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船用起重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222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船用起重机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造船用起重机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造船业是指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性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促进劳动力就业、发展出口贸易和保障海防安全意义重大。在造船车间起重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船体较大所需使用的起重机大部分为大型起重机,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大型起重机的固定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的固定装置存在的弊端在于结构较为复杂,使用较为麻烦且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固定效果佳、安全可靠性强的造船用起重机固定装置。

【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船用起重机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的中部设有滑槽3,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定位销孔4与通孔2;所述滑槽3内滑配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包括相互连接的矩形本体以及弧形夹板,所述矩形本体上设有第一螺纹孔7,所述固定块6共有两块,两所述固定块6上的所述弧形夹板朝向中心位置,所述固定块6上端设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下端设有圆形凸起9,所述圆形凸起9与两所述固定块6的弧形夹板相配合,所述连接块8两端的侧壁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与所述第一螺纹孔7同轴设置,所述连接块8的上端设有第二螺纹孔11,所述第二螺纹孔11设置在所述通槽10的两侧;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有垫片5。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孔4与所述通孔2均有十个,十个所述定位销孔4与十个所述通孔2对称设置在所述滑槽3的两侧,所述定位销孔4位于所述通孔2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2为沉孔。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固定块6上的所述第一螺纹孔7共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3为燕尾槽。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10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通槽1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螺纹孔7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纹孔11共有八个,八个所述第二螺纹孔11对称设置在所述通槽10的两侧。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造船用起重机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固定效果佳、安全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造船用起重机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造船用起重机固定装置底座与固定块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造船用起重机固定装置连接块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造船用起重机固定装置连接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船用起重机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端的中部设有滑槽3,在本实施例滑槽3为燕尾槽,在底座1上还设有定位销孔4与通孔2,为了增强固定时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定位销孔4与通孔2均有十个,十个定位销孔4与十个通孔2上下对称设置在滑槽3的两侧,定位销孔4位于通孔2的内侧,为了便于安装通孔2为沉孔,使用时在每个定位销孔4分别安装定位销防止其在使用时发生移动,在每个沉孔内安装螺钉对其进行固定;在滑槽3内滑配有固定块6,固定块6包括相互连接的矩形本体以及弧形夹板,在矩形本体上设有第一螺纹孔7,固定块6共有两块,两个固定块6上的弧形夹板朝向中心位置,在两个固定块6上端设有一个连接块8,在连接块8的下端设有圆形凸起9,圆形凸起9与两个固定块6的弧形夹板相配合,通过两个弧形夹板夹紧圆形凸起9,在连接块8两端的侧壁设有通槽10,通槽10与所述第一螺纹孔7同轴设置,连接块8的上端设有第二螺纹孔11,本实施例中第二螺纹孔11共有八个,八个第二螺纹孔11对称设置在通槽10的两侧;在底座1的下端设有垫片5;为了提高连接块8的稳定性每个固定块6上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7,每一个第一螺纹孔7对应一个通槽10,通槽10的横截面为矩形,为了便于锁紧通槽10的宽度大于第一螺纹孔7的外径。

下面结合本实施例来阐述本装置的使用方法,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本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四组同时使用,每一组设置在起重机的一个角上,首先将底座1放置在恰当的位置通过在定位销孔4分别安装定位销定位,接着在通孔2内安装螺钉固定,然后将两个固定块6对称安装在燕尾槽内,将连接块8有圆形凸起9的一端朝下,通过两个固定块6上的弧形夹板将其夹紧,夹紧后使用与第一螺纹孔7相匹配的螺钉通过通槽10后连接第一螺纹孔7,在通槽10与螺钉设有垫片,安装好后将起重机的四个角分别安装在四个固定装置连接块8上的第二螺纹孔11内。

本实用新型造船用起重机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固定效果佳、安全可靠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