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板纸书全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756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板纸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形板纸书全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市场上通用的儿童书为普通儿童板纸书,都是一页一页整整齐齐的,没有什么特殊型状或开窗口,其生产流程主要是全页过胶或局部过胶进行对裱成型。一般做法可以用普通胶水机全页过胶或者丝网刮胶方式进行上胶对裱。

板纸书生产流程图:印刷好的板纸书内页人手或设备[折页机]对半对折->人手配页[或由配页机进行配页]->配好顺序的内页由数数机或人手放纸入胶水机进行上胶->上胶后人手对裱成型->成型后由人搬至地台卡板堆放并放置重物或沙包压实定型。

因为现时儿童板纸书要求一天比一天高,要求板纸书内容比较生动及互动,故现时出现了异型板纸书,异型板纸书定义为与普通板纸书不同,其型状不是四方型或长方型,而是千变万化,根据客户要求来设计不同型状吸引儿童去阅读书本。异型板纸书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开窗板纸书:在每一页内页可能都会有一些书内页窗口,可以打开,打开内页窗口后会有一些不同类型的卡通图案或文字。开孔板纸书:每一页都会有一个圆孔或方孔,而每页的圆大小或型状都不一样。拼图板纸书:每一页都配有一个内页拼图,吸引儿童再阅读过程中并提高动手能力。

以上为异型板纸书的三种最为用到的类型,而这几种类型的异型板纸书其生产工艺与现时一般普通板纸书大为不同,因为异型板纸书每页可能都会图案不一样,上胶位置不一样,故用传统胶水机上胶方式不可以使用,因为普通胶水机上胶方式为全页上胶,全页上胶会把内页不上胶的位置也涂佈了胶水,故目前生产此产品只可以选用丝网刮胶方式进行局部上胶,但目前丝网刮胶方式工序慢,效率低,需要大量投入劳动力,严重影响了生产效能,而且因为生产效能低,投入生产人数多,引至生产成本贵。而且在生产工序环节中全部基本为人工操作,没有设备作自动化工序监控,容易造成内页顺序错乱,影响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异形板纸书全自动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合书装置、多组局部过胶装置、掉头装置、堆叠储存装置、左右分流机构以及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其中合书装置以及各局部过胶装置的末端之间设置有对裱装置,所述对裱装置包括用于推旗以及带动推旗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对裱装置推旗导轨,所述的合书装置包括合书输送带、与对裱装置齐平的合书平面以及限书档杆,所述裱装置推旗导轨延伸至合书平面中,所述限书档杆与合书平面之间留有供一本板纸书通过的间距。

进一步,每组所述的局部过胶装置均包括有依次设置的局部过胶装置进书机构、局部过胶装置同步推送机构以及局部上胶机构;其中所述的局部过胶装置进书机构包括局部过胶装置进书输送带以及设置于局部过胶装置进书输送带两侧的局部过胶装置导向板,两侧所述局部过胶装置导向板之间的间距配合板纸书宽度;所述局部过胶装置同步推送机构包括有局部过胶装置推旗以及带动所述局部过胶装置推旗循环推送的局部过胶装置链条;所述局部上胶机构包括上胶辊和出书输送带,所述上胶辊和出书输送带上下相对,并且该上胶辊的辊面设有局部上胶区域;其中出书输送带的出口侧中部设置顶升气缸。

进一步,所述的掉头装置,包括掉头装置机架以及设置于掉头装置机架上的两掉头装置输送带、掉头装置顶书气缸与掉头装置旋转轴,两所述掉头装置输送带并列设置用于共同输送书本,同时在两掉头装置输送带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掉头装置顶书气缸用于在书本输送至设定位置时将书本顶起,所述掉头装置顶书气缸连接有掉头装置旋转轴,同时顶书气缸上方设置有掉头装置调节压轮用于配合旋转轴夹紧书本,所述掉头装置调节压轮连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掉头装置转动轴使调节压轮可360度旋转以配合掉头装置旋转轴将书本掉头。

进一步,所述的堆叠储存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堆叠储存装置点数机构、堆叠储存装置储存机构以及堆叠储存装置纠偏机构;其中所述的堆叠储存装置点数机构包括用于输送板纸书纸的点数机构输送带、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和用于检测并记录板纸书纸数量的堆叠储存装置检测电眼,其中所述的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设置于点数机构输送带上方并且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与点数机构输送带之间仅留有供一张板纸书纸通过的间隙,所述堆叠储存装置检测电眼设置于点数机构输送带上方并位于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下游;所述的堆叠储存装置储存机构包括左限位挡板、右限位挡板、正面限位挡板、堆叠储存装置落纸气缸、堆叠储存装置升降平台以及带动堆叠储存装置升降平台升降的堆叠储存装置升降气缸,所述的左限位挡板、右限位挡板以及正面限位挡板配合限定板纸书纸的位置,所述的堆叠储存装置落纸气缸设置于左限位挡板和右限位挡板上以承接板纸书纸,所述堆叠储存装置升降平台设置于落纸气缸下方,并且在该堆叠储存装置升降平台上设有堆叠储存装置储存机构输送带;所述的堆叠储存装置纠偏机构包括堆叠储存装置纠偏机构输送带、堆叠储存装置固定导板、堆叠储存装置活动导板以及带动堆叠储存装置活动导板靠向堆叠储存装置固定导板的堆叠储存装置导板驱动气缸,所述堆叠储存装置固定导板、堆叠储存装置活动导板分别设置于堆叠储存装置纠偏机构输送带两侧并对称布置,所述堆叠储存装置导板驱动气缸与堆叠储存装置活动导板连接;其中所述的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滑动连接于竖向导轨上以调节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与点数机构输送带之间的间距,同时该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还配置有带动其摆动的堆叠储存装置驱动电机。

进一步,所述的左右分流机构包括左右分流机构接纸平台、设置于左右分流机构接纸平台表面的左右分流机构接纸输送带、引导左右分流机构接纸平台左右移动的左右分流机构分流导轨、与所述左右分流机构接纸平台螺纹连接的左右水平丝杆、以及带动左右水平丝杆旋转的左右分流机构驱动电机,所述左右分流机构接纸平台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左右分流机构扶正气缸。

进一步,所述的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包括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机架以及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于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机架上的左输送带、右输送带,所述左输送带与右输送带沿输送方向延伸,所述左输送带与右输送带上方各设置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顶压气缸用于配合连接于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顶压气缸的平压板将书本压贴实;所述左输送带与右输送带下方设置有输送带编码器用于控制左输送带与右输送带将书本自动输送至平压板的下方中心处;所述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顶压气缸均设置有双拉中位带锁电磁阀用于在顶压气缸断气或无气时自锁以防止事故发生;所述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机架上设置有工作电机用于通过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链条带动左输送带与右输送带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异形板纸书全自动生产线,能依次实现局部过胶、对裱成形、预压、掉头、堆叠储存、分流输送以及平压成形,其中利用局部过胶装置能实针对异形板纸书的结构实现局部过胶,免除现有技术刮胶的繁琐工序,此外通过合书装置向生产线输入已具有一定页数的板纸书,使生产线能生产比起局部过胶装置数量更多的板纸书,可减少局部过胶装置的组数,降低前期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布局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合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对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过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过胶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过胶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过胶装置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掉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掉头装置的正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掉头装置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掉头装置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堆叠储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堆叠储存装置的侧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堆叠储存装置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左右分流机构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的正视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的侧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的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1-合书装置,11-合书输送带,12-合书平面,13-限书档杆,2-局部过胶装置,21-局部过胶装置进书机构,211-局部过胶装置进书输送带,212-局部过胶装置导向板,22-局部过胶装置同步推送机构,221-局部过胶装置推旗,222-局部过胶装置链条,23-局部上胶机构,231-上胶辊,232-出书输送带,233-顶升气缸,3-对裱装置,31-推旗,32-裱装置推旗导轨,4-掉头装置,41-掉头装置机架,42-掉头装置输送带,43-掉头装置顶书气缸,44-掉头装置旋转轴,5-堆叠储存装置,51-堆叠储存装置点数机构,511-点数机构输送带,512-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513-堆叠储存装置检测电眼,514-堆叠储存装置驱动电机,52-堆叠储存装置储存机构,521-左限位挡板,522-右限位挡板,523-正面限位挡板,524-堆叠储存装置落纸气缸,525-堆叠储存装置升降平台,5251-堆叠储存装置储存机构输送带,526-堆叠储存装置升降气缸,53-堆叠储存装置纠偏机构,531-纠偏机构输送带,532-堆叠储存装置固定导板,533-堆叠储存装置活动导板,534-堆叠储存装置导板驱动气缸,6-左右分流机构,61-左右分流机构接纸平台,62-左右分流机构接纸输送带,63-左右分流机构分流导轨,64-左右水平丝杆,65-左右分流机构扶正气缸,7-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71-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机架,72-左输送带,73-右输送带,74-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顶压气缸,75-平压板,76-双拉中位带锁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要求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异形板纸书全自动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合书装置1、多组局部过胶装置2、设置于局部过胶装置2的末端之间设置有对裱装置3、掉头装置4、堆叠储存装置5、左右分流机构6、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7。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其中合书装置1以及各局部过胶装置2的末端之间设置有对裱装置3,对裱装置3包括用于推旗31以及带动推旗31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对裱装置3推旗31导轨,所述的合书装置1包括合书输送带11、与对裱装置3齐平的合书平面12以及限书档杆13,所述裱装置推旗导轨32延伸至合书平面12中,所述限书档杆13与合书平面12之间留有供一本板纸书通过的间距。

参见图4至图7所示,每组的局部过胶装置2均包括有依次设置的局部过胶装置进书机构21、局部过胶装置同步推送机构22以及局部上胶机构23;其中所述的局部过胶装置进书机构21包括局部过胶装置进书输送带211以及设置于局部过胶装置进书输送带211两侧的局部过胶装置导向板212,两侧所述局部过胶装置导向板212之间的间距配合板纸书宽度。利用两侧所述局部过胶装置导向板212可对板纸书进行定位纠偏,使其在左右方向的位置与后续的局部过胶装置同步推送机构22以及局部上胶机构23对应,提高上胶准确性。

所述局部过胶装置同步推送机构22包括有局部过胶装置推旗221以及带动所述局部过胶装置推旗221循环推送的局部过胶装置链条222;所述局部上胶机构23包括上胶辊231和出书输送带232,所述上胶辊231和出书输送带232上下相对,并且该上胶辊231的辊面设有局部上胶区域;其中出书输送带232的出口侧中部设置顶升气缸233。利用局部过胶装置同步推送机构22带动局部过胶装置推旗221和上胶辊231同步运行,可确保上胶辊231能在板纸书的相应区域上准确地进行局部上胶,避免实际上胶区域与预设的上胶区域不一致,提高上胶的准确性。

参见图8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掉头装置4包括掉头装置机架41以及设置于掉头装置机架41上的两掉头装置输送带42、掉头装置顶书气缸43与掉头装置旋转轴44,两所述掉头装置输送带42并列设置用于共同输送书本,同时在两掉头装置输送带42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掉头装置顶书气缸43用于在书本输送至设定位置时将书本顶起,所述掉头装置顶书气缸43连接有掉头装置旋转轴44,同时顶书气缸上方设置有掉头装置4调节压轮用于配合旋转轴夹紧书本,所述掉头装置4调节压轮连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掉头装置4转动轴使调节压轮可360度旋转以配合掉头装置旋转轴44将书本掉头。

在本实施例掉头装置4的工作过程如下:当书本进入掉头装置输送带42时,检测电眼装置检测书本长度,然后反馈给控制系统,使控制系统控制伺服电机驱动掉头装置输送带42,从而使书本输送至待顶起位置(即掉头装置顶书气缸43正上方);此时掉头装置顶书气缸43将书本顶起使掉头装置旋转轴44与掉头装置4调节压轮共同配合将书本夹紧,然后掉头装置旋转轴44与掉头装置4调节压轮各自通过伺服电机与掉头装置旋转轴44实现180°旋转以将书本掉头;当书本掉头完成,掉头装置顶书气缸43下移使书本重新回到掉头装置输送带42上,最后由掉头装置输送带42输送走。

参见图12至图14所示,堆叠储存装置5包括依次设置的堆叠储存装置点数机构51、堆叠储存装置储存机构52以及堆叠储存装置纠偏机构53;其中所述的堆叠储存装置点数机构51包括用于输送板纸书纸的点数机构输送带511、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512和用于检测并记录板纸书纸数量的堆叠储存装置检测电眼513,其中所述的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512设置于点数机构输送带511上方并且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512与点数机构输送带511之间仅留有供一张板纸书纸通过的间隙,所述堆叠储存装置检测电眼513设置于点数机构输送带511上方并位于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512下游;所述的堆叠储存装置储存机构52包括左限位挡板521、右限位挡板522、正面限位挡板523、堆叠储存装置落纸气缸524、堆叠储存装置升降平台525以及带动堆叠储存装置升降平台525升降的堆叠储存装置升降气缸526,所述的左限位挡板521、右限位挡板522以及正面限位挡板523配合限定板纸书纸的位置,所述的堆叠储存装置落纸气缸524设置于左限位挡板521和右限位挡板522上以承接板纸书纸,所述堆叠储存装置升降平台525设置于落纸气缸下方,并且在该堆叠储存装置升降平台525上设有堆叠储存装置储存机构输送带5251;所述的堆叠储存装置纠偏机构53包括堆叠储存装置纠偏机构53输送带、堆叠储存装置固定导板532、堆叠储存装置活动导板533以及带动堆叠储存装置活动导板533靠向堆叠储存装置固定导板532的堆叠储存装置导板驱动气缸534,所述堆叠储存装置固定导板532、堆叠储存装置活动导板533分别设置于堆叠储存装置纠偏机构53输送带两侧并对称布置,所述堆叠储存装置导板驱动气缸534与堆叠储存装置活动导板533连接;其中所述的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512滑动连接于竖向导轨上以调节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512与点数机构输送带511之间的间距,同时该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512还配置有带动其摆动的堆叠储存装置驱动电机514。

在本实施例堆叠储存装置5的工作方式如下:板纸书纸先从点数机构输送带511输入,当其经过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512时,由于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512与点数机构输送带511之间仅留有供一张板纸书纸通过的间隙,因此板纸书纸仅可逐一通过堆叠储存装置限纸压刀512,每当板纸书纸通过堆叠储存装置检测电眼513时,检测电眼都会记录,随后板纸书纸并输送至堆叠储存装置储存机构52中被左限位挡板521、右限位挡板522以及正面限位挡板523配合限位,并受落纸气缸承接,随着板纸书纸不断输入堆叠储存装置储存机构52并受落纸气缸承接,板纸书纸逐渐在堆叠储存装置储存机构52内堆叠,当堆叠储存装置检测电眼513记录的通过板纸书纸数量达到设定值时,落纸气缸收缩,成堆的板纸书纸掉落堆叠储存装置升降平台525中,然后堆叠储存装置升降平台525在堆叠储存装置升降气缸526带动下下降并使堆叠储存装置储存机构输送带5251与堆叠储存装置纠偏机构53输送带对接,板纸书纸送入堆叠储存装置纠偏机构53后,通过堆叠储存装置固定导板532和堆叠储存装置活动导板533配合对板纸书纸进行纠偏后输出装置。

参见图15所示,左右分流机构6包括左右分流机构接纸平台61、设置于左右分流机构接纸平台61表面的左右分流机构接纸输送带62、引导左右分流机构接纸平台61左右移动的左右分流机构分流导轨63、与所述左右分流机构接纸平台61螺纹连接的左右水平丝杆64、以及带动左右水平丝杆64旋转的左右分流机构6驱动电机,所述左右分流机构接纸平台61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左右分流机构扶正气缸65。

在本实施例中左右分流机构6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板纸书进入左右分流机构接纸平台61后,左右分流机构6驱动电机带动左右水平丝杆64转动从而带动左右分流机构接纸平台61沿左右分流机构分流导轨63向左右两侧交替移动,随后通过左右分流机构接纸输送带62将板纸书送入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7的左输送带72或右输送带73中。

参见图16至图19所示,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7包括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机架71以及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于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机架71上的左输送带72、右输送带73,所述左输送带72与右输送带73沿输送方向延伸,所述左输送带72与右输送带73上方各设置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顶压气缸74用于配合连接于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顶压气缸74的平压板75将书本压贴实;所述左输送带72与右输送带73下方设置有输送带编码器用于控制左输送带72与右输送带73将书本自动输送至平压板75的下方中心处;所述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顶压气缸74均设置有双拉中位带锁电磁阀76用于在顶压气缸断气或无气时自锁以防止事故发生;所述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机架71上设置有工作电机用于通过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7链条带动左输送带72与右输送带73工作。

本实施例中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7的工作过程如下:左右分流机构6向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7的左输送带72或右输送带73输入三本板纸书,在左输送带72或右输送带73输的带动下三本板纸书分别输送至相应的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顶压气缸74下侧,最后六头平压气缸压书装置顶压气缸74带动平压板75下压将板纸书压紧。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