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变道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064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流水线变道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流水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水线变道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流水线作业越来越智能化,同一流水线上传输的多个产品需要进行多道流水作业,相应的,流水线上传输的入料需要进入到对应的工位以接受预定处理。

然而,现有技术中,多个入料在流水线上的行径比较随意,没有较好的导向装置和变道机构,不利于提升流水作业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水线变道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入料在流水线上的行径比较随意,没有较好的导向装置和变道机构,不利于提升流水作业加工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流水线变道机构,包括:

多个第一导流件,所述多个第一导流件平行间隔设置以形成多个第一导流槽,多个所述第一导流槽用于引导入料;

多个第二导流件,所述多个第二导流件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导流件的下游,所述多个第二导流件呈收口状设置以形成第二导流槽;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流槽与多个所述第一导流槽对应,所述第二导流槽用于引导经多个所述第一导流槽导流后的入料,以将入料导流至预定路径。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流水线变道机构还包括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用于对进入多个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入料进行预设阻挡,以使得入料逐一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导流槽并进入所述第二导流槽。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宽度与所述入料的宽度相适配,以允许一个入料进入。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件的前端设有引导斜面以便于所述入料进入所述第一导流槽。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二导流槽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入口端与多个所述第一导流槽对接,所述出口端的宽度与所述入料的宽度相适配,以允许一个入料通过。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流水线变道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三导流件,所述多个第三导流件设于所述多个第二导流件下游,所述多个第三导流件平行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预定路径。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多个流水变道机构还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多个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导流件与所述第二导流件相连接,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导流件与所述第三导流件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流水线变道机构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用于将所述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以及所述第三导流件固定以使得所述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以及所述第三导流件悬设于流水传送带上方。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阻挡机构包支架板和升降气缸,所述支架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导流件上,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所述支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支架板呈台阶板状,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底板、竖板以及安装板,所述底板设有条形孔便于所述支架板进行微调固定,所述安装板设有通孔,所述升降气缸包括缸体、缸杆及帽头,所述缸体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缸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帽头连接在所述缸杆端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流水线变道机构结构新颖可靠、使用方便、能够很好的进行流水线变道,适用于流水线多工序变更工艺的产品,有效地避了免产品碰撞,保证了产品质量,在确保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极大地提升了流水线作业效率,满足生产加工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流水线变道机构简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流水线变道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提一种流水线变道机构,该流水线变道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导流件110和多个第二导流件120。

多个第一导流件110平行间隔设置以形成多个第一导流槽112,多个第一导流槽112用于引导入料10;多个第二导流件120设于多个第一导流件110的下游,多个第二导流件120呈收口状设置以形成第二导流槽122;其中,一个第二导流槽122与多个第一导流槽112对应,第二导流槽122用于引导经多个第一导流槽112导流后的入料10,以将入料10导流至预定路径142。其中入料10可以是手机壳,当然也可以是其他需要处理的元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导流件110和多个第二导流件120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材料,例如采用塑胶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并具有一定的长度,多个第一导流件110的数量可以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8个,当然,多个第一导流件110的数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更少或更多,多个第二导流件120的数量亦不限于附图中所示。其中,中间两两邻靠设置的第一导流件110也可以采用一体结构的形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流水线变道机构还包括阻挡机构130,阻挡机构130用于对进入多个第一导流槽112的入料10进行预设阻挡,以使得入料10可以拉链式逐一通过多个第一导流槽112并进入第二导流槽12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槽112的宽度与入料10的宽度相适配,以允许一个入料10进入。

优选地,第一导流件110的前端设有引导斜面104以使得两个第一导流件110之间形成倒八形入口,进而便于入料10进入第一导流槽11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导流槽122包括入口端123和出口端124,其中,入口端123的宽度较大,一个入口端123可与多个第一导流槽112对接,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2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入口端123也可以与三个、四个或更多第一导流槽112对接,出口端124的宽度与入料10的宽度相适配,以允许一个入料10通过。

相应地,流水线变道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三导流件140,多个第三导流件140设于多个第二导流件120下游,多个第三导流件140平行间隔设置以形成前述的预定路径142,预定路径142的下游可设有对应的加工装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个流水变道机构还包括多个连接件150,多个连接件150用于将第一导流件110与第二导流件120相连接,还用于将第二导流件120与第三导流件140相连接。多个连接件150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图示中的块状,通过多个沉头螺钉与第一导流件110与第二导流件120的端部相紧固,连接件150的边缘可作平滑过渡处理,以避逸传送过程中滑伤入料10。

流水线变道机构还包括横梁160,横梁160横跨在流水传送带20上方上方,在具体实施例中,横梁160可以采用吊装的方式横跨在流水传送带20上方上方,横梁160还可以采用端部支撑的方式横跨在流水传送带20上方上方,横梁160用于将第一导流件110、第二导流件120以及第三导流件140固定以使得第一导流件110、第二导流件120以及第三导流件140悬设于流水传送带20上方。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阻挡机构130包支架板170和升降气缸180,支架板170固定在第一导流件110上,升降气缸180通过支架板170固定设置在第一导流槽112的上方。

其中,支架板170可呈台阶板状,支架板170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底板171、竖板172以及安装板173,底板171上可设有条形孔174以便于支架板170通过螺钉进行微调固定,安装板173可设有通孔(未标号),升降气缸180包括缸体181、缸杆182及帽头183,缸体181固定在安装板173上,缸杆172穿过通孔,帽头173连接在缸杆172端部,帽头173可以采用柔性件以避免损伤入料10,例如,帽头173可以采用硅胶材料。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发明提供的流水线变道机构结构新颖可靠、使用方便、能够很好的进行流水线变道,适用于流水线多工序变更工艺的产品,有效地避了免产品碰撞,保证了产品质量,在确保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极大地提升了流水线作业效率,满足生产加工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