载待加工衣料的衣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吊挂运输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吊挂运输装置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吊挂运输装置中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吊挂运输装置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吊挂运输装置中载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制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吊挂运输装置1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吊挂运输装置10用于在多个加工站之间运输挂设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吊挂运输装置10包括导轨11、驱动小车12和载料装置13,所述导轨11固定设置,所述驱动小车12连接于所述导轨11上,并可沿所述导轨11行驶,所述载料装置13连接于所述驱动小车12上,并用于收集或下放所述挂设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吊挂运输装置10,由于吊挂运输装置10包括导轨11、驱动小车12和载料装置13,导轨11固定设置,驱动小车12连接于导轨11上,并可沿导轨11行驶,载料装置13连接于驱动小车12上,并用于收集或下放挂设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因此在通过此吊挂运输装置10运输衣料时,可在某一加工站完成衣料的加工之后,将衣料挂设于衣架上,并通过驱动小车12带动载料装置13移动至此加工站,以将衣架收集于载料装置13上,然后通过驱动小车12带动载料装置13移动至下一个加工站,以便于将载料装置13上的衣架放置于下一个加工站内,由此实现了衣料在各个加工站之间的运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小车12为运输的动力机构,驱动小车12连接于导轨11上,并可沿导轨11行驶,由此在导轨11的延伸方向上,驱动小车12的尺寸远小于导轨11的长度,由此驱动小车12的尺寸较小,驱动小车12沿导轨11行驶时的输入功率较小,因此在通过此驱动小车12运输小批量衣料或单个衣料时,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值较大,驱动效率较高,能量损失较小,因此本发明吊挂运输装置10能够适用于小批量衣料或单个衣料的运输。而为了实现大批量衣料的运输,只需要在导轨11上增设驱动小车12,并在驱动小车12上连接载料装置13即可。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小车12与导轨11之间的接触区域较小,因此驱动小车12在导轨11上行驶时与导轨11之间接触摩擦所产生的噪声较小。而且,当单个驱动小车12出现故障时,仅需更换此驱动小车12即可,维修周期短,且不影响吊挂运输装置10的正常运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导轨11可以为直线型导轨,也可以为曲线型导轨,还可以为环型导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载料装置13可以连接于驱动小车12的上方,也可以连接于驱动小车12的下方,还可以连接于驱动小车12的其他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驱动小车12可以制作为图5所示结构,即,驱动小车12包括小车主体121、主动滚轮122、从动滚轮123和第一驱动装置124,主动滚轮122和从动滚轮123旋转铰接于小车主体121上,且主动滚轮122和从动滚轮123由导轨11的相对两侧滚动卡接于导轨11上,第一驱动装置124用于驱动主动滚轮122转动,载料装置13连接于小车主体121上。由此,在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24驱动主动滚轮122转动时,从动滚轮123可与主动滚轮122一起沿导轨11滚动,以带动小车主体121以及连接于小车主体121上的载料装置13沿导轨11移动。此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其中,主动滚轮122和从动滚轮123可以由导轨11的水平两侧滚动卡接于导轨11上,也可以由导轨11的上下两侧滚动卡接于导轨11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为了避免主动滚轮122和从动滚轮123在沿导轨11滚动时与导轨11脱离,可以通过两种实现方式实现:

第一种实现方式为:如图7所示,围绕主动滚轮122的外圆面一周开设有第一环形卡槽,围绕从动滚轮123的外圆面一周开设有第二环形卡槽,主动滚轮122和从动滚轮123分别通过第一环形卡槽和第二环形卡槽卡接于导轨11的相对两侧边沿上。由此实现了主动滚轮122和从动滚轮123与导轨11之间的卡接,避免了主动滚轮122和从动滚轮123与导轨11脱离。

其中,第一环形卡槽和第二环形卡槽的截面形状可以为v型或半圆形,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第二种实现方式为:导轨靠近主动滚轮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卡槽,导轨靠近从动滚轮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导向卡槽,第一导向卡槽和第二导向卡槽的延伸方向均与导轨的延伸方向一致,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的外圆端分别卡接于第一导向卡槽和第二导向卡槽内。由此实现了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与导轨之间的卡接,避免了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与导轨脱离。

其中,第一导向卡槽和第二导向卡槽的截面形状可以为v型或半圆形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主动滚轮12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是为了提高驱动小车12沿导轨11行驶时的平稳性,同时为了节省成本,优选的,如图5所示,主动滚轮122为两个,且两个主动滚轮122沿导轨11的走向间隔设置。相比于采用一个主动滚轮的方案,能够提高驱动小车12沿导轨11行驶时的平稳性,相比于采用三个及三个以上的主动滚轮的方案,能够节省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两个主动滚轮122可以通过两个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也可以通过一个驱动装置同时驱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是,为了节省成本,优选两个主动滚轮122由一个驱动装置同时驱动,具体的,如图6所示,第一驱动装置124包括旋转电机1241、主动齿轮1242、两个从动齿轮1243和齿轮带1244,两个从动齿轮1243分别与两个主动滚轮122同轴连接,齿轮带1244配合绕设于主动齿轮1242和两个从动齿轮1243上,旋转电机1241用于驱动主动齿轮1242转动。由此通过此第一驱动装置124即可驱动两个主动滚轮122转动,此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其中,旋转电机1241可以为单向旋转电机,也可以为双向旋转电机,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是,为了使驱动小车12能够在导轨11上自由移动,提高运输的灵活性,优选旋转电机1241为双向旋转电机,双向旋转电机能够驱动主动滚轮122正反转,从而能够带动驱动小车12在导轨11上前后双向滑动,进而提高了运输的灵活性。

同理,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从动滚轮12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是,为了提高驱动小车12沿导轨11行驶时的平稳性,同时为了节省成本,优选的,如图5所示,从动滚轮123为两个,两个从动滚轮123沿导轨11的走向间隔设置。相比于采用一个从动滚轮的方案,能够提高驱动小车12沿导轨11行驶时的平稳性,相比于采用三个及三个以上的从动滚轮的方案,能够节省成本。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使从动滚轮123在沿导轨11滚动时始终与导轨11接触,以保证传动的可靠性,优选的,如图5所示,从动滚轮123包括滚轮主体1231和连杆1232,滚轮主体1231滚动连接于导轨11上,连杆1232的一端与滚轮主体1231旋转铰接,另一端与小车主体121旋转铰接,连杆1232与小车主体12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233,弹性件1233用于向连杆1232施加一个弹性力,以驱动连杆1232带动滚轮主体1231始终与导轨11抵接。由此使从动滚轮123始终与导轨11接触,保证了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导轨1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当导轨11为分体式结构时,示例的,导轨11可以制作为如图7所示结构,即,导轨11包括导轨座111和安装于导轨座111相对两侧的两个导轨轴112,主动滚轮122和从动滚轮123滚动卡接于两个导轨轴112上。由于主动滚轮122和从动滚轮123仅与导轨11上的两个导轨轴112接触摩擦,因此在长时间使用后的维修过程中,只需更换此导轨轴112即可,避免更换整个导轨11,从而节省了维修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载料装置可以用于收集一个挂设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也可以用于收集多个挂设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是,为了提高吊挂运输装置的运输效率,优选载料装置用于收集多个挂设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这样,可增大单次运输的运输量,提高吊挂运输装置的运输效率。

具体的,当载料装置用于收集多个挂设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时,载料装置可以制作为如图5和图8所示结构,即,载料装置13包括水平回转盘131、多个载料单元132和第二驱动装置133,水平回转盘131连接于驱动小车12的下方(如图5所示),多个载料单元132均匀设置于水平回转盘131的边沿一周(如图8所示),并用于收集或下放挂设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第二驱动装置133用于驱动水平回转盘131绕自身中轴线旋转。由此,通过多个载料单元132收集或下放多个挂设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增大了单次运输的运输量,提高了吊挂运输装置10的运输效率。而且,第二驱动装置133在驱动水平回转盘131绕自身中轴线旋转时,可将设置于水平回转盘131边沿一周的多个载料单元132依次旋转至与加工站相对应的位置,以便于收集此加工站内的衣架或将衣架下放至加工站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载料单元13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第二驱动装置133可以为旋转电机或由旋转电机和减速器组成的整体,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挂设有待加工衣料的衣架包括衣架主体和铰接于衣架主体上端的衣架滚轮,待加工衣料挂设于衣架主体上,为了使载料单元能够实现衣架的收集和下放,具体的,载料单元132可以制作为如图7结构,即,载料单元132包括沿水平回转盘131的径向延伸的载料导杆1321,载料导杆1321靠近水平回转盘131中心的一端固定,远离水平回转盘131中心的一端向下倾斜,如图8所示,载料导杆1321的上表面、沿载料导杆1321的走向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限位柱1322和第二限位柱1323,载料导杆1321、第一限位柱1322和第二限位柱1323围成有收集槽1324,收集槽1324用于收集衣架滚轮,载料导杆1321的上表面、对应第二限位柱1323的位置开设有容纳孔1325,如图7所示,第二限位柱1323连接有下料驱动装置1326,下料驱动装置1326用于驱动第二限位柱1323向下移动至容纳孔1325内。由此,衣架上的衣架滚轮可由收集槽的上方开口收集至收集槽内,在通过下料驱动装置1326驱动第二限位柱1323向下移动至容纳孔1325内后,衣架滚轮可在自身重力和负重作用下沿载料导杆1321向下滑出,以完成衣架的下放,由此载料单元132能够实现衣架的收集和下放。此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下料驱动装置1326可以制作为如图5所示结构,即,容纳孔向下延伸并贯穿载料导杆的下表面,下料驱动装置1326包括设置于载料导杆1321下方的摆杆13261,摆杆13261的一端与水平回转盘131通过水平转轴铰接,另一端折弯并向上延伸形成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穿过容纳孔伸出载料导杆1321的上表面,摆杆13261与水平回转盘131之间连接有顶压装置,顶压装置用于向下顶压摆杆13261,以驱动摆杆13261绕水平转轴向下摆动,并带动第二限位柱向下移动至容纳孔内。由此通过顶压装置向下顶压摆杆13261使第二限位柱向下移动至容纳槽内,此时,可下放衣架滚轮。

其中,顶压装置可以为气缸、液压缸、电动伸缩杆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顶压装置可以制作为如图7所示结构,即,顶压装置包括承载并固定于水平回转盘131上方的底座13262,底座13262内安装有电磁铁(图中未示出),水平回转盘131的下方设有顶压杆13263,顶压杆13263竖直设置,且顶压杆13263的上端穿过水平回转盘131上的避让孔伸入底座13262内并与电磁铁配合作用,下端与摆杆13261活动铰接,底座13262与顶压杆13263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弹性复位件13264,当电磁铁通电时,顶压杆13263在电磁铁的磁性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并顶压摆杆13261,同时弹性复位件13264产生弹性变形而产生弹性力,当电磁铁断电时,弹性力可驱动顶压杆13263向上移动,以带动摆杆13261向上摆动,从而使第二限位柱1323恢复至初始位置。

参见图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衣系统,包括:

多个加工站20,多个所述加工站20用于分别完成衣料的多个工序的加工,加工完成后的所述衣料挂设于衣架上;

吊挂运输装置10,所述吊挂运输装置10为如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吊挂运输装置10;

控制单元30,所述控制单元30可在任意一个所述加工站20完成衣料的加工并将所述衣料挂设于衣架上之后,控制所述吊挂运输装置10中的驱动小车12驱动所述吊挂运输装置10中的载料装置13移动至所述加工站20,并控制所述驱动小车12驱动所述载料装置13移动至下一个加工站2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衣系统,在多个加工站20中任意一个加工站完成衣料的加工并将加工后的衣料挂设于衣架上之后,均可通过控制单元30控制驱动小车12带动载料装置13移动至此加工站20,以将加工站20内的衣架收集于载料装置13上,在将此加工站20内的衣架收集至载料装置13上之后,可通过控制单元30控制驱动小车12驱动载料装置13移动至下一个加工站20,以使载料装置13将其上的衣架下放至下一个加工站20内,由此实现了多个加工站20之间的衣料运输。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本实施例的制衣系统中使用的吊挂运输装置10与上述吊挂运输装置10的各实施例中提供的吊挂运输装置10相同,因此二者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同的预期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下一个加工站为用于完成下一道工序的加工站,多个加工站可以按照衣料的加工顺序依次排列,也可以不按衣料加工顺序排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多个加工站20可以分布于吊挂运输装置10运输路径的同一侧,也可以分布于吊挂运输装置10运输路径的两侧,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加工站可以制作为如下结构,即,加工站包括进站口、出站口、制衣工位和进出站传送装置,制衣工位用于完成衣料某一工序的加工,进出站传送装置用于将进入进站口的衣架送入制衣工位,并将制衣工位处的衣架送出至出站口,由此在衣架落入进站口内后,可通过进出站传送装置将衣架送入制衣工位,在制衣工位处完成衣架上衣料的加工后,可通过进出站传送装置将衣架送出至出站口。由此,制衣工位无需紧贴导轨设置,从而增大了制衣工位位置设置的灵活性。

其中,进出站传送装置可以制作为如下结构,即,进出站传送装置包括进出站导轨和出站推送手臂,进出站导轨包括进站导轨段和出站导轨段,进站导轨段由进站口倾斜向下延伸,出站导轨段由进站导轨段的末端向上延伸至出站口,出站推送手臂用于推动进站导轨段末端的衣架沿出站导轨段向上移动至出站口。由此当衣架上的衣架滚轮落入进站口内后,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进站导轨向下移动至进站导轨段的末端,进站导轨段的末端位于制衣工位内,在制衣工位处完成衣架上衣料的加工后,可通过推送手臂推动进站导轨段末端的衣架沿出站导轨段向上移动至出站口内,由此实现了衣架的进出站传送。此结构简单,且仅在出站时使用了驱动装置,因此成本较低。

为了便于自动化管理衣架在各个加工站之间的调度过程,优选的,每个加工站内均设有调度信息记录装置和调度信息检测单元,调度信息记录装置用于在加工站完成衣料的加工且衣料挂设于衣架上之后,将衣料的调度信息记录于衣架内,此调度信息包含衣料在此加工站内完成的工序信息,调度信息检测单元用于在调度信息记录装置将调度信息记录于衣架内之后,检测衣架内的调度信息,调度信息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由此,在加工站完成衣料的加工并将衣料挂设于衣架上之后,可首先通过调度信息记录装置将衣料的调度信息记录于衣架内,然后通过调度信息检测单元检测检测衣架的调度信息,最后将调度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在接收到调度信息之后,可根据调度信息控制衣架在各加工站之间的调度过程,以便于衣架调度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其中,调度信息记录装置可以为设置于加工站的出站导轨段上的信息发射器,衣架的衣架滚轮内设有存储单元,当衣架滚轮通过出站导轨段时,信息发射器向存储单元内注入调度信息。相应的,调度信息检测单元可以为设置于加工站的出站口内的信息解码器,当衣架滚轮进入出站口内时,信息解码器可将存储单元内的调度信息解读出来,并发送至控制单元。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单元可以为记忆芯片或rfid标签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控制单元根据调度信息,对衣架在各加工站之间的调度过程的控制方法可以为:

步骤1:控制单元在接收到调度信息后,根据调度信息所包含的工序信息,确定用于完成此工序的第一加工站的位置;

步骤2:控制单元根据第一加工站的位置,控制驱动小车带动载料装置移动至第一加工站。

在将第一加工站内的衣架收集于载料装置之后,

步骤3:控制单元首先根据调度信息所包含的工序信息,确定下一个工序,并根据下一个工序,确定用于完成下一个工序的第二加工站的位置;

步骤4:控制单元根据第二加工站的位置,控制驱动小车带动载料装置移动至第二加工站。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调度过程中,第一加工站可以为多个加工站中的任意一个加工站,第二加工站为第一加工站的下一个加工站。

为了检测载料装置是否移动至加工站,可以通过人眼观察,也可以通过检测单元进行检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人为误差,提高制衣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优选通过检测单元检测载料装置是否移动至加工站。具体的,沿吊挂运输装置中的导轨依次设有多个位置检测单元,多个位置检测单元与多个加工站一一对应,且每个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驱动小车是否移动至导轨上的一个设定位置,当驱动小车移动至此设定位置时,驱动小车上的载料装置移动至位置检测单元对应的加工站,多个位置检测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由此通过多个位置检测单元检测了载料装置是否移动至对应的加工站,从而提高了制衣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其中,位置检测单元可以为光电式位置检测单元,也可以为磁感应式位置检测单元,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而且,位置检测单元可以安装于导轨上,也可以安装于用于承载导轨的支架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在采用位置检测单元检测载料装置是否移动至加工站时,上述步骤2具体可以为:

步骤21:控制单元根据第一加工站的位置,控制驱动小车带动载料装置向靠近第一加工站的方向移动;

步骤22:第一位置检测单元检测驱动小车是否移动至第一设定位置,第一位置检测单元为第一加工站对应的位置检测单元;

步骤23:当驱动小车移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第一位置检测单元向控制单元发送第一信号;

步骤24:控制单元根据第一信号,控制驱动小车停止移动。

上述步骤4具体可以为:

步骤41:控制单元根据第二加工站的位置,控制驱动小车带动载料装置向靠近第二加工站的方向移动;

步骤42:第二位置检测单元检测驱动小车是否移动至第二设定位置,第二位置检测单元为第二加工站对应的位置检测单元;

步骤43:当驱动小车移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时,第二位置检测单元向控制单元发送第二信号;

步骤44:控制单元根据第二信号,控制驱动小车停止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