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钩头上升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7813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葫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钩头上升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葫芦上升到极限时采用起重钢丝绳上套挡环的形式,经常会有挡环不起作用,或者比实际要求晚起作用,而且使用条件要求高, 不允许钢丝绳上有弯折和挂灰,否则,该挡环的行动会受到很大影响, 从而影响整套挡环式上升极限的功能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钩头上升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钩头上升限位装置,其包括:

支架,其设置在电葫芦卷筒外壳的下方;

推杆,其由支架支撑;所述推杆沿竖直方向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推杆位于电葫芦钩头上方的上升极限位置处;所述推杆初始沿水平方向设置,当电葫芦钩头上升超过极限位置时,其与电葫芦钩头接触并在电葫芦钩头的推动下其左端向上摆动;

工作顶杆,其与所述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顶杆沿竖直方向向右偏转预设角度倾斜设置;

常闭行程开关,其两条信号线串联于电葫芦控制电路箱里的上升动作电路中;当所述推杆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工作顶杆与常闭行程开关的触头之间留有预留间隙,常闭行程开关闭合,所述上升动作电路处于通路状态;当所述推杆的左端向上摆动时,所述工作顶杆与行程开关的触头相抵顶,常闭行程开关断开,所述上升动作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钩头上升限位装置具有成本低、故障率低、性能稳定,易维护,环境适应性强的优点,具有大力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钩头上升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

2-推杆

3-工作顶杆

4-常闭行程开关

5-信号线

6-电葫芦卷筒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钩头上升限位装置。请参考图1,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钩头上升限位装置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钩头上升限位装置包括:

支架1,其设置在电葫芦卷筒外壳6的下方;

推杆2,其由支架1支撑;所述推杆2沿竖直方向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推杆2位于电葫芦钩头上方的上升极限位置处;所述推杆2初始沿水平方向设置,当电葫芦钩头上升超过极限位置时,其与电葫芦钩头接触并在电葫芦钩头的推动下其左端向上摆动;

工作顶杆3,其与所述推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顶杆3 沿竖直方向向右偏转预设角度倾斜设置;

常闭行程开关4,其两条信号线5串联于电葫芦控制电路箱里的上升动作电路中;当所述推杆2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工作顶杆3 与常闭行程开关4的触头之间留有预留间隙,常闭行程开关4闭合,所述上升动作电路处于通路状态;当所述推杆2的左端向上摆动时,所述工作顶杆3与行程开关的触头相抵顶,常闭行程开关4断开,所述上升动作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本发实用新型提供的钩头上升限位装置中,在电葫芦卷筒外壳6 下部,焊接一套可活动的推杆2(由支架1支撑),推杆2的一端设置工作顶杆3,工作顶杆3与常闭行程开关4接触头采取小间隙位置设置。行程开关的两条信号线5串联到电葫芦控制电路箱里的上升动作电路里。当电葫芦钩头上升超过极限时会顶到推杆2,推杆2一端的工作顶杆3会触碰常闭行程开关4,使得常闭行程开关4断开,从而使电葫芦上升控制电路断电,最终使电葫芦的上升动作因失电而停止动作。当电葫芦钩头往下运行后,推杆2复位,常闭行程开关4 复位,进入下一次的上升限高流程。

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钩头上升限位装置具有成本低、故障率低、性能稳定,易维护,环境适应性强的优点,具有大力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钩头上升限位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