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原料区的自动上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081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带有原料区的自动上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原料区的自动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精雕机在加工手机玻璃的过程中,需要上料或下料作业,目前精雕机加工行业多采用人工操作来上下料,这种人工上下料的方式作业业效率较低,精度不高,屡屡发生差错。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原料区的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机架、回收机械手、定位机械手、成品机械手及与精雕机连接的上下料机械手,所述机架上设有原料区及定位区,工件通过物料盒放置在所述原料区上,所述定位机械手将物料盒上的工件移至定位区后,所述回收机械手将物料盒取走,所述上下料机械手将工件移至精雕机进行加工,所述成品机械手将上下料机械手上加工完成的工件取出。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由于本设备上设有回收机械手、定位机械手、成品机械手及与精雕机连接的上料机械,实现了精准的上下料,无需人工,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适合批量化生产。

优选的,所述原料区包括原料区托盘及原料区升降机构,所述原料区托盘通过所述原料区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物料盒放置在所述原料区托盘。

优选的,所述原料区升降机构包括原料区驱动电机及原料区传动机构,所述原料区托盘通过所述原料区传动机构与所述原料区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原料区传动机构包括原料区丝杆机构及原料区滑轨机构,所述原料托盘与所述原料区丝杆机构及原料区滑轨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下料机械手包括连接机构及夹持机构,所述精雕机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机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设有移动装置,所述夹持机构安装于该移动装置上。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回收机械手及定位机械手均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成品机械手上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X轴移动装置、 Y轴移动装置、Z轴移动装置及夹持装置,所述Y轴移动装置通过所述Z轴移动装置与所述X轴移动装置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安装于所述Y轴移动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上设有夹持机械手及翻转机构,所述夹持机械手通过所述翻转机构与所述Y轴移动装置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带有原料区的自动上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上料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成品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原料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回收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成品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原料区的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机架10、回收机械手20、定位机械手30、成品机械手40及与上料机械手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0上设有回收区70、原料区80、成品区60及定位区90,所述上料机械手50包括连接机构51及夹持机构52,该自动上料设备通过所述连接机构51 与精雕机连接,从而实现了工件94的自动上下料、无需人工,提高了加工过程的加工效率,节省了劳动成本。

当工件94通过物料盒93摆放在原料区时,启动设备,所述定位机械手30将工件取出并移至所述定位区90,与此同时,所述回收机械手20将被取出工件的物料盒送到回收区70;所述定位区90对工件94进行位置的调整,实现精准的定位后,所述上料机械手50将工件94移送到精雕机中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所述上料机械手50将工件94取出并传送给所述成品机械手40,所述成品机械手40将工件94放置在所述定位区90上。

请参阅图1-8,所述机架10包括加工完成区域13及未加工区域 14,所述回收区70及原料区80设置于所述未加工区域14,所述成品区60及定位区90设置于所述加工完成区域13上,所述加工完成区域13与未加工区域14通过所述定位机械手30完成工件94的输送,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操作员工可以比较方便的进行物料盒93的回收及工件94的摆放,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1-8,所述未加工区域14上设有回收区安装部15及原料区安装部16,所述回收区20包括用于回收物料盘93的回收区托盘72及回收区升降机构71,所述回收区托盘72通过所述回收区升降机构71安装在所述回收区安装部15上,所述原料区80包括用于摆放物料盘93的原料区托盘82及原料区升降机构81,所述原料区托盘82通过所述原料区升降机构81安装在所述原料区安装部16上。

请参阅图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收区升降机构71包括回收区驱动电机711及回收区传动机构712,所述回收区传动机构712包括回收区丝杆机构713及回收区滑轨机构714,所述回收区托盘72 安装在所述回收区滑轨机构714上,且所述回收区托盘72与所述回收区丝杆机构713连接,所述回收区丝杆机构713与所述回收区驱动电机711传动连接;当回收区驱动电机711启动时,所述回收区丝杆机构713驱动所述回收区托盘72沿着所述回收区滑轨机构714纵向移动,实现所述回收区托盘72在高度方向上的调整,进而可以与所述回收机械手20实现更好的配合。

请参阅图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料区升降机构81包括原料区驱动电机811及原料区传动机构812,所述原料区传动机构812包括原料区丝杆机构813及原料区滑轨机构814,所述原料区托盘82 安装在所述原料区滑轨机构814上,且所述原料区托盘82与所述原料区丝杆机构813连接,所述原料区丝杆机构813与所述原料区驱动电机811传动连接;当原料区驱动电机811启动时,所述原料区丝杆机构813驱动所述原料区托盘82沿着所述原料区滑轨机构814纵向移动,实现所述原料区托盘82在高度方向上的调整,进而可以与所述定位机械手30实现更好的配合。

请参阅图1-8,所述机架10上还设有连接装置30,所述连接装置30设有第一移动块(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移动块(图中未示出),所述回收机械手20通过所述第一移动块可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装置 30上,所述定位机械手30通过所述所述第二移动块可移动安装在连接装置30上;当设备工作时,所述连接装置30驱动所述定位机械手 30将原料区80上用物料盒93摆放的工件94移送到定位区90,所述原料区80上升一个物料盒的高度位移,所述回收机械手20通过所述连接装置30移动到所述原料区80并将被取走工件94的物料盒93夹住,所述连接装置30驱动所述回收机械手20及定位机械手30复位,所述回收机械手20将物料盒摆放在回收区70上,所述回收区降低一个物料盒的高度距离。

请参阅图1-8,所述成品区60包括成品摆放盒61及成品隔绝装置62,其中,所述成品摆放盒61与机架为可拆卸连接,当成品摆放盒61上摆满工件94时,操作员工可以将成品摆放盒61取走后,再放入没有存放工件94的成品摆放盒61;所述隔绝装置61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一个隔绝装置61由多个弹性接头球体611组成,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隔绝装置61安装在所述成品摆放盒61的两侧上,另外两个隔绝装置61安装在所述成品摆放盒61的底部,从而将每个工件进行隔开,避免工件与工件之间产生碰撞,从而降低了不良品的数量。

请参阅图1-8,所述连接机构51包括驱动装置511及移动装置 512,所述夹持机构52安装于该移动装置511上,所述移动装置512 与所述驱动装置511传动连接,当夹持机构52从定位区90将定位完成的工件94夹住后,所述驱动装置511驱动安装在所述移动装置512 上的夹持机构52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夹持机构52将工件94传送到精雕机中进行加工。

请参阅图1-8,所述连接机构51上还设有支撑杆513,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安装在该自动上料设备上,另一个与所述精雕机连接,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所述连接机构51的承载力,进而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8,所述夹持机构52包括机械手522及升降装置521,所述机械手522通过所述升降装置521与所述移动装置512连接;当机械手522移动到定位区90时,所述升降装置521控制所述机械手 522降低并将工件94夹住,所述升降装置521在控制所述机械手522 升高,所述移动装置512将带着工件94的机械手522移送精雕机上。

请参阅图1-8,所述定位区90的各方向上均设有条形孔92,在所述条形孔91上设有定位杆92,当所述定位机械手30将工件94放在所述定位区90时各个方向上的定位杆92自动调整各方向的位移将工件94定位在需要的位置,而后所述机械手522将定位好的工件 94取走,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降低不良品的产生。

请参阅图1-8,所述成品机械手40上包括安装在机架10上的X 轴移动装置41、Y轴移动装置42、Z轴移动装置43及夹持装置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夹持装置44上设有夹持机械手442及翻转机构441,所述翻转机构441为回转气缸,所述Y轴移动装置42通过所述Z轴移动装置43与所述X轴移动装置41连接,所述夹持机械手442通过所述翻转机构441与所述Y轴移动装置连接,当所述夹持机械手442接到所述上料机械手50传递过来的工件时,所述翻转机构441驱动所述夹持机械手442翻转,从而将工件94摆放在所述成品区60上,其中,所述X轴移动装置41、Y轴移动装置42及 Z轴移动装置43均与所述上料机械手50、定位机械手30相互配合,避免各机械手产生碰撞事故,降低设备的故障概率。

请参阅图1-8,所述机架10上设有水平调节脚11,所述水平调节脚11安装在机架10的底端,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稳固性,进而确保了设备的加工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