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适应链条环限位装置的手动葫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5279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适应链条环限位装置的手动葫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自适应链条环限位装置的手动葫芦。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目前以链条为柔性件的轻小型起重设备如手拉葫芦、手扳葫芦等的尾环限制装置都固定在松端链条的尾端。其不足之处,就是无法根据重物的位置来调整尾环限制装置的工作位置。当链条松端较长时,一旦出现制动失灵而导致重物下坠,必然会导致尾环限制装置剧烈地撞击机体,致使机体及机体内的零件受损,极不安全,甚至危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具备一定自适应调整能力的链条环限位装置的手动葫芦,能够在手动葫芦吊装时,快速限制链条的位置,拆装方便,有效保证吊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适应链条环限位装置的手动葫芦,包括手动葫芦的链条环,包括由长板和短板顺接而构成的呈半圆弧弯曲状的L型金属板,在所述长板的外端部间隔设置有两个安装凸起块,且在所述安装凸起块上分别设有同心的安装孔位,且所述安装凸起块相邻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与手动葫芦的链条环的宽度相适应,且在所述安装孔位内可插入有活动销栓,所述活动销栓可穿过手动葫芦的链条环的环体中心区域,在所述长板和短板的顺接处设有贯穿L型金属板本体的、在竖直投影方向呈十字型的卡槽,且所述卡槽中前端、后端分别沿长板和短板的延展方向设置,且所述卡槽中前端在竖直投影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卡槽中后端在竖直投影方向上的长度,且所述长板在竖直投影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短板在竖直投影方向上的长度,且所述手动葫芦的链条环可穿过卡槽。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长板和短板的顺接处构成圆弧形过度,且所述长板和短板之间构成的夹角为110°~140°。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长板与短板的长度比为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的运用重力的作用,长板的端部上安装凸起块之间可卡设有链条环的尾端,并通过活动销栓进行位置的限制,同时链条环可贯穿通过卡槽,当链条环位于卡槽的十字处时,链条环可以自由通过,而当链条环中一环滑入卡槽中较长的后端时,即完成其位置的限制,而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链条环的尾端会拖住长板,故长板位于短板的下方,由于长板的长度较长,由于重力原因,同时卡槽中位于长板上的前端较短,在调整结束后,链条环可顺利滑入卡槽中较长的后端完成位置的限定,操作安全可靠,拆卸方便,极具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L型金属板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L型金属板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长板,11.安装凸起块,12.安装孔位,2.短板,21.卡槽,211.前端,212.后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适应链条环限位装置的手动葫芦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手动葫芦的链条环,由长板1和短板2顺接而构成的呈半圆弧弯曲状的L型金属板,所述长板1和短板2的顺接处构成圆弧形过度,且长板1和短板2之间构成的夹角为110°~140°,在长板1的外端部间隔设置有两个安装凸起块11,且在安装凸起块11上分别设有同心的安装孔位12,且安装凸起块11相邻的两个侧面之间的距离与手动葫芦的链条环的宽度相适应,且在安装孔位12内可插入有活动销栓,所述活动销栓可穿过手动葫芦的链条环的环体中心区域,在所述长板1和短板2的顺接处设有贯穿L型金属板本体的、在竖直投影方向呈十字型的卡槽21,且卡槽中前端211、后端212分别沿长板1和短板2的延展方向设置,且卡槽中前端211在竖直投影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卡槽中后端212在竖直投影方向上的长度,且长板1在竖直投影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短板2在竖直投影方向上的长度,所述长板1与短板2的长度比为2:1,且所述手动葫芦的链条环可穿过卡槽21。

本实施例在运动时,长板的端部上安装凸起块之间可卡设有链条环的尾端,并通过活动销栓进行位置的限制,同时链条环可贯穿通过卡槽,当链条环位于卡槽的十字处时,链条环可以自由通过,而当链条环中一环滑入卡槽中较长的后端时,即完成其位置的限制,而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链条环的尾端会拖住长板,故长板位于短板的下方,由于长板的长度较长,由于重力原因,同时卡槽中位于长板上的前端较短,在调整结束后,链条环可顺利滑入卡槽中较长的后端完成位置的限定,操作安全可靠,拆卸方便,极具实用价值。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