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极管的检测校正输送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826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极管的检测校正输送轨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极管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二极管的检测校正输送轨道。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二极管作为结构最简单的半导体器件在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二极管在生产完成出厂之前均需要通过性能检测,目前二极管的检测工作逐步由手动向全自动转变,而为了实现二极管检测生产线的全自动化,则就需要考虑二极管的外形。如图1所示,一般的二极管30由封装体31和若干引脚32组成,性能检测时主要通过接触引脚32来实现检测,从而生产输送线需要将二极管以引脚32朝前、封装体31在后的姿态进行输送,然而有时生产线上会出现二极管30位置反向的情况,从而需要对输送的二极管30进行检测和校正。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二极管的检测校正输送轨道,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对反向摆放的二极管进行校正,从而实现统一方向输送便于检测的二极管的检测校正输送轨道。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极管的检测校正输送轨道,包括两块支板和铰接在所述支板之间的传动辊,其中两根相邻的所述传动辊之间设有感应限位机构,所述感应限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固定在所述升降气缸活塞杆上的限位板、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侧壁上的压力传感器和设置在限位板一侧的支板上的感应器,限位板的宽度小于二极管的两根引脚之间的距离;

所述感应限位机构一侧的两块支板上设有相向设置的校正机构,所述校正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板上的夹持气缸、固定在所述夹持气缸活塞杆上的夹持板、设置在所述夹持板上的转盘和与所述转盘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转盘抵靠在夹持板的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夹持板与转盘连接。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使用时,传动辊输送二极管,当二极管到达感应限位机构时,感应器感应,若二极管正向摆放,则二极管的引脚会穿过限位板,则限位板上的压力传感器不感应,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下降带动限位板在二极管的封装体到来之前下移至传动辊以下,以避免阻挡二极管,正向摆放的二极管继续由传动辊输送进行性能检测;若二极管反向摆放,则二极管的封装体先到达感应限位机构,封装体抵靠在限位板上,从而感应器感应的同时压力传感器也感应,此时校正机构的夹持气缸活塞杆伸展,带动夹持板和转盘夹持在二极管的封装体的两侧,转盘抵靠在二极管的封装体两侧,然后驱动电机带动转盘旋转,转盘夹持二极管的同时带动封装体转过180度,与此同时升降气缸也带动限位板慢慢下移至传动辊以下,从而二极管由反向摆放位置转变为正向摆放位置,之后传动辊继续对校正后的二极管进行输送。本发明中,感应器和压力传感器配合使得正向和反向的二极管检测准确率得到双重保障,感应器感应而压力传感器不感应时,二极管正向摆放,感应器和压力传感器均感应时,二极管反向摆放,校正机构对反向摆放的二极管进行校正,从而检测和校正准确率大大提高。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的二极管的检测校正输送轨道能对反向摆放的二极管进行校正,从而实现统一方向输送便于检测。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夹持板通过“匚”字形的连接板固定在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夹持板的侧壁上下两端,夹持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中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连接板内的夹持板上,转盘与夹持板之间连接有环形耐磨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支板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感应器、压力传感器、夹持气缸、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限位板呈l形,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限位板的上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感应器与限位板的前端面处于同一直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感应限位机构的升降气缸设置在两根传动辊之间的下方。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现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校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感应限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2、图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二极管的检测校正输送轨道,包括两块支板11和铰接在所述支板11之间的传动辊12,其中两根相邻的所述传动辊12之间设有感应限位机构2,所述感应限位机构2包括升降气缸21、固定在所述升降气缸21活塞杆上的限位板22、设置在所述限位板22侧壁上的压力传感器23和设置在限位板22一侧的支板11上的感应器24,限位板22的宽度小于二极管30的两根引脚32之间的距离,所述感应器24与限位板22的前端面处于同一直线上,限位板22呈l形,所述压力传感器23设置在限位板22的上部,所述升降气缸21设置在两根传动辊12之间的下方。

参见图2、图3,所述感应限位机构2一侧的两块支板11上设有相向设置的校正机构4,所述校正机构4包括固定在支板11上的夹持气缸41、固定在所述夹持气缸41活塞杆上的夹持板42、设置在所述夹持板42上的转盘43和与所述转盘43连接的驱动电机44,所述转盘43抵靠在夹持板42的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44的转轴穿过夹持板42与转盘43连接,夹持板42通过“匚”字形的连接板45固定在夹持气缸41的活塞杆上,所述连接板45固定连接在夹持板42的侧壁上下两端,夹持气缸4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连接板45的中部,所述驱动电机44固定在连接板45内的夹持板42上,转盘43与夹持板42之间连接有环形耐磨板46。

参见图2,所述支板11上设有控制器5,所述感应器24、压力传感器23、夹持气缸41、驱动电机44均与所述控制器5相连。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传动辊12输送二极管30,当二极管30到达感应限位机构2时,感应器24感应,若二极管30正向摆放,则二极管30的引脚32会穿过限位板22,则限位板22上的压力传感器23不感应,升降气缸21的活塞杆下降带动限位板22在二极管30的封装体31到来之前下移至传动辊12以下,以避免阻挡二极管30,正向摆放的二极管30继续由传动辊12输送进行性能检测;若二极管30反向摆放,则二极管30的封装体31先到达感应限位机构2,封装体31抵靠在限位板22上,从而感应器24感应的同时压力传感器23也感应,此时校正机构4的夹持气缸41活塞杆伸展,带动夹持板42和转盘43夹持在二极管30的封装体31的两侧,转盘43抵靠在二极管30的封装体31两侧,然后驱动电机44带动转盘43旋转,转盘43夹持二极管30的同时带动封装体31转过180度,与此同时升降气缸21也带动限位板22慢慢下移至传动辊12以下,从而二极管30由反向摆放位置转变为正向摆放位置,之后传动辊12继续对校正后的二极管30进行输送。本发明中,感应器24和压力传感器23配合使得正向和反向的二极管30检测准确率得到双重保障,感应器24感应而压力传感器23不感应时,二极管30正向摆放,感应器24和压力传感器23均感应时,二极管30反向摆放,校正机构4对反向摆放的二极管30进行校正,从而检测和校正准确率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二极管的检测校正输送轨道能对反向摆放的二极管进行校正,从而实现统一方向输送便于检测。

本发明所提供的二极管的检测校正输送轨道,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