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膜材收卷端面不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9671阅读:1304来源:国知局
改善膜材收卷端面不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卷设备的改进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改善膜材收卷端面不齐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膜材、纸张等行业中,为方便连续化生产,往往需要将数千米的材料收成大卷,方便运输与使用。然而在收卷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收成的大卷端面不齐,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变成子弹头状,造成两端的膜材受力不均,从而导致膜材本身变形,影响产品质量,降低成品率。

所以需要一种装置来减轻这种情况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膜材收卷端面不齐的装置,设置在收卷部位处卷材的二端,以减轻前膜材收卷端面不齐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善膜材收卷端面不齐的装置,设置在收卷部位卷材的二端,包括:底座、可调距固定装置和圆柱轴,其中,所述圆柱轴通过可调距固定装置与底座连接,底座固定于收卷的机械臂上,使圆柱轴端面与卷材端面保留0.5—2cm的间隙。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底座采用铝合金、不锈钢等硬质金属材质,固定位置由收卷的宽度决定,沿机械臂的调距范围为0—50cm,所述固定位置由收卷的宽度决定。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可调距固定装置通过紧定螺栓、插销将圆柱轴固定在底座上,通过调节螺栓移动圆柱轴。可根据需求随时解除固定并调节距离。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圆柱轴为铝合金、ABS或亚克力等硬质材料,所述圆柱轴的表面光滑,半径为2—8cm,长度为10—80cm。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如下:

1、调节距离,用圆柱轴挡住卷材的两端并固定;

2、圆柱轴端面与卷材端面保留0.5—2cm左右的间隙,防止圆柱轴对卷材的端面产生的压迫而造成变形;

3、若卷材端面一直保持与圆柱轴的间隙,或端面呈锯齿状,未将端面挤变形,则不需要调节间隙;若卷材端面整体移动,并对圆柱轴产生压力,导致卷材变形,则重新调节圆柱轴与端面的间隙至0.5—2cm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圆柱轴的距离来约束收卷端面的移动范围,进而达到减轻收卷端面不齐的现象,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收卷操作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底座;2——可调距固定装置;

3——圆柱轴;31、32——左右圆柱轴;

4——收卷管芯;

5——收卷机械臂;

6——卷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改善膜材收卷端面不齐的装置,分别设置在收卷部位卷材的二端,包括:底座1、可调距固定装置2和圆柱轴3,其中,所述圆柱轴3通过可调距固定装置2与底座1连接,底座1固定于收卷的机械臂5上,使圆柱轴端面与卷材端面保留0.5—2cm的间隙。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1的材质为铝合金、不锈钢等硬质金属材质,固定位置由收卷的宽度决定,沿机械臂5的调距范围为0—50c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距固定装置2通过紧定螺栓、插销等类似固定装置,将圆柱轴3固定在底座1上,并且可根据需求随时解除固定并调节距离,通过调节螺栓移动圆柱轴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柱轴3为铝合金、ABS或亚克力等硬质材料,所述圆柱轴3的表面需平整、光滑,半径为2—8cm,长度为10—80cm。

本实施例按照下述步骤操作,如图2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收卷操作的示意图所示:

1、调节距离,用左右圆柱轴31、32挡住卷材6的两端并固定;

2、左、右圆柱轴31、32端面与卷材6端面保留0.5—2cm左右的间隙,防止左、右圆柱轴31、32对卷材6的左右端面产生压迫而造成变形;

3、若卷材6端面一直保持与左、右圆柱轴31、32的间隙,或端面呈锯齿状,未将端面挤变形,则不需要调节间隙;若卷材6端面整体移动,并对左圆柱轴31或右圆柱轴32产生压力,导致卷材变形,则需要重新调节左、右圆柱轴31、32与端面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端面不齐减轻装置,可通过调节圆柱轴的距离,来约束收卷端面的移动范围,进而达到减轻收卷端面不齐的现象,提高成品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指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