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及其堆料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54557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及其堆料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皮带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及其堆料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式皮带机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电力、钢铁等行业,以及料场、堆场、粮库等场合。以期灵活、轻便的特点得以广泛应用。现有的移动式皮带机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机架长度固定不变的,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适合于在某些连续作业的固定场所使用;第二类型机架下设置行走轮,由人力或机器拖动进行前后移动;第三类是机架长度可变的,此类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在专利文献上有很多记载,一般包括固定机架、移动机架、循环地卷绕在固定机架和移动机架上用于输送货物的皮带、驱动移动机架伸缩的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皮带的输送装置,移动机架和固定机架之间为抽屉式的滑动连接,驱动装置一般由驱动电机和链条构成,驱动电机轴上的链轮带动链条运动,并通过链条带动移动机架前后伸缩移动。为了增加调节的行程,可以设置两个甚至更多的套接在一起的移动机架,但是,这三种移动式皮带机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是不能自行移动,需要辅助拖动;二是卸料范围小,卸料范围只能为点卸料,功能稍强者为线卸料,不能自动进行扇面范围卸料;当需要对区域范围卸料时,需要多次移机,调整卸料位置;三是功能简单,不可伸缩、不能自动回转、皮带机仰角不可改变等。因而不能很好满足大范围场区卸料以及堆场、布料等连续生产的需要。

目前国内外的散货码头仓储运输行业,实现完整自动化堆料作业的产品数量和案例还十分匮乏。由于目前散货料场都普遍存在货种多、体积大、室外条件多变、现场设备型号多样化、现场工艺个性化等客观因素,因而港口码头料场仍旧采用人工控制大机来进行长时间的作业生产。因此,提高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目前如专利申请号为201511017402.3的一种堆料机的堆料方法和堆料装置,该发明提供一种堆料机的堆料方法,所述堆料方法包括:接收堆料信息;根据所述堆料信息建立三维模型;根据所述三维模型确定堆料起始点;以及控制所述堆料机从所述堆料起始点开始进行堆料。提高了堆料机的工作效率,减小了堆料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并降低了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该发明通过将堆料信息建立三维模型输入堆料机进行程序化堆料,需要设计不同的程序以适应不用的物料,设计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移动式皮带机工作面窄、机动性差、设计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及其堆料方法。它可以实现到任意位置进行卸料目的,而且通过径向伸缩机构提高了卸料的工作面,通过连续径向堆料方法将水分含量较大的物料进行均匀的扇环形分散,达到快速晾晒干燥的目的。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包括内桁架、外桁架、水平摆动机构、履带式移动机构、径向伸缩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内桁架和外桁架的竖向分别固定连接有内输送带和外输送带;所述内桁架通过径向伸缩机构在外桁架内部,外输送带的下部沿外桁架的竖向伸缩;所述支撑机构的顶端和外桁架的上部固定连接;通过径向伸缩机构,使内输送带根据需要向外延伸,提高了物料的输送长度和长度调节的自由度。所述履带式移动机构通过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固定连接于外桁架底部固定端,可以应用于复杂的地面环境,机动性强;所述水平摆动机构包括底部桁架、底部支撑平台、水平摆动架和转轮;所述底部桁架的固定端和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固定连接,底部桁架的远端上部为底部支撑平台,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水平摆动架,水平摆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支撑机构的底端固定于底部支撑平台上,使卸料的工作面由长度方向向水平方向扩大,呈扇环形的工作面卸料,卸料面积呈几何倍数增长,支撑机构为升降式,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升降液压缸和升降架,升降液压缸的固定端固定于底部支撑平台,所述升降架的上端和外桁架的上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升降架的升降幅度为6°~18°,在竖直方向上进一步提高卸料面的空间化,卸料由点及面,再由面至立体式卸料,提高了卸料体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水平摆动机构还包括2个斜拉撑杆,在底部桁架的两侧,每个斜拉撑杆的两端分别和底部桁架以及水平摆动架可拆卸固定连接,用于对水平摆动架的稳定性摆动,防止其随意摆动影响卸料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水平摆动机构还包括转轮调整机构,所述转轮调整机构包括下顶式液压缸和水平摆动轴,所述2个水平摆动架分别通过水平摆动轴和底部桁架转动式连接;所述下顶式液压缸为2个,分别固定于底部桁架两侧、靠近水平摆动轴的位置,方便整体式移动时转轮的调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径向伸缩机构为卷扬式,包括卷扬从动轮和卷扬机,卷扬机固定于外桁架的下部,卷扬从动轮固定于外桁架的下部底面;卷扬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内桁架的底端面,另一端绕过卷扬从动轮后和内桁架的下部固定连接,卷扬式伸缩相较于齿轮式伸缩而言,无规律性的颤动,提高伸缩时卸料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外桁架和底部桁架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支撑架,提高整个装置卸料和移动时的稳定性升降液压缸为并列的两个,提高升降的力度,可以负载升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于外桁架顶部的洒水机构,防止造成粉尘污染,和固定于底部桁架上的plc控制机构,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内输送带和外输送带上固定有打滑检测机构;所述卷扬钢丝绳通过断丝检测器固定连接于内桁架底端面;所述底部桁架还固定连接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通过无线或有线和plc控制机构通讯连接,降低操作上的风险。

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的堆料方法,应用于连续径向落料,落料步骤为:

步骤一、外输送带单独送料:物料通过入料口落入外输送带上,随着外皮带轮的运转,物料顺着外输送带上升至落料口的上方落料至地面;

步骤二、水平摆动机构启动:水平摆动架配合支撑机构带动外输送带以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为圆心,以外输送带竖长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摆动至规定角度a;

步骤三、内输送带启动:通过启动径向伸缩机构将内输送带伸出规定长度l,并同时启动内输送带,物料通过落料口落料至内输送带后,沿内输送带输送至内输送带末端后落料;

步骤四、水平摆动机构再启动:水平摆动架沿步骤二扇形轨迹的反向摆动,以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为圆心,以外输送带竖长加l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摆动至规定角度a;

步骤五、径向伸缩机构再启动:将内输送带伸出规定长度2l;

步骤六、以此类推,重复步骤四和五,直至径向伸缩机构将内输送带全部伸出后,水平摆动架最后摆动至规定角度a,落料轨道呈连续径向落料;本堆料方法可以将湿度较大的物料在整个扇环形工作面上均匀分散,而且,落料轨道之间还有宽度为l的间距,不影响通风效果,能加快晾晒干燥的速度,甚至,第一层干燥后,再反向轨迹持续落料,在干燥的同时,提高工作面的卸料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规定角度a为45°~135°,可以形成90°~270°的工作面;所述规定长度l为内输送带总长度的1/10~1/3,根据内输送带宽度、长度以及物料含水率进行相应的调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步骤七、履带式移动机构启动:暂停送料,履带式移动机构带动整个装置转移至下一个落料面;

步骤八、反向落料:送料再启动,沿步骤六中连续径向落料轨道的反向轨迹落料。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径向伸缩机构和支撑机构配合使用,使内输送带根据需要向外延伸,卸料面由点及线,提高了物料的输送长度和长度调节的自由度;履带式移动机构可以应用于复杂的地面状态,适应于复杂的采矿矿场环境,机动、灵活性强;水平摆动机构的应用,使卸料面再由线及面,由卸料线的长度方向向水平方向扩大,呈扇环形的卸料工作面,卸料面积呈几何倍数增长;可以将湿度较大的物料在整个扇环形工作面上均匀分散,而且,落料轨道之间还有宽度为l的间距,不影响通风效果,能加快晾晒干燥的速度,甚至,第一层干燥后,再反向轨迹持续落料,在干燥的同时,提高工作面的卸料量;

(2)本发明的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可以形成90°~270°的工作面;还可以根据内输送带宽度、长度以及物料含水率对落料轨道的间隙进行相应的调整;

(3)本发明的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履带式移动机构可以灵活机动的将整个装置转移至任意工作面;

(4)本发明的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斜拉撑杆可拆卸固定连接于底部桁架和水平摆动架,使水平摆动架按一定角度摆,防止其随意摆影响卸料的稳定性;

(5)本发明的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转轮调整机构可以调整转轮的走向,方便整体式移动时转轮的调整;

(6)本发明的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升降式支撑机构的使用,使卸料点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再由面向空间立体式卸料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卸料的效率;

(7)本发明的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卷扬式伸缩相较于齿轮式伸缩而言,没有规律性的颤动,提高了伸缩时卸料的稳定性;

(8)本发明的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加强支撑架提高了整个装置卸料和移动时的稳定性;并列的两个升降液压缸,提高了升降的力度,使负载升降,运动中升降成为可能;

(9)本发明的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洒水机构的运用,必要时可以对输送带的物料落料时进行除尘,防止造成粉尘污染;

(10)本发明的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打滑检测机构、断丝检测器和声光报警器的联合运用,降低操作上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堆料轨道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水平摆动机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水平摆动机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支撑机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运行轨迹俯视图;

图7为实施例11的连续内联堆料方法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内桁架;2、外桁架;3、水平摆动机构;4、履带式移动机构;5、径向伸缩机构;6、支撑机构;7、打滑检测机构;8、plc控制机构;9、入料口;10、落料口;11、内输送带;12、内皮带轮;13、洒水机构;21、外输送带;22、外皮带轮;23、加强支撑架;31、底部桁架;32、底部支撑平台;33、下顶式液压缸;34、水平摆动架;35、斜拉撑杆;36、水平摆动轴;38、转轮;41、牵引支座;51、卷扬从动轮;52、卷扬机;53、断丝检测器;61、升降液压缸;62、升降架;81、声光报警器;100、料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包括内桁架1、外桁架2、水平摆动机构3、履带式移动机构4、径向伸缩机构5和支撑机构6;所述内桁架1和外桁架2的竖向分别固定连接有内输送带11和外输送带21,长度分别为12m和13m,宽度均为1m;所述内桁架1通过径向伸缩机构5在外桁架2内部,外输送带21的下部沿外桁架2的竖向伸缩;所述支撑机构6的顶端和外桁架2的上部固定连接;通过径向伸缩机构5,使内输送带11根据需要向外延伸,提高了物料的输送长度和长度调节的自由度。所述履带式移动机构4通过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41固定连接于外桁架2底部固定端,可以应用于复杂的地面环境,机动性强;如图3所示,所述水平摆动机构3包括底部桁架31、底部支撑平台32、水平摆动架34和转轮38;所述底部桁架31的固定端和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41固定连接,底部桁架31的远端上部为底部支撑平台32,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水平摆动架34,水平摆动架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轮38;所述支撑机构6的底端固定于底部支撑平台32上,使卸料的工作面由长度方向向水平方向扩大,呈扇环形的工作面卸料,卸料面积呈几何倍数增长,如图1所示,堆料步骤为:

步骤一、水平摆动机构3启动:水平摆动架34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为直径呈扇形轨迹向左摆动,直至水平摆动架34摆动135°;

步骤二、外输送带21单独送料:物料通过入料口9落入外输送带21上,随着外皮带轮22的运转,物料顺着外输送带21上升至落料口10的上方落料至地面;

步骤三、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向右摆动135°;

步骤四、内输送带11启动:通过启动径向伸缩机构5将内输送带11伸出3m,并同时启动内输送带11,物料通过落料口10落料至内输送带11后,沿内输送带11输送至内输送带11末端后落料;

步骤五、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向左摆动,以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加3m,即以16m的长度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向左摆动135°;

步骤六、径向伸缩机构5再启动:将内输送带11伸出规定长度6m;

步骤七,以此类推,重复步骤五和六,直至径向伸缩机构5将内输送带11全部伸出后,共12m,水平摆动架34最后向右摆动至135°,落料轨道呈270°扇环形面的连续径向落料;

本实施例一种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的连续径向堆料方法,可以将湿度较大的物料,比如水分≥30%的精矿粉在整个扇环形工作面上均匀分散,而且,落料轨道之间还有宽度为3m的间距,不影响通风效果,能加快晾晒干燥的速度,甚至,第一层干燥后,再反向轨迹持续落料,在干燥的同时,还可以以此方法来提高工作面的卸料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的基本结构和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水平摆动架34左右摆动的角度为45°,可以形成90°的扇环形的工作面,适用于工作面小的区域卸料干燥;内输送带11和外输送带21长度分别为15m和16m,宽度均为1.2m;每次径向伸缩机构5将内输送带11伸出5m,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水平摆动机构3启动:水平摆动架34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为直径呈扇形轨迹向左摆动,直至水平摆动架34摆动45°;

步骤二、外输送带21单独送料:物料通过入料口9落入外输送带21上,随着外皮带轮22的运转,物料顺着外输送带21上升至落料口10的上方落料至地面;

步骤三、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向右摆动45°;

步骤四、内输送带11启动:通过启动径向伸缩机构5将内输送带11伸出5m,并同时启动内输送带11,内皮带轮12带动内输送带11,物料通过落料口10落料至内输送带11后,沿内输送带11输送至内输送带11末端后落料;

步骤五、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向左摆动,以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加5m,即以21m的长度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向左摆动45°;

步骤六、径向伸缩机构5再启动:将内输送带11伸出规定长度10m;

步骤七,以此类推,重复步骤五和六,直至径向伸缩机构5将内输送带11全部伸出后,共15m,水平摆动架34最后向右摆动至45°,落料轨道呈90°扇环形面的连续径向落料;

步骤八、履带式移动机构4启动:暂停送料,履带式移动机构4带动整个装置转移至下一个落料面;

步骤九、反向落料:送料再启动,沿步骤七中连续径向落料轨道的反向轨迹落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基本结构和步骤同实施例2,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水平摆动机构3还包括转轮调整机构和2个斜拉撑杆35,在底部桁架31的两侧,每个斜拉撑杆35的两端分别和底部桁架31以及水平摆动架34可拆卸固定连接,用于对水平摆动架34的稳定性摆动,防止其随意摆影响卸料的稳定性。如图4所示,转轮调整机构包括下顶式液压缸33和水平摆动轴36,所述2个水平摆动架34分别通过水平摆动轴36和底部桁架31转动式连接;所述下顶式液压缸33为2个,分别固定于底部桁架31两侧、靠近水平摆动轴36的位置,方便整体式移动时转轮的调整。水平摆动架34左右摆动的角度为90°,可以形成180°的扇环形的工作面,适用于工作面适中的区域卸料干燥;内输送带11和外输送带21长度分别为20m和21m,宽度均为0.8m;每次径向伸缩机构5将内输送带11伸出2m,共计可形成10个往复的弧形轨迹。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基本结构和步骤同实施例3,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支撑机构6为升降式,如图5所示,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升降液压缸61和升降架62,升降液压缸61的固定端固定于底部支撑平台32,所述升降架62的上端和外桁架2的上部固定连接,在竖直方向上进一步提高卸料面的空间化,卸料由点及面,再由面至立体式卸料,提高了卸料体积。径向伸缩机构5为卷扬式,包括卷扬从动轮51和卷扬机52,卷扬机52固定于外桁架2的下部,卷扬从动轮51固定于外桁架2的下部底面;卷扬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内桁架1的底端面,另一端绕过卷扬从动轮51后和内桁架1的下部固定连接,卷扬式伸缩相较于齿轮式伸缩而言,无规律性的颤动,提高伸缩时卸料的稳定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基本结构和步骤同实施例4,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固定于外桁架2顶部的洒水机构13,防止造成粉尘污染;和固定于底部桁架31上的plc控制机构8,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外桁架2和底部桁架31之间还连接有加强支撑架23,提高整个装置卸料和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升降液压缸61为并列的两个,提高升降的力度,可以负载升降。内输送带11和外输送带21上固定有打滑检测机构7;所述卷扬钢丝绳通过断丝检测器53固定连接于内桁架1底端面;所述底部桁架31还固定连接有声光报警器81,所述声光报警器81通过无线和plc控制机构8通讯连接,降低操作上的风险。内输送带11和外输送带21长度分别为12m和13m,宽度均为1m。

本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的连续径向堆料方法,具体步骤为:先将整个装置的连续径向轨迹120°扇环形面程序输入plc控制机构后:

步骤一、通过plc控制机构8启动水平摆动机构3:水平摆动架34自动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13m为直径呈扇形轨迹向左摆动,直至水平摆动架34摆动60°;

步骤二、外输送带21自动单独送料:物料通过入料口9落入外输送带21上,随着外皮带轮22的运转,物料顺着外输送带21上升至落料口10的上方落料至地面;

步骤三、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13m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向右摆动60°;

步骤四、内输送带11启动:通过启动径向伸缩机构5将内输送带11伸出3m,并同时启动内输送带11,物料通过落料口10落料至内输送带11后,沿内输送带11输送至内输送带11末端后落料;

步骤五、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自动向左摆动,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加3m,即以16m的长度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向左摆动60°;

步骤六、径向伸缩机构5再启动:将内输送带11伸出规定长度6m;

步骤七,以此类推,重复步骤五和六,直至径向伸缩机构5将内输送带11全部伸出后,共12m,水平摆动架34最后向右摆动至60°,落料轨道呈120°扇环形面的连续径向落料;

步骤八、履带式移动机构4启动:暂停送料,履带式移动机构4带动整个装置转移至下一个落料面;

步骤九、反向落料:送料再启动,沿步骤七中连续径向落料轨道的反向轨迹落料。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声光报警器81通过有线和plc控制机构8通讯连接,内输送带11和外输送带21长度分别为15m和16m,宽度均为1.1m。

本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的连续径向堆料方法,具体步骤为:先将整个装置的连续径向轨迹180°扇环形面程序输入plc控制机构后:步骤为:

步骤一、通过plc控制机构8启动水平摆动机构3:水平摆动架34自动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16m为直径呈扇形轨迹向左摆动,直至水平摆动架34摆动90°;

步骤二、外输送带21自动单独送料:物料通过入料口9落入外输送带21上,随着外皮带轮22的运转,物料顺着外输送带21上升至落料口10的上方落料至地面;

步骤三、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16m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向右摆动90°;

步骤四、内输送带11启动:通过启动径向伸缩机构5将内输送带11伸出3m,并同时启动内输送带11,物料通过落料口10落料至内输送带11后,沿内输送带11输送至内输送带11末端后落料;

步骤五、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自动向左摆动,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加3m,即以19m的长度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向左摆动90°;

步骤六、径向伸缩机构5再启动:将内输送带11伸出规定长度6m;

步骤七,以此类推,重复步骤五和六,直至径向伸缩机构5将内输送带11全部伸出后,共15m,水平摆动架34最后向右摆动至90°,落料轨道呈180°扇环形面的连续径向落料;

步骤八、水平摆动架34回位:停止供料,水平摆动架34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回位至中线;

步骤九、水平摆动架34转向:下顶式液压缸33将水平摆动架34顶起,转轮38悬空,两侧水平摆动架34以水平摆动轴36为轴,向中间摆动呈互相平行状态,直至转轮38的轮向和履带式移动机构4的履带方向一致后,松开下顶式液压缸33,转轮38落地;

步骤十、履带式移动机构4启动:履带式移动机构4带动整个装置转移至下一个落料面。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内输送带11和外输送带21长度均为18m,宽度均为0.8m。

步骤为:

步骤一、启动水平摆动机构3:用2根斜拉撑杆35分别将每个水平摆动架34加强固定连接在底部桁架31的两侧;水平摆动架34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18m为直径呈扇形轨迹向左摆动,直至水平摆动架34摆动120°;

步骤二、外输送带21单独送料:物料通过入料口9落入外输送带21上,随着外皮带轮22的运转,物料顺着外输送带21上升至落料口10的上方落料至地面;

步骤三、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18m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向右摆动120°;

步骤四、内输送带11启动:通过启动卷扬机52将内输送带11伸出1.5m,并同时启动内输送带11,物料通过落料口10落料至内输送带11后,沿内输送带11输送至内输送带11末端后落料;

步骤五、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向左摆动,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加1.5m,即以19.5m的长度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向左摆动120°;

步骤六、卷扬机52再启动:将内输送带11伸出规定长度3m;

步骤七,以此类推,重复步骤五和六,直至径向伸缩机构5将内输送带11全部伸出后,共18m,水平摆动架34最后向右摆动至120°,落料轨道呈240°扇环形面的连续径向落料;

步骤八、水平摆动架34回位:停止供料,水平摆动架34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回位至中线,将2根斜拉撑杆35拆卸;

步骤九、水平摆动架34转向:下顶式液压缸33将水平摆动架34顶起,转轮38悬空,两侧水平摆动架34以水平摆动轴36为轴,向中间摆动呈互相平行状态,直至转轮38的轮向和履带式移动机构4的履带方向一致后,松开下顶式液压缸33,转轮38落地;

步骤十、履带式移动机构4启动:履带式移动机构4带动整个装置转移至下一个落料面。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的连续径向堆料方法,基本步骤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七,以此类推,重复步骤五和六,直至径向伸缩机构5将内输送带11全部伸出后,共18m,内外输送带之和共计36m;水平摆动架34最后向右摆动至120°,落料轨道呈240°扇环形环面的连续径向落料,共计13环;

步骤八、反向落料:沿步骤七中连续径向落料轨道的反向轨迹持续落料。

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的连续径向堆料方法,卸料量是实施例7的两倍,适用于含水量较少的小于15%的铁精矿粉的输送,落料过程中,还可以去除部分水分。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料层厚度小于10cm;输送带速度:8~12m/min,适用于含水量较少的(10~18%)的铁精矿粉的输送,本实施例中,输送带速度:8m/min;含水量18%左右。

步骤为:

步骤一、启动水平摆动机构3的同时启动升降式支撑机构6:用2根斜拉撑杆35分别将每个水平摆动架34加强固定连接在底部桁架31的两侧;水平摆动架34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18m为直径呈扇形轨迹向左摆动,直至水平摆动架34摆动135°;同时升降液压缸61顶起升降架62,将外输送带21与工作面的角度提升至18°;

步骤二、外输送带21单独送料:物料通过入料口9落入外输送带21上,随着外皮带轮22的运转,物料顺着外输送带21上升至落料口10的上方落料至工作面;

步骤三、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如图6所示,水平摆动架34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18m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向右摆动135°;

步骤四、内输送带11启动:通过启动卷扬机52将内输送带11伸出1.5m,并同时启动内输送带11,物料通过落料口10落料至内输送带11后,沿内输送带11输送至内输送带11末端后落料;

步骤五、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向左摆动,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加1.5m,即以19.5m的长度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向左摆动135°;

步骤六、卷扬机52再启动:将内输送带11伸出规定长度3m;

步骤七,以此类推,重复步骤五和六,直至径向伸缩机构5将内输送带11全部伸出后,共18m,水平摆动架34最后向右摆动至135°,落料轨道呈270°扇环形环面的连续径向落料,共计13环;

步骤八、水平摆动架34回位:停止供料,水平摆动架34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回位至中线,将2根斜拉撑杆35拆卸;

步骤九、水平摆动架34转向:下顶式液压缸33将水平摆动架34顶起,转轮38悬空,两侧水平摆动架34以水平摆动轴36为轴,向中间摆动呈互相平行状态,直至转轮38的轮向和履带式移动机构4的履带方向一致后,松开下顶式液压缸33,转轮38落地;

步骤十、履带式移动机构4启动:履带式移动机构4带动整个装置转移至下一个落料面;

步骤十一、晾干:将工作面的矿粉晾干30分钟即可满足8%以下的生产要求。

本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的连续径向堆料方法,经检测,干燥速度快,适用于急用但水分含量超标的铁精矿粉的生产要求。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基本结构和步骤同实施例9,不同之处在于:输送带速度:12m/min;含水量10%左右。

步骤为:

步骤一、启动水平摆动机构3的同时启动升降式支撑机构6:用2根斜拉撑杆35分别将每个水平摆动架34加强固定连接在底部桁架31的两侧;水平摆动架34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18m为直径呈扇形轨迹向左摆动,直至水平摆动架34摆动135°;同时升降液压缸61顶起升降架62,将外输送带21与工作面的角度提升至18°;

步骤二、外输送带21单独送料:物料通过入料口9落入外输送带21上,随着外皮带轮22的运转,物料顺着外输送带21上升至落料口10的上方落料至工作面;

步骤三、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18m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向右摆动135°;

步骤四、内输送带11启动:通过启动卷扬机52将内输送带11伸出2m,并同时启动内输送带11,物料通过落料口10落料至内输送带11后,沿内输送带11输送至内输送带11末端后落料;

步骤五、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向左摆动,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加2m,即以20m的长度为直径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向左摆动135°;

步骤六、卷扬机52再启动:将内输送带11伸出4m;

步骤七,以此类推,重复步骤五和六,直至卷扬机52将内输送带11全部伸出后,共18m,水平摆动架34最后向右摆动至135°,落料轨道呈270°扇环形环面的连续径向落料,共计10环;

步骤八、水平摆动架34回位:停止供料,水平摆动架34以牵引支座41为圆心回位至中线,将2根斜拉撑杆35拆卸;

步骤九、履带式移动机构4启动:下顶式液压缸33将水平摆动架34顶起,转轮38悬空,两侧水平摆动架34以水平摆动轴36为轴,向中间摆动呈互相平行状态,直至转轮38的轮向和履带式移动机构4的履带方向一致后,松开下顶式液压缸33,转轮38落地;履带式移动机构4带动整个装置,后退或前进1m;本实施例中后退1m。

步骤十、反向落料:沿步骤七中连续径向落料轨道的反向轨迹持续落料,结束后落料轨道呈270°扇环形环面的连续径向落料,共计20环;

以此类推,可以往复循环,增加卸料量的同时,由于卸料过程即是干燥过程,可以持续累积逐层加料,直至落料口10的高度。

本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的连续径向堆料方法,卸料量是实施例7的至少3倍,适用于含水量较少的(10%左右)的铁精矿粉的输送。

实施例11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进行连续内联堆料方法,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基本结构和步骤同实施例9,左右摆幅度为45°~135°,本实施例为120°,步骤为:

步骤一、启动水平摆动机构3:用2根斜拉撑杆35分别将每个水平摆动架34加强固定连接在底部桁架31的两侧;水平摆动架34自动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24m为直径呈扇形轨迹向右摆动,直至水平摆动架34摆动至120°;同时升降液压缸61自动顶起升降架62,将外输送带21与工作面的角度提升至18°;

步骤二、内输送带11启动:物料通过入料口9落入外输送带21上,同时,通过启动卷扬机52将内输送带11匀速伸出,速度为1.0m/min,内输送带的速度自动调整为8m/min,以抵消内输送带11匀速伸出的速度,保持物料落料厚度的均匀;随着外皮带轮22的运转,外输送带21保持9m/min的速度;物料顺着外输送带21上升至落料口10的上方后,落至内输送带11上,在内皮带轮12的带动下,内输送带11将物料输送至终端后,落至工作面,直至内输送带11伸出24m;

步骤三、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自动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加内输送带11伸出长度24m之和48m为直径向右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摆动12°(摆动幅度可以为3°~15°);摆动的线速度可以和输送带输送速度保持一致;

步骤四、内输送带11再启动:通过启动卷扬机52将内输送带11自动匀速缩回,速度为1.0m/min,同时,内输送带11速度可以调整为10m/min,抵消内输送带11匀速缩回的速度,并直到全部缩回至外桁架2内部,缩回的过程中,持续落料;

步骤五、水平摆动机构3再启动:水平摆动架34配合支撑机构6带动外输送带21以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41为圆心,以外输送带21竖长24m为直径向右呈扇形轨迹摆动式落料,直至水平摆动架34再向右摆动12°;

步骤六、内输送带11再启动:通过启动卷扬机52将内输送带11自动匀速伸出,速度为1.0m/min,直至内输送带11伸出24m;伸出过程中,内输送带11的速度可以调整为8m/min,以抵消内输送带11匀速伸出的速度,保持物料落料厚度的一致性;随着外皮带轮22的运转,外输送带21保持9m/min的速度;伸出的过程中,持续落料;

步骤七、重复步骤三、四、五、六,直至水平摆动机构3向右摆动120°,落料轨道呈240°扇齿形连续内联堆料,共计10个扇齿;

步骤八、反向落料:沿步骤七中连续内联落料轨道的反向轨迹持续落料。

步骤九:重复步骤二、三、四、五、六,直至水平摆动机构3第二次向右摆动120°;

步骤十、重复步骤八、九直至落料高度至落料口10的高度;

步骤十一、水平摆动架34回位:停止供料,水平摆动架34以回转支承或牵引支座41为圆心回位至中线,将2根斜拉撑杆35拆卸;

步骤十二、水平摆动架34转向:下顶式液压缸33将水平摆动架34顶起,转轮38悬空,两侧水平摆动架34以水平摆动轴36为轴,向中间摆动呈互相平行状态,直至转轮38的轮向和履带式移动机构4的履带方向一致后,松开下顶式液压缸33,转轮38落地;

步骤十三、履带式移动机构4启动:履带式移动机构4带动整个装置转移至下一个工作面。

实施例的履带式移动伸缩自动化堆料装置连续内联堆料方法,可以将湿度较大的物料在整个扇形工作面上均匀分散,而且,落料轨道之间还有一定弧度的间距,不影响通风效果,能加快晾晒干燥的速度,甚至,第一层干燥后,再反向轨迹持续落料,在干燥的同时,提高工作面的卸料量;比较适用于含水量较少的小于15%的铁精矿粉的输送,落料过程中,还可以去除部分水分。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