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给料盘防溢裙板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9448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回转给料盘防溢裙板的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货物料搬运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回转给料盘防溢裙板的支架。



背景技术:

回转给料盘是一种常用的散货物料搬运设备,是链斗式连续卸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链斗从船舱提升上来的物料转运到臂架带式输送机上,实现物料从纵向运动到横向运动的转变。

目前回转给料盘固定的外侧壁与活动的底板之间,物料会经常溢出,为回收溢出的物料,增设了溢料回收槽。

为控制物料溢出量,现有技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解决:

方法一:控制外侧壁与底板之间的间隙,外侧壁衬板稍有磨损就需要更换衬板,维修工作量太大,备件损耗较快。

方法二:用胶皮密封已溢出的物料,减少溢料回收量;由于物料已经溢出,密封效果不佳;而且当溢出的物料太多时,外侧侧壁阻挡溢出的物料,造成给料盘驱动过载,从而大大影响链斗机的卸船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转给料盘防溢裙板的支架,该装置有效阻挡溢出的物料,解决回转给料盘溢料量较大、外侧壁衬板频繁更换、维修工作费时费力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回转给料盘防溢裙板的支架,包括支架一,支架二,所述的支架一设有固定部,裙板安装部,固定部与裙板安装部的根部相连接,固定部的端部与支架二连接固定,裙板安装部的端部设有裙板卡槽,裙板卡槽卡接防溢裙板,防溢裙板的底端自裙板卡槽中伸出,防溢裙板的底面抵接底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架一,利用支架一连接固定防溢裙板,利用防溢裙板的底面与底板抵接,防止溢出的物料。支架一设置固定部,裙板安装部,利用裙板安装部设有的裙板卡槽卡接防溢裙板,一是方便防溢裙板的连接固定,且安装后比较稳定,二是当防溢裙板磨损后,使裙板安装部或整个支架一向下方移动,从而使防溢裙板再次贴近抵接料盘的底板。

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支架二设有支架固定部,卡槽支撑部;支架固定部与支架一的固定部连接固定,卡槽支撑部与裙板卡槽的侧壁抵接。

增加支架二,支架二设有支架固定部,卡槽支撑部,支架固定部连接支架一,作为支架一的支撑,可以防止支架一变形;而卡槽支撑部对裙板卡槽进行支撑,能进一步提高支架对防溢裙板的连接固定。

所述的裙板卡槽的侧壁的倾斜度与外侧侧壁的倾斜度相同。上述设置,使相关部件的连接贴合在一起,部件的连接固定更稳定。

所述的裙板卡槽的外侧侧壁上设有丝孔,丝孔连接顶丝,顶丝固定防溢裙板。通过设置丝孔,防溢裙板的连接固定更稳定牢固。

所述的卡槽支撑部设有槽口,槽口的位置与丝孔的位置相应。通过设置槽口,方便通过槽口对顶丝进行操作。

所述的支架一与支架二通过连接板连接固定在一起。通过设置连接板连接支架一,支架二,支架一与支架二的连接更方便,且可以通过连接板调节支架一的高度,使本装置的使用调节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原回转给料盘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防溢裙板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架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5是图3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6是支架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支架二的A向视图。

图8是图6中所示的支架二的B向视图。

图9是图6中所示的支架二的C向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侧壁;2-底板;3-限位结构;4-外侧侧壁;5-支架一 ;51-固定部;52-裙板安装部;6-固定螺栓;7-固定螺栓;8-支架二;81-支架固定部,82-卡槽支撑部;9-顶丝;10-防溢裙板;11-长孔;12-螺纹孔;13-裙板卡槽;14-安装孔14;15-斜面15;16-缺口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可知,回转给料盘上方设有外侧壁1,限位结构3,外侧侧壁4;外侧壁1与活动的底板2之间有缝隙,物料会经常溢出。

参见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转给料盘防溢裙板的支架,由支架一 5,支架二8组成;支架一 5设有固定部51,裙板安装部52,固定部51与裙板安装部52的根部相连接,固定部51的端部与支架二8连接固定,裙板安装部52的端部设有裙板卡槽13,裙板卡槽13卡接防溢裙板10,防溢裙板10的底端自裙板卡槽13中伸出,防溢裙板10的底面抵接底板2。

参见图3-图5可知,裙板卡槽13的侧壁的倾斜度与外侧侧壁4的倾斜度相同。上述设置,使相关部件的连接贴合在一起,部件的连接固定更稳定。

参见图4可知,丝孔为长孔11,便于调节竖向位置。参见图5可知,丝孔为螺纹孔12,连接固定防溢裙板10的效果好。

裙板卡槽13的外侧侧壁4上设有丝孔,丝孔连接顶丝9,顶丝9固定防溢裙板10。通过设置丝孔,防溢裙板10的连接固定更稳定牢固。

卡槽支撑部82设有槽口,槽口的位置与丝孔的位置相应。通过设置槽口,方便通过槽口对顶丝9进行操作。

支架一 5与支架二8通过连接板连接固定在一起。支架一 5与支架二8分别通过固定螺栓6、7与连接板连接。支架一 5与支架二8的连接更方便,且可以通过连接板调节支架一 5的高度,使本装置的使用调节更方便。

支架一 5设计成了异形结构,并在下方安装高耐磨防溢裙板10,用支架一 5的顶丝9将其紧固,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同时,为了防止支架一 5变形,我们增加了支架二8作为支架一 5的支撑,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支架一 5和支架二8均采用厚度为8mm的钢板,连接处均采用M12的螺栓进行紧固。

支架二8设有支架固定部81,卡槽支撑部82;支架固定部81与支架一 5的固定部51连接固定,卡槽支撑部82与裙板卡槽13的侧壁抵接。

参见图6-图9可知,支架二8设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通过固定螺栓7与连接板连接固定,增加支架二8,支架二8设有支架固定部81,卡槽支撑部82,支架固定部81连接支架一 5,作为支架一 5的支撑,可以防止支架一 5变形;而卡槽支撑部82设有斜面15,斜面15设有缺口16,缺口16的位置与安装顶丝所在的位置相应,便于调节顶丝。对裙板卡槽13进行支撑,能进一步提高支架对防溢裙板10的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架一 5,利用支架一 5连接固定防溢裙板10,利用防溢裙板10的底面与底板2抵接,防止溢出的物料。支架一 5设置固定部51,裙板安装部52,利用裙板安装部52设有的裙板卡槽13卡接防溢裙板10,一是方便防溢裙板10的连接固定,且安装后比较稳定,二是当防溢裙板10磨损后,使裙板安装部52或整个支架一 5向下方移动,从而使防溢裙板10再次贴近抵接料盘的底板2。

本实施例的安装方式如下:

首次安装时,给料盘外侧壁1全长平均分成6段,每段3米。将80mm宽*20mm厚的防溢裙板10做成3米长一段,放置到外侧壁1的外侧;用若干个支架一 5将防溢裙板10卡住,增加支架一 5的数量,保障防溢裙板10不会被物料挤开;调整支架一 5的位置,避免与外侧筋板干涉;紧固支架一 5上的顶丝9,固定好防溢裙板10,保障防溢裙板10不会被物料带走;用工具给支架一 5适当压力,使防溢裙板10下沿贴紧给料盘底面,利用支架一 5安装孔用螺栓定位紧固支架一 5;每个支架一 5对应一个支架二8,安装固定,增加强度。

本实施例的维修方式如下:

当防溢裙板10磨损后,松开支架一 5的安装孔螺栓,向下敲击支架一 5,用工具给支架一 5适当压力,使防溢裙板10再次贴紧给料盘底面。当80mm宽的防溢裙板10磨损量超过15mm时,或者溢料量偏大时,更换防溢裙板10。

由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的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