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墙体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683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体吊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用吊具,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墙体吊具。



背景技术: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是通过结构构件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方式来实现,预制工厂一般有构件生产的生产线,大部分的构件是采用平面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而像预制混凝土墙体等竖向受力的构件,从厂房到堆场需要一个翻转倒运的过程,常见的方式是直接利用墙体构件的预留吊点进行吊装,但是吊装时钢丝绳与墙体形成夹角,预留吊点会斜向受力,受力不均匀,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有门窗洞口的墙体易被拉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制作使用方便的预制混凝土墙体吊具,其能够保证预制混凝土墙体在吊装运输过程中垂直受力,吊具吊点分布均匀,保证预制混凝土墙体吊装过程中受力均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混凝土墙体吊具,其关键技术在于:其包括主吊梁、固定设置在主吊梁上方的上部吊装板、固定设置在主吊梁下方的下部吊装板,所述上部吊装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吊装用通孔,每一所述通孔上穿设有吊绳,所述下部吊装板上均匀分布有吊装用通孔,每一所述通孔上穿设有吊绳,所述上部吊装板左右两侧位于下部吊装板每一通孔的上方对称设置有上加劲肋,所述主吊梁左右两侧位于下部吊装板每一通孔的上方对称设置有主吊梁加劲肋,所述下部吊装板左右两侧位于其上每一通孔的上方对称设置有下加劲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吊梁加劲肋上左右对称均匀设置有两组以上备用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使用方便,通过上部吊装板上的吊绳将整个吊具牢固固定到吊车上,通过下部吊装板上的吊绳将预制混凝土墙体上的吊点进行垂直连接固定,预制混凝土墙体上的吊点垂直均匀受力,安全性强;重量比较大的构件吊装时,可将备用绳固定安装至吊车上,增加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吊具上吊点均匀分布,适用于多种截面尺寸的预制混凝土墙体,整个吊具的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部吊装板、2主吊梁、3下部吊装板、4上加劲肋、5主吊梁加劲肋、6下加劲肋、7吊绳、8备用绳、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预制混凝土墙体吊具,其包括吊梁,所述吊梁包括主吊梁2、固定设置在主吊梁2上方的上部吊装板1、固定设置在主吊梁2下方的下部吊装板3,三者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吊梁,吊梁2为主要承受预制混凝土墙体构件重量的吊件;所述上部吊装板1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吊装用通孔9,每一所述通孔9上穿设有吊绳7,用于将整个吊具与吊装工具牢固连接,所述下部吊装板3上均匀分布有吊装用通孔9,每一所述通孔9上穿设有吊绳7,吊具上吊点均匀分布多个,保证预制混凝土墙体吊装过程中垂直受力均匀。

所述上部吊装板1左右两侧位于下部吊装板3每一通孔9的上方对称设置有上加劲肋4,增加上部吊装板1的吊具刚度,所述主吊梁2左右两侧位于下部吊装板3每一通孔9的上方对称设置有主吊梁加劲肋5,增加主吊梁2的吊具刚度,所述下部吊装板3左右两侧位于其上每一通孔9的上方对称设置有下加劲肋6,增加下部吊装板3的吊具刚度。

当吊装预制混凝土墙体构件较重时,所述主吊梁加劲肋5上左右对称均匀设置有两组以上备用绳8,备用绳8与吊装工具连接,增强较重预制混凝土墙体构件吊装的安全性。

吊具在设计前要对厂房生产的构件截面尺寸和重量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然后根据调查内容进行钢梁的选择,最后根据附图焊接成所需吊具。在自动化流水线上生产的预制墙体,一般需要通过翻转机将构件翻起一定角度,然后车间内的吊车通过上部吊装板1上吊绳7连接吊具,预制墙体一般预留吊环或预留吊装螺母,用钢丝绳穿过预制墙体的吊点与吊具垂直连接,接着起动车间内吊车的电动葫芦,慢慢将翻转机上的预制墙体吊起,放置在构件运输车上后将吊具从车间吊车上卸下,吊具卸下后与预制构件的仍然连接,构件运输车将预制墙体运送到堆场后,用堆场的龙门吊或其他起重机械直接吊装吊具即可。

预制墙体构件在现场安装时,也需要用吊具,保障构件在安装过程中的安全,其吊装方法同在厂房内的吊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