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纵梁提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220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架纵梁提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起吊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纵梁提吊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场运作中,需要将已焊接好的车架纵梁,从焊接工位吊运到纵梁缓存区作为储备,目前,该项吊运工作由电葫芦加提吊工装完成。提吊工装是由吊钩和工装本体通过螺栓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工作中需要人工将整个工装放平从而使吊钩处于水平状态,进而对夹具上横截面处于水平的车架纵梁进行勾取,在吊运过程中依靠车架纵梁自重,带动吊钩变成竖直状态。此种提吊装置笨重,移动时费力,起吊时易造成车架纵梁与夹具的磕碰,且不能实现横截面水平起吊,水平放置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架纵梁提吊装置,解决了车架纵梁移动费力、移动时不能实现横截面水平起吊,水平放置的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架纵梁提吊装置,包括:提吊装置本体和吊钩;其中

所述吊钩包括:第一吊钩、第二吊钩;

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与所述提吊装置本体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提吊装置本体包括:横梁和纵梁;

所述纵梁为两根,分别安装在所述横梁两端,并与所述横梁垂直设置。

可选地,所述纵梁上具有:锁紧螺母、限位销和棘爪;

所述锁紧螺母和限位销设置在所述纵梁的外侧,且所述限位销在所述锁紧螺母的下方;

所述棘爪设置在所述纵梁的内侧。

可选地,所述棘爪与纵梁之间设有弹簧;其中,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棘爪,另一端连接纵梁。

可选地,所述横梁上具有:拉线把手和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拉线把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棘爪连接。

可选地,所述吊钩还包括:连接板;

所述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纵梁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上具有:限位装置和棘轮;

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外侧,所述棘轮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内侧,且所述限位装置和棘轮配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中,勾取车架纵梁时,只需将吊钩拉至水平,取代之前将整个工装摆放至水平,起吊过程中是吊钩由水平过渡到竖直状态,取代之前的整个工装由水平过渡到竖直状态,从而使电葫芦拉线一直保持在竖直状态,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可有效避免纵梁在起吊瞬间与夹具的磕碰;该提吊装置不仅可以满足现有纵梁横截面由水平到竖直的要求,通过更换吊钩,还可以满足纵梁由水平到水平的需要,用途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纵梁提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纵梁提吊装置的第二吊钩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螺母处于松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螺母处于锁紧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图中:1、提吊装置本体,2、吊钩;

11、锁紧螺母,12、限位销,13、棘爪;

21、第一吊钩,22、第二吊钩,23、连接板;

231、限位装置,232、棘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架纵梁提吊装置,包括:提吊装置本体1和吊钩2;其中,所述吊钩2包括:第一吊钩21、第二吊钩22;

所述第一吊钩21和所述第二吊钩22与所述提吊装置本体1固定连接。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钩21和所述第二吊钩22分别在不同工况下与所述提吊装置本体1固定连接。

第一种工作情形:车架纵梁横截面由水平到竖直状态,吊运到缓存区。此时第一吊钩21与提吊装置本体1连接,将第一吊钩21手动拨到水平状态,调整提吊装置本体1,使第一吊钩21勾取到纵梁,此时纵梁横截面处于水平状态;起吊过程中,依靠纵梁自重,带动第一吊钩21由水平过渡到竖直状态,吊运到纵梁缓存区,实现车架纵梁由水平到竖直状态。

第二种工作情形:车架纵梁由夹具吊运到缓存区,保持水平状态。此时第二吊钩22与提吊装置本体1连接,调整提吊装置本体1,使第二吊钩22勾取纵梁,第二吊钩22与提吊装置本体1均处于竖直状态,吊运到纵梁缓存区,实现车架纵梁保持水平状态。

该方案通过更换吊钩,不仅可以满足现有纵梁横截面由水平到竖直的要求,还可以适应纵梁由水平到水平的需要,操作简单,用途更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提吊装置本体1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纵梁为两根,分别安装在所述横梁两端,并与所述横梁垂直设置。其中,所述纵梁用于连接吊钩2。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吊钩2还包括:连接板23;

所述第一吊钩21和第二吊钩2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板23的一端,所述连接板23的另一端与所述纵梁连接。

该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23在第一种工作情形,即车架纵梁横截面由水平到竖直状态,吊运到缓存区时,与第一吊钩21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二种工作情形,即车架纵梁由夹具吊运到缓存区,保持水平状态时,和第二吊钩22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23上具有:限位装置231和棘轮232;

所述限位装置231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3的外侧,所述棘轮232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3的内侧,且所述限位装置231和棘轮232配合固定。

该实施例中,连接板上设有转轴,转轴通过纵梁上的固定孔将所述棘轮232和所述限位装置231连接,组成一个整体,同时实现吊钩2和提吊装置本体1的固定连接,此处转轴可以绕纵梁上的固定孔旋转,从而带动吊钩2相对提吊装置本体1旋转运动,且限位装置231跟随棘轮232转动而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纵梁上具有:锁紧螺母11、限位销12和棘爪13;

所述锁紧螺母11和限位销12设置在所述纵梁的外侧,且所述限位销12在所述锁紧螺母11的下方;所述棘爪13设置在所述纵梁的内侧。

该实施例中,限位销12通过限制限位装置231的双向旋转范围,从而限制吊钩2的旋转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棘爪13与纵梁之间设有弹簧;其中,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棘爪13,另一端连接纵梁。

该实施例中,第一种工作情形下,锁紧螺母11处于松开状态,此时,需人工将第一吊钩21从竖直拨到水平状态,并用限位销12限制在水平方向不动,棘爪13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止动棘轮232,限制该状态下第一吊钩21向下运动的趋势。起吊过程中,第一吊钩21及纵梁在重力作用下克服棘爪13受到的弹簧弹力,由水平过渡到竖直状态。吊运过程中,限位销12和棘爪13共同保证第一吊钩21及纵梁不会发生左右摇摆。

在第二种工作情形下,限位销12和棘爪13可以保证第二吊钩22及纵梁不能左右摇摆,同时使锁紧螺母11处于锁紧状态,防止工人因操作惯性,习惯性的拉开棘爪拉线,吊钩摆动,造成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上具有:拉线把手和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拉线把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棘爪13连接。

该实施例中,第一种工作情形下,手动将第一吊钩21拨到水平状态的过程中,另一只手需要同时拉动拉线把手,拉紧拉线,以放松棘爪13对棘轮232的制约。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车架纵梁提吊装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可以有效地避免车架纵梁在起吊瞬间与夹具的磕碰,且两种工作情形下可以使用同一本体,只需要更换吊钩,不需要单独设计工装,通用性好。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