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坯飞边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257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锻坯飞边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坯后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锻坯飞边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多工位热模锻后锻坯后处理工序中,有一道工序是将锻坯去除飞边,现有技术中一般锻坯除飞边大都是在锻坯出模后与飞边一起随输送带输出到料框,再人工将飞边从料框挑出,明显的不足就是:1、需备置专人,人工成本较大;2、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自动分选,分选效率高的锻坯飞边分离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锻坯飞边分离装置,具有输送带、输送支架和出料口,输送支架位于输送带下方,对输送带支撑,出料口连接于输送带后方;所述输送带上方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与输送带输送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横梁与输送带垂直距离大于飞边高度同时小于锻坯高度,输送带侧方设有与横梁相配的锻坯出口。

上述锻坯飞边分离装置的横梁与输送带输送方向的夹角为20°至40°。

上述锻坯飞边分离装置的锻坯出口随出料方向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人工分拣,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具有输送带1、输送支架2和出料口4,输送支架2位于输送带1下方,对输送带1支撑,出料口4连接于输送带1后方;输送带1上方设置有横梁3,横梁3与输送带1输送方向的夹角α为20°至40°,横梁3与输送带1垂直距离大于飞边高度同时小于锻坯高度,输送带1侧方设有与横梁3相配的锻坯出口5,锻坯出口5随出料方向向下倾斜。

锻坯由于其本体与飞边高度相差较大的特性,在进入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1上,锻坯本体触碰到横梁3后被迫改变方向,依照横梁3的走向通过锻坯出口5出料,由于横梁3与输送带1垂直距离大于飞边高度同时小于锻坯高度,飞边则与锻坯本体分离,通过出料口4出料,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锻坯飞边自动分离的设计目的。同时,由于横梁3与输送带1输送方向的夹角α为20°至40°,使得锻坯改变方向时阻力较小,在优化方案中,锻坯出口5随出料方向向下倾斜,更使得锻坯出料顺畅无碍。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